接受并弘扬普世价值是政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民主是不是普世价值?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主不是普世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民主是普世价值。

  认为民主不是普世价值的观点认为: “普世价值”并不普世,没有适用于所有人、所有阶级、所有社会的价值,价值从来都是具体的,任何价值都不可能独立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历史上不存在抽象的共同的价值,现在和未来也不可能。价值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联系而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及相同的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历程。这是一般左派持有的观点。

  否定普世价值的人已经列出了民主是普世价值的基本观点,即在肯定民主是普世价值的的观点看来:“国际通行”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就是“普世价值”,在这些“普世价值”面前没有必要区分历史、阶级和社会属性,中国不应强调特殊性而自外于这些普世价值。“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就是“人权、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日渐成为我们文明中的核心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历程,就是不断学习和实践人类普世价值的过程”。还有人提出“解放思想应该有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就是要确立普世价值”,主张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文化方面的理论创新,都必须以“普世价值”为尺度,与国际上的民主、宪政等观念接轨。

  我同意民主是普世价值。理由有:第一,马克思经典作家是主张普世价值的。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就主张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第一步就是争得民主,并在巴黎公社中得到实践。马克思说巴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就是指民主的原则是永存的,因此具有普世的意义。这些原则包括: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保护少数人权利的原则、平等的原则、“议行合一”原则和开放的民族主义原则。

  在现代社会,自由是民主的核心内容,而马克思经典作家早在《共产党宣言》就强调自由,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它首先强调的是“个人”,然后才是“一切人”,即是说“个人”是“一切人”的前提,没有“个人”就没有“一切人”。而“一切人”是“个人”的相加,且“一切人”不能抹杀任何“个人”。同时,作为“个人”必须是自由的“个人”,自由既是人类的存在状态,也是人类的生命本能。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自由的前提,没有个人完全充分的自由,就没有一切人的自由。一切人的自由不能抹杀任何个人自由,更不能凌驾于个人自由之上。总之,马克思给予个人自由以至上性的考虑。

  第二,追求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追求中国人民的民主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当年中国共产党人揭露和批判国民党专制独裁、歌颂人民民主的一篇篇战斗檄文,在中国人民中激发起无穷无尽的道义力量。中国共产党认为,真正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与民主选举政府的基础上面”的。(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解放日报》 1944年6月13日)民主的尺度,“主要地要看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其他自由权利是不是得到切实的保障,不做到这点,根本就谈不到民主...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移之自由权……中国共产党一向忠实于它对人民的诺言的,一向是言行一致的,因此它的纲领中的每一条文与每一句语,都是兑现的。我们决不空谈保障人权,而是要尊重人类崇高的感情与向上发展的愿望。”(《解放日报》1941年5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民主,从不与人类的民主潮流相背离,相反,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与人类主流民主相一致。在纪念美国的独立纪念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这些思想,今天读起来,仍然具有无可争议的现实意义。

  第三,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主是以人为本的在政治方面的展开形式和必然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倡民主普世价值观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003年,胡锦涛访问澳大利亚时指出:“民主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200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搞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这一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避免了历史倒退,广泛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价值。”胡锦涛2006年4月在耶鲁大学的演讲:“我们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胡锦涛在 2008年的《新年贺词》中的一段话:“我们衷心希望各国人民自由、平等、和谐、幸福地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之下,共享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成果。”胡锦涛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福田康夫2008年5月7日在东京共同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宣布:“为进一步理解和追求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和普遍价值进行紧密合作,不断加深对在长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拥有的文化的理解。”

  温家宝2006年9月同五家海外媒体的谈话:“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温家宝在2007年2月发表的文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他写道:“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同年全国人大会上温答记者问:“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第四,中国实践表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的实践,就没有三十年来的丰硕成果。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从政治方面来说,就是民主不断得到贯彻和落实的过程,也是逐渐接受普世价值的过程。

  第五,是时代潮流的回应。中国是《世界人权宣言》的签署国,并做出了履行《世界人权宣言》庄严承诺。1997年10月和1998年10月,我国政府分别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普世价值是人的生命特征的自由展开。左派否认普世价值,不也是以言论自由为前提吗?否认普世价值,左派连说话的地方都没有。套用你们的话来说,真是举着红旗反红旗,举着言论自由反言论自由,举着普世价值反普世价值。如果不求权力庇护,左派生存下来的最好方法就是维护言论自由,而维护言论自由的最好办法就只有民主了。对了,左派不言必称马克思吗?马克思可从来不屑与权力为伍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