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规《都市农民的梦》

  在浦东新区新场古镇新环东路“五灶港桥“东侧,沿五灶港北岸大道向东行走200米左右,就可看到在五灶港南岸有一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旗下面五灶港上有一座“永乐桥”,过桥就是本文所述说的《怡园》。这座《怡园》是由一位退休工人和他的妻子利用毕生劳动所得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操作建造而成的花园式庭园。它是现代中国农民当物质生活富裕了以后怎样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种方式,它既可以通过日常维护、整修庭园的劳动过程达到锻炼身体的要求,又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绿化家园,陶怡身心的目的,可谓健康长寿的又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我伲都市农民的一个梦。

  《怡园》的主人

  这座家庭花园的主人叫周三弟,汉族人,1943年11月出生于新场镇东南方向“状元桥”南堍之东侧胡家宅后面的小周家宅,(现在属新场镇王桥村九组)因为祖传少田,生活清贫,其父周仲兴时期就已经靠做泥工活挣钱补贴家用而维持一家生活,故周三弟自幼读书较少,识字不多,读完小学就跟随父亲学泥工。解放初期,新场镇房管所招收造房、修房、筑漏的泥木工,他就报名应招,成了新场房管所的一名工人。因自幼学艺,心灵手巧,技术娴熟,后又经高级泥工技术培训班学习提高,经考核评为技术六级泥工。2001年10月因新场房管所改制、单位照顾而提早退休,回家养老,建设养护《怡园》,经营家庭。

  周师傅在房管所工作时,因工作关系,全镇南北东西各处居民租住房都经过他的整修。在为居民维修房屋的过程中,为不少房屋主人的庭园花卉所吸引。不仅了解到新场镇上多处私人花园情况,也看到古镇上明清老建筑的构造特点,并在同房屋主人的交谈中,认识到养花弄草的好处,他认同保护好生态环境不仅能修养一个人的好脾气,还能使家庭环境得以美化,身体得病也会很少。他当初就想如有一日,定然欲试。

  周师傅的妻子叫奚秀芳,1945年出生,1968年与周师傅结婚,育有两女一子,是王桥村九组的农民,因开发商建造“万科”住宅楼群等多种因素,现在成为失田农民,享受“镇保”待遇,与周师傅搭档养护《怡园》。

  周师傅曾有个叔父叫周林根,解放前是共产党领导的淞沪游击队第三纵队第五大队的班长,在抗战时期的浙江“余姚战斗”中英勇牺牲。周师傅的家庭还是烈属。

  周师傅的子女都在当地的有关单位上班工作。

  建设《怡园》

  周三弟的老家,原在周家宅西端,离“状元桥”较近,其老家周围都是低矮的农民老屋,住得比较拥挤,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农民们为了子孙后代生活之需都相继翻修、改造住房,待到90年代时,老屋周围已无地扩建翻造住房,实在无计可施,经政府批准在母女四人约壹亩左右的自留地上将住房由西向东搬迁,建造新房,就是这《怡园》的主楼。经多年建设改造,现在这里的自然环境成了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怡园》东临断头河,北傍五灶港,环河的东、北两处河岸都已砌筑石驳岸,南边和西边都已砌筑古城墙式的围墙,但为了众多乡邻进出五灶港北岸交通大道之方便,南围墙靠东一点处开了一扇铁门,平时敞开。在北边五灶港上周师傅还自掏腰包建造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永乐桥”一座,桥上装有铁栏杆和大铁门,和南边的铁门一样,平日敞通,夜晚或家中无人时则关闭南北两扇铁门以确保安全。东、北两边河岸上的驳岸砌筑后,在《怡园》东北角,顺驳岸向上砌墙,建造了老夫妻俩的生活用房兼接待室,接待室南边充分利用驳岸,设计建造了亭阁休息台,供来园休闲者垂钓观赏,并安置了一个铺鱼网,供来客体验渔家乐趣。还利用亭阁南侧的驳岸上方的空地砌墙,设计建造了两间“红色小屋”,陈列藏品,外间供来客欣赏周师傅本人收藏的古玩、字画,里间政治气氛较浓,布置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及学习雷锋活动的材料,还设有写字台和文房四宝,可供来客舞文弄墨。

  这座占地壹亩左右的《怡园》之主屋始建于1990年,那时周师傅是一个普通工人,收入不多,妻子带着三个子女靠种田吃饭,积蓄甚微,所以一直拖到90年必需改造住房时,才依靠向亲友借一点,再靠自己省吃俭用一点,逐年逐年慢慢地买砖头、石子、黄砂、水泥、瓦片、梁木、楼板等建筑材料,然后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妻子辅助,利用下班之后及节假日休息之时,夫妻俩一砖一瓦地砌墙叠壁,用了整整两年时间,才把三上三下一幢小洋楼的土建工程建造完工,以后又是粉刷、装修,用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才把一个新家安顿下来。因为这座楼房都是夫妻俩利用休息时间自己造成的,仅在安置大梁、放置楼板时请自己的妻弟和本宅兄弟们出力相助,因此这幢楼房的造价比众不同的低廉。新家安顿后,开始时跟一般农民一样,小洋楼的屋前宅后种了一点果树和蔬菜。

  然而周师傅的梦,在新房造好、生活日趋安定后,一直萦绕脑海。他深信养花弄草具有好多益处,深信乡下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营造私家庭园,经和妻子儿女商量,并得到他们大力赞同和支持,于是从1995年春天开始就利用一切休息时间设计、建造私家庭园,待到退休,《怡园》已初具雏形。

  2001年退休后,周师傅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建设《怡园》,故投入了更多的资金种植花卉盆景,建造微型假山。一座是“西游记”假山,展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险历程;另一座是盆景假山,放置各式奇花异草。小洋楼墙东靠河边及楼下西北角,还砌造了小型养鱼池。而小洋楼周围的空地上,不再是果树、蔬菜,而是砌造、浇筑了几条较窄的水泥小道,达到了曲径深幽的感觉效果。被分隔的地块上和小道旁,种植了各式花木、盆景,有西洋菊、蝴蝶菊、白玉兰、紫玉兰;还有各种桂花树,有四季桂,金桂、银桂,还有杜鹃花、水莲花、黄杨球、绣球花、腊梅花,做到了一年四季有花观赏。现在周师傅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搞好庭园维护,真是心中有梦,《怡园》建设寸步不停。

  《永乐桥》的来历

  周师傅一生省吃俭用,生活十分俭朴,虽每月收入不多,却还能省下钱来,积少成多地积蓄下来做一点实事。老屋搬迁、新家安顿稳妥以后,即参加了当地银行发行的一种贴花式一年期另存整取有奖储蓄,且每年参加,直到此种储蓄停办。其中1993年年终开奖时,获喜一份房屋奖,按发奖通知,可在闵行地区获得小套产权房一套,或者改为获取奖金拾万元。周师傅接到获奖通知后,经和妻子儿女商量,还征求领导和好友意见,考虑再三,根据当时家庭情况,拿房后去闵行住宿,路途很远,交通不便,且家里还有土地,叫谁耕种?很不现实。但如拿房后不去住宿而出租,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理,长期不管又怕夜长梦多,子女也不可能去闵行附近工作住宿。于是决定改拿拾万元奖金,交掉个人所得税后,实际获得现金柒万捌仟元。

  拿到奖金后,毫无名堂的挥耗不是周师傅的个性,另星花费也太可惜,没有储蓄获奖的意义,想来想去总要把房屋奖花在与房屋、道路、交通等有关的地方,最后考虑到自己的住房在王桥村9组的东北角,整个9组东片的乡邻住户,要踏上五灶港北岸的交通大道,必须绕道去西北角的“状元桥”,诸多不便。于是决定在自己的庭园后边五灶港上(和断头河交口处)建桥一座,方便大家出行,接着就用奖金购买桥桩、桥梁、桥板、钢材、黄砂、石子等一切建桥材料,还像造住房时一样,自己动手,亲自操作,乡邻帮助并请造桥队造成水泥桥一座,这样特别有利于自己的交通出行,也大大方便了周围乡邻的出行,还方便了来《怡园》观赏、休闲、作客的朋友和客人。

  造桥后,来园观赏的老朋友,还有王桥村9组东片的乡邻们,纷纷议论,提供了很多桥名,后来有人提出周师傅造了这座桥,大家从五灶港北岸大道到周师傅家的《怡园》,永远快乐又方便,就叫“永乐桥”吧!

  梦还须继续

  《怡园》经过周师傅整整25年的建设、维护、几番改进翻修,现已四季常青,鸟语花香,令人羡慕,众人向往,前去作客、仰慕、观赏的朋友很多,可周师傅并不以此满足,他的心中还有新的梦想。我伲农民的物质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日益富裕、好上加好,那么精神生活如何更充实呢?故想将小洋楼东屋楼下一间,装修布置成具有艺术欣尝价值的展览厅或将小洋楼屋东垂钓休息亭阁处,稍加改进,遮阳避光,不定时地播放音乐或请当地江南丝竹老艺人来园休闲演奏几曲民乐,以丰富我伲农民的文化生活,使农民颐养天年,延年益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