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鸭子上架

  虽然师大毕业,科班出身,但毕竟从未登台上课。甫一报到,正逢国庆长假,给了啸天一个缓冲的机会。在低矮潮湿的小东屋,啸天一边备课,一边畅想着如何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欢迎,幻想着事业有成成为著名教育家后的意气风发。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感觉真好!

  啸天读着这些充满哲理,正气凛然的宣言,眼前浮现出刘和珍的英勇无畏,鲁迅拍案而起的画面。

  可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文章,要如何讲解呢?啸天翻看了教学参考书:

  “真的猛士,指的是真正的革命者,包括刘和珍等烈士。直面、正视,都表示正面注视、不回避之意。惨淡的人生,指当时反动派统治下人民群众所过的非人生活。淋漓的鲜血……”

  啸天皱起了眉头。

  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为文章,读之畅快淋漓。可要用这种理性分析的方法展示给学生,只怕学生会恹恹欲睡!

  可如果不予深究,只怕学生们不能深入理解,不能达成教学目标!

  这如何达成平衡呢?

  “我叫常啸天,毕业于华北师大,今后的语文课由我来带!”当啸天硬着头皮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时候,紧张不安的他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介绍出来。

  “老师,是华北师范大学吗?!”

  “老师,是本几啊?”

  “老师,你多大了?!”

  面对新调任的老师,学生们忍不住的兴奋。

  啸天明白,来这偏远山区教书的老师,多是尚谷师专毕业,被涉世未深的学生羡慕,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这名牌师大毕业生何以流落至此,他们并无多虑,可啸天深知原委,不禁有些羞愧,面对学生们的追问,有些后悔把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

  啸天想接受被学生羡慕崇敬的优越感,可又无法消除发配边疆的自卑,于是只好保持一副笑脸,不置可否嗯嗯啊啊地应答着。

  “鲁迅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好多话富含哲理,很有深意,此前我们曾学到过他的一句名言,叫‘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家还记得吗?”啸天开始讲课,“所以,鲁迅的文章很有深度,需要细细的琢磨,深深的玩味!”

  啸天像当年自己的语文老师一样,字词句篇章,分析总结归纳,按部就班地讲解着。学生们逐渐平静下来,安安静静地听讲。虽不免紧张,偶有卡顿,啸天总算上完了自己的第一节课。

  以后每次上课,啸天的感觉依旧是被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上,但面对学生的怯意逐渐减少。

  “《故都的秋》也是民国时期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文章中,他要表达的清、静、悲凉,这些人生况味,大家要用心体会!”

  “下面这句,‘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咱们看这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槐树底下落叶被清扫后,留下的那一丝丝丝纹,感受一下,细腻,清闲,落寞,能感受到吗?”啸天问道。

  学生们都默不作声。

  “大家体会下,那槐树底下扫帚细密的竹枝划过,就像工笔画细细的笔触一丝不苟的勾勒,大家是不是会感觉到一种细腻?清闲呢?清扫过得纹路细腻,又没有一个脚印,也就告诉大家没有人来来往往,那居间的主人是不是就很清闲?还有呢?如果过了好长时间,这里都没增加一个脚印,都无人来访,无人问津,那,你会不会也感觉到一种秋的孤寂,秋的凄清,秋的落寞?”

  学生仍一脸茫然。

  “这种倾注了作者过多主观情感的文章,其实不应该像我这样一句句去理性分析,这会败坏阅读体验,但如果不跟大家讲明,又怕大家的体悟更难深入!这真是左右为难!”啸天讪笑着把自己的无奈和盘托出。

  “不怕!我们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哈哈!”学生们又兴奋起来。

  啸天忍不住笑了:“可没人告诉你们,陶渊明这后半句,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是不深究字句,不求‘甚’解,但还是要解的,至少要会意,这样才能深得阅读的乐趣,才能‘欣然忘食’!可咱们要是惰于思考体悟,不能会意,那就可能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获,读书就成了受罪,那哪儿来的乐趣?!”

  “我的经验,大家要求‘甚解’,要仔细品读,当然这比较累,但这样的精读,读一篇胜过囫囵吞枣读十篇。比如上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你要能体会鲁迅纪念刘和珍的悲愤难已,感受到斥骂敌人的畅快淋漓,这就算有收获!如果能学到鲁迅骂人都这么气度非凡,都这么深刻,这就是本事!做到这些,你就会感觉,原来,读书,真是一种享受!”啸天半开着玩笑道。

  “唉,武侠小说还行,这个还享受?咱没那品位!哈哈!”底下有学生回应道。

  啸天只有默不作声,暗暗叹息:这学生还小,没什么阅历,阅读感受力也还差很多,要他们都达到这么高的要求,确实是勉为其难了!

  “你这要求也太高了吧?”办公室里,班主任江雪正整理学生的决心书,听到啸天的感慨,发表评论道:“咱们这里学生是什么底子?!你看看这,哈哈……”班主任江雪话还没说完,就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笑什么?”啸天探过头去,朝江老师指示的位置瞄了一眼,不禁也笑起来。

  “笑什么呢?”历史科老师王金柱好奇地问道。

  “这帮傻货!你看这个王二丫,还是语文基础好的,写‘我一定要幸福’,幸福的‘幸’字,写成了性别的性,她一定要‘性福’,哈哈!肯定是小广告看多了!”说完,江雪又转过头:“啸天,好好教啊,你看你这是任重道远啊!”

  “她成绩好?”啸天疑问道。

  “升级考试,语文第二,总分第三,一点儿不带掺假的!”江雪老师肯定地道。

  “总分多少?”啸天问。

  “九科,总分四百二!全班第一四百五!”

  “怎么这么低?满分960?!”

  “是,不过你得想想,咱这届,河源一中招生20个班,二中12个班,每个班都七八十号人,咱们这儿呢?总共招生不到200人,勉强分成三个班。人家一中录取分数线是多少?620!二中呢510!当然他们有择校生,分数要低一点!可咱们呢?就来了两个超过500分的,报完到,看咱们学校太破,又转到二中去了!咱们这里200分,300分的是主力,400分的都没几个!底子在这儿了,怎么跟人比?!”

  “20个班?12个班?”啸天瞪大了眼睛:“要这么算,咱这招生纯属捡剩儿啊?!”

  “你以为呢!”江雪瞪了啸天一眼:“明年招生情况更严峻!你看现在不正搞‘撤点并校’吗?计划生育,孩子少了,明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更少!”

  听到这里,啸天的心凉了半截。啸天记得,大学老师曾提到过,要办好一所学校,师资,生源,硬件,软件,缺一不可。而这所学校呢?

  生源自不待说,招收的基本是底子最差的学生。师资呢?听说每年都会有新老师来,也会有旧老师调走。只不过,补充来的,基本是毫无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或者就近从初中调任以补充岗位空缺。而调走的,基本是通过竞聘的方式,筛选成熟的老师充实县一中去了。河湾镇高中留不住人,简直成了县一中的师资培训学校。

  硬件呢?图书馆?实验室?

  “咱们学校真该把图书馆、实验室建立起来!”啸天感慨道。

  “谁给钱?!”江雪道,“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广受关注,国家也肯投入,什么‘211’,什么‘985’,国家在投入,地方也在投入!初中小学呢?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免了,书费免了,还供应免费营养餐。上级除了按人头拨付办学经费,每年还另给几百万改善办学条件!可咱们高中呢?除了高考的时候受关注,整个就是后妈生的,谁都不管啊!不过一中二中能大收择校费,可咱们地处偏僻,生源不足的,就只能忍饥受困了!”

  可是,如果自己的学科能够风生水起,那不更显自己的能力,更有成就感么?!啸天想。

  风中亮出自己的旗!对,一定不能放弃!

  一定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阅读成长,提高学生成绩!

  可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

  “小时候,我的语文并不好,也经常为写作文犯愁。可后来两个月之间,我的语文成绩就上来了,写作文也有了感觉,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两个月我吃了啥?!”再一次上课的时候,啸天卖着关子道。

  “吃了什么?脑白金?黄金搭档?!”

  “不是三鹿奶粉吧?哈哈!”

  师生之间熟悉后,学生们开起玩笑来也就肆无忌惮了。

  “我提示大家一下,知道爱因斯坦是怎么成为科学家的吗?据他的邻居观察,爱因斯坦坚持每天吃两个鸡蛋,三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终于成长为伟大的科学家!”啸天装作一本正经地道,“所以,他的邻居建议大家,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可以尝试每天吃鸡蛋!”

  “哦,你也每天吃鸡蛋?!”有学生怀疑地道。

  “当然不是,你以为我跟你们一样傻,相信他邻居的结论?!况且我也没成为科学家!”啸天笑道,“其实那两个月,我也没吃特别的东西,只是读了一本书!”

  “老师真坏!”

  “老师不坏,学生不爱嘛!”又有学生起哄道。

  啸天也忍不住笑了:“大家想不想知道,我读的是哪本书?”

  “《精神病人的自我诊断与治疗》?”又有学生起哄道。

  “你真能!这病你都能自我诊断,好,你好好治疗,药千万别停!”啸天强忍住笑,接下去道:“我读的这本书,叫《红楼梦》,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那年我怂恿同桌买过来,课间一起看,只看了一个月,语文成绩噌地就上去了!”啸天笑道。

  “老师又骗我们!”

  “这个真不骗你们,”啸天道,“《红楼梦》前二十回,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认真读完,你的语文成绩,包括作文都会有很大提高。大家听说过民国时期的女作家张爱玲吧?她十岁就开始读《红楼梦》,据说她第一部作品《金锁记》就是模仿《红楼梦》获得成功的。大家想不想看?”

  “想也白想啊,没书!”有女生撇着嘴道。

  “我有个想法,”啸天接着道,“咱们这套课本,除了配套的语文读本外,还有一套教育部指定的《新课标必读书目》,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等着咱学校建图书馆,那希望很渺茫。所以,我的想法是,咱们可以自己建一个图书室。”

  “怎么建?谁出钱啊?”有男生嚷道。

  “两个途径,一个,谁家有闲置的书籍,可以带过来给全班共享。第二个,咱们可以去省城图书批发市场购置一部分,那边的书籍可以打折,我算了下,咱班平均每人出10块钱,就可以置办齐!”

  “啊?还得出钱啊?老师你买上,给我们看不就可以了?”

  “我……”啸天苦笑了下,“我也没钱啊!我们的工资,据说要扣留到一年后才给发!我现在也啃老呢!”

  “每个人10块,就可以置办齐,三十多本书,课余时间随便看,那比去小书店租书可便宜多了!以后咱们周四的作文课,单周上阅读,如果需要,我给大家辅导;双周咱们再上作文,大家看好不好!”啸天建议道。

  “好!”一听说不写作文,学生乐了。

  “谁是语文课代表?”啸天问道。

  前排一女生站了起来。

  “先帮我统计一下,大家可带来的课外书都有哪些。还有,课后把钱收下,这个周末,我就去省城买书!”啸天吩咐道。

  “听说你要办文学社?看来师大毕业的果真不一般,有想法!”主管教学的武泽乾主任微笑着进了备课室。

  “这都是别人玩儿剩下的!”啸天有些羞赧地道,“不算什么新想法?!”

  “行,年轻人,有想法就好!顺便通知你一下,下周二,你出一节公开课,咱们学校领导还有本学科老师都会来听,你认真准备一下!”

  虽然早就知道新任老师会被不间断地听课,以促进教学上的成熟。可近一个月来,学校事务纷乱,啸天一直惴惴不安的听课居然一直没人安排,啸天也乐得逍遥自在,甚至都忘了还有听课评课这一关。当啸天已慢慢放松下来,猛然得到这一消息,心中不禁一个激灵。

  近一个月来,啸天已逐步适应了登上讲台与学生相对的局面,能够很快调整注意力到要讲解的课程上,上课语言也已经比较顺畅。然而,每当瞥见窗外有领导巡视,啸天的思维总是瞬间断点,脑中一片空白,接下来要说什么,啸天就张口结舌再也接续不上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