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话说兄弟聚齐后,即收拾行装启程。彭县令听到消息后,赶过来,让王捕头送上朝廷的赏赐:黄金十两,白银五十两,还有其他绫罗绸缎。以表示对他们兄弟五人的表彰。他告诉金娃,九头鸟已经决定带着山寨的弟兄下山,归顺朝廷。从此本县消除了匪患。金娃坚决不收。实在推辞不了,只拿了二两黄金作为路上的盘缠。见金娃只拿了一点黄金,木娃嚷嚷道:“别光你一人拿,我们也喜欢金子。”说完,就从盘子里抓了一把金子,装进自己的口袋中。大家看到木娃憨态可掬的样子,也都笑了起来。
辞别了彭县令和众百姓的热情相送,五兄弟又踏上了回归灵山的征途。接二连三的遭遇,让五颗心靠的更近了。土娃高兴的说道:“弟弟们,此时此刻,我感觉咱们亲身兄弟变得更加团结了,我想,距离灵山也就不远了吧!”“金娃接过来说道:“大哥,还远着呢。你忘了《修身经》怎么说的?”“怎么忘了”大哥不解的问道。金娃解释道“经曰: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火娃听到这里,对大家说道:“到灵山的距离说远,一辈子也走不到,要说近,转身就到。从现在开始,我们五兄弟就要踏上考验我们的征程了。按照梦中人的指点,还需要翻山越岭,冲破重重阻力才能到达灵山。”听了火娃的话,土娃的神情变得紧张起来。金娃马上说道:“大哥不要忧虑,有我在,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木娃也接过话说:“武师哥,又开始吹牛了,千万不要忘记我和五弟,没有我俩的帮助,二哥就是再有能力,又能怎样呢?”大家一言我一句的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已经把县城远远甩到后面。”
风餐露宿,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走着走着,被前面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走到跟前一看,进山的路只有一条。在两个山峰之间的狭窄的地方,按有一个大门,门口边上立着一块大木牌,上书三个字:“金诱山”。只见四周平坦,一些大石块,整整齐齐的摆在地上,看起来是专供行人休息用的。土娃见状,就提议大家先休息一下,再进山不迟。正坐间,又过来一群人,大家正在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金娃马上迎上去,问了山里的情况。这些人告诉他们;他们听说这是一座金山,他们是进山挖金子的。原本无精打采的木娃,一听说这是一座金山,立刻精神十足。他们就跟随这群人一起进了山。走了好一会,终于见到了坐落在山里面的村庄。刚一走进村,就感觉到周围的人都精神亢奋。大家凑在一起,谈论的所有的话题都离不开金子。五兄弟进村以后,也感受到了这种亢奋。似乎周围有一种力量在影响着他们每一个人。总而言之,就是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村里没有像城里那样的旅店,都是一个个家庭旅店。就是:房东自己住在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作为客房出租。他们找到了一家庭旅店。房东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者,他拄着一根竹子做成的拐杖,颤悠悠的把他们领进了房间。还没有安顿下来,就听到隔壁房间传出来争吵声。金娃从门缝里一看,六个人正在谈论金子的事情。争吵的意思是,六个人的意见不统一。其中三个人坚持晚上就去挖金子,其他三人坚持明天再挖。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来个结果。金娃转身又把老者请到房间,详细的询问了关于金子的事情。老者告诉他们:原本这里就是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从几年前开始,有人在山里发现了金子。一传十,十传百,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到了这里挖金子。每个人都怀揣黄金梦想来到这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找到金子的,每天都有人为此丢失了生命。听了老者的话,再看看周边的人的疯狂。木娃忍不住拉着大哥的手,焦急的说:“大哥咱们还等什么,赶紧去挖金子吧!”本来稳重的大哥也忍不住要前往山里看一看。老人见状,又拿出矿灯、铁锹、竹筐等工具,高价卖给了他们。并安排自己的儿子把他们带到了挖金现场。“哇!”来到挖金现场一看,整条山沟里都是人,每个人都兴奋的忙活着,都在做着自己的黄金梦。金娃和木娃赶紧下到沟底,加入到挖金的人群中。但他们从来也没有挖过金子,根本不会干。所以挖了好一会,什么也没有挖出来。每当听到身边又有人挖到金子的时候,心里就更着急了。听人说,前面有一个深沟,发现过“狗头金”。金娃就招呼大哥等人一起前往。到了以后,看到的确有人正在沟底下挖着。金娃过去一看,这几个人已经挖出来了一块“狗头金”,黄澄澄的,形状像狗头,故名“狗头金”。五兄弟见状更加兴奋。金娃对土娃说:“大哥和医生在上面看行李,我们兄弟三人下去挖。”土娃嘱咐三人要小心。三人找了大半个晚上,终于在两块大石头之间发现了一个深坑。据说,这种在沟底的深坑最有可能找到“狗头金”,在所有金子里,最值钱的就是“狗头金。因为这是地球自然形成的,不仅含金量高,而且还有艺术价值。”无奈,天太黑根本看不见,无法下去挖。回去吧,因为兴奋回去以后也睡不着,再说万一被别人占去岂不前功尽弃。所以,大家就在这里呆了一夜。天亮以后,他们向沟底看去:整个沟底都是人。每个人身边都堆积着一些被水冲洗过的沙子。因为在这些沙子中就有金子。每个人面前还有一个筛子和一块淘金板。经过筛子过滤的沙子,再通过淘金板的旋滤,就可以收集到一些金沙。再经过几次淘滤,就可以看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金子了。
看到沟底下的人,干得热火朝天。五兄弟更加着急。金娃和木娃下到坑底,发现大坑上面口小,下面宽。用铁镐刨,用铁锨挖,然后再用竹筐把含有金子的矿石拉上来。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也挖到不少的金子。大家正在高兴之际。忽然,几个人咋咋忽忽的过来了。对土娃说:“这是我们的地盘,赶快把挖到的金子交出来!”水娃气愤的说:“岂有此理,这是我们辛辛苦苦挖出来的,凭什么要交给你?”这一帮人见状就冲过来,硬从土娃手里把金子夺了过去。双方就打了起来。他三人根本不是这帮人的对手,就被他们打得鼻青眼肿。然后被推到坑里。这帮人怕他们上来,就搬来了一块大石头,把坑口牢牢地压住。在坑底下挖的正欢的金娃和木娃,听到上面打起来了,就顺着坑壁向上爬。没想到正在此时,大哥三人就被扔了下来。等他们反应过来,坑口被封死了。土娃就把歹人强抢金子的事情和金娃、木娃说了一遍。兄弟五人非常气愤,就大声喊叫,喊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因为每个人都在挖金子。根本不会理睬他人。金娃就踩着木娃的肩膀,用铁锹慢慢地把大石头向一边一点一点地移动。累了就换水娃再翘。整整用了两个时辰,才把坑口的大石头移开。金娃爬出来后,再把四人逐个拉出来。经过这番折腾,原来的兴奋劲早不见了,再加上又累又困,又饥又渴。大家就垂头丧气的回到了旅店。刚进旅店,就发现房东家里打得乱七八糟。原来,房东老者是本村最早开家庭旅店的人,闲暇无事的时候,也到山沟里挖金子,几年时间攒了不少金子。大儿子王义好吃懒做,平时以赌博为生。本来也有一些家业,但很快全输光了。就经常找老爷子要。今天早上,王义趁老者不注意,就悄悄窜进老者的房间,打开了藏金子的宝库,偷走了老者所有的金子。没想到刚一出门,就被老者撞了满怀。老者就死死扯住王义的衣服,不让他离开。因为这些金子是老者的命根子,每天晚上,老者都会把金子拿出来看了又看,数了又数,每天都是在金子的陪伴下,进入梦乡。看到老者死不放手,王义就用脚狠狠地踹了老者一脚,老者猛地向后倒去,一头撞到一把铁锹上。正在此时,王义的另外两个弟弟进门见到了这一幕。看到父亲的金子已经被大哥抢在手中,非常气愤。就一齐冲上去。就这样,三兄弟把老父亲撇在一边,不管不问,只顾相互之间争夺箱子里的金子。三人你来我往,打的头破血流,但没有一个肯让步的。都想把这一箱子金子抢到自己手中。
土娃看到这种情况,对火娃说;“三弟,赶紧救老者!”金娃和木娃就赶紧上去,把老者抬到了自己的房间。火娃经过检查发现,老者还活着。就马上上药,止血,棉布包扎。再给老者口服了止血安心的药物。再看老者三个儿子,还在打个不停。门口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没有一个人来劝架的。因为这些年来,在这个村里,这种为争夺金子打得你死我活的事情,几乎家家都发生过。所以大家一点也不感到奇怪。正在三兄弟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忽然冲进一群人,进到北屋中,从王义手中把金箱子夺了过去,夺路就跑。水娃一看,大声喊道:“二哥,他们就是抢我们金子那伙人!”金娃正协助火娃救治老者,听到水娃的喊声,就冲了上去,与他们打了起来。除了大哥和火娃,其他三兄弟都冲了上去。金娃拿出三节棍,不一会功夫,就把这几个人打倒在地。但金箱子早已被打头的那个家伙,抱着跑掉了。金娃和王义三兄弟将抓到的五个歹人,捆绑起来。土娃建议把这些歹人送交官府,然后顺藤摸瓜,找回金子。但是王义告诉土娃,这里官府根本不管,要想告状,先把金子送上。谁送的金子多,谁的官司获胜。土娃气愤的说:“简直没有王法了!”
经过火娃的抢救,老者苏醒了。当他听说自己的金子被人抢走了的时候,又昏了过去。火娃又是一顿忙活,老者才平静了下来。他怨恨的说:“没有了金子,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啊。”
老者告诉五兄弟:这里人不管什么事业、理想、亲情等等,只管有没有金子。所以,现在他虽然被救回来了,但金子没有了,他也就没有活着的乐趣了。
听了老者的话,土娃对金娃说:“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二弟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老者被抢去的金子找回来啊!”金娃説:“你这个老秀才,甚是不通道理。咱自己丢失的金子还没有找到,到担心起别人的金子来了。也罢,我再去审审这些歹人,看能否把失去的金子找回来!”他来到了关押五个歹人的房间,分头对他们进行了询问。最后确定了歹人的藏身之处。找回了老者的金箱子。但他们被抢的金子已经被转手卖掉了。
听到自己的金箱子又找回来,老者的眼里再次放出光来,他紧紧的把金箱子抱在怀里,打开一看,一样不少,高兴地胡子直抖擞。经过一阵折腾,五兄弟没有挖到一点金子,累得半死不说,还差一点丢了性命。火娃深有感触的说:“金钱能够迷失人的心,让人们忘却亲情、友情和其他更珍贵的东西。这仅仅是踏上征程后的第一关啊!”火娃的话,让大家陷入深深思考中。
(二)
话说五兄弟齐心协力通过了金诱山的考验,继续踏上回归灵山的道路。这一天又遇到了另一座山。这座山远远看去,郁郁葱葱,景色甚美。五兄弟边走边看,被山上的美丽景色所吸引。不知不觉进入了山中。进入山里发现这里的人有个特点:就是势利眼。看到一个人穿戴光鲜,或者职位高的人,就低头哈腰。对那些没有什么地位,或者穿戴差的人,就趾高气扬,甚至不停的呵斥。
五兄弟边走边看,忽然发现早已错过了寻找过夜的旅店。土娃见状,说道:“弟弟们,天快黑了,大家看,到哪里住一宿啊?”金娃见四周都是荒野,根本没有旅店。正在此时,从山上走下来一个樵夫。金娃走向前问道:“这位老哥请了。请问此处哪里能找到旅店?”樵夫告诉他们:已经错过了住宿之地,向前需要再走几十里地方可找到旅店。但在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寺庙,里面有个官办的驿站,可接待来往的客商。你们可以到哪里去问一下。听到这里,五兄弟就按照樵夫所指的方向走去。走不多远,只见在山的半坡下,一座寺庙出现在眼前。
远远望去,只见在旷野中,一座大院子非常显眼。到了庙门口,只见门口的一边悬挂一块牌匾:驿站。土娃见庙门口没有人,就对四兄弟说:“你们在门口歇息一下,等我进去询问一番!”说完,就拍打了一下衣服上的土,把衣服扯了一扯,整理了一下戴的帽子。走进了庙里。走进庙门,只看到香烟缭绕,阵阵烟香扑鼻而来。进到正殿看到一位老者正在打扫四周的卫生。就双手合掌:“老师傅,请问这里是驿站吗?”听到这里,这位老者马上停下手中的活。赶紧回礼:“我就是个扫地的。你现在这里等着,我给你通报一下!”说完,就转身走向了后面一个院子。“老爷,有人要见!”房间里的人听到有人要见,急急忙忙的穿上衣服、鞋子,管帽还没有戴正,就跌跌撞撞的跑出来。对老者说:“来人在哪里,快领我去见!”老者用指着土娃,“他就是来人!”驿站的馆丞看了一眼土娃:风尘仆仆的外表,脚上沾满泥土的鞋子。一看就不是什么有身份的人。他转身对老者大吼道:“你这个笨蛋,我不是早说过了吗:官家人、有钱人需要通报我,出去迎接。像这样的土包子,赶走就是!”说完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土娃十分尴尬,他走到馆丞的门口,请求道:“馆丞老爷,请您高抬贵手,我们因为急着赶路,错过了住宿。只在这里住宿一晚,明天一早就走。而且房钱照付。”馆丞不屑一顾的说:“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滚!”然后开始数落起来,说什么以前也又像你们这样的下等人,住进来后,也说按时交店费。但后来不仅不交钱,还在这里混吃混喝。不论土娃怎样解释,他就是不松口。最后,土娃就只好垂头丧气的走出了庙门口。看到大哥走出了,大家伙就赶紧围了上来,问:“大哥,说好了没有?”金娃一看大哥的脸上挂着泪花。就赶紧问道:“怎么了,他们欺负你了?”土娃说道:“欺负到没有,但嫌后我们太土,没有身份。”听到这里,金娃非常气愤,说:“大哥,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进去问一问!”说完,就拿出三节棍,边走边吆喝:“谁,谁不让住宿?”老者看到金娃气势汹汹的走进来,赶紧跑到馆丞房间,“来人了!”“笨蛋,不是让你把他赶走吗?”馆丞吆喝道。老者说:“不是那个人,来了一个凶恶的人。”刚说完,金娃就拿着三节棍冲了进来。“你这个狗眼看人低的狗官,看我怎么收拾你!”金娃拿起三节棍一下打在门框上。只听“嘭!”的一声,把馆丞吓得瘫在地上。馆丞哆哆嗦嗦的说:“老爷,有话好说,什么事让您进门就打?”金娃用三节棍指着他说:“官家的驿站,为什么别人住的,就不让我们兄弟住?”然后一把抓起馆丞的衣领子,问道:“说,我们到底能住不能住?”馆丞不断点头,“住的,住的!”金娃又问道:“刚才我大哥进来询问,你为什么把他赶出去了?”馆丞急忙解释,“误会,误会啊!”金娃一把把他扔到地上,说:“赶紧打扫几间房子让我们五兄弟住!”馆丞立即跑到院子里,找到几个和尚,打开几间上房。金娃命令馆丞:“把你们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召集起来,到门口迎接我大哥!”“是!是!”馆丞一边答应,一边领着几个工作人员和一些和尚到门口迎接土娃四人。木娃一看,说:“二哥用了什么招,这么多人来迎接啊?”说着话,金娃从里面走了出来。说:“大哥,各位弟弟,有请!”馆丞把五兄弟请进了房间后,又是端茶又是送水,跑前跑后的甚是热情。土娃问金娃:“二弟,你用了什么招数,让他这么殷勤。”金娃说:“鬼也怕恶人!” 金娃就如此这般的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看到馆丞这般殷勤,隔壁房间的客人走了过来,自我介绍叫李默,热情地与金娃攀谈起来。看到馆丞带着一大帮子人亲自出门相迎,而且殷勤细致的招待,还以为是馆丞的亲戚呢。土娃就把前前后后的事情向李默讲了。文李默也感慨世风不古。在这里,以貌取人,欺软怕硬,傲慢待人表现的非常明显。文钊告诉土娃:傲慢待人的风气,在这里已经多少年了。每个人并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而且都相互攀比,相互影响着。他给土娃讲了自己的故事。
他曾经是当地土生土长起来的县令。从儿童时代,就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从小苦读圣贤书,考中进士,然后出任本地县令。其实,自从当上县令那一天,傲慢待人的恶习已经深入心中。对于上级领导,笑脸相迎;对于普通百姓则横眉竖眼,完全是另一副嘴脸。但自己根本不知道。直到有一天,自己因为傲慢而丢了官。他出任县令的第二年,为了在百姓中间宣传功绩,就专门召开了一次大会。在他大讲特讲的时候,一个人平民百姓竟然指责他,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他一气之下,就把他抓了起来,然后让人把他扔到了护城河里。事后不久,自己霉运不断。最后因一件莫名其妙的事,自己被免职入狱。在牢里一呆就是三年。我也不知道到底犯了什么罪。但这三年时间,他也确实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也知道在自己身上存在着傲慢的行为。有一天,一个人来到监狱,询问了他的情况。他就实事求是的把自己存在的问题,摆了出来。来人没有说什么就回去了。没多久,朝廷再次任命他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做县令。这个地方极为荒凉,当地民风强悍,盗匪猖獗。特别是老百姓和盗匪根本难以区分。所以几任县令都是无功而返。他上任后,并没有像他在家乡当县令的时候,趾高气扬。而是深入到老百姓中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老百姓做知心的朋友。老百姓看到新来的县令,态度温和,尊重每一个人。就把自己掏心窝子的话说给他。甚至他还多次微服私访,收集到了在县衙根本不知道的事情。通过调查研究了,他总结出官民不和的根本原因,就是官员的傲慢。官员高高在上,不管百姓的死活。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取悦上司,以便于日后的升迁。李默此时才想到三年前那个“老百姓”所说的话,还真是事实。知道了这个道理后,他把当地的平民百姓代表请进衙门,召开了民意代表会。在会上,大家措辞激烈,指责朝廷的不好。这在三年前,他早就火冒三丈了。但此时,他虚心听取大家的建议。然后上书朝廷,为当地少数民族百姓减租减税。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他所谓府衙其实就是一些简易房,一到雨季就无法居住。他就自己到山上砍伐一些树木,搭建起一个不漏雨的茅草屋。当地百姓见他谦虚谨慎,与当地百姓一心,也都主动地帮助他修建房屋。朝廷和当地百姓的关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因为是山区,所以匪患一直以来是朝廷的一件心事。他上任后常说的一句话:“当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当地民间武装组织起来,把一些零散的武器也集中起来。然后,对周边的匪徒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周围土匪之所以能够长期盘踞,像牛皮癣一样难以消除。是因为山上的匪徒和当地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每天在大街上晃悠的村民其实就是土匪。所以之前几任县令,每次下达剿匪的命令后,还没有开始行动,土匪早已经逃之夭夭。所以,土匪是年年剿,一个也不少。李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土匪猖獗的山村撤离到山下,然后再建立联保制度。就是十家为一个组,每天都要查验是否有陌生人出现。一旦发现就立即向官府报告。否则其他九家都将受到牵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切断了村民与土匪的联系。防止了消息的外泄。然后上书朝廷,从周边府衙调取官兵。等到大批官兵来了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张旗鼓的开拔。而是让部分官兵,穿上当地村民的服装,分别潜伏到山区。等到大部队发起进攻的时候,这些提前潜伏在山区的官兵,提前阻断了匪徒逃跑的道路。里应外合,将当地几股土匪全部消灭。彻底清除了匪患。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件大事。受到百姓的拥护。李默自己也从几年前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现在的他早已不是刚刚出道时候目中无人,傲慢至极的官员了。李默把本县剿匪的经过如实上书朝廷。三个月后,李默被任命为知府。到任后,他仍然脚踏实地,戒除了傲慢之心。有一天忽闻皇帝巡查到此。并点名召见李默。等他见到皇帝的时候,他才明白了一切。原来,这位皇帝就是今年前被他扔到护城河的“老百姓”。当年皇帝听说李默上任后颇有政绩。就微服私访,看到傲慢十足的李默,他忍不住就给他提了几条意见。没想到,李默竟然火冒三丈,把他扔到了护城河的水里。事后,随行的大臣建议,把李默抓起来斩首。但皇上看出来,李默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但需要磨练。所以,下令找个理由把他关进监狱,直到他悟明白了再启用。
到这个时候,土娃等人才明白,眼前的这位李默,就是知府大人。李默告诉土娃说:“傲慢之心害死人,自己就本身就是傲慢的受害者。”所以,他在出任知府之后,就深入到各地,微服私访。这次来到傲慢山,就是想找出本地傲慢盛行的真正原因。然后,采取有效举措消除之。听到这里,金娃也为自己采取的暴力行为感到羞愧。土娃真诚的告诫弟弟们:“我们五个亲身兄弟,要到达灵山,就必须戒除这种傲慢之心啊!”通过了傲慢山的考验,五兄弟又整装待发,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
看了你的书,要继续哦!zp
此书讲述了一个外星球孩子来到地球后成长、膨胀、挫折及挫折后成熟再踏上征程,最后返回自己星球的故事,表面上是一种玄幻的表述,其实,中间蕴含着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五个成功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磨合。当五个要素合为一体的时候,就是人生成功的时刻。
此书讲述了一个外星球孩子来到地球后成长、膨胀、挫折及挫折后成熟再踏上征程,最后返回自己星球的故事,表面上是一种玄幻的表述,其实,中间蕴含着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五个成功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磨合。当五个要素合为一体的时候,就是人生成功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