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不能跟人家比

  讲一个话题:信愿、慈悲和智慧。所谓的信愿,就是对佛法是否有一个基本的信念。“信”这个字,是一个单立人加一个言,可以解释为信人所说的话,信其真实性。我们供佛是为了敬仰佛,敬仰他的言语行为,因为他讲的话真实,讲出了人生的痛处,并不是拜一拜就算了。我们信的是佛陀的真实性。

  佛教是一种教育的宗教,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佛教的大学。在两千多年前,印度有个那烂陀寺,有个叫唐玄奘的美少年去西方天竺国取经,他就是在那烂陀寺学习。当时有几万的出家人在那里学习,里面有九十九所小寺,小寺中又有很多小寺。那烂陀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府。把佛教和政治相挂钩是不对的,佛教不是政治,也不被政治所利用。历史上,佛教从没有过圣战。以圣之名去侵略其他国家是很可怕的,这个佛教没有。佛教史上只有为了抢夺一个大师而发动的战争的例子,好比鸠摩罗什大师,当时为了把他抢过来就产生了一个战争。佛教史上没有刀光剑影,因此佛教是一个快乐自在智慧的宗教。

  我们信佛是信佛陀的智慧,信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所以我们信的同时就是在发无上菩提大愿、发成佛大愿的过程。我们发了这个愿之后就要去做,以慈悲为怀。有了信愿之后,这个“行”就是慈悲。因为我们对别人有慈心,才会给予别人。见到人家痛苦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去怜悯他?慈悲不是怜悯,而是由内心发起的过程,是因你的信愿而成。没有信佛之前,很多人看到杀生,心里不会有什么感觉。可一旦信佛之后,知道众生平等,再遇到杀生,心里会感觉不舒服,这种悲心会柔然生起。

  学佛是为了得到智慧,但智慧的基础在于信愿慈悲。从慈悲中去除贪心,从智慧中去除嗔心,从信行中去除痴心。人是贪嗔痴三毒所环绕的。两个核子,小小的撞击,产生的撞击并不大。但当很多包在一起的时候,能量就开始大了,这就是原子弹的威力。就像陪小孩学习,刚开始很快乐,但十分钟之后就开始急了。十分钟之前是笑着的,十分钟之后是面无表情的,二十分钟后再教表情就是狰狞的不耐烦的,这就是耐心的问题。怎样不让我们的心变化呢?就像海水,风一来海水就会动。佛界有个比喻,众生的心像水,烦恼像无名风,风一吹,水就起浪,风越大浪越大。有时候夫妻吵架,吵着吵着一浪高过一浪,最后开始动手了,这就是嗔。

  告诉你们一个高兴的事情,五一前,SM广场那些假和尚被撵走了,厦门佛教要纯正。佛法不是拿钱来买的,要不然有钱人早成佛了。不能把佛法和金钱相比。你有多少能力,用心尽量去供养就好了,不是说一定要给多少钱才行,这份慈悲心不能用金钱去买的。学佛不能跟人家比,有一份力出一份力,这是心的问题。学佛一定要用心。

  佛法就是要改造我们,我们有慈悲心,就能布施不贪。慈悲心有的时候不长久,给人家了会后悔,就像布施人家一百块,钱放到人家手里了才想,我给他五十多好啊,还能省五十。这不是真慈悲,而是贪心不净。人常常有后悔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认识到慈悲的重要性,才能去除贪心,才能明了贪心的所在。做生意一天赚一百块钱,刚开始感觉很舒服,赚了一个月一百块钱后开始想,为什么不赚五百块钱?赚了五百像一千,赚了一千想一万。所以越是有钱的人越贪,没钱的人反而不会起贪心,因为他没有增长的念头。有一些在外生活的流浪者,他们活的很自在,每天三餐甚至两餐吃饱了就很舒服。我发现他们在车流量很大的马路上睡觉很香,也不怕吵,因为有那一份自在的心,知道放下。不过现在有一些要饭的比在座的都富有,家里甚至还有别墅。

  所以说不要贪,要懂得给予。和尚的爱不是爱一个人,而一般人的爱是爱丈夫妻子孩子,这种爱是只在一个小圈子里的。和尚出家无家,处处是家,当然就爱大家庭,有众生的地方都是他的家。有人说这种爱太贱了,谁都给,给你的本身就是最高贵最珍惜的东西。如果你认为这是便宜的东西,那么本身给予你的东西就不真实。和尚的爱是从内心发出的慈悲心,而不是你们所认为的千丝百缕的恩爱,和尚的爱没有恩在里面,不需要你来回报。我感觉有些居士不会说话,给师傅红包的时候叫做跟师傅结缘,错了,没必要跟师傅结这个缘。那叫做供养师傅得福报。这种供养是要有真实性的,不要以贪心去做。

评论
  • 很平实,却是事业,但我们应该有目标,但应该是向好的。我从小信仰佛教,现在学习金融,发现原理太相像了。所以,钱不能没有,但信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有信仰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因为责任和使命感都在催着自己必须成长。必须要帮助有缘人。


  • 喜欢喜欢,太喜欢了,求多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