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觉别离,千年梦重归

  第二章 觉别离,千年梦重归

  2016年

  “她死了?然后呢?”,柳勰勰听得入迷,迫切的想要知道结局。

  “书里说,她在北方化作了荒漠,那个人族青年得到了她身为神族的灵力。”

  “女主都死了,男主要灵力做什么呢?”

  “女孩想要男孩有能力保护自己吧。”,枫溪微笑着,眼角的纹路顺着笑颜顺延到鬓角,笑容温暖慈祥。

  “结局呢?还有吗?”

  “还有,这个故事很长很长,我还没读完。”

  柳勰勰很好奇,枫溪爷爷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故事长,什么地方远,在这位107岁的老人眼中,什么都不长,哪里都不远,她饶有兴趣的问道:“枫溪爷爷,这是本什么书啊,叫什么名字,我也看看,既然还没结束,那也有可能他们最后在一起了呢。”

  枫溪端起紫砂壶,咗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笑呵呵的岔开了话题:“怎么又叫起爷爷了?我都听你叫了十六年的枫溪了。”

  柳勰勰不好意思的回答:“大了嘛,虽然你说我们是忘年交,可是总觉得还是要尊卑有序才行。”

  枫溪看着柳勰勰,若有所思:“我的阿妼真的大了,可我还是喜欢听阿妼叫我枫溪。爷爷两个字,就将我们隔开了,中间是长长的岁月。”

  柳勰勰甜甜一笑,露出两颗虎牙:“枫溪你怎么和我小姨一样啊,在外面从来不让我们喊她阿姨,让我们喊她姐姐。”

  枫溪但笑不语。

  柳勰勰又问道:“是什么书呢?我也想看看这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名字,我不记得了,很久以前看的了。”

  柳勰勰有些失望,但随即就展开了笑颜,“啊……我上网搜一搜,根据前面的故事一定可以搜到这本书。”

  “好,阿妼搜到了书名要记得告诉我。”

  “那还用说。”柳勰勰信誓旦旦的保证着,忽然停下,细细咀嚼刚才枫溪唤她的名字,“阿妼……枫溪,我爸妈平常都叫我妼妼的,每次听到你喊我这个小名,我会以为自己是天龙八部里的阿碧。”

  “那你喜欢乔峰吗?”

  “不喜欢。”

  “你喜欢天龙八部里的谁呢?”

  “我哪一个都不喜欢,乔峰太老,虚竹太丑,段誉太花心。”

  枫溪笑着摇摇头。

  柳勰勰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转身跪在沙发上,趴在窗台上,看外面已经悬在头顶的炎炎烈日,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惊呼道:“都那么久了啊,快十一点了。”

  枫溪也站来起来,锤锤腰,舒展舒展了颈骨,“你爸妈上班,午饭就别回去热剩饭了,留下来陪我吃顿饭吧。”

  柳勰勰求之不得,笑眯眯的说:“哎,好。”

  枫溪转身往厨房去,柳勰勰也快步跟了上去。

  枫溪回头看她,“别捣乱了,去玩会儿。”

  “是朋友就该共同劳动。”

  “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一顿饭还累不到我。”

  柳勰勰撅着嘴。

  “那好,我要你帮忙的时候,我叫你。厨房小,两个人进去反而慢。”

  柳勰勰无可奈何的点点头,独自回到客厅。

  枫溪与柳家对门而居,柳勰勰的父母结婚时,枫溪就住在他们对面,柳爸柳妈都看的出对门的老先生是个有文化的人,这文化还不低。从每年的门联就可以看得出,匠心独到,别致有趣,雅味十足。

  渐渐熟了,才知道,原来人家是当地大学著名的文学教授,后来生了女儿,老先生竟然还专程去医院探望过柳妈。一问孩子的名字还没取,就自告奋勇的要给孩子取名。柳爸本来都想好一个了,可又不好博了老先生的面子,毕竟人家都近百岁了。

  听得枫溪说,孩子姓柳就叫勰勰好了,字意和谐,合起来柳勰勰,则是取自一首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柳爸柳妈一听,这名字还别有意境,也就欢喜的用了。

  谁知,枫溪又要替孩子取个小名,单名一个妼字,寓意女子容貌娇美。柳爸柳妈到省心,一并收下,从此唤女儿为妼妼。枫溪则爱称柳勰勰为阿妼。

  炎炎夏日,柳勰勰最爱的地方就是对门的枫溪家,因为一入门就会觉得凉爽扑面而来,满屋的绿意盎然。到处都是竹子,你能想到的一切都以竹子的形态呈现,小到笔筒,大到电视墙的背景,甚至垃圾桶都是装饰细竹围成的。

  柳勰勰歪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的景观香炉发呆,竹林掩映间,一汪碧水横在其中,水中独竖出一支莲花来,倒流香插在其上,缓缓如瀑布般的烟顺着花茎流入池中,烟波缭绕如云似水。香炉底盘还细细的刻着一些纹路,不待细看,柳勰勰突然坐起,拍了下脑门,怎么记性这样差,今天分明有事要问枫溪的。

  柳勰勰从身旁的书包里掏出一个圆盘,盘子不大,是铜制的,盘身黄亮如新,盘内画面刻画精美。说是精美,可勰勰却看不出是什么画,明明每条纹路都很清晰,却各个角度都看不出是什么景致。

  柳勰勰抱着铜盘,歪靠在沙发上,仔细的看着盘内的花纹,慢慢的将圆盘一圈圈的转着。窗外阳光隔着玻璃洒在圆盘上,从花纹间反射出无数的光线,那光线在圆盘转动间,相互交错。

  枫溪在厨房唤道:“阿妼,过来端菜。”

  枫溪解下围裙,拿着碗筷来到客厅,边走边说:“还说要帮我呢,叫你,理都不理。”

  柳勰勰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恬静的容颜沐浴在薄薄的日光下,立在沙发旁的几支竹子,透过阳光映在柳勰勰的身上,斑驳竹影,似梦如幻。

  枫溪放下碗筷,坐在一旁静静欣赏着这久违的景致。

  如果一直能看到这样的你,那么漫长的等待又算的了什么呢。

  时光滴答行走,却在这一刻,好似停止,静静的,好让枫溪细细的看看他的阿妼。

  墙上的挂钟,不识时务的催促,当当当……足足敲了十二下,正午已过。见柳勰勰还未醒,枫溪轻唤道:“阿妼,醒醒,吃饭了。”

  叫也不醒,枫溪抚着她的肩膀轻推,想要将她抱着的圆盘抽离,却怎么也抽不出, 被她死死抱住,此时她的面容痛苦,眉头紧蹙。

  枫溪看着柳勰勰像是在遭受梦魇,又看了看她怀中的圆盘,暗叫一声不好,立即坐于她身旁聚灵结阵,中指点入她的眉心,进入她的梦境之中。

  几只寒鸦停歇在赤裸裸的树干上,争相的几声啼叫,便远远的飞走了,好似要去追赶那只余半轮的落日。秃枝寒树不甘寂寞的晃动了几下,好像在挽留它们。

  晃动中,将仅剩的两片叶子抖落了下来。一片旋转飘扬着落于大地,一片在枫溪抬手间穿过了他的掌心。

  那是一片木棉树的叶子,木棉都凋零尽了,这里大约是二、三月。

  枫溪看着那片穿过他掌心的木棉叶,又抬起手,他看不见自己,他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只有一抹意识,就像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幽灵。

  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小女孩蹲在路边的角落里,穿着水红的棉袍,扎着两个小辫。赤着双脚,小脚丫冻的通红。

  街市上摆摊的都在收拾了,天黑的早,摊儿也要收的早,不然就要摸黑了。

  一个卖馒头的矮胖老人,掀开笼屉,拿出最后一个馒头,揣在怀中,颠颠的跑到路边的角落。

  “唉,小丫头,饿了吧,吃馒头啦。”说着将馒头塞在了小女孩的手里,也不耽搁,转身快步回去继续收拾。

  馒头被一双青紫的小手抱着,显得又大又白,那馒头微微还有些余温,小女孩的手在馒头的温暖下,渐渐可以屈伸了。

  她大口咀嚼着,香甜绵软的馒头使得干涩的嘴唇也湿润了起来。

  “小丫头,跟阿婆回家啊,阿婆家有好些馒头呢。”,说话间,小女孩的膀子已被她握在手里。

  小女孩衔着半块馒头寻声望去,抬起头看见那人,吓得她竟嚎啕大哭起来,半块馒头也掉了,呜哇哇的,半条街都能听得到。

  拽着小女孩的是一位精瘦的老妇人,笑眯眯的脸上显出一个凹坑来,左眼陷在了眼眶里,只剩一只右眼圆溜溜的看着小女孩。

  小女孩惊恐的退缩着,小小的人儿,没想到劲倒不小,老妇人愣是没拉住,让她挣脱开,跑上了大街。赤着双脚的她,一边跑一边哭号着:“阿父、阿母,阿父、阿母。”

  她正跑着,不及避让就撞上了前路来的一个人。跌坐在地上的她更是眼泪不止,哭声动天。

  那人宽袖长衫,俨然一派书生打扮。他连忙扶起小女孩,此时,老妇人也气喘吁吁的追了过来。

  “哎呀,小丫头跑得快,我一把老骨头都要散架了。”

  那书生连忙作揖赔不是,“老人家,都怪仆,不及避让,撞着了她。”

  小女孩此时趁着书生说话间,已藏在了他的身后。

  老妇人按着胸口,任呼呼喘着气,“不碍事”,她偏着头,想将书生身后的小女孩拉过来。刚碰到小女孩的胳膊,她就又大哭大闹起来,“我不要,我不要和你走。”

  书生见势,有些疑惑,伸臂挡过,将小女孩拦在身后,问道:“此阿婆之孙否?”

  老妇人有些为难,眨了眨仅剩的右眼,解释道:“嗨,这位郎君怕是外乡人,此女虽不是老身之孙,但老身我见她父母双亡,独身在这寒天冻地之上,好心收留她,哪知她一直不肯,这样……”

  旁边卖馒头的已将笼屉案板捆扎好放于担上,扁担挑起两边的绳索,正欲走,听得此话,接道:“徐阿婆,莫不是想养了,到时给你的傻儿子做个婆娘?”

  “啊呀呀,这是哪里的话,我是真心要把她当作女儿的呀,看她可怜怜的,冻成那样,你们哪一个说要带她回家了,如今我要带,又在这里说这样的混账话。”

  书生看着紧紧抓住自己不放的小女孩,又问道:“父母双亡了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徐阿婆看了看渐黑的天,有些不耐烦的说:“你这外乡人,快赶路吧,问清楚了做什么呢?”说着便要拽那女孩。

  小小的人儿,又开始哭闹,吵嚷着:“我不认识你,我不要,我不要。”

  “你不要,是要冻死饿死呀,如今你阿父阿母都死了,你要到哪里去。”,徐阿婆弯身,好意劝道,要将女孩拽如怀中。

  小女孩不从,扭捏着,抱着书生的腿死活不撒手。

  旁边经过的卖脆饼的杨老汉,闷声闷气的说:“这孩子你抱回去,看样子也还是会跑呀……算了吧。”

  “你们……”,不待徐阿婆还嘴,天上个喳喳的竟放起了闪电,几声喝咤,人们匆忙往家赶。

  徐阿婆缩头缩脑的抬眼望望,又看了看书生后的小女孩,啐了一口,“冻死,饿死你,叫你不和我回去。”,话还未说完,就疾步拐入巷子,不见了。

  卖馒头的将扁担挑上身,嘟囔着远走了,“哼,还不是竟做些龌龊事,才生了两个傻儿子嘛,跑啥,跑到哪儿,雷公都能找见你。”

  街上人已寥寥,书生蹲下来,“你家呢?”

  小女孩摇了摇头。

  轰隆隆,雷声越发的轰鸣起来,书生赶忙抱起她,转身小步快跑起来,“先同我回家吧,雨要下下来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