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卖部

  最开始,村里只有一个小卖部,俗称代销点。坐落在南北大街一幢房,外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前面一间做门面,内院自家居住。门前有高高水泥台阶,登上去就有种不平常的意味。因店门朝东开,店面不甚阔亮,白天也点着灯,进门就闻到独特的酱醋浓郁味道。对门一排玻璃柜台,柜台上下都是五颜六色糖果罐,靠墙是顶墙高的日用百货柜子,靠南墙是厨房油盐酱醋腌菜,靠北是冰柜和馒头筐。进内院的门就在冰柜后面,每回去都忍不住看一眼。

  可是这家店并不怎么爱去,虽然有糖食点心这些无法抗拒的吸引。看店的是一对老夫妻,跟我家有些亲故,我称呼他们为姑姥姥姑老爷,若是哪回去买东西怕羞没有叫人,过后总要挨姥姥一顿说,说不叫人不就让人家笑话啦,小闺女怎么越大越不懂事啦,说的我尤其难为情,此为其一。偶有几回家里阿姨或姐姐给了几角小钱买冰棍儿买糖,但凡我乐颠颠跑去代销点买了,过后姥姥总会知晓,虽然只是问问钱打哪来,叮嘱少吃些糖等,还是令我心生不爽,小小心灵感觉收到冒犯,此为其二。被姥姥派去买馒头或是打酱油时,吸取教训快快叫声“姑姥姥”问候,她也必是问好多什么“你爸爸在哪儿上班”啦,“你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你啦”,“爷爷奶奶还在老家没”等等问题。小时候性格安静太怕羞,一是有些不太敢说话,再是小人儿话说不周全感觉窘迫,答不出来的还怕被说不懂礼貌。因此万分不愿去,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自从知道村子北头公路边开了一家新的小卖部时别提多高兴了,宁愿走远路去村外陌生人家买东西,也不远走上几十米去姑姥姥家了。姥姥评价我的行为叫“异歪(左性,与众不同)”。

  新开的这家小卖部铺面不算大,但坐北朝南的位置自然窗明几净,两间屋专做售卖之用,货架也干净敞亮,物品种类丰富,老板夫妇热情大方,刚开业时零头都免,招揽了大批顾客。关键是这是外村人开的店,我不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也不必扭扭捏捏的叫人,交易轻便爽快,还不用敷衍回答诸多问题,买多少零食都不用担心被告状,一身轻松。

  好在村里的小卖部在姥姥家南边,我可直往北去儿不必担心被发现的“不好看”。这可不是夸张,因为村北新开的店相当争夺了客源,大多数村民进村前在路口就可以解决所需,村南的倒也罢了,村北的人必是将所买之物小心翼翼的掩盖起来经过姑姥姥门前,因为,“不好看”。大家同村住着,朝夕相处,沾亲带故的,不去支持亲邻生意反助竞争对手面上确实不大好。如此,只好装作什么都没有的样子罢。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