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仍在,天籁永存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唐人笔下的离别,是属于只身行走在神州大地上的虬髯大汉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太萧索、颓靡。执锦帕泪眼相盼?太矫情、纤弱。如果感情积于心腑,翻江倒海的话,那就弹剑清啸吧。唐朝具备一种中国古时其它任何时代所没有的豪迈。这是无法被关进文人的书斋中,没于故纸芦荻里的。相反,它赋予了唐代文人一股凌然的坚硬。当世事沧桑,浊酒杯停时,文人们因此而得以艰难的直立。
对于骆宾王来说,他的离别来的就更为沉郁顿挫,更为慷慨悲壮了。
骆宾王早慧,七岁能诗。脍炙人口的《咏鹅》让诗人名动邻里。真可谓是少年得志了。但是骆宾王的成长,却远没有人们意料中那么一帆风顺,反倒是坎坷多难,甚至几次濒临殒命的绝境。
这首送别诗大约作于诗人弃官游广陵的那段时期。至于所送何人,已经不可考证。——那个于易水分别的“朋友”,是否真的存在呢?还是只是像幽灵一样藏在骆宾王的精神深处?其实,过于苛刻的计较这些问题,是会偏离骆宾王的本意的。因为慷慨而歌的骆宾王,留下的绝不仅仅是凝固在字符里的平仄,以及木讷呆板的事实的。
还需要从诗歌说起。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说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悲剧。当时时值战国末年,秦国国力强盛,吞并六国只在朝夕之间。燕国太子丹认为天下兵祸皆由秦王出,若除之,则天下太平。于是招募壮士荆轲,意图刺杀秦王。《战国策•燕策三》记载:“……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激昂,是诗人跨越了时空召唤而来的。如今横空出世,重新回荡在易水河畔,变成了骆宾王送别的前奏。诗歌开篇就拔的如此陡峭的,实为不多也。骆宾王若不是感情激愤无以复加,冒然使用这种奇崛的笔法,任谁都会很容易陷入空乏的。
那么,是该庆幸现实多舛,迫使诗人性情激荡呢?还是感叹命运如刀,招招剐心呢?
骆宾王生于南国水乡。性格中本该浸染着水乡特有的氤氲和静谧:轻摇水墨扇,移步青楼间。在暖风醉雨中,研磨自己的旷世才华。可是考其足迹,竟发现诗人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入蜀后,还曾随军平定蛮夷,军队檄文,皆出其手。后来进长安做官,又耿直进谏,获罪入狱……他的身上,迸显着一种勇往直前和不折不挠霍然相撞后产生的火花。在火花照亮的地方,诗人仅凭血性,就可气吞山河。
是的,荆轲早以死在历史里。但是“今日水犹寒”!当日令易水河畔的众人们“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的歌声,却如朔风倾扫,盘亘不散。骆宾王的生命里,是一直铭刻着这种寒度的。嗣圣元年,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诗人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挥洒才气,立就《讨武氏檄》。把自己身家性命和最高皇权对立起来,诗人不会不知道,那篇称武皇为“掩袖工馋”、“狐媚惑主”的“妖孽”的文章只要出世,自己就必死无疑了。可壮士骆宾王眉头都没有皱下。这篇宣判诗人死刑的文章中,骆宾王注入的,正是中国文人的筋和骨。
诗人所终何处,一直少有定论。《资治通鉴》里说他兵败被杀,《朝野佥载》记载诗人投江而死……其实,最后的最后,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当后人沿着宝剑剑鞘上古朴厚重的花纹拾阶而上时,能够听到那段由骆宾王用魂魄奏响的天籁之音时,就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共你饱览大好河山
————张旭•《山中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 《山中留客》
古时待客接物,是需要诸多繁文缛节的。春秋鲁国国君让孔子接待宾客,孔子“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论语•乡党篇》)唯唯诺诺至极,才算合乎礼数。至魏晋时期,身为宾客,还须受制于身份地位。南朝皇族路琼之,去拜访士族名士王僧达,看尽脸色不说,人才刚出门,主人就命手下把客人坐过的床给烧掉了!宾客做到这个样子,已经不单是自取其辱了,怕是心惊肉跳才对。
可是,如若是唐朝的张旭留客,那可是要一定应许的。
张旭素以书法取胜。唐文宗曾下诏称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上张旭的草书,为天下三绝。声名之高,后辈无人比肩。中国的书法中,草书最见性情。运笔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挥毫时,以意为法,不拘窠臼,血脉不断。尤其是草圣张旭的狂草,更为奔放大气,自成一派。韩愈曾说张旭:“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非常贴切的。张旭每每凝炼自己的精神魂魄,全情投入,宣纸上的斑斑墨迹就是张旭本身,字与人,早已经浑然一体了。
面对能写出这种文字的人,做客时,是绝对不用刻意沐浴弹冠,焚香备礼的。
那么,在如此率真的主人吟诵《山中留客》时,客人还会漠视他的一片真心吗?
“山光物态弄春晖”,这是诗人留客的理由。是真正的开门见山。很是痛快。杜甫说他有着“脱帽露顶王公前”洒然,确实不是凭空捏造。山光和物态,是两个非常淳朴的词语,但所涵可谓包罗万象。奇松、怪石、幽潭、芳草星散期间。紧接着用仄音“弄”字引出春晖美景。令人不禁浮想联翩,心生向往。这样一个理由是足够充分的。张旭的意思正是:哪怕我不留你,可是你看这天这地,这山这水也代我挽留着。
山中美景,张旭打算用来和友人共赏。怎么能因为天色稍稍阴沉就打道回府呢?诗人有些不开心了。心直的张旭并不掩饰,第二句诗就是在责备萌生去意的朋友。只是山里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天边出现的阴云,也许转瞬就散,也许会雷雨聚集。春雨料峭,湿身阴冷,或许这才是客人面露难色的原因吧。
但这样的原因,在张旭眼里根本不值一提。诗人是天塌下来也会轻揽入怀的人物。他的朋友,若是没些许气魄胆色,是看不到诗人世界里的美好的,更不会值得诗人出言挽留。
景色需在历经艰苦之后,才能焕发出别样的精彩。诗人自然清楚。如果都像“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纨绔子弟那样,生命力萎靡到极点,连见到马喷气和跳跃都骇去半条人命,惊呼“此该为虎”的话。又怎么真正行走在自然之间?又怎么配的上眼前这无尽春晖呢?晴雨是难测,但是脚步多。张旭对旺盛生命力的执着,足以感染身边的友人。对于这点,诗人从不怀疑。
诗的最后两句,张旭依然用的是散淡的笔法,却写的美不胜收。青山高耸入云,若能成功登顶,身边必然有白云萦绕。云儿如丝,如绸,如林,如海。白云深处,有着年方八百的神仙……这个时候,还会有人去计较衣裳被闲云吻湿吗?怎么样?要一起去看看吗?
其实张旭在这里是隐藏着一个小小的激将的。友人想离去,正是怕下雨湿衣。但是,风雨所在的地方,不会仅仅止于山林里。若是人生处处有风雨,一味的惧怕躲避有岂是大丈夫所为。既然风雨湿衣不可避免,何不主动去迎接风雨呢?而且挺身入云深处,饱览奇峻风光,纵然同样是衣襟尽湿,相去又怎能以道里计!
是的,与张旭游山,雪崩于眼前,都是可以当棉被盖的。仅是留驻,又何足挂齿。
赤子之心
————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一直以来,故乡,始终占据着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角落。不管游子飘零到何处,是否光宗耀祖,还是饥寒交迫,只要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哪怕仅仅只是想起儿时贪嘴偷吃的零嘴、少时和玩伴嬉闹用的竹马,也能给游子们最深沉的慰藉。就连以四海为家,戎马一生的楚霸王,在攻占咸阳推翻秦朝后,也曾急切的想衣锦还乡,满腔热血化绕指柔情。贺知章的归心似箭,也在情理之中了吧。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号如其人,贺知章生性旷达,狂放不拘,和李白、杜甫皆有交往。唐武后证圣元年中进士,到天宝三年称病归乡,为官四十九年,诗名满天下的同时,可供传诵的逸事也四海皆知。这在唐朝众多诗人中,是很罕见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时间虽长,但诗人无一日荒废,在“鬓毛衰”时,贺知章回首生命中经历的风风雨雨,应该颇为欣慰。想当年李白携《乌栖曲》、《蜀道难》拜访贺知章,诗人还未读完,就立刻引李白为自己知交,称其为谪仙人。后来在京都,李白和贺知章经常一起喝酒。有一次饮酒时贺知章发现忘带钱了,居然毫不犹豫的解下腰间佩戴的金龟换酒。金龟是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戴的。非常珍贵。后来贺知章仙去,李白作诗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足见性情。
为官数十载,一般人凡夫俗子早被尘世烟火熏的变了脸色。少有的可以出污泥而不染的人,又会被世事沧桑磨去了棱角。可是这些在贺知章的人生里,影响力根本不能和本性中的烂漫天真相提并论。老顽童不好做,但是诗人本来就是,又何谈“去做”?
诗人和张旭也是挚友。一手草隶写的是虫篆飞走,和张旭不相伯仲。两人经常令仆人背酒,游赏民间。只要见到上好的墙壁,就必会挥毫题字,不拘城府。有次碰到一家园林风光大好,他竟不请自入,待到主人闻讯时,他满不经意的说:“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瞧瞧,这斯不但不认为闯人私宅是大不敬,还涎着脸让主人别愁招待他,他自己有钱,还请主人来喝!
这样的可人儿,是贵为太子宾客、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的朝野重臣的。为官之多,握权之重,在唐代知名诗人当中,是首屈一指的。等诗人告病还乡时,玄宗以御制诗相赠,太子亲自率领文武百官饯行。这样的待遇也是贺知章之前的著名诗人所没有享受过的。诗人的还乡,是志得圆满,功成身退。这显然让老顽童心情大好,以至于竟戏耍起故乡的孩童了。
诗人晚年回乡,按照常理,该是直奔故居或者家族祠堂才是。安置完毕,接着应该打听自己儿时伙伴,若还健在,再去逐一探访。探访结束,因为诗人是衣锦还乡,少不了还会大宴宾客一番。可诗人倒好,却和村口孩童嬉笑起来。以诗人的年龄,做孩子的曾祖都不是问题,尚在垂髫之年的孩童又怎么可能认识诗人呢?
贺知章誓把恶作剧进行到底。诗人家在浙江绍兴,长安在关中,口音相去甚远。贺知章客居京都五十有余,整日耳濡目染,上朝奏事肯定以京师口音为准。如果诗人在逗弄孩童时,使用长安口音,孩子们就能一下子认为诗人来自异乡。并且因为诗人的年龄,而保有最基本的礼节。不会轻言谈笑的。
可是诗人偏偏用乡音问询。中国古代乡野偏僻,人口不多,大多散落成鸡犬相闻的小小村落。乡亲邻里之间,多为知根知底。诗人大概是用该村的方言,让孩童们反复猜自己是谁吧。这可苦了孩子了,明明是自家口音,偏偏就是不认识,连听都没听说过。孩子终于被逗乐了。那就“笑问客从何处来”吧。
这个时候,最开心的,其实是“眼花落井水底眠”的贺知章啊。
自有尽兴处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朝时佛道盛行,入世为官和隐逸山野,均为平常选择,无可厚非。很多隐者并不是因为仕途受挫,不得已而选择隐逸的。放归山林,与鸟兽同乐,只是源于性情喜好,听从于生命本身的召唤,自发的寻求与天地相融的化境:“夫以耿介拔俗之标,潇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在开元年间的诗人邱为,在深山苦读时,是结交了不少世外高人的。诗人闲暇之时,结伴交游,着实沾染了不少旷达之风。《寻西山隐者不遇》便是明证。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是点出诗人要拜访的隐者所居何处。数词“三十里”,用的甚妙。首先,茅茨在山顶,三十里写出山势的陡峭,自然交通不便。能在如此深山里居住的人,已然不是市井俗物。其次,三十里不是确数,山脚到山顶的距离的详细距离,没人丈量过,而且也没有具体写出的必要。诗人用一个虚指,点出路途遥远,仿佛是云泥之遥,为诗人探访的艰辛,做了个衬笔。能让邱为攀援几十里的人,肯定有足够的能力让诗人在探访之前兴致高昂。
但是这个兴致还是落空了。友人不在。而且“扣关无僮仆”。让人好生失望。想来主人应该乘柴车出行,或者赴秋水边垂钓去了吧。差池,原义是参差不齐。这里指彼此错过。诗人风尘仆仆黾勉赶来,肯定是想和友人煮酒谈天的。这番落空,说没有失望,肯定是假的。
不过若只计较这小小失落,邱为还只能算被凡尘蒙心的一介俗客。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当他宕开笔触之后,这首诗就摇身一变,晋身一流境界了。
“草色新雨中”四句,由叙事变成写景。笔法很是清新灵动。新雨后的草色,被风轻抚过的竹林,声色皆备。是有着“空山新雨后”的清新的。诗人进山访友,虽然无法喜相逢,但能够得到自然的熏陶洗涤,舒展了胸怀,不失为一件幸事。“荡心耳”,这里化用了“许由洗耳”的化典故。意在强调诗人精神的收获,已经有了高人的风骨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源于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个时候的邱为,已经把自己完全从访友不见的小小失落中移魂出来了。而是令自己沉浸在自然中荡漾心魄。至此,诗人获得了“屣万乘其如脱”般的旷达和率真。邱为的欣喜和洒脱,得到了最好抒发。
能拥有这样的胸怀气度,诗人活到九十六岁才撒手西去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且放歌行彩云间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早发白帝城》
很多时候,诗词更像某种执着的穿行。中国的山山水水,被那些或尓飘盈,或尓凝重的言辞之翼,轻轻拂过之后,方才拥有了言之不尽又参差不同的娇羞百态。也正是因为如此,自上古而来的山清水秀,落到唐朝的诗赋中,才会平添了道荡不开的饱满,与诗人唱和,顿挫抑扬,终于化成了袅袅青烟,天上人间。
李白生在蜀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等到太白出关漫游时,是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看待世界的视角的。但是,既便如此,当自信满满的谪仙,把目光投向自己人生中的诸多道路时,各种酸甜苦辣却透过深深浅浅的脚印齐涌心头。这实在让诗人难以防备了。
身在白帝城时的李白,是最为悲观的李白。天宝十四年,永王李璘于战乱起兵,李白应声而动。根据唐玄宗在剑洲发布的制置天下诏书来看,永王出镇江陵本是合法举动。“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李白很清楚自己举动的正义性。怎奈王室阴晴无常,倾轧难料。肃宗掌权后宣称永王忤逆,李白深受牵连,反复身陷囹圄,几欲丧命。后得崔涣和宋若思所救,总算用流放夜郎换来了刀下留人。
夜郎是个什么地方?与其说夜郎在中国地理版图上,不如说是在中土关于蛮荒的神话里。它只和“汉孰与我大?”的短视闭塞有关,只与《史记》中“临爿羊柯江”的虚无缥缈有关。当李白跋涉万里,去领受生命本不该他遭受的羞辱时,是绝对无法勾画出身在夜郎的苦难的。它在所有典籍卷轴之外,带着灾难的气息,虎视眈眈。受到不公政治打击时,诗人是不解、愤懑。面对茫然不知处的未来时,诗人是孤苦、委屈。白帝城又是刘备托孤之处。先王的宽斋仁厚,知人善用,反照着李白的境遇。可怜李白啊,要怎么样才能扛的住这满腔悲怆呢?
在诗人将要被压垮之时,似乎上天真的有好生之德:一纸赦书忽至。李白卸下万担愁!轻舟放还啦!
白帝城?白帝城在哪里?刘备托孤?刘备是何人?哈哈,今天的李白不想政治,今天的李白只想放歌。太白心中的快意,胜似放归山林的飞鸟,堪比得到北冥的硕鲲。怎么,是不是还不够形象?别急,请随山水入诗来。
“彩云间”说的是白帝城的高度。也只有高到云彩里的水势,才可以“千里江陵一日还”。在这两句中,诗人的兴奋之情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用流水对,但气韵依然一气呵成。“朝辞”和“一日”在时间上相互应和。“千里”和“一日”又勾画出一个立体纬度。在这种反复渲染的时空里,李白的“还”就更见痛快了!
曾几何时,这区区千里之遥,让李白走的好生辛苦。
由蜀入关,是横亘着万重山的。路途之苦,李白早就了然于胸。“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好不容易出了蜀道,进入阙城,以为就此可以平步青云时,“无奈宫中妒杀人”,又只得重归蜀道,投身无常,侧身咨嗟。
但是今天是大不同的。
欢喜的诗人,根本不打算掩饰自己的烂漫。“两岸猿声啼不住”,在诗人的耳中,猿声竟变成了美妙的进行曲。《水经注》有云:“……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九绝。”,可见三峡猿声,是极其悲哀的。历来有“猿鸣三声泪沾裳”的说法。可是——你说猿声是悲,我道其实是喜。——李白就这样摆出一副“你奈我何”的样子微笑着。似乎还打算随时和你争辩起来。
也就是在这小小错愕的瞬间,李白的轻舟已顺流而下,漂过了万重高山。这种电光石火的迅速,夹杂着空灵飞动、俊利飒爽,是很能体现诗人独特的功力的。人逢喜事,不免忘形轻狂。投注笔端时,稍不注意就会显得咄咄逼人,不可一世。面对飞快掠过的群山,李白不是把自己凌驾于自然的山水,一味强抒胸襟,而是把精神力放在“轻舟”上,避重就轻般的把自己融化在自然里了。
于是,当那叶那载满李白喜悦的扁舟,在三峡雄奇的景色中徜徉而过时,人们凝视的目光,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幸得天赋傲骨,喜怒皆不受
————白居易•《自题写真》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白居易 《自题写真》
从中国古代人物画中分辨文人们的眉骨时,大多会陷入歧路亡羊、不知所踪的困境。落在画卷上的墨迹,笔走龙蛇,胜似山水。或白描曲折,或工笔重彩,或泼墨写真,重神似后而兼君形,不像西方油画,旨在写实。文人的肖像因此湮没在漫长岁月中,雾气氤氲,变成了一个很难参破的秘密。吕坤曾说:“史在天地,如形之景。人皆思其高曾也,皆愿睹其景。”当后人想瞻拜先哲时,又该何去何从呢?
早在千年前,白居易刚巧留下了答案。
这首《自题写真》作于诗人担任翰林学士时,写诗的背景也很简单:“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德宗、宪宗时期的名画家李放,为诗人作画像。画成之后,诗人题诗于画上,就是此诗的由来。
相传李放“写真最得其妙”。这绝非稀松平常的评价,而是很高的赞誉。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在《论画》开篇即称:“凡画,人最难。”在国画轻形态重神韵的传统中,人物画对形态的要求却极其严格。“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全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也。空其实对则大失;对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意在强调形态必须正确,才能表现精神。
可是就算再相似,画作也是和白居易铜镜里的样貌有差别的吧。而且,若李放只能描画虎犬,也终究难登大家之列。但是这张画像,却让声称不习琴棋书画的白居易心领神会。
“细细看来,我还是一介关中莽夫罢了。”这话看似自谦,同样也是自傲:山中人素来闲云野鹤,以流水为友,共清风作伴,端的是天赐傲骨,潇洒自如,绝不会摧眉折腰侍权势,更不可能与苟且鼠辈同流合污了。接着诗人用蒲柳质、麋鹿心比兴。进一步诠释了自己身为“山中人”的笃定和自豪。
到了诗歌的第四句,白居易吟出了近乎自责的自嘲。皇帝宫殿前的台阶涂成赤色,叫赤墀。这里代指朝廷。“五年为侍臣”讲的是囚居官位时间之长。从白居易承受校书郎到该诗诗成那刻,不多不少,刚巧五年。但这五年的官宦生涯,却让诗人有苦难言。同用“赤墀”,诗人的心态和李白“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锁贤。”的心态又大不相同。在白居易的笔下,已经萌生退隐之意了。
这对于写出“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等披肝沥胆诗句的诗人来说,官做的好好的,竟徒然萌生退隐之意,确实让人摸不到头脑。想必其中必有隐情。
随即,诗人就自揭谜底了。答案在诗人“狂狷”的性情,“难与世同尘”。白居易所在的唐朝,藩镇割据,内忧外患,中央昏聩无能。当朝百官,唯唯诺诺,吹拍逢迎方是立命之道。天赐傲骨的山中人,哪能玩的转这样的厚黑太极?诗人擅作的讽喻诗,就已经让太多的人如坐针毡了。再加上诗人不时耿直进谏,更令当朝百丑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自题写真》的第六句,诗人展现出超乎时间的清醒。而这句诗,也成了白居易日后的预言。元和十年,武元衡被刺事件。诗人不要命的主张严惩凶手,惹怒权臣,被一个“越职言事”的罪名定罪,获贬江州。像是为了证实诗人的“狂狷”,权臣们“考究”出白居易的母亲是看花落井而死,但是“不肖子孙”白居易还敢写《赏花》、《新井》。性情“极为歹毒”,“天理难容”!真让人瞠目结舌。
古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环境使然。可是人非橘,并非环境可以轻易改变。狂狷如香山居士,与其举双足,踏红尘,让天性毁于淤泥深沼,不如随了诗人心意,早点“收取云泉身”吧。
茫然的剑客
————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贾岛 《剑客》
在唐代诗人的行囊中,除了文房四宝用来安身立命,还有一种神器,始终温暖着诗人漂泊的灵魂。它汲取日月星辰之灵光,天地五行之精粹,锋芒具备,见血封喉。神器所到之处,无人能置之不理。而与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不同的是,这种神器和诗人们的接近,更多是在精神里抵达。神器的名字,是剑。
贾岛字浪仙。原本是个僧人。《唐才子传》说贾岛居京三十年,“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出家为僧,对于贾岛来说,只是迫于生计,实属无奈。贾岛入僧后取法名无本。本无,是无根无蒂、虚空寂灭的意思。可是直到还俗,贾岛的那颗尘心,一日也没有舍弃过。姚合在《寄贾岛》中说他:“发狂吟如哭,愁来坐似禅。”这那里是一个淡定清为的僧侣所为!更像是晋朝名士,率真使性了。
《剑客》,正是写于诗人身在空门时。此乃贾岛生平第一快诗也。通篇诵读下来,没有丝毫落魄僧人的酸涩、颓然。倒是劈面而来的剑光豪气,让人脊背发凉。
“十年磨一剑,”这是贾岛以身比剑。从黄帝铸造轩辕剑,经龙泉、太阿、干将、莫邪、鱼肠、巨阙,剑已经不是单单用钢铁能锻造出的了。它是一种连接神话和天地的圣物。持剑者舞剑,要身与剑合,剑与神合。若能达到这样的化境,就可以天人合一,所向披靡了。这时匡正乾坤,也只是举手之劳。中国文人自识书断字以来的夙愿,将得以最完美的完成。
诗人以剑自比,是和其所在的时代分不开的。隋唐时期,佩剑是必须和身份相符的。《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而诗人这把霜刃宝剑,虽然锋利非常,吹发即断,可始终无人问津,更无人佩戴。
这个时候,贾岛的心,是依然在苦海沉浮的,不论是否人在空门。
为了能够金榜题名,贾岛的用功,又何止十年寒窗苦读?贾岛生性认真,作诗为文竟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至境。而且有着“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的勤奋。但是那个时候的科举,已经不再是以才取胜了。高官家的纨绔子弟靠势力、门路或钱财占满榜文,哪里有诗人插足之地?贾岛屡试不中,写诗感叹:“破却千家作一池,不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当权者大怒,把他归到“举场十恶”,清逐出科举考场,终生不能及第。
谁有不平事?不平事太多。可是当诗人连可以托付的舞剑之人都找不到时,这把封喉剑,又能刺向哪里呢?
讽刺的是,剑在战场上的没落,正是从唐代开始。唐代甲胄发展迅猛,明光铠,鱼鳞甲相继出现。剑无法刺破。慢慢退化成了达官贵人用来炫耀的饰品。诗人之剑的光芒,也在岁月中慢慢泯灭。贾岛年近六十才做上遂州县主薄,三年后迁至普州司仓参军,会昌三年,得皇令转授普州司户参军时,诗人已死去一月有余……
贾岛那把曾用壮志精魂锻造的劈天宝剑,只能云深不知处了。
一梦过十年
————杜牧•《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遣怀》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讲得虽是文章法度,但是若要用在人的身上,也未尝不可。杜牧生于晚唐,活着的时候,唐朝内忧外患,政局濒于崩溃,帝国上上下下病入膏肓。诗人去世后仅五十年,存世近三百年的大唐基业轰然倒塌,江山易帜。时至晚唐,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救唐朝于水火的。诗坛也是盛象不在,或愤世嫉俗,或隐逸遁世,诗境越缩越小,令人不胜唏嘘。在晚唐多如过江之鲫的诗人中,只有杜牧一人搏杀出一条血路,诗风独树一帜。
《唐才子传》这样评价杜牧的诗,“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住坡,谓圆快奋争也”,可谓赞誉甚高。而杜牧达此境界,不是靠引经据典、使力求怪,也不是靠掐字苦吟、僻空求瘦。上天赐予了诗人太多的才华,当天赋才华与诗人的倜傥风流产生共振后,后人能做的,就只剩赞叹喝彩而已了。
《遣怀》写在诗人身居淮南节度使幕府期间。大和七年,杜牧下扬州。这是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扬州自古“雄富甲天下”。隋炀帝修京杭大运河,让扬州离天子脚下不再遥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扬州,如同风雪俏佳人,只有杜牧这个风流才子来到,才会彰显妩媚。
这首七绝开篇即交代了诗人近乎一生的喜好:美酒和美女。杜牧好酒,杯中乾坤里的朗月清风,要远胜现实里的凋零萧索。高中进士时,诗人春风得意,自诩“秦地少年多酿酒,却将春色入关来。”入仕后,经常“半醉半醒游三日”,“但将酩酊酬佳节”。等诗人到了扬州,张眼一望,最先映入眼帘的,居然还是“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的魂魄,恐怕是由美酒酿成的吧。
“楚腰纤细掌中轻”,这里是用典。《韩非子•二柄》中书:“楚灵王好细腰。”而掌中轻是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据《飞燕外传》记载,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楚腰、掌中轻这里皆指美女。是杜牧对扬州青楼红颜的无上赞誉。
说起杜牧的风流,是多有“罄竹难书”之叹的。
相传杜牧有次去湖州游玩,湖州刺史崔君素耳闻诗人性情,就在饮宴时召来本州所有的名妓,供杜牧挑选伴玩。哪知杜牧一个都没有看上。倒是相中了一个年仅十多岁的女孩,诗人认定此女长成后,必有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貌。隧和其母约定十年后来娶。这等好色,唐朝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不过,杜牧之所以好酒色,一半原因或许是性情所致,而言及另一半的原因时,杜牧恐怕只能张口难言,只剩沉默了。
沉溺女色的危害,杜牧自己更是清楚。在没参加科举时,就因“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阿房宫赋》,详细铺陈秦始皇的骄奢淫逸,以古讽今,震惊朝野。若非诗人不晓得这种危害,有怎能写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的诗句呢。
杜牧初入仕时,是希望为大唐攘外安内,扶危济困的。他并非没有成就大业的才华:诗人熟读兵书,曾注解《孙子》十三篇。有一次杜牧的计策被宰相采用,征战大捷。可是杜牧天纵之才,在日益没落的唐朝面前,无异于螳臂当车,“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一腔热血抛洒何处?根本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这样看来,杜牧的明知故犯,放荡形骸风流成性,并借酒精麻醉自己,就更像是一种诗人刻意作出的姿态了。当杜牧流连烟雨青楼,依红傍绿,借酒浇愁时,心中的愁苦如何言说?且化为疯癫浪荡,随一笑泯去吧。
落魄到自寻颓靡,是无法轻易排遣的。
诗歌的最后两句,品来是很酸涩的。因为很难去揣摩杜牧当时的心情。十年一觉扬州梦,有多少烟雨在梦中出现?又有多少青衣女子在雨中走过?一代风流名士,曾引无数芳心暗许,可是梦里只识觥筹声,怎能看清执手情?十年蹉跎,空得“负心”之名。这十年是梦,这一生是梦,诗人梦游其间,魂归何处……
这其中深深的寂寥和幻灭,丝丝缠绕,已经让人读来掩面了。
江南深处的大同情结
————杜荀鹤•《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送人游吴》
杜荀鹤是真的打心眼里喜欢江南呢。这首写江南之景的《送人游吴》,是他称颂江南的杰作,甚至算的上杜荀鹤众多清新俊逸的小诗中的扛鼎之作。通篇弥漫着水乡的氤氲雾气,似梦似幻的江南,仿佛墨色的乌篷船吱吱呀呀的和着悠扬的韵脚缓缓摇近,一下子和探头向诗里张望的尘世人们撞个满怀。
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生出情愫,往往是因为曾经生活于此活动于斯。比如白居易对江南的深深依恋之情,源自他曾出任杭州刺史。但是杜荀鹤是池州石埭人,即今天的安徽石台人,除了短暂的入仕北上生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九华山隐居度过的。那么他的江南情结是缘何而起的呢?
答案就在诗里。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一首送别诗,友人要去的地方就是人间天堂之一的苏州。姑苏便是苏州,“姑”是作为一个前缀词而存在着,在当地土语中发辅音G音。也正是因为这样,“姑苏”这个地名,是一定要用当地方言念出来才有软软碎碎的独特味道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踏进梦里水乡,邂逅一位丁香般的姑娘。
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诗歌的颔联承接“人家尽枕河”而来,点明的就是这样的当地特色。“古宫闲地少”这五个字是杜荀鹤用漫笔写出的苏州历史。苏州最早是吴国的首都,在漫长的时光变迁里,苏州已经由一个政治要地转变为经济重地了。在唐朝,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虽然没有宋朝那么明显,但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才会有“古宫闲地少”的情况出现。
“水巷小桥多”则是诗人用写实般的白描手法营造出来的水乡美景。对于国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来说,一座水城如若不是亲眼所见,总是会觉得不可思议的,所以简单的意象组合就能为没来过水乡的人们营造出一个梦般的图画:弯弯的河道,较之于整齐宽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动的灵性。遍布的小桥,连接着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桥上的时光以及人们伫立桥头眺望远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挣扎在朔风之下坚韧得近乎麻木的汉子们所能轻易理解的。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让人轻易陷入的漫不经心。这样的美,别处寻无可寻。
生活是流动的。生活中所有的美丽都是从流动中彰显出来。“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很喜欢“夜市”和“春船”的组合,在另一首《送友游吴越》里,“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便和这句异曲同工。像这样繁荣、热闹的诗句,读来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莲藕则更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水产。绫罗绸缎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仔细吟诵诗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见操着苏州话的人们正趁着夜市的灯火谈论生计。那些远方微明的灯火,一晃一晃,仿佛黑夜中闪烁温暖的星星。水乡所有的生活,就像没有受到任何打搅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里,融化了。
其实杜荀鹤所处的时代是唐潮末年。当时社会各种矛盾已经全部激化,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势头最盛的黄巢起义,还曾直接影响了杜荀鹤的仕途。为此杜荀鹤“一入烟萝十五年”,消极避世。在那个兵荒马乱的特殊历史环境中,事实上是绝对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出现的。苏杭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重心,受到的冲击不可谓不大。生活其间的老百姓们,也不可能完全活在真空里享受渔家乐。那么杜荀鹤为什么还要用如此诗意的笔调写姑苏呢?
那就像梦,一个永远都无法实现却又无比撩人的美梦。如果和其它真正在江南生活过的诗人所作的诗句相比较的话,你会发现杜荀鹤其实只是反复用渲染勾勒的手法书写自己心目中的江南。他一个站在远方眺望江南的诗人,连过客都算不上。白居易曾为江南写下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这是非亲临者而不可为也。对于杜荀鹤来说,江南只是由流水、小桥、小船、橘子、莲藕筑成的温柔乡。除此之外,并无其它。那是只在月夜和渔歌中才能出现的人间止境,是杜荀鹤无须顾忌别人好恶,用梦想勾勒出来的美景。他的江南情结,不就是因此而生的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那曾被杜荀鹤送至吴越游历的朋友啊,如果你在姑苏的桥头看到一个风尘仆仆略显疲惫的旅人对你颔首微笑时,请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不错,他就是杜荀鹤,那个终于抵达江南的,诗人。
继续更新哦!she
我是责编宋碧珺,会帮助你完成作品日更或结稿,帮助你上特荐榜并发行电子书单行本,有事跟我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