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九天之上舞霓裳

  先锋的号角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战国时,燕昭王筑幽州台,虚位以待天下英豪,铸成了一段千古佳话。

  八百余年过去了,一位已是而立之年的诗人,再次登上这寂寞良久的幽州台。诗人振臂高呼,放声而歌,歌声在呼啸袭来的朔风中,如同金石铿锵,掷地有声,吹响了中国诗歌盛世的先锋号角。这个诗人,正是陈子昂。这首诗歌,就是后来被广为传诵的《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生于梓州射洪县,是地道的四川人。二十来岁的时候终于游历到国都长安,此时的陈子昂,风华正茂,热血满腔,殷切希望能在国运昌盛之时,建立宏图伟业。相传陈子昂初入京城时,还是籍籍无名。一日,他置千金买下一把名贵古琴,声称他将用这把贵重的琴,为大家演奏天籁之音。约定的时间到了,长安万人空巷,人们屏息凝气的聚在一起,都想见识一下那琴究竟有什么玄机。

  这个时候,只见陈子昂并不弹琴,反而举琴立于人群中间,大声说到:“我乃四川陈子昂,虽无二谢之才,亦有屈贾之志,不才携诗文百篇自蜀入京,恨无人赏。今闻在下欲奏千金琴,却观者如堵。然此雕虫末技,宁值几何?!”说完,陈子昂把琴当众摔个粉碎。随后将自己的诗文分发给在场的人们,至此,名动京城。

  陈子昂写《登幽州台歌》的时候,离当年摔琴散诗已经十多年了。诗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后来累任至右拾遗。拾遗,顾名思意,是拾起遗漏的东西。是皇帝身边的谏官,没有实权,不招人待见的小官。陈子昂恪守其责,多次直言力荐,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处处遭打击。心中的苦闷,也可想而之了。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契丹武将李尽忠、孙万荣等人出兵攻陷营州,边界吃紧。武则天委命武攸宜为大帅率军征讨,陈子昂作为随军参谋一同远征。武攸宜本是一介莽夫,负起任性,不过多久,就兵败如山。陈子昂临危请命,想带着一万兵马奇袭敌兵,怎料武攸宜对此嗤之以鼻,非但不听,一怒之下竟把陈子昂将为军曹!简直是奇耻大辱!报国大计就这样成了泡影。就是在这样的时刻,陈子昂方才怀揣悲愤、屈辱、无奈和挥之不去的深深孤寂,登上了幽州台,振臂高呼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所说的古人,并不单单指代燕昭王。这里的古人,是有着囊括所有唐朝之前的贤明君主、有为之士的气概的。这点,可以从诗的题目中推知一二:舍弃用典更为明确的“黄金台”而取意境更为开阔的“幽州台”,对于久负盛名的诗人来说,不会是疏忽导致。幽州台还有个名字叫“蓟北楼”,诗人同时期作的《蓟丘览古》、《燕昭王》,就明确的以蓟北楼入诗。这里,怕是诗人更着力于“幽州”两字吧。

  ——以九州代指中国,自古有之。据《周礼•夏宫》记载,天下共分:扬州、荆州、豫州、青州、衮州、雍州、幽州、冀州和并州。周武王平殷后,封召公于幽州。大致范围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以及辽宁一带。是战国七雄,燕的地界。后几度易名,在唐开国年间,重新设置幽州。

  在这个与往昔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地方,陈子昂想起姜尚受命于周室二代君主,成就伟业;想起燕昭王礼遇乐毅,使其连破齐七十余城,垂名千古;想起太子丹知遇荆轲,壮士的绝唱似乎还在耳边;想起太宗启用敌臣魏征,终来贞观之治。而“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们,又遥遥无期,无法报效……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的措辞、句式,受《楚辞》的影响颇深。陈子昂似乎记起了屈原,在曾经同样因直谏而受到迫害的屈原身上,他照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两句诗中,各增加了一个虚词,让本该短促有力的诗句,变得音节顿挫,流畅温婉起来,更加适合吟诵。

  在这一瞬间,诗人的寂寞和先人的孤傲再次神交了。北方的苍茫和南国的旖旎,也在吟唱中接壤了。九州大地充溢着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忍不住滴下的眼泪,正是比血还宝贵的英雄泪。这里,陈子昂仅用了前两句诗,就把时间感写的淋漓尽致。仿佛这诗是从远古的洪荒而来,绵延到地老天荒,永无绝期一般。

  第三句俯仰天地,遥想宇宙,又把诗歌的背景辟至辽阔空旷的境地。最后一句,突然推出自己的孤独悲伤,这股无法抑制的情感,立刻充满了诗人前面铺垫的时空,这种遒劲的诗风,举重若轻的艺术手法,让人根本无力拒绝,只能心怀激动、感伤、最终甘心被这诗篇俘获吧。

  找寻一个合适的角度,以便得以窥视璀璨的唐诗世界,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唐存诗五万首,有名有姓的诗人二百余人,从建国起,全朝上下就热衷诗歌。唐太宗曾在《帝京篇》里写到:“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但是唐初除了些零星诗人外,如初唐四杰,诗歌更多秉承了齐梁之风,尤其是风靡一时的上官体,更是以轻薄婉媚见长,唐诗依然陷于颓靡之中。

  当唐诗迫切需要改革的时候,陈子昂应时而生,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明确指出唐诗的生命在于“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如同一声从春秋时代响彻而来的钟声,震去了缠绕在唐诗上的阴霾,可谓居功至伟。多年后,站在唐诗巅峰的杜甫感叹陈子昂:“公生杨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在《荐士》诗中更是不遗余力的称赞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如若陈子昂身后有知,会不会因这样的赞誉开怀一笑呢?

  ——他曾登高远眺的幽州台,纵使朔风依旧,辽远苍茫,也已有众多知音拾阶而上。而苍劲有力的《登幽州台歌》早已成为诗人们内心的旋律,在唐朝的山水之间久久回响。

  流芳,以诗的名义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江南三大名楼中,数黄鹤楼最具传奇色彩——不同于岳阳楼的军事独尊,也不同于滕王阁的政治象征,黄鹤楼更多的是因历代文人墨客的仙临,而成为了华夏大地上的精神灯塔。它的存在,以一种无限轻盈的方式,越过千百年的时间丘壑,把雄伟的潇湘云山、汉水长江,系在文学朝圣旅途上的人们的灵魂深处。

  在每一个险恶的深夜里,这种召唤从没减退过,彷徨伤心时,它总在丝丝入扣的温暖着那些孤苦的灵魂。因为,这个灯塔的高度,也许是诗仙李白也保持敬畏的艺术高度:只一首诗,就成就一幢建筑的盛名,这在整个中国古代也是屈指可数的事。这是确凿无疑的传奇,成就传奇的人,叫崔颢。

  崔颢存诗极少,但只要留传下这首《黄鹤楼》,就已经足以在唐朝那个天才辈出的时代争得一席之地了。严羽在《沧浪诗话》这样赞誉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只是,一般古人写律诗,都是严格按照韵书来押韵。较有名的韵书有《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另外,最早的诗歌是用来吟唱抒情的,近体诗虽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音乐的限制,但读来富有音乐感的平仄,被认为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诗的另一个要素:对仗,更是古代文人学诗的基础的基础,几岁小儿都懂得春冬相对之类。

  这三大要素,在古体诗发展成熟后,律诗本该不折不扣执行,尤其七律,更讲究“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可是,通观《黄鹤楼》,且先不计较首联中反复两次出现的“黄鹤”——古人作诗,最忌讳用词重复;第三句,竟然几乎全是仄声,接着又连用“空悠悠”三个平声收尾!究其对仗,也让人大为困惑,这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嘛。崔颢生活的时代,律诗格式早就完备。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首格韵大错的诗,竟被后人无比推崇呢?看来,只有崔颢本人能揭开这个答案了。

  先人作诗,重气韵而轻雕饰,“文以气为主”。认为好的诗词,词不得妨害整体的意境。而规则技巧更应该为气韵服务。万万不能应为规则上的细微末节,而损伤诗歌本身。之所以古人强调规则,是认为这些规则能更好的为诗歌服务,但不能以此为枷锁,固步自封。

  真正的诗人,懂得如何平衡两者的地位,释放激情,更好的创作诗篇。所以,才有杜甫的自创别调,林黛玉教人作诗不按平仄之说。崔颢在题诗之前,汉水长江的浩瀚、烟雨蛇山的苍茫,已经激起了他心中的豪迈,当这股丹田之气充溢而出的时候,和诗人眼前的烟波浩瀚融为一体,再被诗人深深吸入胸中,就似乎变成了悠长的仙气。这时的崔颢已经具备了高唱入云的能力,可是,他却一唱三叹,悠悠然的呼吸吐纳起来。

  诗歌前三句,每句都有“黄鹤”一词。这本该是剑走偏锋,兵行险着的赌博,却被崔颢拿捏的轻如鸿毛。这三句反复的唱和,讲的是关于黄鹤楼得名的传说,这个传说有三个版本,其中最有仙风道骨的是《图经》,据其记载:“昔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还憩于此,遂以名楼。”费祎大约是三国时期的人,死后成仙。这种得道成仙,类似凤凰涅槃的美好寄托,在唐朝颇为流行。

  崔颢化用传说,连用三句层层叠加语势,这种唱和已经把胸中的气韵提到不能再忍的程度,果不其然,一句“白云千载空悠悠”让诗人的目光已经穿透锁住长江的浓雾,自由来往天上人间了。而且,仅此半联,就已经完成律诗的承接。无意中让后两联的展开,也更为水到渠成。

  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论颈联时说到:“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黄鹤楼》在这里,是非常符合要求的。前半首诗还在天上晃荡,到第四句突如奔腾瀑布,转折可谓又急又快又彻底——颈联前半句写实,后半句似乎也是誊写景物,但崔颢在此不动声色的化用了个典故,就又让这诗不经意的连接了古今,陡然增添了凄凉的沧桑感:三国时,曾作出《鹦鹉赋》的祢衡,才高八斗,只因性情狂放,先后惹恼曹操、刘表、黄祖,最终被黄祖斩于鹦鹉洲。

  据《唐才子传》记载,崔颢虽少年得志,可惜品行不端。行履放荡,嗜酒好赌,好色无度。结果,崔颢因此而长期被埋没,如今登上黄鹤楼,不禁想起祢衡的遭遇,千般感慨,涌上心头,融入诗句后,便形成了连接古今的饱满张力。

  而在遭受挫折,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故乡,永远是最温暖的安慰。不管游子身在何方,只要一回头,就能和故乡的慰藉撞个满怀。崔颢开始的那股浩然之气,仿佛瀑布一样的激荡过后,终于汇集到眼前这条亘古以来,永远波涛滚滚的长江中。这股气韵,变的更深沉,更苍茫。

  一个“愁”字放到最后,并没有实指。这时崔颢的黯然神伤,已经是任何一个确切的事情所能引起的了,世间的一切都是悲伤的理由。那浩渺烟波中的片片白帆,那俯仰冲刺的江上鸥燕,甚至远处云端上的日光点点,都让崔颢悲从心来,不能自已。

  崔颢这首诗,不管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气韵角度,均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仅凭丹田之气,就横扫让庸才们唯唯诺诺的迂腐羁绊,给律诗的规则以崭新的生命。这种近乎凌驾仙人之上,收放自如的气度,在中国漫长的诗歌史上,也只能在唐朝得以见到。甚至连诗仙李白也叹为观止。

  李白曾模仿崔颢作了首《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事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较之《黄鹤楼》,诗仙在此摔了个大跟头,颇有东施效颦之感。怪不得《唐才子传》中说,李白登上黄鹤楼刚想赋诗遣怀时,忽然看见崔颢的题诗,不禁长叹曰:“眼前有景提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能挣得这样的佳话,黄鹤楼名冠三大名楼之首,也确实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最美的月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一个诗人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往往直接取决于他对文字的理解深度。中国文字传到唐代,已经跋涉过甲骨文的古朴、金鼎文的坚硬、篆书的疏野和小隶的严谨,形成了以真书为主,草书辅之的局面。文字之美,已经别有洞天。相传“草圣”张旭,常常在酩酊大醉,狂呼疾走之后,铺纸磨砚,落笔成书。所写狂草,潇洒磊落,变幻莫测,无人能及,把汉字的形态之美,张扬到了极致。与此同时,同为“吴中四士”的张若虚,却用了另外一种方式使用文字,同样成就了一个传奇。

  张若虚存诗比崔颢更少,《全唐诗》只收录了他两首诗。但是,正是这个连史书中都没留他详细资料的扬州人,有着和崔颢相似的境遇——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已经独步盛唐。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更是把这首宫体诗称赞到了极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虽然闻先生的夸赞,是从该诗对宫体诗所做的贡献来说的,太过激动,也有失偏颇了,不过,张若虚功绩之彰著,确实是没有任何人怀疑过的。

  诗歌的开篇,是由题目延续而来。诗人浸染了开元盛世时的风采,大笔一挥,就是江连海平,月共潮生。通常在月夜下的思绪,本该是宁静致远的工笔勾勒,可在这里,诗句中的悠远、壮阔,已经成为唐人境界的最自然不过的表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手法一脉相承。这里的“海”并非实指,是诗人心游四方,神接万物的产物。“连”和“生”两个动词用的委实可爱极了,把画面的动感铺陈的淋漓尽致。

  随即,诗人把画面系在月亮稍上,把神州所有的江河,都笼罩在这月色朗朗的梦幻里。江水带着月色,绕过花团锦簇、芳草丛生的草原,把乳汁一般的月色涂抹在一棵棵花树上。月光充溢了天地,处处都是梦幻般的皎洁。仿佛飞雪流霜覆盖万物,世间晋级澄明之境,格外的幽美、恬静了。诗人用笔脉的流动,让月下的世界活了起来,最后定格于悬挂天宇的明月一只。浩大悠远的背景,竟能用如此细腻的笔触轻松刻画,画面之绝美,功力之深厚,至今依然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

  面对永恒的时空、景物,思索有限生命的意义和寄托,是中国古人所独具的一种最为让人尊敬传统。老子曾徘徊于有无之境,唱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逍遥尘世之外,认为“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关于这些对终极问题的追问和苦思,始终体现着诗人们灵魂的深度,张若虚同样也必须直面这种来自生命的闻讯,不过和先前的诗人相比,他接近永恒的姿态,是那么的淡定从容,已然透露着一股让人微笑颔首的温暖了。

  谁家年少初见月?明月盛情照何人?是的,每个人的生命在永恒面前总是不堪一击。壮烈如曹操,也曾感慨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是,透过短暂的哀伤,诗化了时空和哲学,张若虚的不卑不亢,彻底的超越了前人面对自然时,“天地一沙鸥”的窘境。看看吧,人生代代无穷已,哪怕只是浮游生命般长短的叠加,也足以让人傲然于天地之间,不带半点愧色!在这里,瞬间等于永恒。人在自然面前夺回了自己的声音。重新成了天地的主宰。为人的尊严,尽显于此了。于是,诗人在这里,就顺理成章的把诗文的重心,转移到了“人的世界”。而第二部分开篇时,那个由江水带来的,拥有统摄一切力量的明月,由此入了人间,染上烟火,终于可以梦中相依偎了。

  以飘荡的白云起意,诗人开始入笔写宫体诗中最核心的部分:儿女情愁。借由“枫”、“浦”、“舟”、“楼”这些诗词中最能体现伤感的景物、处所,诗人已经把所写情愁拉离了宫体诗既定的小天地了。只见光影徘徊,月影绰绰,暗香浮动,月光似乎想安慰饱受思念之苦的妇者,没经允许就把自己涂在妆镜台上、玉户帘、捣衣砧上。思妇见这皎洁的月色,依稀想起离别前的月夜,更为煎熬,想把月光赶出楼外,可是月光卷不去,拂还来,如同心中挥之不去的思愁。一番徒劳后,只得借明月遥寄相思了。“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的刻骨相思,在月光下不断叠加,向来以传信闻名的鱼雁们,也难以承担了。这让危楼独依的妇人,情何以堪呢?

  而她思念的游子,还在天边的小径上踽踽独行。在梦里,花落深潭,悄无声息。转眼年华老去,但归期依然渺渺。一生的憧憬、幸福和思念,眼看就要同江水一般付之东流,可还是无法穿透海雾、碣石、潇湘漫漫征程上飞扬的灰土组成的壁垒,凑到西沉的残月前,饮上一杯由心里人的思念酿成的酒。只能把自己无尽的离情,藏在月光里,洒落在故乡江边的树木上。但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吧。这百转千回的情韵,如同袅袅炊烟,摇曳生姿,比之“ 轻花鬓边堕,微汗粉中光”之流的宫体,不知要好上多少倍。闻一多评论这首诗的时候,说它所写的爱情,是“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确实一针见血。

  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把汉字的美,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立体展现。紧扣住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最能体现人间良辰美景的事物,并以“月”做为贯通全书的线索,一气呵成。在诗中月亮不仅有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位置变化,还有实际地位的不断变化:从写景的目的,到写情的烘衬,再到抒情的寄托。加上诗歌声韵的精雕细刻,共同完成了诗歌艺术境界和哲学境界的绝对突破。美至化境。

  百年之后,张若虚驾鹤西去,他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最甜蜜的问题:到底是《春江花月夜》美成就了汉字之美呢?还是汉字之美成就了《春江花月夜》的绝唱呢?

  

  酒香四溢的诗篇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读这首诗的时候,手边一定要有酒。一字一杯,只多不少。喝完后,再大声的朗诵出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反复二三,胜似癫狂……

  夏朝,杜康以小麦、高粱为原料,把水的灵气、泥的厚重、光的温暖混杂进时间的绵长里,酿成神品。纵然饮者无数,但它一直在等待一个能够识破天机的知音出现。只有他才能将神器隐藏着的力量,挥洒的随心所欲。跨过千年后,它终于等到了,一个名叫李白的山东汉子,用一篇惊骇人世的《将进酒》,和它签了生死契约。做为回报,它让李白成仙了。

  相传这首诗,作于开元年间李白第一次进长安的时候。当时李白正和朋友岑勋、元丹丘登高饮宴。朋友相聚总是件快事,尤其在古代,交通、命运和一些更为茫然的因素,往往让朋友们聚少离多。被杜甫称为酒中仙的李白,在这种时刻,借酒兴诗情,也就自然不过了。

  开篇在天上。“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在方寸之见的想象,就囊括了五千多公里长的河流和壶口瀑布的壮阔。诗句如河水般一泻千里,奔腾入海。前句刚刚还在说自然景观,紧接着,后句竟立刻说到人生悲苦。人生的短促,被李白放入运转极快的电影胶带里,早上还一头乌发,晚上就成了白发苍苍。连哀叹的时间都没有。

  同时,用黄河的奇伟,映衬出人生的须臾。用河水的奔流,比喻时间的流逝。这一前一后,仿佛盘古开天,抬手一伸,扶正了空间,回脚一踹,把时间也踢的熨帖了。刚好够巨人们打个呵欠,伸个懒腰。两句“君不见”又增加了诗歌的感情,恍惚间,李白那可爱的急切劲就在眼前栩栩如生了。

  歌德曾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这话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作家的性格、气度,决定了他作品的风格、气韵。李白在这里虽然开篇就写人生苦短,但绝对拒绝如阮籍《咏怀》里,“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式的一味感伤。在李白看来,只要人生得意,就要饮酒狂欢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只有当美酒盛满金杯,豪饮而下的时候,才对的起朗朗明月。由悲到喜的转折是那么的急切,从苍茫的悲凉到似乎是及时行乐的放达的转变,几乎没留一点点空隙,是硬生生拗过来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力度,源于李白对自己的绝对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这句话在后世的流传之广、之深,早就到了妇幼皆知的地步,足见这句诗的妙绝。——即便现在被小人所排挤,但是李白依然相信“我辈岂是蓬蒿人”,依然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这种自信,已经成为一种豪爽之气,千金散尽又何足挂齿,只要“天生我才”肯定还会“还复来”的!唐初王梵志曾作《吾富有钱时》,从中可以看出唐朝嫌贫爱富之风,贪恋钱物之风非常严重。但是李白,根本不被俗物所困。豪情所至,又怎能不声势夺人、感人肺腑?这样的朋友相聚,最起码也要烹羊宰牛,倾杯三百才能刚刚进入状态吧!如同酒过三巡,刚上兴致,这诗的旋律也刚刚登上高峰,一股更为强劲的风暴已经蓄势待发了。

  李白在“与君歌一曲”的时候,怕是已经微醉了。提着酒壶,迈着八仙步,眺望远处的黄河,一阵微风迎面吹来,诗人慷慨而歌。这个时候的诗人其实无比清醒,借着酒力,心中的憋闷才能更好的抒发。

  诗人弱冠出川,长剑傍身,漫游华夏十年有余,处处投诗探路,历尽艰苦。天宝初年入京,本想能一展宏图,谁料,这个翰林学士被权贵小人打压的惨不忍睹,可谓英雄气短。诗人在此唱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更是一种反诘,一种激愤了。

  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不但把自己放到圣贤的高度,还带着一股藐视,高傲的冷眼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在众多青史留名的饮者中间,诗人想起了陈王曹植。曹植跨越时空的寂寞和才情深深打动了诗人。《名都篇》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正对李白的胃口。一股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悲壮,油然而生。当这股悲壮碰到李白的酒杯沿上,诗人和朋友的对饮,兴致就更高了。

  在李白的游历中,曾和贺知章结下深厚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两人的性格一拍即合。贺知章还有金龟换酒的佳话。李白在此想起那段美好的交往,化作手中的诗句,癫狂的让人莞尔了:钱少不要紧嘛,重要的是一定要喝个痛快!没钱了,唤你儿子出来,把五花马,千金裘之类的宝物再拿去换酒!

  真是性情中人啊,实在是可爱的紧,喝道高兴处,连主客身份都忘掉了。主人稍一犹豫,只见诗人再发惊世之语:与尔同销万古愁!感情在这一句中凝练到极致。呼应了开篇浩荡的悲凉,却没有开头两句那种绵延之感。仿佛一把天刀,横空把乾坤劈成两半。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在最紧要的关头嘎然而止。空留清音。让人肃然而立,手中的酒杯霎时间重若五岳。能和这样的朋友痛饮,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愿意吧!

  是的,岑夫子、丹丘生,以及所有有幸读到这首诗的朋友们啊,听,有声音从天边传来,它纵横捭阖,奔流而下,它在你我每个人的耳边回响着,那就是:将进酒!杯——莫——停!

  少年意气,挥斥方遒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自身放置于天地之间,才能锻炼出“浑不怕”的精魂铁骨。于是,原本文弱的书生,背着纸磨香气,带着青光长剑,或徒步穿行,或瘦马相伴,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远离人间烟火,寄情于山水,磨砺性情。

  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六岁的杜甫就已经饱览过吴越风光,北游至齐赵之地。因为当时杜甫的父亲,杜闲,正在山东境内做官。杜甫这次的漫游,亦是前往省亲。这段时间里,杜甫过了上了肥马轻裘,纵气清狂的少爷生活。举手投足之间,青春朝气劈面而来。倾注到笔端的诗句,也染满了杜甫后来一直都无法重现的磅礴生命气息。七律《望岳》,正是诗人在这个时期写下的扛鼎之作。

  岱宗,泰山,春秋时得名,五岳之首。山体形成于太古代,后因地壳变动,山体断裂、挤压,最终形成了以块状为住的山体群。泰山海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在以平原为主的齐鲁大地上,仿佛是拔地而起,横空出世一般。壮丽非常。

  千百年来,泰山不仅是华夏大地上挺立的风景胜地,更是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灵魂中共通象征符号。自秦始皇东岳封禅以来,历代君王都以登山祭天为举国大事。泰山之上,佛道两家源远流长。汉代司马迁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把人生最为庄重的事,连到了泰山脚下。这些掌故,从小饱读诗书的杜甫,在望岳之前不可能不知道。可以说,诗人的眺望,是先从内心开始的。

  “岱宗夫如何”这句诗中一个虚词“夫”,盘活了整个句子。把诗人远眺泰山时的兴奋、惊叹、仰慕之情勾画的活灵活现。——仿佛诗人正在眼前扶手而叹:“怎么来说这泰山呢,啧啧。”诗人揣摩再三,心游四极,忽然想起泰山北接齐国都城,南连鲁国国境。即便是远离两国国土,也能望见横亘天涯的泰山。

  这里,杜甫一反写山高的惯例,不从高度入手,而是独辟蹊径,从距离之远来反衬泰山之高大巍峨,角度之妙,让人拍案击节。明朝莫如忠这样感叹到:“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把这句诗抬升到无人可及的高度。只是可怜了后来者,当他们想提笔写山的时候,却发现,高,高不过李白的九天之外,远,远不过杜甫的齐鲁未了。纵然有千般无奈,却还是不得不折服先人的诗才了。

  颔联两句平起仄收,是诗人近观的写景。造化,指大自然。与后句“阴阳”相对。诗人这里使用“造化”一词,怕还不仅仅是为了和后句对仗。道家经典《庄子•大宗师》有句云:“今以一天地为大铲,以造化为大冶。”,无独有偶,《淮南子•原义》记:“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造化一词,已经被渲染上无穷的浪漫气息。以这个词开拓颔联的意境,是颇能体现出青年杜甫的气魄胸襟的。

  后句中,极力突出泰山之高时,也沿用了前句的风格。原本山南水北谓之阳,反之为阴。可是泰山之高,已经挡住了阳光,犹如一把巨大的宝刀,轻轻一割,就把向阳的一面判成了白天,背光的一面成了黑夜。这样看来,假若夸父再次逐日的话,就不用千辛万苦的疲于奔命了,只需来到泰山之巅,伸手一够,太阳定可落入怀中。

  颈联两句,诗人已经由起初的惊叹,转为由衷的欣赏了。是一种震慑的余威过后,诗人的细细观望。泰山有一奇观,叫做云海玉盘,只见云浪翻滚,或如雾似雪,或翻江倒海,或一马平川,或呼啸起伏,总能让让观者心潮起伏、欲罢不能。诗人见到这样的壮丽景观,又怎能不感觉心胸荡漾呢?杜甫一定是看呆了,因似乎都已经“决眦”了嘛!薄暮以至,飞鸟还山,正从诗人极目远眺之处,投林还巢。此时诗人的心,早以随飞鸟的羽翅飞出天外,只想能更多的饱览盛唐的大好河山。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早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铭。因为它凝练着一股凌然于一切的非凡气势;一种天生我才,壮志必酬的决心和勇气;一种人生激越的豪迈和爽朗。宛如在冬夜里,猛然做了个深呼吸,清冽的空气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会当”,是唐朝独有的口语。相当于“一定要。”这个词里透着唐人的一股可爱劲,有些较真,但是十分率真。这个口语近乎调侃般的展露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自信。王勃有诗:“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杜甫写这诗时,还没有登泰山,看到泰山的雄浑,自然会有想去爬一爬的冲动的。诗人遥想:待择日登顶五岳之首时,以天地为砚,江河为笔,挥毫洒墨。让巍峨耸立的泰山,穿过千年的风雨,从周游列国的孔子脚下,从汉武帝植下的古柏婆娑中,永远的走进自己的诗篇。

  恭喜他吧,他做到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每一个乐器里,都居住着一个羞赧的精灵。——这种说法在古人眼中,一直是毋庸置疑的。古人们沐浴更衣,吃斋敬香,待到确定心无尘灰之际,方才诚惶诚恐的请出乐器,轻轻拨动一二。他们凝神静气的在宫、商、角、徵、羽中,找寻萦绕在空气中的极其微小的征兆:那些乐器里的精灵,总会在他们的认真与谦卑中走出来和他们的灵魂共舞。

  从伯牙为钟子期演奏《高山流水》的悠扬飘逸,到嵇康临终前为三千人众拂乱《广陵散》的凌然大气,再到唐玄宗为后宫佳丽谱写《霓裳羽衣》的浪漫华丽,这一路风尘仆仆的走来,使得与音乐共舞的传统,已经与中国文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它影响着古人观看世界的角度,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表达的方式。终于,在最后的最后,他们自己也变成了精灵,变成了让后人传唱的美丽音符。

  白居易写《琵琶行》时,琵琶已经成为大唐最流行的乐器。琵琶从西域传入中原,或圆形音箱,或半梨形音箱,斜抱而坐,前后拨弹,节奏鲜明。同时,琵琶曲又有大曲、小曲、文套、武套之分。文静细腻、柔和美妙的情趣,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气慨,都能用琵琶传神的表现出来。正是因为这样,琵琶在唐朝风靡一时,成为了人们感怀兴叹的最佳伴侣。诗人的笔触,也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的。

  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到“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三句,是为琵琶女出场做铺垫,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秋夜,浔阳江头,是诗人和朋友话别时分。没有“管弦”的饮宴显得格外凄凉,诗人目光所及,只有“茫茫江浸月”,静谧中掩藏着难以言传的伤感。这个时候琵琶声的出现,自然就显得格外的令人侧目了。回转的音乐似乎把夜色染上一抹空明和神秘。在动听的音乐中,“主人忘归客不发”,决定“添酒回灯重开宴”,邀请弹奏琵琶者上船来把盏言欢。

  洪迈曾认为诗人夜遇琵琶女不足信,整个偶遇,包括仙乐般的琵琶曲,全是白居易虚构出来的,是为了抒发诗人沦落天涯之恨。真是饶有意思的大胆看法。如果相信这里全部是白居易的梦。那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女,不正是诗人梦里知音吗?

  “转轴拨弦三两声”,这是调音,“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共鸣。很显然诗人敏锐的心灵,已经捕捉到了琵琶声中最为精华的东西:感情。“弦弦掩抑声声思”四句,是乐手感情的基点,诗人简略点出,即保证了诗文的流畅,同时也为下文的共鸣埋下伏笔。在这个时候,琵琶乐曲出场的势已做足,“轻拢”、“慢捻”后顺手一“抹”,这是一层境界。再抖腕轻轻一挑,曲调越发显得轻盈——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直至艳惊四座。

  乐府诗,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了音乐而存在。在汉武帝时代,就有为乐府采诗,以供宫廷娱乐之说。而白居易的贡献,不仅在于用汉语的声韵誊模音乐时的形象逼真,更在于诗人让笔下凝固的文字声韵,和瞬时流动的琵琶声,相撞相和、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乐府诗中至关重要的音乐性。可谓一石三鸟,极见功力。

  “嘈嘈”“切切”是拟声,“急雨”,“私语”是拟形。再来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整个乐曲就全活了。这是一句有着交响乐般丰富层次的绝妙比喻。大珠小珠,大小有别,轻重有别,落在玉盘上,声音自然不一样。落下的缓急又有差别,珠子的弹性也不一样,这样一来,耳朵、眼睛全都应接不暇了。

  诗人比喻用的上手:“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把音乐的意境空间,悄悄的放大。莺语、花底,是春光中最优美的事物,对应着乐曲的优美。幽咽的泉水,是写音乐的伤感,流在冰下的泉水,若隐若现,并且十分憋闷,自然会冷涩、凝绝,声暂歇了。

  只是声音的停止不能阻挡感情的流动,事实上,如同山雨欲来风满楼前短暂的平静一般,余音袅袅中,幽恨暗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收敛无数精神滑进沉默中。在这个巨大的“空”中,包容了无法言传无法言尽的世界。这个世界孕育着更为强盛的力量,只等时间一到就奔涌而出。

  “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句,正是音乐奔涌的写照。用刀枪之声,刻画音乐的荡气回肠,用裂帛之响形容音乐在高处的戛然而止。诗人誊模音乐的绘声绘色,可谓无法增减一字。至此,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诗人笔法的卓绝不群,相得益彰,告一段落。

  经过演奏之后,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琵琶女,开始慢慢的展露自己的心事。唐朝音乐兴盛,据《新唐书》记载:“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从唐太宗做《秦王破阵乐》到唐玄宗设梨园谱新曲,王侯将相皆为音乐好手。长安“每初年望夜,又御勤政楼,观灯作乐,贵臣戚里,借看楼观望。夜阑,太常乐府县散乐毕,即遣宫女于楼前缚架出眺,歌舞以娱之。” 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从这些现象来看,琵琶女的遭遇,是非常典型的,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悲剧。

  这种悲剧更是激起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强烈共鸣。诗人去年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欲加强中央集权,主张用强硬态度剿灭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可是那些身为臣子的节度使们,竟狂妄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他们派出刺客,在武元衡上朝的途中,要了他的命!血溅天庭,举朝震惊。这场天子榻前的谋杀,其主使者早就路人皆知,但是朝野上下却噤若寒蝉。诗人见状,出于义愤,上书要求严惩凶杀。奏章参上去后,立刻遭到权贵们的忌恨,竟然以“越职言事”这种近乎莫须有的罪名,把诗人贬到“黄芦苦竹绕宅生”的僻远之地任司马。

  诗人每每举杯浇愁,心中的苦闷,又有谁能知道?诗人一通诉说,在冥冥中,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与琵琶女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他们在彼此身上,照见了自己的影子。正所谓酒到深处情更真,琵琶女再次为诗人献上一曲。优美的音乐在月光染色的江面上久久回旋,凄苦和悲凉藏入仙乐飘飘,叩击着在场每一位听众的灵魂。

  终于,白居易在席间涕泪满襟。诗人此刻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竟像孩子一样哭的无比伤心。是的,不必怀疑,诗人是最有理由挥洒眼泪的汉子。男儿流血不流泪,但这些眼泪,比血更热,更浓。

  藏在历史中的渴望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据说有次刘禹锡、白居易等四人聚在一起饮宴,酒过三巡,兴致高昂的时候,众人约定拿西塞山为题,各作一首诗来助兴,自然也隐含着一较高下的意思。当别人还在苦苦思索时,刘禹锡的诗已经写好。白居易拿过来一看,立刻把自己写的诗藏在身后,长叹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让香山居士自叹弗如的这首诗,正是《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又名道仕洑矶、矶头山。位于今天黄石市城区东部的长江南岸。自古以来,因山势险峻,地处咽喉,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晋咸宁五年时,即公元279年,益州刺史王睿,受晋武王之命,统帅倾国之兵,沿江而下,征讨东吴。两军曾在西塞山处,进行过一场决定战局走向的激烈战斗。诗人的“怀古”,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首联的第一句诗当中,诗人用了一个名词“楼船”,和一个动词“下”,来共同烘托王睿军队的恢宏气势。据《后汉书》记载,当时王睿所造楼船:“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楼船是我国宋元之前,水军装备中威力最大,最先进的战斗工具。一句读来,仿佛可以看到数目庞大的战船,在宽阔的长江上遮天蔽日。这个战队刚刚从四川益州顺流而下,远在千里之外的金陵王气,便已经黯然收场了。诗人把王睿舰队的强盛,敌方的丧胆,放在遥远的距离里一句收完,更加凸显了历史的厚度。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里是由上句绵延而来。西塞山自孙策建国以来,就狼烟不断。到东吴最后一任君主孙皓在位时,国力早已凋敝。为防西晋强敌,孙皓命人在西塞山江中铺满铁锥,并用铁链横锁江面。以为再加上长江天险,足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区区雕虫小技,又怎么能难倒志在必得的王睿大军?王睿用火炬烧毁铁链,用木筏带走江面下的铁锥。风卷残云般的越过吴国的生命线,孙皓只能举旗投降。从此中原大地又再次归于统一了。

  西塞山一地,自古战争无数。而刘禹锡偏偏选取王睿灭东吴这场战役,是独具匠心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诗人的选材,让心中对天朝统一的渴望,变得一览无余。刘禹锡曾经写过一首七言绝句,就是以石头城为题:“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可见石头城一直是诗人眺望古今的一个制高点。

  石头城筑于楚威王七年,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扼守长江,远望江南。诸葛亮曾经称赞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哪知一语中的:后来,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王朝全部在此建都。真可谓是繁华堆砌,显赫一时了。只是这六个朝代,全是偏安一角。东吴又是最先被灭的国家。在诗人开来,东吴的命运已经足够揭示其它朝代的命运了。想想看,东吴有着神乎其神的王气支撑,又有史无前例的锁江工事,都没有挡住历史需要统一的巨轮。其它五朝五代,就更是螳臂当车了。

  至此,诗人的怀古如果在此戛然而止的话,也算的上一篇上乘之作。因为在前四句中,诗人已经用了酣畅淋漓的笔触,虚实相间、左右开弓的把沉淀于西塞山上的感怀说了个通透。止步于对神州统一的哲思和坚信,也已经留足了让人们回味的空间。如果全诗只是前四句,想必后人翻阅时,也是心满意足的。

  但是,诗人并不满足。单单回顾东吴亡国史,还远远达不到诗人的要求。于是诗人宕笔一转,把诗情引到更为广阔的时空里。“人世几回伤往事。”在中国文人的宇宙观里,一向有感叹人生之短暂、宇宙之无穷的自觉。诗人在此把“人世几回”和永恒的时间对立起来,六朝粉黛虽然是非常轻盈的一笔带过,却丝毫没有轻慢、哀伤之感。与后句“山形依旧枕寒流。”互为唱和,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叹:不管怎样变更朝代,权倾天下,只有江山永在。

  事实上,诗歌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很容易陷入空泛、滥情的沼泽里,坏掉一身清誉。功力不够的诗人们,往往把包袱全部丢给大自然了事。或者空洞的发表些议论,仓促结尾。

  刘禹锡可不是这样的泛泛之辈。相传诗人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还有传言诗人乃匈奴之后。但不管怎么说,很显然的是,诗人已经从先祖那里继承了纵横捭阖的气度,以及常人无法具备的眼光的。他再次把开篇点出的历史事件,放置到颈联开垦充足的背景里,将石头城的寓意,溶解在现世的风尘中。

  “今逢四海为家日”,诗人站在以大一统的高度,相当自豪的回顾起往事,正是这样,那些荒废在秋风芦荻中,曾刻满传奇色彩的军事故垒,就变得更为触目惊心了。诗人对统一的渴望和信仰,全篇不着一字,早已跃然纸上。薛雪在《一瓢诗话》中如此说道:“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可谓得之精髓也。

  跨越时空的悲悯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中国的版图,曾经在唐朝时达到过一次极盛。那时唐朝的疆土南至今天的老挝、越南,西到中亚的咸海腹地,若向北信步走去,大可饱览贝加尔湖的塞上风光。而往东,则吞下过半个朝鲜。贞观四年时,大将李靖领天兵灭东突厥,威震天下。从此,众多少数民族无不望风而降。为了管辖这片辽阔到史无前例的泱泱疆土,以及多如恒河之沙的子民们,唐朝设置了六个都护府处理边关事务!真龙天子唐太宗,也被拥为天可汗。

  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在当时,是任何一位天朝臣子都会引以为豪的。投笔从戎,在边关建功立业,然后归来封王封侯的愿望,自大汉过后,再一次悄然兴起。“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股臆想中的浪漫,甚至支撑了众多从军者的全部信仰,似乎只要到达边塞,信马游缰的晃上数载,就能衣锦还乡了。

  在这股浪漫的豪情遮天蔽日的时候,还是有人能保持冷静的。他们的思索和言论,像平地陡生的惊雷,振聋发聩。王昌龄,更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诗人生卒年月不详,据后人考证,大约生在武则天圣历元年,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正值盛唐光景。王昌龄的诗才,可谓久负盛名,尤其写得一手好绝句,被誉为“七绝圣手”。

  他和王之涣、高适、李白、孟浩然等人都有交往。尤其是和孟浩然的交情,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从贬谪之地岭南返回长安,途径襄阳时,诗人去探访自己年轻时,曾“二人数年同笔砚”的兄弟孟浩然。当时孟浩然的疽病还没有完全痊愈,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孟浩然和王昌龄开怀痛饮,哪知孟浩然旧疾发作,回天乏术,竟为这次会面搭上了自己的命!怎能不让人对此长吁短叹?王昌龄的真性情,从这个掌故里可见一斑。也许只有这样富有人情味的诗人,才能写出《出塞》这样的极具人道主义关怀的绝唱吧。

  《出塞》,是乐府诗的题目。这首七绝沿用了不少乐府中的常见意象。如关、山、月。《乐府题解》说:“关山月,伤离别也。”这三个意象重叠使用,把明月的幽静,边关的萧索,苍山的旷远剪切到同一个画面中,寥寥几笔就把边关的悠远和悲凉勾勒的生动非常。算的上是一字千金。

  本来这种意象组合是很常见的,就连李白也曾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诗句。开篇王昌龄同样也点出了“月”和“关”,与众不同的是,这次诗人并非是单纯的写景,他给了诗歌一个更为开阔的背景:秦时明月汉时关。

  这句诗是同句互文。并非单指秦朝的明月,或汉代的关隘。为抵挡游牧民族的进攻,秦始皇“因地形,用险制塞”,把六国长城联在一起,从那时候起,中国历朝历代都会修缮长城。长城不但是重要的军事要塞,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相互认同的文化符号。

  汉代,是中国民族融合的盛世,武将有李广、卫青、霍去病在边关开拓疆域,文官有张骞、班固、班超与西域交好。是和边塞联系最为紧密的朝代之一。诗人从这两个朝代下笔,开篇就在千年以外,把曾经燃烧在悠久历史上的狼烟,轻轻敛入诗歌深处。这样,景观就具备有了内涵丰富的生命力,“万里长征人未还”,才更让人唏嘘。

  诗人在世的那段时间,唐朝的边境战争多是为保护国家而进行的,相对于隋炀帝的穷兵黩武,初唐、盛唐的边境战争要正义的多。贞观年间,突厥国力强盛,曾举十万兵马奔袭南下,被太宗勉强击退。后来唐太宗亲自训练兵马,提升军队战斗力,巩固边防。

  可是,哪怕再正义的战争,也透着无法掩饰的悲凉。战争是绞肉机,是比拼哪方伤的更重的残酷游戏。中国古代,很多战争是因当权者的私利而发起的。为财富,为土地,为良马美姬……受苦的总是老百姓。

  分封将相王侯,成就不朽功绩的浪漫,在冷酷的死亡面前,都太过虚无缥缈,太过苍白无力了。无数无辜的鲜活生命们,转眼就变成累累白骨,被抛弃在大漠、荒山、深涧里,唯一的结局便是永恒的遗忘。

  诗人身为下层官员,对底层人民的疾苦非常了解、同情。王昌龄正是怀着巨大的悲悯写这首诗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原是匈奴祭天的地方,李广曾扬名于此。——诗人是多么的希望,能有李广一般骁勇善战的将领出现啊,当他张开羽翼时,普天之下饱受战争折磨的孤苦灵魂们,将不再流离失所……

  一船牵挂一帆情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风。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中国和日本的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传说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的仙药,曾派方士徐福带一千童男女和众多能工巧匠出海找寻。这一行等人在海上漂泊数年,竟抵达了日本九州。徐福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知道冒然回去是要杀头的。加之他发现当地风调雨顺,民风淳朴,便自立为王,再也没有回来。

  在中国古代,这个无关真伪的传说,一直以来都给中日两国之间,那段时刻充斥着波涛汹涌、狂风暴雨的漫长旅程上,涂抹了一层浪漫的薄纱。唐取代隋朝后,国力强盛,文化空前繁荣。日本因仰慕中土文化,自公元七世纪始,派遣使团入唐学习先后多达十九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

  韦庄写这首绝句时,已经时值晚唐。政局动乱,国力凋敝。日本已不再派遣遣唐使了。往日“同船数以千计”的情景,再也无法见到。一些留学僧开始独自往来于唐日之间,待学成之日,往往已经和中原名士结下深厚的友谊了。韦庄的这首诗,就是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的。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东更东。”这句诗说的是旅程的苦远。扶桑本是神木。《太平御览》记载:“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又说,“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尺,一千馀围,两两同根,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韦庄落笔写扶桑的时候,正是化用了扶桑神话般的色彩。《山海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那么神木生长的地方,便是“日所出处”,是身披彩霞,最为靠近太阳的辽远之地。

  在这里,扶桑并不是和今天一样指代日本国。扶桑又名朱槿牡丹,原产我国南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有过明确记载。在中国古代的史书中,扶桑国,是指墨西哥。日本,通常被成为倭国。《梁书•扶桑国传》:“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里……扶桑国在大汉东二万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已经明确说明日本为倭国,而扶桑国在大汉东边更为遥远的地方。

  由此可见,韦庄用扶桑开篇,并非实指。而是旨在表达一种遥远的仿佛神话一般的距离。艰难险阻、风云莫测,可想而知。如今,他的朋友敬龙僧人就要独自跋涉了。诗人虽然没有直抒胸襟般的显露出惜别之情,但是任谁都能看透他藏在诗句背后的小小心思,无意间,就与诗人休戚与共了。

  后两句诗,韦庄写的更为真挚动人。那股还没有完全湮灭的唐代特有的风采,在这句诗中展露的近乎可爱。

  横亘在中日两国中间的大海,在古代,一向是航海人的噩梦。潜流、风暴多如牛毛,鉴真东渡时,有一次在海上突遇风暴,漂流十几天后才找到陆地,几乎断水断粮,鉴真也在这次失败中双眼失明。对于众多遣唐使来说,每一次来访都是一次生死历练,能活着回去的,会立刻得到天皇的册封。罹难者,则享有英雄般的葬礼。

  虽说晚唐航海有所进步,船家多用小船来往,缩短了航行时间,降低了出事几率。但毕竟还是非常危险的。韦庄对这种情况不可能不心知肚明。所以他耍了个小小狡黠——此去与师谁共到?先把“到”的大前提给确立了。别人回答时往往只会注意“与谁共到”而已。小小一个言辞技巧,就送得一片吉祥如意。唐朝沿袭而来的大方好客,也被不自觉的彰显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一船明月一帆风。”——真是一片好风景啊。不但回答了前句提出的与谁共到的问题,而且暗藏玄机:可以看见明月的日子,肯定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能够扬帆而行的日子,必定不会有狂风暴雨。这种祝福不像“折柳相送泪眼依依”那样直白,而是多了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豪爽和浪漫。

  虽然诗人知道此地一别,相见遥遥无期,甚至很有可能在两人的有生之年,都只能望海兴叹,但是很显然诗人并没有过多表露出伤心和愁苦。这种谦谦君子般的内敛,更接近坚毅、坚强,不仅让人感到温暖,也让中日之间的大海为之久久动容。

  绚丽的悲剧

  ————杜秋娘•《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 《金缕衣》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在频繁更迭的众多的朝代中,从没有一个时代能够像唐朝那样容忍着“卑微”的女人们施展拳脚,更谈不上还对她们表露出来的惊人才气赞赏有加,喜爱非常了。唐朝,对于在封建王朝里倍受欺压的女性们来说,无疑是个可遇不可求的天堂,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个天堂依然不够完美,不够梦幻。

  杜秋娘是唐朝女人除武则天之外的另一个绝好代表。秋娘是润州人,即现今的江苏镇江人。是一个美似烟花的江南女子。“裙边遮定双鸳小,只有金莲步步香”这是灵秀柔媚,“一串红牙碎玉敲,碧云无力驻凌霄”这是能歌善舞。而且因为聪慧勤奋,秋娘还学会了填词作赋。刚刚十五岁的时候,便已经成为风靡江南的当红歌妓了。

  姣好的容貌,一向是身处弱势的女人们手中最大的资本。如果还拥有令人侧目的才华,那么平步青云栖上枝头变凤凰的梦想——假如她有这样的梦想的话——就仅仅是时间和机遇的问题了。上天没有亏待美丽的杜秋娘,当她名动镇江时,她飞黄腾达的时机来了。

  镇江节度使李锜为满足自己的享乐之心,花重金把杜秋娘买入府中,让秋娘成了他众多歌舞伎之一。玲珑通透的秋娘,思量着要从美女如云长袖善舞的歌舞伎中脱颖而出,于是不甘于只表演一些时下流行的固有曲调。斟酌再三,自己动笔写了首小曲,在一次重要的家宴上,婉转唱出,艳惊四座。更重要的是早已年过半百的李锜,竟听的热血澎湃!和秋娘眉来眼去后,意乱情迷,当即收秋娘为妾,花前月下去了。

  这个起到如此神奇作用的小曲,正是《金缕衣》

  其实《金缕衣》是首直白到粗陋的小诗,也谈不上什么格调、意境,相反的,它只是一首充满挑逗和情欲的淫词艳曲罢了,而且是措辞水准还不及南朝宫体诗的平庸之作。金缕衣是指用金线编织的华丽衣服,乃狎妓用的缠头。而在中国文学意象里,“花”和“鱼、蛇、珠丹”都是与性有关的隐语。再加上“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只要不是傻子,任谁都会明白杜秋娘在诗中放置的炽热无比、大胆奔放的情欲的。

  而这恰恰是《金缕衣》的价值所在。是的,这种仿佛重回《诗经》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大胆和直率,这种对情欲的不假矫饰热切追求,这种从女性身上体现出来的澎湃生命意识,以及出身卑微的人儿对自己前途的自信和积极,除了大唐王朝,又还能在哪个朝代找到呢?

  一直以来,中国女人被无数教条捆绑着,哪怕只是稍微一动,便身陷雷池。侥幸进入史册的女人形象,却反过来更加束缚着芸芸女性。孟光举案齐眉,是为了教育妻子永远尊敬丈夫。缇萦上书救父,那是教育女儿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孝顺父母。令女断鼻割耳,则是把贞节烈妇的形象告知天下……似乎只要是女人,就一定是端坐家中,相夫教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她将拥有所有人类的美德和慈爱,惟独不能有“可耻”的情欲,更别说像杜秋娘这样在《金缕衣》里大胆的挑逗了。

  “食色性也”,两情相悦自然是人间美事。不过,在男权社会,女人玩弄情欲,或者想靠着性的吸引爬上高位,无疑是玩火。因为哪怕是在封建社会里的最开放时代,男尊女卑曾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颠覆过的唐代,漂亮女人也逃不开身为玩物的宿命。美貌如杨玉环又如何?一个曾让当时全世界最有权势的男人拜倒在自己的裙下,沉鱼落雁的绝代美人,最终还不是在马嵬坡做了动荡时局的替死鬼?

  杜秋娘走的是同等性质的路。李锜在与唐宪宗的战争中,兵败身亡。秋娘以罪奴身份入宫,却不失时机的在唐宪宗面前演唱《金缕衣》,“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宪宗被深深打动,很快沉醉在杜秋娘的温柔乡里,不久及封秋娘为秋妃。宰相李吉普曾劝宪宗再选天下美女补充后宫,岂知宪宗说:“我有一秋妃足矣!”,可见当时的秋娘真的是集千般宠爱于一身了。

  不仅如此,杜秋娘还在宪宗的专宠下不遗余力的干预朝政。这样的行为,在宪宗没有身故之前是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的。唐宪宗死后,杜秋娘也还可以趁着先帝的余威,对唐穆宗指手画脚。到了敬宗、文宗,已经没有杜秋娘的说话的地方了。直到这个时候,杜秋娘依然不甘寂寞,想发动政变扶持自己养育大的漳王李凑成为帝王。当年杜秋娘的起家,不过是因为博得了男人们的宠爱和玩赏。她想获得最高权力或许没有错,错的是她无法明白她自己的真正地位。想想吧,在那血雨腥风的宫廷内,怎么可能让一个年老色衰文物级的女人得到天下?——政变最终失败了,杜秋娘被消籍为民,在一个被世人遗忘的角落里,了此残生。

  在生命的尽头,她还会时常想起那首几乎决定了她整个人生的《金缕衣》吗?会想起曾经从明眸皓齿的自己口中流出的那些字正腔圆的唱腔吗?在最后的最后,她会懂得自己曾经的那些璀璨一时的挣扎,仅仅只能成为绚丽的悲剧吗?但愿她不懂。永永远远的不要懂得,才好。

评论
  • 继续更新哦!she


  • 我是责编宋碧珺,会帮助你完成作品日更或结稿,帮助你上特荐榜并发行电子书单行本,有事跟我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