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时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已经习惯于每时每刻都低着头急匆匆的赶路了。因为似乎总有数不清的计划、目标在前方等待着,召唤着,无始无终。我们咬紧牙关,在永远没有上限的面子、票子和位子之间挥霍自己微薄的精力。在每一个即将到来的下一秒中,用各种键盘敲打盘点得失与欲望之间的关系。并且乐此不疲,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我们走的太匆忙了。越来越快的脚步让我们忘了挽留耳边呼啸而过的晚风。映在眼眸里的世界,再也无法穿透时光深处那隔世般的阑珊灯火,大块大块赤裸裸的荒芜着。抽离了所有诗意和神性的世界是坚硬和充满敌意的,生存其间的人们被世界本身放逐和驱赶,于是孤独和寒冷潮水般席卷而来,让人惊恐无措。

  这时,请略微停一下脚步,回首张望下唐朝诗人们的世界吧。你会感到一股暖流跋涉过人世千年的沧桑,抵达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汩汩流动的暖流,洗涤着你疲惫的容颜。那儿有一个声音传来,寻声而去,你会发现一处真正的桃花源。

  它一直都在的。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唐朝那样,从建朝开始到王朝结束这将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都被完完全全笼罩在萌动的诗意里。在那个如梦如幻的岁月里,所有的史实皆与诗歌有关,所有的传奇皆由诗歌构成。天才横溢的诗人们,携长剑行走江湖,置清酒追云逐月,在天地之间抖落的仆仆风尘,悉数变成活着的诗行。

  是的,那是一个空气中都飘着纸墨香气的时代。无处不在的唐诗,赋予了在诗中舞蹈的每一个人超越平凡琐屑生活的气度和凌然。

  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案几枕边;无论在青山绿水,还是在寺庙朝堂;无论是惊堂拍案,还是贬谪他乡;无论是塞北苦寒,还是风雨船头,唐诗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声律组合,每一个吟诵创作唐诗的人,都把自己的精神力凝铸进永不退色的方块字里,唐诗成了横亘在人与惨淡世界之间的屏障。正是因为这样,整个唐朝那纵横天地的豪气,柔情刻骨的浪漫,舍我其谁的自信才能在诗人的笔下保全回环往复的悠然。

  如今,当我们沿着唐诗的阶梯拾阶而上,登临唐朝诗人们的精神高地时,既是一种对遥远召唤的清晰回应,也像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和久违的老朋友在酒肆茶楼里偶然邂逅。

  因为现代人读唐诗,是大可不必正襟危坐的。

  严禁和刻板,是学术上接近唐诗世界的必然途径。但是却不是唐诗得以流传最终原因。在把诗歌视作氧气和水分的唐朝诗人那里,诗歌是呼吸的频率,心跳的节奏。辗转百折可以成诗,少年意气也可以赋诗。对时空岁月的无尽追问,对苍生社稷的殷切关心,以及生活拐角处陈酿的雨恨云愁,都是触动诗意的闪耀瞬间。

  只要我们凝神直视这些闪耀的瞬间,那些由诗人的精神、学识、经历所共同提炼出来的性灵之光,便会在诗行的背后灼灼生辉。这,才是唐诗的精髓。

  沉浸在唐诗里的阅读,起点的终点都在这里。这是一场可以饱览无数大好风光的旅途。一路上,每个人都可以和李白在月下交盏对饮,陪杜甫驾舟浪迹天涯。可以随意和王维聊一聊画道和禅意,与杜牧谈谈在岁月里飘飞的芦荻。也可以舀一瓢长江水,煮沸人间百态,可以捧一怀塞上雪,掩埋秋月春花……这所有的一切并不是空洞抽象的玄思和判断,它只和全身心投入后的领悟有关。这是跨越千年的感动。阅读唐诗,从这里开始。

  而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找到了彼此。

评论
  • 继续更新哦!she


  • 我是责编宋碧珺,会帮助你完成作品日更或结稿,帮助你上特荐榜并发行电子书单行本,有事跟我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