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突自绛都传出一条消息:寺人披带一帮杀手正赶往白狄,务必致重耳于死地。
这个死太监!当年,断袖之恐如在目前,没成想,他又来了。
我们在明,他们在暗,若是死守白狄,恐怕真会被干掉。狐偃很果断。惹不起就躲,收拾收拾,咱还是跑吧。一句话,运动战或可化险为夷。
往哪跑?
齐国。管仲、隰朋都死了,齐国正是用人之际。再说,齐国是霸主,只有他们有实力保护我们。
却说,重耳自公元前655年出亡白狄,至今已十二年了。
刚到白狄,重耳带白狄兵攻伐赤狄廧咎如部,大胜,带回两个女人——叔隗和季隗。重耳没有效仿他老爸搞独吞,把姐姐叔隗嫁给了赵衰,自己娶了妹妹季隗。第二年,叔隗生了赵盾。季隗也相继为重耳生了两个公子——伯鲦、叔刘。
在重耳身上一直有桩聚讼纷纭的公案,就是他的年龄问题。
《国语?晋语四》: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
《左传?昭公十三年》:我先君文公生十七年而有士五人。
《史记?晋世家》: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献公十三年,重耳备蒲城守秦。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披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袂。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年四十三。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
《左传》与《国语》坚持认为重耳十七岁出亡,《史记》却认为重耳奔白狄这一年是四十三岁。
都有问题。
若公元前655年重耳十七,那么他的生年也就是公元前672年,到他出镇蒲城的公元前666年,不过七、八岁,试问这样一个小毛孩子怎能镇守边邑?
四十三岁就更有问题,重耳乃狐突外孙,就按最保守的考虑,此年,狐突应该是古稀开外了,十九年后重耳得国,狐突已是百岁老人,在那个年代,正常吗?何况在这之间他还披挂上阵?
再说,一帮能人追随一个时日不多的老头子,所为何来?
按照“有疑难,按《左传》”的原则,我们就把重耳出亡白狄的年龄定格在十七岁。
试着解释一下:重耳镇蒲时,奚齐已出生,骊姬欲夺嫡,自然不会轻看任何一个盘踞国都的公子,哪怕是个孩子。至于小孩无力镇守边邑,《春秋左传注》的作者杨伯峻先生说了,“所谓主、所谓居,未必亲自治理军民,不过使居守,另有师相辅焉。”
时间已是公元前644年,此年重耳二十九岁。在蒲城他娶过三个老婆——偪姞、杜祁和周姬。偪姞是偪国(应该在南燕国附近,黄河以北河内地)公主,偪国姞姓,所以叫她偪姞。偪姞生下了公子欢和公主伯姬(别晕,她姑姑,秦穆公的老婆当时也叫这名)。杜祁来自于晋国杜氏家族,杜家祁姓,所以叫她杜祁。杜祁生下了公子雍。周姬是周室畿内国的公室女子,我们权且叫她周姬。
当年,仓皇逃往白狄,孩子老婆都没顾上。杜祁带着儿子逃到了秦国,秦国知是重耳血脉,待她娘俩不薄。偪姞母子三人流落蒲地民间。挺着大肚子的周姬自然回了周国,不久生下了公子黑臀。老公也不在身边,这孩子屁股上长了块黑痣,就叫了这么一个名字。
如今又到了逃亡的时候,孩子老婆还是不能带,因为,时间来不及了。狐突信中说夷吾安排寺人披三天到白狄,这死太监两天就到了。甚至来不及和白狄主道别,重耳等人便一路向东逃奔。重耳是个重情义的人,别人都走远了,他还拉着季隗的手道:你已二十五岁了,再等我二十五年,那时我若不回来,你就改嫁了吧。季隗笑了:婢子已经二十五岁,再等二十五年,恐怕已进棺材了(则就木焉),还是让我等着你吧。
白狄主待重耳不薄,重耳一行前脚走,他后脚带兵取了晋国的狐、厨、受铎三邑,然后渡过汾水直达昆都。晋惠公救援不及,急召寺人披回防。所以,白狄此举不以占地为目的,也就是为重耳出逃争取时间,打打掩护。
虽然解决了寺人披这一最大的后顾之忧,但是麻烦很快就来了——管钱粮的头须卷着钱跑了——也就是说,一行人面临着断炊的危险。
马上到楚丘了,卫国乃同姓国,卫侯会善待我们的,弟兄们加把劲啊!赵衰为大家打气。
这该是“望梅止渴”的原型,大家又平添了无穷的力量。
然而事与愿违,卫文侯竟然不让重耳等人入城。
宁速很是忧虑:晋侯无信,重耳有德,将来守住晋祀的一定是重耳。若重耳为晋君,定将讨伐不礼之人,到那时,卫国就危险了。
卫文侯也是一脸无奈:贤大夫,如今邢侯勾结狄人屯我边境,我国马上就有兵祸,那重耳一行浩浩荡荡,我们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招待起他。
就这样,在楚丘城下候了一夜的重耳诸人,无奈拖着乏饿的身躯向前方走去。
到了五鹿(河南省清丰县),天已过午,重耳已是饥肠辘辘。忽见一老农在田间锄地,脚下瓦罐中似有羹汤冒着热气。重耳翻身下车,冲老农远远一揖:老伯,我等远途疲困,乞老伯赐粥饭一鼎,不胜感激。
鼎?只有你们这些四体不勤的人才钟鸣鼎食。饿了是吧,给。那老者顺手捡起一块土坷垃递了过来。
重耳勃然大怒,夺过御者手中的马鞭就要打向老者。
不可。狐偃抱住重耳。此乃天赐土地于公子,公子一定要接受。说罢,狐偃接过老农手中的土坷垃,递于重耳。
天道轮回,十二年为一周期,再过十二年,我们一定能得到这块土地,诸君勉力吧!狐偃说完,冲老农跪下叩首,反把老农吓了一跳,心想真是大清早踩住狗屎了,碰上一群神经病。
重耳等人又揉着肚子信心百倍的上路了。
时间过去了两个多月,仅有一匹拉轻车的马也吃掉了,车子劈来做了烧柴。眼看到了齐国边境,重耳实在是走不动了。
一大清早,重耳便打发狐偃等人四处讨吃食,商定午时集中。眼看时已过午,一个人也没回来。这年月,战事频仍,找个人都不容易,上哪儿找吃的去。
重耳正自饥渴难耐,咒骂不停,远远地介之推回来了,手中还捧着一个瓮,重耳“唏溜”下鼻子,隐隐地还有肉香。
公子,臣跑了老远才讨来一瓮肉羹,只是,肉少了些……
重耳哪管得了这些,一把夺过介之推手中的瓮,一口喝完汤汁,然后用手绰出肉块,大嚼特嚼。
香,真香!老介,这是啥肉啊?
是......这是臣的肉。
你说啥?
臣见公子饥寒困顿,又不能像狐偃、赵衰一样为公子筹划大事,更不能像魏犨、颠颉一样为公子冲锋陷阵,只有割下大腿上的肉,让公子吃顿饱饭……
重耳泪下如雨,一把揽过介子推,君臣二人抱头呜咽。
老介你记着,有朝一日本公子若返国为君,定不负你!
介子推苦笑一声,手扶大腿,颤抖不止。
这个典故叫“割股啖君”。
好不容易捱到临淄,若齐国再不收留,君臣一行怕只有饿死荒野。国书文牍已递于齐国城防,接下来是焦心的等待。
大门开了,在重耳等人看来,不啻久雨的天空被阳光撕开一道缝隙。
齐桓公不愧是霸主,大笔一挥,赐予重耳车马二十乘。您还有印象吗?当年,卫国被赤狄残破之后,全国车马也不过三十乘。另外,还嫁给他一个宗室女儿,我们也叫她齐姜。联系前文,叫“齐姜”的女人已有不少,不同时期指的是不同的人,一定不要混淆。还有,齐桓公对重耳等人的才干相当欣赏,常让他们参谋诸侯事务。
生活上衣食无忧,政治上风光无限,重耳真想老死于齐国。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十月,齐桓公薨了,诸公子争位,把齐国打了个稀巴烂。
那么长,看作者勤奋,给个好评。
事业一定是利他的,才有价值。只要想一想你的事业是否帮助了他人?如果是,就该自信欣慰!帮助他人写作,培训和出版,培养人才培育作品,真做也是有价值的了。欢迎加盟翼书网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