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侯之头并未消解齐桓之怒,只是担心楚郑夹击,方才撤了新密之围。临走时撂给郑文公一句话:诸侯下月盟于宁母(鲁地,山东鱼台东),不得缺席哟。
这明显是鸿门宴,郑文公不敢缺席,他搞了个偷梁换柱,派世子华参会。
世子华是郑文公夫人陈妫生的嫡长子,他还有个胞弟公子臧。
郑文公好色多宠,陈妫年老色衰之后,他又娶了几个妾。江国夫人生了公子士。苏国夫人生了公子瑕和公子愈弥。楚成王的妹妹生了两个女儿:伯芈和叔芈。除此,还有其他几个叫不上名字的公子。
宁母之会如期进行,参加者为齐桓公姜小白、宋桓公子御说、陈世子妫款、郑世子姬华。
宋国自北杏逃盟被列国围剿之后,便死心踏地跟随齐国。陈宣公已病入膏肓,无奈派出了世子,这位妫款先生便是导致妫御寇被杀、田完逃齐的宣公宠妃之子。曹昭公没来,因为他恰巧薨了,世子姬襄继位,是为曹共公。
郑文公子嗣众多,又加之陈妫已经去世,世子华担心被人夺位。因此,一到宁母便私下找到了齐桓公。
鄙国泄氏、孔氏、子人氏三族干政,联楚抗齐之策实出于三族之手。如果君王剿灭他们,外臣愿献出郑国为附庸。
世子华是个聪明人,他早已看出齐桓公宁母之会的深意,不过是破坏楚郑联盟,进而打消周惠王废长立幼的念头。同时,灭三强族,断郑国臂膀,足可迫使郑国一心附齐。再者,有齐侯支持,借郑文公一个胆也不敢废了他。
却说泄氏乃是周平王原太子泄父之后,仕于郑国。后来,族长泄寇封于堵邑(河南方城北),又称堵氏,泄寇又叫泄堵寇、堵叔。孔氏族长孔叔则是郑庄公的儿子,以字为氏。子人氏是郑庄公幼子公子语的家族,公子语字子人。
齐桓公有心答允,管仲不同意。
主公以礼仪与德行会盟诸侯,而以灭人之族的奸恶之行终结,恐怕不妥吧。
齐桓公不以为然:这有什么,攻郑无成,现在有隙可乘,为什么不干呢?
郑国有叔詹、堵叔、孔叔三良在,这空子恐怕不是那么好钻的。再说,世子华为保嫡位不惜削弱自己的祖国,如此奸邪用心,主公若成全了他,如何向天下诸侯交待。
对呀,齐桓公以手击额,差点着了这小子的道儿!
齐桓公不单严词拒绝了世子华,还玩了一招阴的,遣使入郑,将他的所做所为原原本本向郑文公做了汇报。齐桓公的想法很简单:让他父子狗咬狗去吧!
果然,世子华自宁母归国,原打算没功劳也有苦劳,至少也给个口头嘉奖吧,没成想,郑文公连面都不给见,不由分说将他打入囹圄。
这年冬天,内外交困的郑文公不得不放下身段,派使入齐请盟。
真是烂泥糊不上墙!郑文公反水不彻底,严重挫伤了周惠王的神经。当初王子颓作乱,作为霸主,齐桓公不管不顾,说好的“尊王攘夷”呢?最终还是靠了郑厉公方才复了国,郑文公软弱无能,哪有当年他老爸的影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郁闷了两个月,一口气上不来,天王驾崩了。太子郑担心王子带聚众滋事,秘不发丧,遣亲信大夫王子虎第一时间向齐国告难。
这该怎么办?事发突然,齐桓公没了主意。
墙倒众人推,响鼓众人捶,开会呗。关键时候还得管仲拿主意。
过罢年,齐、鲁、宋、卫、许、曹、陈盟于洮(山东省鄄城西)。曾向楚人屈膝的许国也在邀请之列,却没邀请郑国,又给他一个下马威。郑国极力乞盟,齐桓公面子做足了,架子端够了,方才允其重新加入组织。
很快,八国各遣大夫拥兵车千乘齐集王城,拥立太子郑为新天王。陈妫与王子带母子二人看诸侯逼宫,己方势孤,只得放低身段,宣示效忠。
太子郑就是周襄王。
拥立天王,齐国首功。周襄王很激动,派出宰孔赐齐国文武胙。这文武胙乃是祭祀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圣王的祭肉,级别非同凡响。闻此消息,齐桓公激动地老泪纵横。那什么,仲父,要不然咱再开个会?他的意思很明白,这无尚的礼遇也得让列位诸侯瞧瞧。
这节骨眼儿上,宋桓公薨了。
宋桓公至少有五个儿子:庶长子目夷、世子兹甫(宣姜的外孙)、子荡、子鳞、子肸。
兹甫情愿让位于目夷,理由是目夷长而贤。宋桓公拗不过,以兹甫之意告之。目夷极力推辞:兹甫乃嫡子,依礼当立。要说贤德,还有比让国更为贤德的吗?
这话无懈可击,兹甫无奈继立,是为宋襄公。
恰逢齐国盟书至宋,对于参加还是不参加兄弟二人起了争议。
君父尚未大葬,主公若身穿孝服参加盟会,会被诸侯讥为不孝。宁母之会,曹侯不至,也是同样理由,齐侯不也没有加罪吗?
兄长之言差矣,想我宋国,终君父一世即追随齐侯,方得来这安定局面。方今之世,齐楚唯强,我若不紧跟盟主,那楚蛮定将加兵于我,到那时,恐悔之晚矣。
却说宋襄公继位后以目夷为左师,左师乃宋国六卿之首,秉军政。公子目夷字子鱼,他的后人便以鱼为氏,鱼氏世为左师。公子荡之后为荡氏。公子鳞之后为鳞氏。此三族皆为宋桓公后人,称为“桓族”。
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宋襄公、鲁僖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曹共公、陈世子款会同王室代表宰孔会盟于葵丘(河南省民权县)。
天子祭祀文、武二王,派孔将祭肉赐予伯舅——
宰孔尚未宣完襄王口谕,齐桓公便欲起身跪拜。
别介,还有下面的命令。宰孔用手势止住齐桓公。伯舅年岁大了,劳苦功高,就不用下拜了。
齐桓公将胸脯挺得倍儿直,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偷瞟了一眼管仲,看管仲正微微摇头,瞬间心领神会。
天威森严,小白安敢独贪荣宠,而使天子蒙羞。说罢,下阶跪拜,受胙归位。
列位诸侯齐声道好,皆夸盟主知礼。
会后,齐桓公单独召见宋襄公,管仲作陪。
宋公乃青年才俊,中原诸侯宋国实力不可小觑。寡人已与仲父商定,有事托付宋公,万勿推辞。说罢,齐桓公揖了一揖。
盟主客气了,有啥事尽管吩咐。身为盟主,又是舅姥爷的身份,竟然如此谦恭,宋襄公受宠若惊了。
是这样,寡人年近古稀,儿子中只有子昭颇合寡人与仲父心意,可惜子昭非嫡非长,担心其他公子夺位。宋公有让国美名,因此,想将子昭托付于宋公,待寡人百年之后奉之为齐主。
宋襄公瞟了瞟管仲,管仲也频频点头,他瞬间觉得天下大任集于一身,慌忙走出几案,冲齐桓公深施一礼:定不负盟主重托。
当初固执与盟,就是想依靠齐国这棵大树,如今大树竟然有求于小草,那就充分说明宋国与他本人绝对是劲草。自信的感觉太爽了!
当年九月,诸侯们再次会聚葵丘,由宰孔宣读周天子的禁令,当然,事先也经过了齐桓公的首肯:不改立世子。不以妾为妻。女人不予国事。不以邻为壑。不囤积居奇。
此次大会设牺牲而不歃血,待宰孔宣完,齐桓公接过盟书,置于牺牲之背:凡我同盟之人,既已盟誓,言归于好。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至此,齐桓公的霸业达到极盛。
据实而论,管仲佐齐桓,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对于中原诸侯团结发展、华夏文明不受破坏,确实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所以,齐桓公有理由骄傲。
寡人闻三代有封禅之事,其典如何,先生教我。他将目光直直射向宰孔。
宰孔不由打了个寒噤,敢情这老东西野心膨胀,还想过一把天王瘾。三代受命于天,获佑于地,封禅以隆盛德,没听说为人臣子有行封禅之举者!宰孔硬生生地顶了回去。
齐桓公的目光瞬时黯淡下来。起风了,他冠下有灰白的乱发飘飞。
宰孔先行回国,途中碰到了姗姗来迟的晋献公。
这盟会呢就没必要去了。盛极而衰,齐侯一心想着封禅,他哪里知道野心爆棚,早已冷了诸侯们的心。还有那五条禁令,不改立世子,不以妾为妻,女人不予国事,你想想,你若去了还不就是反面典型?别怪我乌鸦嘴,贵国并不平静,贤侯还是以安内为主,不要急着参与国际纷争。
宰孔这话完全在理,晋献公很听话,打道回府了。
那么长,看作者勤奋,给个好评。
事业一定是利他的,才有价值。只要想一想你的事业是否帮助了他人?如果是,就该自信欣慰!帮助他人写作,培训和出版,培养人才培育作品,真做也是有价值的了。欢迎加盟翼书网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