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说春秋之 齐大非偶

  灭许之后 ,上卿公子吕死在凯旋的路上。郑庄公想让高渠弥继任,毕竟现在的郑国也数着他武功第一了。世子忽不同意,渠弥贪而狠,非正人也,不可重用。于是,任用文武兼备的祭足为上卿,高渠弥做了亚卿。

  却说郑庄公有子十一人,长而贤者有四:世子忽、子突、子亹、子仪。四人中子突有想法,会打仗,是个狠角色,照郑庄公的话来说,“颇类己也”,因此也就高看了一眼。

  戎人野性,战争上也就没有规律。高兴就来,来了就抢,抢了就跑,你若不痛打落水狗,说不定他缓过劲来回头又打。

  就算是大国,齐国也不敢掉以轻心,战报立马送到了周边列国。在给郑国的战报上特意加了朱标,那就是说老郑你一定要来啊。

  齐国相信郑国那是有理由的,因为郑国早在公元前714年就与北戎干过一仗,并且俘虏了戎人两个元帅。在与戎人的战斗上,郑国有经验。

  对于首次与戎人交战,郑庄公有些担忧。公子突说,戎人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吾可诈败,沿途布下三层伏兵。戎人见有斩获必冒进,遇到伏兵必速奔,我军前后夹击,一定能够成功。

  对这样的分析,郑庄大为欣赏,按照谁发言谁干活的原则,用公子突为主将。

  结果呢,用《左传》的话来说:郑人大败戎师。

  郑庄公是个明白人,中原诸侯与戎狄之战那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战争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最终却是文化之争。打你不是为了灭你,就算最终灭了你那也不过是让你接受我的文化。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我吃什么你吃什么,我怎么吃你怎么吃,我用什么吃你也得用什么吃。

  战争就是武化,嘴皮子解决不了问题,只好用牙齿咬。若是夷狄灭了中原,那结果只能是披头散发,不得火食。也就是说你想戴个漂亮帽子,吃点熟肉,没门。这在中国(中原诸侯的自称)看来,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就算没有石门前盟,郑国也会派出援军,因为,郑庄公绝对不想被夷狄奴役。

  他派出了三百乘战车,这在春秋早期已经是很庞大的军事单位。当然,后来会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那是雪球滚成雪山之后的事了。按照周礼核定的编制,战车上有三个人,车左为主将,又称“甲首”,持弓箭,主射。车右执戈,主击刺,兼带排除障碍,叫“骖乘”。居中那位就是车夫了,叫“御者”。车左右后各有步兵二十四人,也就是说每车编制七十五人。

  此次出征,主帅世子忽,主将高渠弥。郑庄公用意很明显,他想让二人在磨合中走向亲密。

  他们不亲密吗?答案是肯定的。

  鲁、卫也派出了援军,天天都过寒食节那是不可想象的,只是行动上有些迟缓,当齐郑联军胜利的消息传来,人家掉过头来打道回府了,全当搞了一次公费旅游。

  郑军入齐,齐僖公出城五十里迎接,朋友来了有好酒啊。

  拳击赛场上,说好了不能过肩摔,不能击额击脑,不能头撞口咬,偏碰上一个练中华武术的,闪转腾挪上窜下跳,场上又没裁判,你怕不怕?

  不怕!世子忽很自信。

  我方车战,虽然行动不便进攻不易但是甲车厚重也不易失败。戎人用马,利于进攻但也容易被分割包围。我们以小胜惑之,戎人必然轻进。我再诈为败走,彼必来追。吾师伏兵以待,戎兵遇伏,必惊恐逃奔。奔而逐之,必获全胜。你看,这与他弟弟的招数大致相同。

  僖公大喜曰:此计甚妙。

  世子忽又道:这样吧,上国兵伏于东,以遏其前,鄙国兵伏于北,以逐其后,首尾功击,可保此战无虞。

  结果正如姬忽所料,北戎再次全军覆没。

  齐僖公再看姬忽,那更喜欢了。

  以前在石门,和他老爸歃血为盟时,齐僖公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寤生老弟,我有长女,尚未及笄,倘不嫌弃,愿为待年之妇。

  齐为大国,如此屈尊降贵,郑庄公自然喜不自胜,没想到的是,在世子忽这里吃了瘪子。

  娶妻讲究门当户对,如今郑小齐大,大小不伦,非偶也,孩儿不敢仰攀!庄公道:请婚出于齐意,若与之为甥舅,每事可以仰仗,吾儿何以辞之?忽对曰:大丈夫贵在自立,怎能仰仗于婚姻呢?庄公喜其有志,也不勉强。

  可能是齐僖公老来糊涂,也可能是以酒遮面,又一次旧事重提。

  世侄啊,我那长女无福,你不要,本说是嫁于卫国世子,结果呢碰上一个不要脸的。我能说什么,难不成让我和卫国干一仗?齐僖公唿噜一把脸,看来真是动容了。不说他们了,烦!小女文姜,啊,不说是天仙吧,那也是国色,世侄依然不允,不过,现在没法允了,三年前已嫁给鲁侯允了。我宗室中尚有靓女,若不嫌弃,让你老子派个人来,下个聘,你就随便挑一个!

  世子忽回了一车轱辘话,摆事实,讲道理,拉客观,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不要!

  见过犟种,没见过这么犟的种,齐僖公脸上挂不住了。

  席散之后,他又让弟弟夷仲年私下找到了高渠弥,道:寡君慕世子英雄,愿结姻好。前番遣使,未蒙见允。今日寡君与世子亲言,世子执意不从,不知为何。大夫能玉成其事,愿以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为献。

  白送个老婆,还有奖金拿,高渠弥胸脯拍的啪啪的,欣然领命。世子啊,你看人家齐侯就相中你了,你可别谦虚了。再说了,他日能得大国相助,对你也有好处不是?世子忽油盐不进:他日齐侯欲婚我,我尚然不敢仰攀,今日奉命救齐,幸而成功,若受室而归,外人必谓我挟功求娶,何以自明?高渠弥气得干瞪眼,说不出话了。

  世子忽回国,将辞婚之事,禀告庄公。庄公道:好男儿当建功立业,不患无良姻也。老子也支持他,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如此。

  智囊祭足也很是不解,私下里抱怨起了高渠弥:主公多宠,子突、子亹、子仪三人皆有觊觎之志。世子若结婚大国,犹可借其助力。齐不议婚,我们还要积极争取呢,奈何自翦羽翼?高卿从行,何不谏之?高渠弥也是一肚子怨气:你想我会不劝吗,他妈的不听啊。

  祭足长叹一声:郑国危矣!

  高渠弥素与子亹相厚,听到祭足的话,更有意交结。世子忽对郑庄公道:高渠弥与子亹私通,往来甚密,其心不可测也。庄公以世子忽之言,面责高渠弥,高渠弥转身都说给了子亹。子亹道:吾父欲用你为正卿,为世子所阻,今又欲断你我往来,君父在日犹然如此,吾父百年之后,岂能相容。高渠弥道:世子优柔寡断,不能害人,公子勿忧。子亹与高渠弥,自此彻底与世子忽走向了对立。

  公元前706年,在楚子熊通的授意下,随侯向桓王递交了楚国欲称王的国书。桓王肩伤还未愈呢,见此国书肺都炸了。奶奶的,都来欺侮我,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哇,立马回书不允。

  你不尿我,好,我自己为自己加冕。熊通称王了,自号楚武王。人家都是死后加谥号,熊通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武”,告诉你们,寡人要大开杀戒了!

评论
  • 那么长,看作者勤奋,给个好评。


  • 事业一定是利他的,才有价值。只要想一想你的事业是否帮助了他人?如果是,就该自信欣慰!帮助他人写作,培训和出版,培养人才培育作品,真做也是有价值的了。欢迎加盟翼书网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