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徐新国时,他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有点“猛”—远看是壮汉,近看是武夫。我曾多次去过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桌前永远支楞着一对巨型哑铃。偶见他从远处走来,虎背熊腰、虎虎生风,咋看都是符合“彪形”的大汉。忽一日,他赠我一本诗词著作《磨盾集》。我大为吃惊、连夜拜读,一个通宵就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读罢其作,再观其人,不得不叹服:此君真乃“猛士”也!
这年头,“诗人”的头衔早已不是什么桂冠。在公开场合称别人为诗人,往往会招致横眉冷对,甚至是破口大骂。然而作为文学殿堂的一颗明珠,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缕血脉,诗词创作从来都没有停止和消亡,依然有很多人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探索之路上执著前行。一些人试图寻找古典文学与当下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以诗词形式记录大千世界、众生万象,为后人留下一段时光的碎片和别致的历史。形形色色的探索者之中,徐新国的诗词创作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客观地讲,他的创作已经超越业余写作范畴。即便在专业文学圈内,他的作品也有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中华辞赋》杂志曾在“奇赋新碑”栏目头题刊登徐新国的《北苑一号院赋》。一位基层作者能在知名期刊领衔周汝昌、李东东等一干名流,绝不是碰运气的结果。古人写赋多与名胜有万千瓜葛,或登临有如泰山之所,或拜谒有如赤壁之地。徐新国竟为区区一院写赋,真可谓惊人之举。且看他如何起笔:“八百里洞庭湖水,有天下名楼,不及此苑一室之馨……”意象开阔、评论大胆、似有神助,但该不会是坐井观天吧?再往下看:“十万顷广袤草原,有千骑万乘,不敌此院远程炮火一啸之力……斯是弹丸之地,虎掷龙骧,有金戈铁马气吞云天之势也。”原来,徐新国笔下的北苑一号院就是朝夕相处的军营。铁打的营盘自然有特殊的地位和分量。难怪徐新国如此动情—“年年老兵去留,岁岁干部转退,皆以走者为憾恨。”如果将徐新国的这篇赋视为酒后之“咏”,或许更能理解他的肺腑之言:“何处关山月好?神州唯我军营。”徐新国在忌讳直抒胸臆的年代发出“求友之嘤鸣”,我们不须怀疑他的真性情了吧?因此,不管徐新国是否同意,也不管周围同志做何感想,我都要竖起大拇指,固执地说一声—徐新国是一位真诗人!
除了已面世的《磨盾集》,徐新国尚有一册《雕戈集》已到了呼之欲出、即将付梓的阶段。这位1966年出生的湖北郧县汉子,始终保持着老兵姿态,始终续写着老兵传奇。每隔一阵子,他都会让大家吃惊一次。瞧,当人们热议他的诗词创作之时,他的书法创作又引来更大关注。不久前,《中国艺术报》以专版形式介绍了徐新国的书法创作。笔墨难写是精神,值得庆幸的是徐新国写出了自己的精神!用评论家陈先义的话来说:“徐新国的思想追求和道德追求,远在艺术技巧的探寻之上,他把书法艺术的美与人格的美,完整地融汇于笔墨之中……”
而另一家书画报更是以整个头版的篇幅刊登了徐新国的“百龙书法作品选”。徐新国的书法一如既往令人惊艳,而更令人惊艳的则是他为这组作品写的《浅谈对龙的认识和创作百龙感言》一文。徐新国在文中坦言潜心书龙之事久矣,他对古典文学作品中龙的形象十分痴迷,“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受此启发,徐新国为百龙书法创作找到了方向和灵魂—书龙就是要弘扬一种精神,就是要敲响传统文化的黄钟大吕,就是要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
然而,弘扬传统文化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就难了。上互联网逡巡一遭,你就会感觉到危机四伏。今天的社会,见死不救的人多了,唯利是图的人多了,贪污腐败的人多了,尔虞我诈的人多了,薄情寡义的人多了……今天的社会,如果有人走上街头宣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没准还要被人冠以“五毛党”或者“精神病”的头衔呢!这一切,多么令人沮丧。难道中华儿女正面临失去信仰的危险吗?倘若这并非危言耸听,那么是否有人投身于挽救文化危机的行列呢?看完徐新国的百龙书法作品,我觉得他的创作已经具有这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凭心而论,当今时代的旧体诗、毛笔字等国粹在很多人眼中其实已沦为附庸风雅之物,或者被当做茶余饭后的谈笑之资,那些有着浓郁传统文化情结的读书人动辄被冠以“迂”字头衔。一位读书人甘为活着的意义上下求索、受尽煎熬,愿为人生的理想苦苦挣扎、百折不挠,这样的人可能非但没有受到尊重,反而要被周遭世界讥为异类。然而,徐新国似乎无视这一切,兀自沉浸在艺术世界。纵观其榜书作品,从主旨到寓意皆能感染人、鼓舞人、启示人。一言以蔽之,徐新国的作品洋溢着军人与生俱来的铁骨之气、热血之性、阳刚之美,在犹如烈焰升腾般的作品符号之后,又自觉不自觉地流淌出人性的宽厚与柔情。而恰是这一抹温柔,成为人生和艺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诗贵以小见大,举重若轻;书贵拙中藏美,刚柔相济;画贵淡中有笔,魂魄常存……徐新国对艺术有着极强的领悟力。观古往今来,看前后左右,艺术之路上摩肩接踵者多如牛毛,可是又有几人能窥见顶峰之风光?体验闻道之幸福?当今文明世界,闻道者多多益善,闻道者理应得到认可和尊重,从而在更宽阔的舞台上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由此可知,智慧越多责任越大,徐新国注定要挑更重的担子、走更漫长的道路。
自古圣贤皆寂寞,大凡智慧之士对生命的孤单和寂寞都有过刻骨铭心的体验。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见,寂寞始终伴随着智慧的灵魂。古人如此,今人亦不能免。若是退到远处审视这样的寂寞,我们或许要为这寂寞而流泪、而自豪、而幸福。与徐新国深入交流后,我感觉他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毫不夸张地说,徐新国犹如神奇的魔术师,寂寞洪流遇到他猛转了一个弯、急掉了一个头,从而诞生了冥冥之中的伟力,汪洋恣肆地奔涌于词赋句读之间,酣畅淋漓地挥洒于如椽巨笔之下。
看轻寂寞的同时,徐新国看重了情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总是能交到知心朋友。偶有闲暇之日,呼朋引伴、呼啸而聚,端搪瓷杯、开二锅头,一饮而尽、一醉方休。古人醉里挑灯看剑,徐新国醉里提笔上阵,灵魂在出窍与未出之间,眼神在清醒与朦胧之间,一张宣纸飞滚于案头,墨迹在电光石火的缝隙里飞流直下,宣泄、流淌,或者无法、无天……最终,神龙跃然纸上,猛虎盘踞纸上,呐喊响彻纸上。有了这样的手段和境界,徐新国不仅是一位老兵了,他开始成为一个关键词,要在灿若星河的文明画卷上留下点什么。再过很多年,人们或许不记得徐新国曾经官至“几品”、有过何等风光,但会记住诗人徐新国、记住书法家徐新国。我想,徐新国将因此获得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财富。
从六岁习书算起,徐新国已厮守寒窗、笔耕不辍四十余载!他只顾耕耘、不问收获。这样有如夸父逐日般奔走,血与汗洒出了一条斑驳之路。蓦然回首之时,我相信徐新国会灿然一笑—这些年来,他的诗词、书法作品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华诗词》《诗刊》等报纸期刊,由权威机构编纂的二十余部大型文丛和辞书收录了他的生平事迹和艺术精品。
仔细想想,人活一世能干成几件像样子的事呢?徐新国并非以艺术为职业,他在工作之余能完成如此规模和水平的创作,是十分了不起的。当然,取得如此成绩的徐新国始终保持着清醒。众所周知,艺术之道最忌唯我独尊,一旦滋生“老子天下第一”的念头,距离身败名裂的日子就不远了。徐新国生于乡野、长在农村,自幼刻苦勤奋、不耻下问,笃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深谙“尊人就是尊己”的道理。因此,徐新国始终保持着谦虚和谨慎,数十年来师从沈鹏、李炳焱、彭有斌等名师,孜孜不倦、持之以恒领悟为人和为文的道理。平日里,徐新国把自己看得很“小”。身为老兵,他数十年未曾改变自己的直爽和率真。与同行交流,他从不持领导之势,更不作名士之态。此外,艺术之道更忌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猴精”之徒耐不住清贫,更别提彻骨之寂寞、案牍之劳形。铁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位才华横溢之人,即便耗尽青春年华、写下万里长卷、著有充栋之言,可能还不如小辣妹唱红一首小情歌更能获取实际的好处。将青春和智慧付诸寂寞之事究竟图什么?究竟值还是不值?徐新国用数十载坚守给出响亮的回答:军人看重的是“能文能武”,是“厚德载物”,是“上善若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徐新国的灵魂里生了根、发了芽。今天,我们可以确信,这些种子已长成茁壮之木、栋梁之才。
客观地讲,徐新国算不上“公众人物”,也不能用“著作等身、名满天下”之类的词语去形容。然而透过他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才华,而是一位军人的信仰和灵魂。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似乎早已明了,但为什么还有人在艺术之路上一意孤行、上下求索?我想,生命之可爱和可敬,莫过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徐新国在装备科研单位工作。装备科研事业关乎国防大计,需要有文化、有才干的有志之士笔走龙蛇、记录历史、留魂驻魄,一切能起到鼓与呼作用的作品皆在期待之列。非常之事有待非常之人。在如此关键之时,徐新国一跃而出、一马当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国内多家知名媒体的显要版面,让人们见识了他的实力和勇猛。
现在,让我们抛开一切有吹捧之嫌的解读,以旁观者的身份重新审视徐新国其人其作,看看能否听到另一种声音?发现另一个奇迹?我相信,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猛士正缓缓走来。你和我一样,将成为幸运的见证者。那么,让我们一同起身,为此时此刻的徐新国喝彩和加
油吧!
执着于阅读,痴迷于写作!使调皮的孩子蜕变成今日的作家!喜欢那句“毛主席会保佑我的!”
执着于阅读,痴迷于写作!使调皮的孩子蜕变成今日的作家!喜欢那句“毛主席会保佑我的!”
唤醒了童年的记忆,我有段时间觉得秦腔好美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