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品读《祭侄文稿》

  某日,与三两个同窗坐于陋室聊天。谈天,说地,关注世界大事,争论家长里短。最终却一如既往回到艺术的话题上。这次,大家谈起了书法。我是书法上的门外汉,向来不关心笔的起落和行走、字的布局和技巧。但我却喜好欣赏。我是以情感论书法的,看到字里行间有生命力宣泄流淌,便会兴致陡增、哇哇叫好。于是清谈变为陈述和讲演。一人完毕,一人续之。轮到我时,我说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我看来,唯有谈《祭侄文稿》才能抖搂出我对书法的浅见和认识。

  我少时曾热爱书法,却没有习练的恒心,一暴十寒,终无所成。初读《祭侄文稿》,已是在古城读大学。那个下午,当我打开《祭侄文稿》顿时惊呆,脑海中再也想不起那些“蚕头燕尾、横轻竖重”的颜体字帖。仿佛凛冽的秋风正拍打着自己的面颊,眼前似乎升腾起森森云烟。我想,自己一定是看到真的艺术了。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与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遇害,颜氏一门被杀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派人到河北寻访侄子颜季明遗骸,躯干无存,仅得头颅。已至知天命之年的颜真卿肝肠寸断、悲愤交加,内心如飓风扫过。他寒心颜氏家族“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愤慨社稷崩溃、山河破碎,隧执笔写就《祭侄文稿》,全文230余字: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缺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祭侄文稿》超越了书法的规范,它忘却了审美,却以无极之相而令众美皈依。因此,我反对所有以布局、笔法和技巧衡量《祭侄文稿》的行为。在我看来,书写《祭侄文稿》时,颜真卿手中的笔不复为笔,墨和纸也已幻化为虚无之物。颜真卿是抓着一颗心在书写!一颗心揉碎了,滴着热的血,面对无边无际的风雨倾诉!而世界,在那一刻倾斜且支离破碎。

  一笔下去,墨的轻重无关紧要了!

  一笔下去,字的布局荡然无存了!

  一笔下去,卷面的整洁全然颠覆了!

  一笔下去,笔锋的起落行走癫狂了!

  一笔下去,眼睛里刀光剑影,耳朵里天崩地裂!

  一笔下去,已不是笔墨飞扬,而是一个人在撕开胸膛质问上苍!

  每读《祭侄文稿》,我都能在内心朦胧看见颜真卿。他的目光如流星闪耀,身体如风中之草左右摇摆。在他手臂挥舞的过程中,世界变得光怪陆离。我知道,当一个人在向天倾诉时,他的生命便能得到冥冥中的

  伟力。

  那一刻,颜真卿的生命之舟在浪涛中若隐若现,闪电般疾驰而去!

  那一刻,颜真卿用自己的心在大地上摔打,在人世间涂抹,在苍穹下嚎叫!

  那一刻,颜真卿登上了生命和艺术的巅峰,而《祭侄文稿》则成为巅峰之峰!

  当一切恢复平静,颜真卿回到乱糟糟的现实世界,他依然置身于支离破碎的河山之间,眼前还是那个阴云密布的人间。而《祭侄文稿》则缓缓升上天空,如一弯弦月洞穿了千余年的寂寞时光。我想,《祭侄文稿》最终抵达的地方一定是天堂,而自己正是从看到《祭侄文稿》才真正认识了书法。

  书法,就是书者生命的另一种存在。而艺术的法度,在臻于化境时便是对一切法度的抛弃和忘却。也许,大艺术的境界真可以形容为“无法无天”。

  苏轼曾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写下《祭侄文稿》的第二十七个年头,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奸相卢杞欲借李希烈之手铲除重臣,遂安排颜真卿前往劝降。虽知此去凶多吉少,但颜真卿依然义无反顾地去了。临行前他给儿子留下六字遗书:奉家庙、抚诸孤。可叹英雄至此无归路,颜真卿以古稀之龄惨遭叛军缢杀。

评论
  • yyq

    执着于阅读,痴迷于写作!使调皮的孩子蜕变成今日的作家!喜欢那句“毛主席会保佑我的!”


  • yyq

    执着于阅读,痴迷于写作!使调皮的孩子蜕变成今日的作家!喜欢那句“毛主席会保佑我的!”


  • 唤醒了童年的记忆,我有段时间觉得秦腔好美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