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归来(二)》

  约摸着是过了十天,在林雨即将焦虑,并在认真编写辞职信时,所谓嫡系领导的威力开始显现。公司行政一部正式下了通知,在将成为深圳办事处四个兵的名单中,林雨二字赫然在列。

  接着如前所述,他对于自己亲手种下养成的法国梧桐作了一番柔情告别。紧接着他又回到宿舍,不慌不忙地给深圳发了一封邮件。只见邮件中一句简洁的话:李德扬,我回来了。

  事情刚一定下便声张出去,这可不是他一贯作风。看来他很有把握李德扬对他是无比欢迎的。也罢,虽是夸张,但我们还是成人之美,容他独自这样想。

  如今归来已成定局,剩下的便是安心等着朱大的召唤了。根据他的了解,等相关前期事宜办理完毕,那时大概会是初秋。在初秋归来,却也是一个浪漫时节。

  他已经被调离了工作岗位,成天跟在朱大身后,为这位极端忙碌的嫡系领导所随时差遣。时间飞快,一眨眼一个月溜得无影无踪。深圳办事处的人将分为两批间隔一个星期先后抵深,林雨和朱大是先锋。朱在在飞机上毫不客气地说:“带上你没多大用处,凡事我还是要亲力亲为。只能说你挻会投胎,刚好是深圳本地人,可以当导游和地图用。”

  林雨不予回应,他正陷入回忆与沉思。“下午我就要重新踏上家乡的土地了。落地即是机场,那是当年你失信于我的地方,徐艺。实不相瞒,我耿耿于怀。说好了要送你进入登机口;说好了一起听机场上方那声发音标准的登机提示;说好了要看着你所乘坐的航班起飞。可当我按约去到你家时,却面对了好一个人去楼空境遇。不知这三年你可曾回来过。想想也气人,我竟错过了整整三年。若是这三年我一直在这里,而你也曾回来过,那我们的再见肯定是必然的。”他摇摇头,“再扼腕叹息也无用了,今后我们都且行且看吧!”

  他的思绪还未从徐艺这边抽离,出口处的人群中,李德扬的身影却闯入眼帘。

  李德扬向来讨人喜欢和亲近。今天他开着一辆好车,着装整洁干净不出格。想来朱大也是对他兴趣盎然,自己要求坐在了副驾驶座,一路上与李德扬一番谈天说地。

  林雨不参与谈话。身为本地人,他绝没有初来乍到的各种心绪,如期待,如欣喜;又如迷茫、如不安。车一上机场高架,他便心中一闪:恩——依旧如此。这反应,好像自己的家乡给人以不外如是的感觉似的。

  车远离了机场,他问前面二人:“方不方便到深南路上走一圈?”

  朱大回:“时间还早,我没问题。”

  李德扬接下:“从了你此时的兴。”

  每个足够熟悉深圳的人都能至少叫出深南路沿路的十处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名称。李德扬驱车一路从西至东,林雨默数着这些久违了的名字:南山科技园,世界之窗,何香凝美术馆,报业大厦,市民中心,会展中心,老市委,深圳书城,京基100,地王。看到这些存在,人们便会知道生在一个泱泱大而古的国家中,这座城市是如何用了三十载便强势构建了“北上广深”这一城市格局的。

  林雨无心夸耀家乡的辉煌。他想:人是独立自主的,思想是自由的。喜欢的自然会喜欢,认可的自然会认可。家乡不需要他作任何故意的推荐,他也不想去做这样的事。

  反而是李德扬,听朱大说自己只是出差时来过两次深圳,且每次都很匆忙,他便极度热情起来。从地标、景区、美食;再到工业、科技、金融,当然也免不了要提及自己刚接手不久的和夫店。

  为此,朱大初次见面就对李德扬表示出了赞赏。

  “听林雨说你是个富二代,并且看他对你不热情,我还以为你是那种名声不好的富二代。看来是我肤浅了,你这小伙子,在你的同龄人中绝对是一个佼佼者。!”

  李德扬不甚谦虚。

  “深圳潮汕人很多,底子殷实的也很多。但像我这般底子殷实还为人随和、大方、善良的潮汕人可真不多!”

  说完自夸之言,他正好把车开离了深南路。应朱大要求,他先把朱大送至酒店。又应林雨所示,在他踏进家门前,他们先一起来到了和夫店。

  林雨深情地摸着一楼的寿司回转台,目光四处顾盼,不舍遗漏。

  李德扬在他身旁坐下,眼神也似拉出了很远的距离,对朋友说:“当时是你带我来到这里的,现在这里属于我。所谓缘份,奇妙难言。”

  说罢,两人无言地喝起酒来。

评论
  • 好书,非常喜欢!


  • 找一个像林雨一样能给自己念诗的人


  • 好书!


  • 写的真好,已好评,请有时间回访下《海螺里的天空》,给予好评,请多指教啦!


  •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喜欢你的文字,加油!桃锦携青春成长小说《南征》前来拜访,望回访~


  • 潮汕,熟悉的字眼


  • 已好评,文采不错。继续努力


  • 文笔非同一般,已为你点赞,有空希望回访抽象战争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