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深知,要树立自己的权威,仅靠专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治国方针,以显示自己的帝王之才。武则天完全相信,也有能力驾驭群臣,自己有能力治理天下,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于是,她结合自己执政中的得失和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势,以及对国情民意的分析,经过几年的思考,在公元六七五年一月提出了自己的施政大纲十二条请高宗定夺,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建言十二事”。其内容为:
一、发展农桑,减轻赋税和徭役;
二、京师附近的百姓免除租税和徭役;
三、停止对外用兵,以道德教化天下;
四、普天之下无分南北,不论宫内宫外一律禁止浮华浮巧;
五、避免大兴土木,节约开支和劳动力;
六、广开言路;
七、杜绝谗言;
八、王公以下都要学习老子的《道德经》;
九、父在母亡,为母守孝三年;
十、上元元年以前,有功劳的人已发给委任状的,无须再进行考核;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者增加奉禄;
十二、文武百官任职已久,才能高而职位低的,可以越级晋升。
在二十事中,武则天一方面这是要表明自己是李唐皇权的忠实维护者,而更重要的却是提出了要以道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实行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在当时最重要的是停止战争,第三事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就把这两者具体而微妙地结合在一起了。一、二、四、五等事中提出的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展开的。六、七事提出的广开言路,杜绝谗言,要求建立良好的政治风气,也是为了保证这个方针的实行。第九事,父亲健在, 为母亲的服丧期由一年改为三年。表面是要把女的地位提到和男的一样,实际是为自己要以一个女子来掌权而制造舆论。最后三事中提出的勋官已给告身(证书)的不再追核,八品以上官员增加俸禄,低级官员久不提升的晋级,则是满足中小地主和下级官吏的要求,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十二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应了唐在边疆由进攻转为防御,中小地主和中下级官吏要求在政治上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形势。武则天建言十二事说明她再次抓住了潮流。高宗皇帝对此很是赞赏,下诏褒奖赞美,并令各部门实行。
为了起到表率作用,号召臣民重视农桑,武则天竟打破惯例,在洛阳邙山之南以隆重的规格举办亲桑亲耕活动,并要求朝中百官及各地朝觐使者都来参加。她想通过这一举动表示她奖励农桑的决心。
公元六八一年春天,河南、河北一带都因上年遭受到严重的水灾,春荒严重。武则天带头捐出脂粉钱,还把按皇后服饰制度穿的有十二道褶裥的罗裙,下令改为七道褶裥,以表示节俭,减轻人民负担。高宗为此很感动,他在给雍州长史李义玄的诏书中说:“朕想使风俗淳朴,让天下的人都能勤俭。现在听说有不少懒汉不很好地务农事,如此一遇到灾荒,就会挨饿。那些花色繁杂的绫罗锦缎和花裥裙等,费工很多,浪费人力。天后是我的妻子,她只不过穿七襞的裥裙,这并不是她不喜欢漂亮,而是要带头节俭。现在,那些紫服赤衣,民间公然服用,而那些商贾富人还厚葬死人,越过规定的礼节。对这些要严加禁止,使他们不再如此。”皇后亲自带了好头,高宗在指令臣下大兴勤俭之风的时候气也壮了许多。
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和她的身体力行,使她获得了广泛的支持,逐步赢得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