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对于废王立武虽然主意已决,但两次会议未得到任何支持,不免又生疑虑。他又主动上门去征求李勣的意见。
讨论立废大事的会议,宰相李勣意外地没有出席。他的理由是身体染疾,行动不便。这并非是一次简单的疾痛,内中大有文章。
李勣从十七岁加入瓦岗军以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在政治风雨中闯荡多年。他老于世故,处世慎密圆滑。他早就看出了废立皇后的这场必不可免的斗争,但他一直是远远地躲避着,两派都不得罪,抱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不过,在内心深处,他还是站在高宗和武则天一方的。他对长孙派是疏远的,但不愿在他们面前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对于这次决定性的会议,李勣认为还是保持沉默为好,且看看风向再说。
现在,高宗亲自来和他商量,他就不得不说话了。高宗说:“朕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等人固执地认为不可。你是顾命大臣,这件事你看怎么办?”李勣不假思索地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再问外人?陛下完全可以自作主张!”
李勣的话虽然不多,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也是开国元勋,担任司空。尽管不掌握实权,但地位很高,他的话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可以说是废王立武的关键一票,这一票使迟疑不决的高宗皇帝打定了主意。
为了彻底压倒长孙派,武则天的心腹许敬宗在朝中制造舆论,说:“田舍民夫多收了十斛麦子,还想换个妇人,何况天子要换皇后呢?这完全正当,不能容许他人异议。”武则天令左右的人将这些话委婉地传给高宗,高宗的决心更坚定了。他不再留恋那位他素所敬重的顾命大臣,将褚遂良贬谪到京师南两千多里外的潭州去任都督。
公元六五五年十月,唐高宗将王皇后、萧淑妃废为庶人,并下诏:“武氏的先世功劳很大,声望和官位都很高。过去武氏以才华出众、品德优异而被选入后宫,在宫中有很高的声誉。朕昔日为太子时,特蒙先帝的恩准,常侍从在先帝身边,早晚不离,亲眼见到武氏勤奋谨慎,从不与妃嫔之间争吵不睦。先帝详察,经常赏识赞叹,乃将武氏赏赐给朕。她侍奉朕就像当年那样贤德,所以朕立她为皇后。”
至此,武则天经过和长孙派旧势力的激烈较量,终于取得了这场争夺凤冠之战的胜利,登上了皇后的宝座。这一年,她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