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崇文编书

  第二节 崇文编书

  话说当年太祖西巡洛阳,天朗气清,心情甚好。车辇过处,百姓欢呼。突然,一个大汉拦住圣驾,高喊着:“我有治国良策,进奉皇帝陛下!”原来是张齐贤。

  侍卫大喊一声:“大胆刁民,惊扰圣驾,你可知自己犯下死罪!”说罢拔刀相向。太祖突然大喝一声:“住手,你是何方人士,有何治国良策,且说来听听。若是虚张声势,言过其实,定不饶你。”

  “谢陛下不杀之恩!”张齐贤不卑不亢,“我乃山东士子张齐贤,有治国十策。”

  太祖道:“带他回去!”张齐贤跟着车辇,在一旁说道:“天下初定,北汉顽抗,契丹陈兵幽云,畏我宋军之勇,不敢轻易来犯。收复幽云,必先剪灭北汉,不宜贸然北上。陛下宜分封田地,改风易俗,使民有所耕,富民强国,三五年后,我大宋兵强马壮,补给充盈,收复幽云,可定乾坤!”

  太祖一听到剪灭北汉,收复幽云,心想道: 这张齐贤非等闲之辈,胸中之志竟与朕不谋而合。太祖端着茶喝了一口,又问:“你且说说,如何富民强国?”

  张齐贤躬身一揖:“我怕说不好。”

  “哦,为什么说不好?”

  “陛下,小人从前日起粒米未进,现在已经两眼昏花,能否先赏赐小人一顿饭。待我饱足,一并陈述。”

  侍从们都哄堂大笑。

  “好,来人,赐饭!”

  张齐贤吃完,讲述他的十策:“陛下,小人胸中十策,乃是: 取并汾、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良吏、慎刑、惩奸。”

  “有道理,请细细分解……”

  太祖听罢,表情凝重,“你这十策,取并汾二州、富民、敦孝、籍田可取,其余皆不足取。”

  “陛下,小人以为这十策皆攸关国运,无一策不可取。”

  张齐贤见太祖用人讲究法度,有理有据,便不再坚持,谢过太祖,拿着赏银离开了。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这次科举,最终进士科录取了一百零九人,诸科二百零七人,此外,太宗命礼部翻阅贡籍,将前朝参加了十五次考试而没有中第的人一并赐予出身。这样算来,此次科举考试整整录了五百多人,实乃前所未有。

  这日太宗在开宝寺设宴,宴请全部中第考生。这开宝寺内供帐甚伟,中举的考生们都感到荣幸之至。

  太宗容光焕发,对诸考生说:“诸位寒窗苦读数十载,换来今日金榜题名,实至名归,是我大宋栋梁之材。请与寡人同饮一杯。”

  考生们起立,对着皇帝躬身一饮。

  “今日惠风和畅,朕心情畅快,诗兴渐起,且先赋诗一首,以飨诸位爱卿。”

  众人鼓掌。逢春酒一杯,百卉向阳开。

  梨花看似梅,光扬迎日彩。

  嫩柳引清风,黄鸟声吹台。皇帝诵出三句来,却左顾右盼,想不出第四句。“哈哈哈,来来来,共饮此杯!”

  诸考生这才反应过来:“好诗,好诗!”

  “方才寡人先起兴一首,召唤诗情,待寡人再作诗一首。”京都繁盛谁比矣,十二楼台重重起。

  九衢车骑日喧喧,广陌欢呼歌帝里。

  我今御宇临天下,物泰熙熙忻朝野。

  村夫击壤荷丰年,侯门朱紫皆风雅。

  无为一坦已成功,关防绝虑闲战马。

  唯愿君臣千万世,六合同心归华夏。太宗皇帝作出这首诗来,诸考生都匐倒于地:“陛下洪福齐天,大宋王朝千秋百世。我等臣子定勠力同心,以报皇恩。”

  这时,太宗问道:“哪位是张齐贤?”

  张齐贤起身应道:“回禀陛下,正是在下。”

  太宗朗笑道:“张君为先皇画地陈十策,寡人早有耳闻。君之十策,太祖皇帝不及采用,寡人倒都听进去了。寡人行‘举贤’一策,才有今日这闻喜盛宴,这都是爱卿的功劳。”

  继而太宗让宫人宣读每位考生的治所与官职,张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

  喜宴在喧乐声中散去。天子门生领着赏赐十万钱,即分赴各地去了。

  送走诸位门生之后,太宗这日巡视了昭文馆、集贤馆。集贤馆的书堆积如山,昭文馆又太小,走路都困难。太宗问昭文馆大学士:“为何不妥善安置图书?”

  “回禀陛下,太祖灭后蜀,得书一万三千卷,灭南唐得书两万余卷。前不久,陛下广开献书之路,搜罗天下图书,如今整个昭文馆内足足有八万卷图书。”

  看着这昭文馆地处洼地,陈设简陋,勉强能遮风挡雨。太宗对手下人说道:“若此之陋,岂可蓄天下图籍,延四方贤俊?若来一场疾风暴雨,还不作践了图书?”

  太宗回宫后,立即命令工部选择地段,修建新馆。日夜赶工下,新馆不久后就建成,壮丽恢宏,太宗为其定名为“崇文院”。

  望着崇文院,太宗对众臣说道:“朕决议延揽天下英才入崇文院编书修史,延续我华夏文脉,保我大宋万世基业!”

  “吾皇万岁,这是天下的福音!”众臣跪拜于地。

  崇文院建成后,太宗每日来读书三卷。太宗喜读书的事在朝中传为佳话,士子无不服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