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

  水蓼把花开在夏秋,果实放在秋。花小,白色或淡红色。瘦果卵圆形或三角形。叶,常有深紫色V字斑纹。

  有的地方叫红辣蓼、柳蓼、辣蓼。我们那儿叫辣蓼。我的家在广西钦州灵山县的一个小山村,水多,山丘多,沟渠多。适宜水蓼生长。依我看来它不挑地方,田野、路边、湿地、水边或者水中,有水就长。

  我们那儿一年钟三季庄稼。两季水稻,一季其他,辣椒、生菜、豌豆……夏中,两季庄稼交替,稻子铺满晒场,金黄金黄;田野里,禾秧(稻谷的小苗)嫩绿,亭亭;沟水粼粼,稻杆光秃秃。辣蓼抓住这个时期,一时独大,棕红或青绿色的茎,挺直身子,占领稻田。淡红色的花,在田里,笑得招摇。

  水田,不连片,一座座山丘,把它分成小块,小则几分,大则一亩多。记忆里家里面最大的那块田,一直租给隔壁村的王叔种,作为补偿年底给我们100斤的谷。初三那年,王叔送谷过来,跟爸爸抱怨:“明年,不种了。种不了了,田里水蓼不知道有多少!”父亲没说什么,热情的招呼王叔吃饭:“吃饭,饭煮好了,吃了再回去。”王叔走后,他跟母亲努努嘴:“不种就算!”

  水蓼真是个麻烦事儿。你瞧,春一到,它自把水田全占满了。红的花,红的身子,红的叶子,红通通的一片。如果这是高粱,该多好呀!

  一池子水蓼是种不了水稻的,会抢肥!儿时,要帮家里种庄稼。有年开春,雨水开涨,又加上一年没种庄稼,田里的水蓼长得格外放肆,一个个顶着通红的穗,身子直得挺挺的,全是半米高。

  我和母亲不停的挥舞着草钩(专门用来割草的刀,弯似月牙,通身黑,木制钩柄,长一米多。),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哗哗哗哗”。一起一落之间,一钩子水蓼往后飞。汗珠子从我的额头冒出来,一滴一滴,流进脖子,流到后背,砸进脚下的土地。母亲把身子曲成九十度,一挥又一挥,挥得土黄色的脸通红通红的,像上了一层红霜。挥整整一天的草钩,手上会磨出疼得火辣辣的泡,腰酸得很。水蓼也神气不起来了,横七竖八的倒在田里。明天有个好太阳,晒去水分。傍晚,就把断根的水蓼堆成一堆,山状,点火烧。是很好的肥呢。

  其实水蓼有点儿真本事。

  一则家乡常有人捉蚯蚓。或卖钱。喂鸭。喂鸡。怎么捉呢?先选一块蚯蚓泥多的地。蚯蚓泥就是蚯蚓的大便,一团滑滑的泥。选好地后,在桶里放楂干(楂树果实做成的),加水,加满。最后抓过一把辣蓼,放水里,使劲揉搓,把辣蓼的汁揉进水里。调好的水,灰黑灰黑,飘着辣蓼的清香。把水整桶散泼到地里,连泼几桶,蚯蚓闻着味儿就冒出来了。嘘,捡蚯蚓可得轻些,它精着呢,听到动静就往回缩。

  二则中草药图鉴上记载。水蓼全草煎服,治水泻、痢疾、肠炎。配20克麦芽煎服,治小儿疟疾。配淡竹叶、姜茅草,治风寒大热。

评论
  • 让我想起小时候挑马兰头、野菜、水芹……很多儿时的趣事。支持给好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