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病房初探母亲

  同学聚会结束,有老同学前来邀请静文,希望她能到自己的家里去做客吃餐饭。静文婉言谢绝了朋友们的盛情,独自一人拎着一袋水果,来到了大宁医院。

  按响了二楼三病区的门铃,护士打开上面的小门,探出头来,问她是谁的家属?静文作了回答后才准许进去。

  进了病房,静文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窗口病床边的母亲。灰白的头发,穿着医院发的病号服。静文快步地走到母亲面前:“姆妈,我看你来了,你认得出我吗?”

  母亲抬起头来,露出了惊奇的神色, 吐出了一句:“你是静文?”

  “哦,姆妈还记得我。” 静文有点欣慰,接着说:“姆妈,你晓得我现在在哪里吗?” 只见母亲的头,像拨浪鼓一样地来回摇摆了一下:“这个我不晓得了。”

  负责管理母亲生活的护工阿姨过来了,问静文:“你是第一次来看病人的吧?是她的大女儿?现在是住在上海的?”

  静文说:“是的,我不住宁波,是第一次来看姆妈。”

  静文说着打开带来的水果袋,拿出两只萍果,塞给护工阿姨:“阿姨,我难得回宁波一次。我的母亲,请你们多多费心,这两萍果你吃吧,这里还有不少水果,请你有空给我母亲吃。”

  静文接着剥了一支香焦,递给母亲吃。

  护工阿姨说:“我们经常问你母亲,你有几个孩子?她有时候说三个,有时候又说有四个。”

  静文无奈地苦笑了一下:“是她把我忘记了。”

  静文环视了一下病房,六人一间,全是女性老年痴呆患者,母亲的病情是最轻的,能在病房内自由走动。这病床是靠窗边的,也是最里面一床,位子很好。放眼窗外是医院的绿化,空气也比较好。另外五人的病情都比母亲重,有人被固定在一张靠背椅子上坐着,一根木头在她的胸腹处横锁着,她迟缓地抬起头来,傻傻地看着静文。也有人是常年长卧在病床上的,连说话都很困难。

  “姆妈啊,你也会有今天!” 感情这东西,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做作!说实话,看到了这些,静文心里很解恨!压着自己半个世纪的郁闷一下子全释放了,身心轻松了许多。

  母亲这病完全是一个人太寂寞闷出来的。静文心想:“如果当年父母不离婚,如果当年母亲能让我回宁波顶职,如果当年珊珊能来宁波读小学…… 现在的母亲和父亲,正是安享晚年,四世同堂的幸福老人。”

  “弟妹们都是在你的身边长大的,从来都没有离开了过你,他们的孩子也都是你带大的,他们二代人都被你宠坏了。现在你一人进了医院,谁会全心全意地来关心照顾你呢?”

  “你如果能用宠爱弟妹们的一半,放到我的身上。不,哪怕是宠他们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就会感到很幸福,我就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如回到宁波,一定是你家庭里的得力助手,你也不会这么辛苦这么苦命啦。”

  想到这些,静文在心里暗暗地骂着母亲:“活该,自作自受,这就是报应!”

  静文到办公室找医生,咨询母亲的病情,医生对她说:“这种病最主要的是家属要给予多多关心和照顾,从心理上让病人多得到慰藉,你们要常来多来医院看看你母亲。你不在宁波,要让你弟妹们多来看看。”静文问:“我母亲的病,能不能治愈?要住院多少日子?”医生答:“这病是不能治愈了,来医院住院主要是用药物控制病情,使病情发展的缓慢一点,以此来延长老人的生命。这病的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护理能好一点,就能多活几年。”

  咨询完后,静文回到了母亲的床前,她今天是要返回上海去的。来前,已买好了回程的火车票。临别前,她向护工阿姨交待几句后,就告别了母亲,回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