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十 章: 病房又探母亲

  自从去医院看望过母亲后,静文对母亲的“恨”已慢慢地转化为对母亲的“怜”。毕竟血是浓于水的,母亲的病,让人心酸,让人心痛。况且静文又是非常渴望亲情渴望母爱的人,她虽身在异乡,但心里时常记挂着在病房里的母亲。

  静文抽空又来到了宁波看母亲。

  当静文第二次走进母亲的病房,刚巧是吃中饭的时候。病房里的两位护工阿姨每人同时要照顾几位病人吃饭。她们在这里刚喂下你一口饭,放下餐具,马上又转向另一位病人去了。静文看到后,连忙从护工阿姨的手里,接过餐具,慢慢地喂着母亲吃饭。那天中午的菜,是红烧小昌鱼另加一点蔬菜。静文试着尝了一口,昌鱼太小了,肚里的都没有洗干净,味道有点苦,很难吃。静文不忍心让母亲吃这么难吃的鱼,但母亲好象感觉不到,很配合地让静文一口口地喂着。

  听护工阿姨说,这里的护士每天都会带着病情轻一点的患者,到楼下花园里去做做操,活动活动。再加上母亲住院后,用了适当的药物,控制和稳定了病情,现在的母亲看上去,精神好了许多,人也胖了不少。

  静文一边喂,一边和母亲聊天:“姆妈,我又来看你了。你现在感觉好一点了吗?”

  “我感觉蛮好的。”

  “我现在已住到上海去了。”

  “哦 ,那你这次来宁波要多住几天。”

  “我在宁波没有地方住的。”

  “南宁小区的房子不是好住的吗?这房子是买给你的,你退休后可以来住的。”

  “我早就退休了,你们不是不让我住吗?”

  “这房子是我的,啥人不让你住?”

  “你们不是一次次地把我赶出来了吗?”

  “谁赶你了?”

  “你和丽文呀!”

  “你尽管去住好了!我买这房子没要过她一分钱,她凭什么不给你住?凭什么要赶你呢?我是向你小嬷嬷借了二万元钱,才凑齐房款的,这笔债我还了二年才还清的。要不要算给你听?”

  静文的眼泪“唰唰”地掉下来了,滴在母亲的饭里,她索性放下餐具,背过身去,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的眼泪。护工阿姨见状,马上过来接过了餐具。

  老年痴呆症是小脑萎缩才失忆的,它的特点:以前的事,能记得一点,越早越记得。最近的事就记不住了,越近忘越快。母亲住院已久,这些旧事仍然会这么清楚地印在她的脑子里。

  静文早已多次听说过母亲所说的事情,叔叔也对自己说起过的。静文的叔叔也和舅舅一样,很喜欢这位大侄女静文的。

  静文是在宁波奶奶家里出生的,当初的叔叔还没结婚,全家同住在中山东路的茶叶店楼上。平时叔叔总爱逗着小静文玩,最使人佩服的是,叔叔不但能给小静文换尿布,而且还会给小静文把屎把尿,比静文的母亲还内行。这和隔壁修缝纫机店的邻居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他们的家里,也刚养了一个毛毛头。叔叔常去他们家里玩,对小毛头是非常好奇的,这也使叔叔学会了这些婆婆妈妈的事。他只要朝静文的屁股上“啪啪”地拷二记,静文就会“哇”地一声哭,随着哭声,把尿成功。

  静文每次回宁波,只要有空,她也会到叔叔家里去看望叔叔和婶婶。当叔叔知道母亲后来改了初衷,他很生气,对静文说:“如果晓得会是这样结果,我当初就不会把身份证给你姆妈啦 。奶奶的房子如果我一定也要一份,也是应该的。”

  这老家是奶奶的房子,在拆迁前还要拿叔叔的身份证去进行登记的。是母亲亲自跑到叔叔家里,去拿叔叔身份证的。母亲曾在叔叔的家里坐了一会儿,也向叔叔和婶婶提起父亲签了房子的《赠于合同》。母亲说:“这次鲁明威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这房子最后总是要归鲁家子孙的,想明白些,就对了。”

  “我是想把我的拆迁款,给静文母女买一套房子的。外孙女就要毕业了,让她先来宁波工作。静文明年也能退休了,她是一直想回宁波来的。现在就把我的一份补给她吧,我不想让她记恨我一辈子……”

  这些母亲说的话,全是叔叔亲口告诉静文的。他最后劝静文“坚强一点,想开一些,一切靠自己。”

  “对,一切靠自己。”静文擦去了挂在脸上的泪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