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ckingbird

  我怀疑妹妹得了忧郁症。当我询问她的时候,她垂着泛红的眼帘并不说话,这着实让我感到害怕。吃晚饭的时候,我在桌上摆好碗筷,敲响她卧室的门,试图用轻松愉快的语气邀请她加入晚餐行列。门后没有传来脚步声,只有一句沉闷的“我不想吃”敲击着我心房。我想打开门,却发现被锁上了,突然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涌上来,我几乎是冲回自己的房间翻箱倒柜起来,找到房门钥匙后又冲回门边,还遗漏了一只拖鞋。当我打开房门,看到妹妹弓着背平静地在书桌前坐着,面前摊着一本空白的作业本。她抬起头问惊魂未定的我:人为什么会死?

  之后的一个礼拜里,她天天问我这个问题,就像祥林嫂不停地问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我总是转移话题让她别再思考这个问题,比如我会说今天晚上有好看的电视节目(她曾经很感兴趣的),或是主动和她聊起学校的情况,再者让她做一些家务活以转移她的注意力。不能说这些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可她流泪的频率似乎在日益增高。

  有时我回到家,她不是正在哭泣就是刚刚哭完留下满脸狼狈的痕迹。每天早晨我去叫她起床,她总是迅速地应声而起,有条不紊地穿衣,整理书包。其实她很早就醒了,也有可能一夜没睡,我摸到她的枕头上湿漉漉的。饭量比我还大的她胃口越来越小,这使我的担忧加重。

  我不止一次向她解释生死是整个自然界的规律,人也是如此。“人之所以会死,正是因为是人啊。一个人一旦出生,那他注定要在未来的某天迎接死亡。”“可是我不想死。”“亲爱的,没有一个人想死。如果你一直把时间浪费在思考‘我不想死’但却什么也不做,那你就是在浪费有限的生命了。你要继续浪费下去吗?”“我能做些什么呢?”“这世上有太多事值得你去努力了,别那么消极!”“不,所有的事都没有意义。”“你为何这样说?”

  我思索是不是她的学校生活出了点状况,才导致她这样郁郁寡欢。于是我约见了她的班主任,那是一个令我感到厌恶的老师。一点儿也不夸张。她那毫无真诚的态度,不耐烦的神情,自以为是的言语,都让我在同她对话时感到窒息。“她在班里很少说话,是个非常内向的小孩。如果我在上课时提问,举手的人中一定不会有她。如果不是交作业时看到她的本子,我都怀疑我的班里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学生呢!”我的耳朵本能地拒绝听这个老师批评一个她根本不了解的学生,只好礼貌地告辞了。

  回家时,我和她聊起学校生活,以及最近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顺便询问她对班主任老师的看法。她说:“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她把一部分班里同学送的礼物扔掉了。”“为什么?”“因为那不是玫瑰花,不是巧克力,不是任何有用的东西,那是毫无用处的贺卡,”她看着地上的砖石边走边说,“我去办公室的时候亲眼看到她扔进了垃圾桶。”我吃了一惊,想起教师节前一夜她辛苦作画的样子。这件事她从未提起,在我今天引导之前。不过我知道这也不是引起她不快乐的根源,教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

  一天睡前,我刚刚吃过药,路过她的房门前,她问我:“人死了之后还会有感觉吗?”太好了,她终于不再问我之前的那个问题,而是已经接受了人会死的事实。我说:“死了之后不会有感觉,所有的感官系统都不再工作了。”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惶恐,说:“就是再也看不到,听不到,也走不了,跑不动了……”“是这样。人死了就什么都干不了了。”当我说出这句话我就后悔了,我真的想狠狠扇自己十几个巴掌来挽回我的过失。这句话彻底刺激到了她脆弱的神经,她不再说话而是把头蒙进被子里,嘤嘤地哭泣起来。任我怎么说服都没有用。

  她开始变得沉默,也不再跟我讨论关于生死的问题。她的沉默就像阴云压在我头顶,我宁愿踏踏实实地下一场雨,也不想被低气压扼住咽喉。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但我毕竟不是亚里士多德,没法猜透一个9岁小孩到底在想什么。

  周末我决定带她出去散散心,在带她寻求专业的心理疏导之前,我已经做好走到那一步的准备。我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我把她带到多伦路上的小人书怀旧书店,希望她能沉浸在儿童画的世界里面。这才是她应该探索的世界。当我们路过到鸿德堂门口的时候,她却一把把我拉进去,说想看看。门口志愿者女孩发给我们一本小册子,上面印着“上帝爱世人”,她接得很快。教堂里在放关于基督教的宣传片,她拉着我在长长的椅子上坐下。她好奇的眼睛环视着周围的一切——椅子背后的圣经,炫丽的窗户,同在观看影片的妇人。

  我强行拉走她,走进隔壁一家小人书书店。我挑选了几本我小时候最爱看的递给她,她草草翻了几页就兴趣寥寥地放下了。我意外地找到了我一直想看的一本书,在那个年代的定价,廉价得只要几毛钱。她似乎被店内灰尘熏得睁不开眼睛,又或者在想别的事情。

  从那天起,她每天都会盯着从教堂领到的小册子看上好一会儿。直到一天,她告诉我她不再伤心了。我欣喜若狂,她说:“人死了之后还有灵魂,灵魂会转世。人生就是不断的轮回。”我嘴巴张得大大的听着她坦然地说出这些话。

  再后来,她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深陷在阴暗的角落无法自拔。她一如以往睡觉,上学,看电视时哈哈大笑,对着零食流口水。小孩子很会遗忘,好像掩埋往事的本领与生俱来。一旦长大成人,这种本领便会渐渐消褪。知更鸟不再歌唱,痛苦历久弥新。

  我走进浴室,如释重负地洗了一把脸,打开镜子后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小药瓶。虽然有人不止一次提醒过我,把药放在浴室容易受潮,但已成习惯。

评论
  • 加油创作,小编已经默默关注上你了。责任编辑:猫小米


  • 开新篇了?故事弄紧⋯⋯从矛盾开始,难题开始,让故事有动力。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