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为了避免再发生纠纷,辅导员要耿枫换集体宿舍。

  耿枫不愿意,她觉得自己没有错,为什么要她换?该换的应该是别人。换她,就等于宣布是她一个人错。

  辅导员说,不是这个意思。在这个宿舍里,你是孤立的,她们人多,总不见得让她们全搬出去吧?再说,你搬到一个新环境里,不是蛮好的么?

  耿枫想想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她被调到别班的一个女生宿舍。

  新宿舍的同学们对耿枫还很友好。之前,听说了耿枫在原来宿舍的事情,觉得一伙人欺负一人不应当,对她倒反而生出同情之心,而且也钦佩她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性格。耿枫见到大家的友好表示,也稍稍改变了原来那种冷淡孤傲的态度,和新宿舍的同学相安无事。

  宿舍里的同学最近热衷于健身减肥,她们在网上建了一个健身QQ群,经常在群里交流经验。有同学邀请耿枫参加,耿枫心想,在QQ群里可以相互交流沟通思想,对自己和同学的和谐相处有好处;再者,自己也喜欢体育健身活动,何乐不为呢?于是就加入了同学们的这个QQ群。

  进入群里不久,就看到大家正在议论着打乒乓。见都在提那个叫“P大叔”的网友,耿枫不由关注了起来。

  原来,打乒乓最初就是P大叔提议的,他反对女生们去做瑜伽瘦身,说不如打乒乓,既好玩又健身。同学们听了他的建议,便约好去了体育馆乒乓房,由P大叔担任教练,练习乒乓。

  耿枫看到同学们在QQ上纷纷议论着前两次的乒乓活动,对P大叔的乒乓技艺赞不绝口,说P大叔左右手都能挥拍打球,特别是那个高抛发球,看得人眼花缭乱,那小小的乒乓球明明冲着你过来,到跟前却又拐弯逃走了,只把一帮女生逗得头头转。

  P大叔说了,开始两次是热身锻炼,让大家熟悉一下乒乓的套路。接下去开始他会系统地教大家练习。

  耿枫看得眼热,心里泛起了赶快加入进去的念头。

  小时候,耿枫跟着爸爸学过一阵乒乓球。耿嘉明阿潘这一代人,可以说没有几个不会打乒乓的。六十年代初,乒乓球在国内开始兴盛,容国团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的名字在青少年中传诵不衰。容国团力克西多夺得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小老虎”庄则栋左右开弓所向披靡、李富荣16:20落后木村时神勇反击连得六分、徐寅生连续十二大板击退不可一世的星野,这些中国乒乓史上的传奇故事,小时候耿枫从爸爸那里听得耳熟能详。耿嘉明还向耿枫描绘了那一年在家附近的马路上见到张燮林的宏伟场景。

  那时候,张燮林在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作为中国兵团的秘密武器崭露头角,“海底捞月”式的球路让无数乒坛猛将纷纷落马。中国队由此囊括了男子团体冠军、男子单打前三名等桂冠,张燮林的名字也被耿嘉明这一代少年牢记心中。那天黄昏时分,耿嘉明吃了晚饭出了家门来到街上歇凉,突然马路对面的一条弄堂口一阵骚乱,在街上乘凉的许多青少年纷纷拥上前去,围绕着一个刚从这条弄堂里走出来的男子。耿嘉明见了也上前观看,原来这名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心中的偶像张燮林。此时,边上围着的众多青少年开始有节奏地喊起“张燮林”的名字。

  原来,张燮林是到这条弄堂里的一个朋友家探访。出来时不知被那个少年认出,少年一声“是张燮林!”,立马引来周围不少年轻人的围观。这些懵懂少年围着张燮林,要上前抢着跟他握手,咋咋呼呼吵吵囔囔,局面的疯狂不亚于四十多年后“文艺二青年”追逐韩国影星的程度。耿嘉明也挤在人群中,努力地向张燮林靠近。

  张燮林皱着眉头,神态并不像韩国影星那样向围观者挥手示意般的潇洒,显然他是想早点摆脱围追堵截到公交站点乘车回家。边上的朋友不时地向围观的年轻人打招呼,请大家散开,好让张燮林行走。

  人群中有人提出请张燮林说几句话。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呼应,好像一致达成了默契——只要张燮林开口说话,大家就放行。耿嘉明也很急切地希望听张燮林开口说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