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张燮林说话了。但张燮林的话却让围观的少年们包括耿嘉明很扫兴。张燮林说,你们不要这样围观,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年轻人要懂得礼貌。请大家散了吧。

  听了这话,在场的少年呼啦一下子都散开了。张燮林也就此在朋友的陪伴下沿着人行道向前走去。耿嘉明觉得有点失落,他不甘心张燮林就此离开,于是他一人便悄悄地跟着他们后面。

  张燮林和朋友边走边聊着话,好像还是议论着刚才发生的事。拐到一条横马路,两人来到一个汽车站头,车来了,张燮林上了那辆车,和朋友告别。

  耿嘉明跟到车站,看着张燮林上了车,车厢里的乘客似乎没什么异样,有人看了张燮林一眼,又若无其事把头转向别处。

  这次失望的偶遇并没有降低耿嘉明学习张燮林乒乓球技的热情,他模仿着“海底捞月”的姿势,苦练了好一阵子,很有收获,边上一起玩的朋友都纷纷败在他的手下。

  多年后耿嘉明大学毕业分到规划局和阿潘一个科室时,两人曾经一起打过乒乓球。阿潘擅长进攻,耿嘉明擅长防守,两人的球技不相上下。阿潘的高抛发球堪称一绝,局里许多人都摸不着他的球路,唯有耿嘉明的“海底捞月”能对付得了。阿潘发高抛球时,耿嘉明便向后退到一定的距离,等着阿潘的球跳出台面,就在将要落地的时候接住,稳稳地捞起,送回到阿潘那一边的台面上。

  耿枫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耿嘉明就教她打乒乓。耿枫从小聪慧绝顶,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在掌握了基本的动作以后,耿嘉明就开始教她练习“海底捞月”。其实此时乒乓球界的技艺早已日新月异,六七十年代的那一套已经淘汰,但耿嘉明觉得自己的这套球艺如能让女儿传承下去,也算不枉了年轻时候的梦想。就这样,耿枫跟着爸爸练了一年多乒乓,后来终于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戛然而止。但耿枫好歹也能拿着乒乓板比划一阵,比起宿舍的同学来,球技自然高出一截。因此当耿枫跟着同学一起到乒乓房练习时,很快就引起了阿潘的注意。

  引起阿潘注意的当然不仅仅是耿枫的球技。

  同学们向P大叔介绍新入群的同学时,P大叔便觉得眼前一亮。随即询问这位新入群同学的网名,被告知叫“红尘”,P大叔又一阵赞叹网名起得好,漂亮,醒目,跟本人一模一样。来来来,一块儿练习。打乒乓好,锻炼身体,又有乐趣。像你们现在这样的孩子,只知道玩电脑游戏,弄得头脑发达四肢简单啦。看看,连我一个发球都接不住,怎么行呢?可要好好跟大叔我学习啦。

  P大叔一边唠唠叨叨,一边眼里不时地瞟向耿枫。

  耿枫没有多说话,同学们给她介绍这位乒乓教练P大叔时,耿枫只是礼貌地朝他点点头,而后便坐在一旁看P大叔教她们打乒乓。看到同学们都被P大叔的高抛发球弄得手足无措时,耿枫想起小时候爸爸教过她的“海底捞月”。记得爸爸曾经对她说过,“海底捞月”可以专门对付对方的这种高抛发球。

  P大叔发了几个球以后,便让同学们两两相互对练,自己则在一旁观看指导。他时不时纠正这个发球的动作,指出那个接球的错误,两边来回不停地跑,忙得不亦乐乎,看上去也够敬业的了。

  很快,耿枫发现,P大叔在指导同学练习的时候,有着很隐蔽的企图。碰到几个长相平平的同学,P大叔让她们随意练习几个球后便匆匆换下,而当长得稍稍漂亮的女生练习时,P大叔会上前,手把手地热情指导,指导时常常把女同学搂得很紧,让那些女生有点难堪。有的同学提出,请P大叔不要这样训练,只要自己做做示范就可以了。P大叔居然很生气地说,不这样纠正,你们能把乒乓练好吗?不好好练,你们怎么能做到减肥健身呢?言辞凿凿,不容置疑。

  接下来轮到耿枫。照例,P大叔让她先和自己对台练习,为的是让她先领教一下自己的高超球技。

  耿枫拿起乒乓板,走到台前,看着对方的P大叔,等待着他的发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