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突如其来的的死讯

  2008年,初春。

  美国,康州格林威治小镇。

  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镇,开车到纽约也只用大概30分钟。在格林威治有许多名人大亨,诸如美国的前任总统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也有著名的银行家从这里的中学毕业。有人说,美国1/3的钱财都藏在此地;也有人说,美国最穷的偷渡者也藏在此处。

  王晓东的康复疼痛诊所窗外的不远处,是一片树林。早晨,太阳刚刚从东边升起,柔和的光线透过树梢,随着冉冉升起的晨雾,形成一抹漂亮的彩虹,七彩纷呈,青色、红色、橙黄色、绿色交相辉映。随风舞动的树枝晃动着阳光,而那些伸展在外的白桦树摇弋的枝条,就像一群跳舞的精灵;还有那随风飘落的树叶,更像极了翩翩下凡的仙子……

  闲暇时,王晓东时常看着这片美丽的树林遐想:它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它们为什么今天充满活力明天却要变黄、变枯慢慢地死去?人的命运是否也像这树叶一样,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呢?我们来到世上,就是为了度过这白云苍狗,苍茫世事,如白驹过隙一般,很快地告别亲人,奔向那无边的黑暗吗?

  王晓东诊所的另一侧窗,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湛蓝的天空和黛墨的海水交界处,可以看到横卧的纽约长岛,像一个刚刚出浴的美人,肤如凝脂,娇侍无力,海面上白帆点点,还有那不知疲绻迎风击浪的海鸥,就像造物主洒向人间的串串珍珠……

  到美国二十多年了,经历的风风雨雨,让王晓东经常想到,人生就像一只船,畅游在生命的长河,您也许会停靠在许多不同的码头,但是当您离开世界的那一天,您将会发现,这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人生旅途的另外一场追寻的开始,滔滔流淌的哈德森河来自于加拿大的高山险峰,缠绵于数不清的湖泊小溪,“江作碧罗带,山如碧玉簪”,千里江水似一条晶莹的长链,穿过茫然无边的崇山峻岭的阻拦,就如九天银河,直泻狂奔,终于来到了纽约,当您的嘴唇亲吻着自由女神的脚趾时,当您的心灵呼唤那无边的渴望,荡涤在到达终点的万般喜悦时,您却发现,您面临着更加浩瀚的大海,纽约是哈德森河的最终的追求,却是她探索和环游世界的开始……

  “王医生,这是今天的病人名单,请你过目。”秘书林达微笑着弯曲的眉毛递上了一张打印的整整齐齐的病人名单。

  王晓东从窗外收回目光,林达带着健康红晕的脸庞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嫩美娇艳,心里禁不住夸了一句:这个巴西姑娘越来越漂亮了!他从心里替林达高兴,她5岁随父母偷渡来美国,在美国读书一直到高中毕业,她讲着一口纯正的带纽约口音的英语,却因为偷渡没有身份,不能去上大学,是她年轻的丈夫托马斯和她结婚,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困难,拿到了绿卡,现在,她像掉进了蜜罐子,每天从心底发出抑制不住的笑意。

  王晓东瞥了林达一眼也笑了笑,低头浏览病人的名单:

  约翰先生,需要对其右边的肘关节进行封闭注射;杰克先生,需要调整一下肩关节运动、加大其运动范围,因为他得了冰冻肩……,突然,敲门声打断了王晓东的思路。

  “王医生,你的电话。她说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林达带着急促的音调一口气说完,道了声“对不起!”一扭头,小辫子一甩转身离去了。

  王晓东不愿意有人在刚开始上班时打搅他,皱着眉头,有点不耐烦地迅速拿起了电话:“你好,我是王医生,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你的?”

  一阵急促的、语无伦次的声音像从远方传来的雷声一样震响了王晓东的耳膜: “王晓东,王晓东,我是林倩,我是林倩,不好了!”

  林倩?王晓东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一年了,没有听到过她的声音,也得不到她的半点音信。他们因相知而成为朋友,因无奈而各奔西东,他们不曾有过那花前月下的缠绵徘徊,却是那心心相印的生死之交,纽约的春夏秋冬浇灌了他们的友情,就像那大西洋孵育了南来北往的季风,风追着云,云却离开了风。今天忽然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却是如此地急切与无助,王晓东的心不由得一阵紧紧地锐痛。

  “王晓东,我告诉你一件事情,你一定要挺住!张春生杀人了!”林倩用非常急促的语调告诉王晓东。

  王晓东的脑袋“轰”的一下子大了:“什么?你说什么?林倩!你再说清楚些……”

  静默了几秒后,林倩的声音带来了一股令人胆战心惊的寒意: “张春生杀人了。”

  “林倩, 你不要吓我好不好?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呢?这是在美国!”王晓东恐慌的语调回应,一池平静的秋水瞬间被狂风吹得千折百皱。

  “我没有吓你,这回是真的,多少次张春生口口声声说他要杀人,我们都麻木了,这回张春生他真的杀人了!”林倩带着哭腔的声音让王晓东觉得这件事不可能是假的。

  “最近几天,我就觉得他不对劲,但是我太麻木了,我,我……”林倩有点喘息,似乎说不上话来。

  “他杀了谁?”王晓东不成语调地问她。

  “他把马克博士杀了,自己也自杀了!”林倩忍不住终于哭泣起来。

  王晓东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揪着头发,按摩着太阳穴,他全身都瘫痪了,慢慢倒在椅子上,化成了一团泥。他抚摸着胸口,好像要堵住疼痛的心不让它奔腾跳跃。痛惜和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浮现在他眼前的是痛苦执拗的张春生,瘦小的身影,苍白的脸庞,忧郁的眼神,敏感而多愁善感的神气,时不时浮上眉头的皱纹。王晓东从喉咙深处发出又哭又笑的哀鸣,那是撕心裂肺的喘息。

  “我知道他早晚会这样做的,我一直担心有这一天,没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了!我真傻啊,真的,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多多地劝导他呢?尽管他心灰意冷,不相信任何人!作为好朋友,我觉得我尽了力,但是没尽全力,也许我尽了全力,但没有尽全心,我应该去西雅图,去看住他,只要熬过了这段时间,就会好的。但是即使我真的去了,他会听我的规劝吗?我一直没有想出挽救他的好法子!我真恨我自己!……”王晓东如祥林嫂般地自说自话着,林倩一直耐心地听着、唏嘘地抽噎。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王晓东从痛苦的情绪中回过神来:“张春生的事,你告诉高建了吗?”

  “还没来得及打给他,高健肯定想不到,这样吧,你给高建打电话,商量一下怎么处理张春生家人来美国的事情,我在西雅图处理张春生的许多事情,我们随时联系吧。”林倩忽然变得果断起来,放下了电话。王晓东的话筒啪的响了一声,掉在了地上,发出凄惨单调连续不断的嗡嗡声。

  王晓东陷入了深深的痛苦、自责和懊悔。思绪在旋转,天地万物都离开了轨道。没有了风、阳光和星星,宇宙空间变得伸手不见五指,太阳失去了热量,到处都是冰凉漆黑。一切都是这样无情,王晓东摸摸揉痛了的太阳穴,泪水把前襟湿了一大片,他站不起来了。他不相信张春生会去杀人,也不相信他会自杀,可是这是真的。张春生一来到美国,王晓东就把他看成小弟弟,试图充当他的保护者,他觉得他本来可以挽救他,可以劝说他,但是王晓东仅仅因为有了自己的事业,因为自私,而没有去西雅图,这不得不使王晓东感到一种无法解脱的内疚,一种下沉直坠的无边悔恨。

  张春生,林倩,高建和王晓东,都是80年代来到纽约A医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二十多年来,他们满怀着理想,追求人生的真谛,从一个学生开始打拼,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和惊涛骇浪,风声雨声,声声入耳,涛喧浪翻,点点滴滴,飘荡心间,……,他们最终成为了美国的正式医生。可是这不是他们生命的终点,他们没有停下生命的风帆,他们依然上天入地地追求。四个人,走出了四条生命之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的是,垂死魂灵的拷打,鲲鹏天问的诘盘,拈花微笑的隐喻,大漠孤烟的夕阳。命运,命运,难道这一切都是命运吗?

  也许这一切都是命运吧。因为毕竟谁也不会想到当年洞庭湖畔一个小儿麻痹症的孩子会成为来美的中国留学生,并成果在美国成为正式的医生。

  王晓东瘫痪似的坐在医院大门前的台阶上,好一会儿,他才从兜里摸出一张手绢,擦拭了眼角落下的泪水。在模糊的泪眼里,他仿佛看到了张春生,看到了那张陌生而又熟悉的脸。

  到底怎样认识张春生的,王晓东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始终相信,他和张春生应该是生死与共的兄弟。他还记得几年前,张春生刚来美国的时候,他们在纽约的一家酒吧里对饮的场景。也是在这天晚上,张春生借着酒劲儿,把所有走过的辛酸和痛苦,一股脑儿的倾诉给了王晓东。

  现在,王晓东脑海里,由浮现出了洞庭湖畔,那个小儿麻痹症的孩子。

评论
  • 好评给您,欢迎回访我的《神秘208》和《吹出生活的泡泡儿》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徐俊 作者

    回复 @易先生: 谢谢指导,我们早期留学生的一段血和泪!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徐俊 作者

    回复 @食梦者: 谢谢老师指导,一段人生的经历。


    徐俊 作者

    回复 @食梦者: 谢谢老师指导,一段人生的经历。


  • 徐俊 作者

    谢谢各位老师的评论,学习了。这里有我的一段血和泪的凝聚,这是我们相当一批八十年代留学生的真实经历。


  • 语言简单,看着不累。还是喜欢。就是情节有些杂糅,人物太多!


    徐俊 作者

    回复 @丁当: 谢谢指导,人物多,大部分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


  • 逻辑非常强,就是有些情节太杂糅了。需要跳着看,总体感觉还好了,只要了买了不后悔。我想说的是网晓东那个人是作者本人的经历吗?


    回复 @张晓东: 应该是个人的经历加一些虚构吧。虽然很真实,但是也充满了小说的元素构建。


  • 看了,总体感觉很棒,很有故事情节。有点儿像电影。


    回复 @金龙成: 确实像电影,镜头转换非常快。


    回复 @张晓东: 我到觉得这部小说恰到好处了。这种结构非常好,看着不累。


  • 这部小说,应该更多地引起关注啊!


  • 欢迎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