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奇点”爆炸成为宇宙,宇宙压缩到黑洞、奇点,可以更好地体悟老子这段哲理智慧。顺带提一下,霍金的所谓“找不到黑洞边界因而黑洞不存在”,实属无理,无限递减、无限递增何处是边界?
养生亦是无限小与无限大的身心适悦问题,放下“养生执着”,即是真实养生。顺应生命与宇宙的本然规律,就是全息养生。现代西药,撇开其理论,对于人类机体而言,无非是违背本然规律的一次次“毒品”摄入,西方人发明了西药,现在却非常谨慎地严格“处方使用”西药,因为他们知道西药属于“毒品”,然在国人学习西医后,今天的现状却是滥用西药,实质无异于滥用毒品,故而任何类似于西医的所谓养生理念和方法很多实质上并不养生。唯有全息哲学理念的中医所采用的药品全部是自然之物,其对于人类机体几乎没有丝毫毒性作用。至于依据西医研究方法所得出的“中药毒理”认定,在哲学逻辑上根本就站不住脚,缘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与生命之道相违背的,所以其结论必然似是而非。
辛亥革命打开国门如果有其明显利益、进步的一面,那么其不利益、消极的一面恰恰是对于我们先祖哲学思想和智慧的严重践踏,以至于国人几乎都以“洋”为荣,从“洋火”开始,“洋货”、“洋理”、“洋垃圾”充斥泛滥,以至于现在的社会价值体系几乎完全“洋盘”。去粗取精没有学会,全盘接受不加拣择却学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现在的教育和社会价值理念已经不养生了,奢谈什么民族国家未来都有些可笑了。现在管理阶层提出的弘扬传统文化不失为“亡羊补牢”之良策!就养生而言,传统释道儒文化的精髓正是最佳养生理论。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动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代善于修行之人,体微妙之理,悟玄远之机,非常人能堪透。因为捉摸不透,只能勉强如此描述:其谨慎如冬天履冰过河,其警觉之高,犹如防备四周之不安,其庄严有仪容,其动止优雅如冰雪缓缓消融,其淳朴如天然,其豁达如深谷,其平常如浊水,其安静如大海,其行若无休止。谁能使混乱心绪安静下来,如水澄清,谁能静中求动而缓慢成长?体悟保持这个“规律”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其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去伪存真。
养生即是顺应宇宙至极真理而使物质、精神转化的休养生息。今人学习哲学,先祖的智慧哲学思想根本未曾涉猎却迷醉于西洋哲学,即使明白物质、精神是矛盾统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可是关于“转化”的哲学逻辑就不能自圆其说了。满脑子功名利禄或者唯物实证的名相,也不可能参透物质、精神转化的微妙玄机,如果深入释道儒文化精髓而不是教条主义地思考,大约不难明白东方哲学的智慧真谛。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思维、语言和行为方式,教条主义的世界观不可能与生命、自然之本然规律相应,也就必然不养生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使心身寂静,使生活清静不变。万物一齐生长,吾考察其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万物纷芸,周而复始于其根本。根本即是寂静无为,根本的周而复始形成生命。生命乃自然,体悟自然规律即是智者,不体悟自然规律而轻妄举止,则会出灾凶。体悟自然规律者心胸豁达,豁达则坦然公正,公正方能周全,周全才符合天地之“规律”,宇宙本然规律亘古常尔,顺应则终生无忧无虑。
养生就是守护身口意顺应宇宙天地万物之理以“合气”一致。顺应生命与宇宙的本然规律必然是养生的,否则就是自寻灾眚和夭折。一年四季,冷暖阴晴有序,如果顺序颠倒必然对人体身心带来消极影响。大家都知道无污染天然蔬菜最好,可是大棚栽植却不经意间颠倒了作物的四季,冬天可以吃西瓜,从享受的角度言确实不错,是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有没有人想到如果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在冬天吃了冰冷的西瓜会有什么结果?体弱就是阴阳不平衡了,在一个不平衡的系统中添加一丝颠倒和加剧平衡的因素会有何结果?当一切和经济利益挂钩,明知不对也只好三缄其口了。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宇宙万物之主宰者(道——本然规律),人们不知其是否存在,能体悟本然规律的统治者,人们亲近并称赞他。体悟再低的统治者,人们畏惧他。体悟更低的统治者,人们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们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由于能体悟本然规律故优哉游哉,很少发号施令。世事成功,人们则以为本来就是这样的。
全息养生正是本着对于宇宙与生命之本然规律顺应而行。对于国家、民族的养生,大约只能是统治者放弃教条主义,以智慧武装自己,才能真正治国安邦。该是整顿和清理屁股决定思维的时候了!让义务教育产业化、让民族传统文化遭禁锢、让教条主义蒿草替代智慧等等,都是违背社会人文化规律的大忌,如果不改变只有灭亡一途!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不能体悟本然规律,便必须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行为规则;聪明智巧显现,伪诈才会盛行;家庭出现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出现忠臣。
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平衡被打破,于是乎矛盾出现。全息养生正是将矛盾化解到最低限度维持身心内外之平衡状态而维护身心健康。今天人们一有头疼脑热就去医院全面检查、挂盐水、吃药,每年定期体检等等,因为不明白全息养生之理,只好人云亦云地听任现代医学的教条主义摆布,健康不是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差,可悲的是全息哲学的中医之道被废弃,教条的西医甚嚣尘上,养生智慧被肤浅的知识取代了。全息养生充分遵守因果关系规律和蝴蝶效应原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不提倡圣慧智巧,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好处百倍。不需要仁义,人们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杜绝巧诈与货利,盗贼不生。圣智、仁义、巧利此三者尚文不尽意。故要使人们各安本位,保持纯洁朴实,减少私心杂念。
身心健康清心寡欲最要。然今天的现实几乎很难做到清心寡欲,即便是修行人也不免落入名缰利锁的驱策下,潜规则大行其道,尔虞我诈和各种冠冕堂皇的偷盗、掠夺层出不穷。教条主义剥夺了人们对于智慧的追求,产业化剥夺了义务教育的品格培养,商业利益绑架了各处曾经神圣的道场......大环境的不养生,亟需转轮圣王的英明决策面世!我们只能在恶劣的大环境下守护自己的身口意以达到养生和提高生活质量。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杜绝模仿身心无虞,赞美与呵责差别巨大?善恶差距多少?人们所畏惧的,就必须敬畏。亘古常尔!众人都热热闹闹,如同享受盛宴,如同春日登台赏景。而我独自澹泊宁静浑然无觉,如同婴儿尚不会咿呀学语,如同倦旅无处可归。众人都富足,而我却像遗失了什么。我之心愚人心也!似乎浑浑噩噩。众人自夸自赞,唯我沉默寡言。众人似乎什么都明白,唯我懵懵懂懂。宁静时如大海,漂泊时无处停留。众人都有引以为傲处,唯我大愚若(幼稚)智。我唯独与众不同是身心养生之道。
全息养生旨在个体与众不同的差异上用功!盲目跟风已经成为一种痼疾,人们很多已经不再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凡事人云亦云,行为、语言、思维几乎如出一辙。有人叫嚣“成功学”,便会有一大群渴望成功的盲流跟进叫嚣;有人炫耀神功,便有很多恋栈、贪生之达官贵人尾随其后为之摇旗呐喊;有人一夜成名,便会有很多粉丝纷纷围拢逢迎拍马;有人说某某东西可以治疗癌症、可以延年益寿、可以壮阳.....便会有成群的跟风者病急乱投医般采信!当人们忘记自我,失去自我的独特性,养生就变成一个非常艰难的话题。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之行为举止,顺应本然规律。本然规律乃形而上学,似乎可以具象,似乎可以捉摸。深奥之中有至理,而至理甚简,据此理而信其存。本然规律万古常驻,依据之可观察万物的初始状态。我如何能知道天地万象初始状况?根据本然规律!
生命之初始,即父母之结合,养生便自此而始。何以养生?顺应宇宙及生命之本然规律,以爱、关怀、平等。同时包括衣食住行的有序化、节制化,顺应节气迁转,保持阴阳平衡。言行思遵循四季之则,以与内外环境“合气”为行事规矩。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能屈则得保全,能屈才能伸;肤浅才容易盈满,推陈才可出新;少欲则易足,多欲则迷惑。故而体悟本然规律者顺应本然规律为行事于天下之原则。不固执己见故能明理;不轻言是非故而能判明是非;不自夸自赞故而能成事;不自怜自哀故而能成长。正因为善于合气故而能合气天下。古训‘屈则全’,怎么会是空话戏言?能得保全必然达于安宅。
养生便是身心保全!世间的行事方式有“委曲求全”,其本义为顺应而不违逆,乃是立足社会而不受环境伤害的行为选择,然今天欲念深重之有情则误解为一味地委屈自己而讨好环境。当环境一定,我们所能做的唯有改变自己以便适应,这就是社会适应的养生。移居一个文化、传统完全陌生的环境,就必须学会“入乡随俗”。无论我们取得了怎样辉煌的功名利禄,都应该谦卑谨慎不能自满,缘“谦受益满招损”。炫耀者,都被炫耀所毁灭,因为炫耀会遭人憎鬼厌,毁灭只是时间迟速的问题。思维、语言、行为能做到“曲则全”,结果对于自他身心必然是有益的养生的。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言合乎自然(少评论多观察)。狂风刮不了一个上午,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让刮风下雨呢?天地自然。天地之风雨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体悟本然规律者顺应本然规律,修德持身者与德同,行事错咎者同于错咎。顺应本然规律者,规律自会维护之,修德持身者德亦乐助之,行事错咎者错咎归之。诚信不足才会有不信任。
养生就是修德持身,顺应宇宙与生命本然规律行事。顺应本然规律就是重道,而顺应本然规律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如法律、伦理、文化、传统、礼仪就是守德。老子证悟宇宙与生命之真理,明晰世间一切悉皆因缘使然,所以何须我多事、多言、多思,故而留下《道德经》五千言骑牛出函关扬长而去,而今天我们这些智慧半生不熟的有情动辄批评这个那个,孰不知都是在消极介入他人的因果关系中。故而养生先须守护身口意!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尖就会站立不住,跨开双腿就不能行走。固执己见就不会明理,轻言是非则不能辨别是非,自夸自赞则不能成事,自爱自怜则不能成长。依照本然规律判断就是多余。甚至鬼神也会厌恶,故而体解本然规律者不如此处事。
本书为当今绝少的顶尖高僧大德真圆法师所撰,法师由西方科学出发而入佛门,显密双修而证大智慧,得无上法门,此书是法师修法的重大成果,显示了佛法的无上妙境。同时,法师注重实修,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连载实修次第的内容,请各位关注!各位也可以直接点击法师名字,关注法师,给法师法站内私信,法师会常常来这里给大家指引。
当代高僧,有幸结缘,阿阇黎吉祥如意。
当代高僧,有幸结缘,阿阇黎吉祥如意。
当代高僧,有幸结缘,阿阇黎吉祥如意。
此生能遇到真圆阿阇梨,能读到阿阇梨的著作,过去世中必定内心种下佛法的种子,这一世得到阿阇梨法灌溉必定生根萌芽。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哇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