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随芳草远(1)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那句“先忧后乐”的名言给人以深刻印象,他一生对其的践行更为人所称道。《续资治通鉴》称:“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及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元好问在《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八中称其:“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盖不一二见。”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授参知政事,行庆历新政。他向仁宗进《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建议。要旨是打破资历限制,选拔能吏,依法治国。范仲淹一生都十分注重发现推举人才,曾作《得地千里不如一贤赋》,以为贤者的价值100个城也比不上。朝中许多大臣包括后来当宰相的文彦博、富弼都曾得到他的推荐。在居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要位时,他经常与皇帝谈论“得人则活,失人则乱”。宋朝的馆阁是培养高级官员的地方,但建制不完善,馆阁臣僚“大率清贫”。他建议生活上加以照顾,让他们潜心研究学问,日后委以大任,并向皇帝提出一个可在馆阁任职的10人名单。其中包括杜杞、章岷、尹源、张掞、王益柔、吕士昌、苏舜钦、楚建中、姚嗣宗、孙复。他们都是很孚民望的官员,后来都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宋代官员文官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这就是所谓“磨勘”制度。磨勘只论年资,不问功过,于是有大量尸位素餐的人产生。官员子孙以恩荫得官,叫做“任子”,这是古已有之的,但到宋代滥得不可收拾。台省官六品以上,其他官五品以上,每三年南郊大礼,都有一次任子的机会。品级最低的,荫子或孙1人,最高的可荫6人。此外,还有致仕恩泽、遗表恩泽,退休或死亡,子孙也可以求得官职。范仲淹建议从严要求,后来颁布了新的荫补法。庆历三年,王伦在沂州(今山东临沂)起义,张海、郭邈山等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的地方起义,转战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所过之地,州县长吏,不是逃跑,便是投降。当时官僚间送礼送到用兵甲作为礼物,吏治腐败无能暴露得很彻底。范仲淹施新政时检查全国监司的名单,把不称职的转运使、提点刑狱一一勾掉。枢密使富弼对他说:“你勾得容易,可被勾去的一家人都要哭了。”他说:“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啊!”范仲淹深深感到,过去选人才只重辞章和记诵之学,不能适应救弊除患的需要。他建议大兴教育。他不仅重视原来的国子监,而且特别重视地方办学,以为“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覆名实”,“士有纯明朴茂之美,而无教学养成之法”不行,强调儒者应当“通天人之理,明古今治乱之原”。皇帝下了诏书,学生在学300天,才能参与秋试。曾经参加过考试的,学习时间可以减少100天。考试取消贴经、墨义(以纸贴盖经文而背诵叫贴经,背诵经文的注疏叫墨义),只考策论和诗赋。虽然新定的考试法因朝中有争议,一年后被罢去,但州学、县学差不多都办起来了。
范仲淹一生守边戍边的时间很长,也特别有作为。宋代的要官和重兵分布在京城附近,戍边往往是谪贬后的差使,但范仲淹对此却有特殊的感情,好几次皇上召他回京,他却因不希望要办的事中途而废而主动要求留任。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东临黄河,西抵玉门(今甘肃敦煌西),南临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极大漠。北宋初,夏称臣于宋,但后来李元昊继位后,其经济、军事力量得到较大的发展,便屡犯宋境。康定元年(1040年),夏兵围延州(今陕西延安),宋大败。范仲淹因“朋党之祸”被降,正被调来当陕西转运使,后又兼延州知州。范仲淹注意罗致人才,任用胡瑗、欧阳修、种世衡、张方平等人,推行防御战略,整顿军纪,很快加强了边防。他还与部将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主动与他们沟通关系,缓解矛盾,被夏人称为“小范老子”,说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夏人管知州叫“老子”。“大范老子”指的是范仲淹的前任范雍,一员有勇有谋的大将。后来在处理边事上范仲淹与朝廷不合,被降职到耀州(今陕西耀县)、庆州(今甘肃庆阳),他一如既往地做好工作。朝廷加封他邠州(今陕西邠县)观察使的职位,尽管这个职位俸禄很高,他却再三辞让。他说,守边士卒一年吃不到一次肉,生病了便被丢弃,犯罪逃亡抓到就杀,如果自己接受了“千金之赐”、“千钟之禄”,会引起妒恨。而且羌族与他和睦相处,管他叫“龙图老子”,观察使之名与他们小头目的叫法一样,反而为他们瞧不起。朝廷同意他仍以龙图阁直学士之职担任边事。范仲淹后来和韩琦同主边事,收复了一些失地。边上歌谣唱道:“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庆历三年(1043年)宋夏议和,宰相吕夷简被罢,富弼任枢密副使,不久范仲淹、韩琦也接到同样的任命。但是他俩5次上表请辞,说在陕西4年,熟悉边情,已选拔得力将佐,修筑城寨,训练兵马,过三两年可讨服横山一带,消除边境祸害。夏人议和,情伪未知,不可不防。现在一旦离去,容易生事。当时边境的老百姓也挽留他们。但他们还是不得不心事重重地走向开封。范仲淹的改革失败后,他请辞参知政事,要求任边事,以“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范文正公集》卷一七《邓州谢上表》)。
.范仲淹不仅推行新朝政,有为于治边,而且在地方治政也有道。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年届花甲的范仲淹带着西部边陲的苍凉,来到秀美的杭州,出任知州。其时正值两浙大旱,粮食歉收,有的地方绝收,闹起了粮荒。杭州米价暴涨,斗米卖到120文,且粮库中储存的米日见减少,市场供应难以为继。凭范仲淹多年的从政经历,他知道向朝廷请求调粮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远水难解近渴。于是,他心生一计,将杭州的米价提高到每斗180文,将此行情沿京杭大运河各地张榜公告。各地粮商闻讯后,争相星夜贩米来杭,不久城内米市货源充裕,粮价自然回落,回到斗米120文的水平。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官政》所记,范仲淹又借荒年兴建粮仓、库房和官员住房,每天雇用1000多名劳工,以工代赈,并向各寺院发出告示,建议各寺院在荒年物价水平较低时大兴土木,修缮庙宇,以此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了经济发展。“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范仲淹此举超越于个人得失。当时的监察司不理解,上奏说范仲淹“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要弹劾他。范仲淹也上奏,“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和在朝廷时一样,范仲淹也十分重视发现举荐人才。仁和县主簿龚宗元办事谨慎,为人正直,范仲淹非常器重,勉励其靠真才实学为国效劳、为民所用。后来龚宗元被提升到朝廷任职,正直廉洁。范仲淹在杭州任职一年半时间里,不仅多有政绩,而且倡导了一种好的民风、政风。《梦溪笔谈》又记:“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毕沅《续资治通鉴》之《宋纪卷五十二》载:“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为逸老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且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为主人者莫得常游,而谁独障吾游者?岂必有诸己而后为乐邪?”
早先仁宗曾想废郭皇后,范仲淹等人出于正统观念力谏,被贬到睦州(今浙江淳安、建德、桐庐一带),感叹严子陵的品格,为之建祠,并写了一篇有名的《严先生祠堂记》。严子陵是东汉光武帝的老同学,有名的大隐士。范仲淹赞美他能“以节高之”、“以礼下之”,是一位可使“贪夫廉,懦夫立”,“有大功于名教”的人。记文最后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滕子京谪居岳州,这位极有才能的人遭此待遇,愤郁颇见于辞色。范仲淹很为他担心,便借滕子京重修岳阳楼邀他作记之机,发了感慨。他在记文中说,有的人望洞庭风雨,萧条满目,感极而悲,有的人看晴波万顷,浮光跃金,喜气洋洋,而士大夫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可证他的话说得不矫饰虚滑,他是真心仰慕严子陵,他有真的报国胸怀。范仲淹的可贵处,在于他有严子陵那样不计荣禄功利的隐士高风,又能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只可惜范仲淹的忠君正统观念太重,使他的策略太过常规。“步随芳草远”是范仲淹寄给晏殊《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中的名句。范仲淹生前追随理想,身后留得芳名在。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写的不错,希望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