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临安府属县于潜县(今浙江临安)县令楼对当地的水稻耕作方法及蚕桑生产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了《耕织图》,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耕织生产,为学术界所重视,被视为农具图谱的源头、世界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
楼(1090—1162),字寿玉、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出身于仕宦家庭。受父荫初任职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幕,绍兴二年至四年(1132—1134年)任于潜县令。后迁邵州通判,广闽市舶使,湖北、湖南、淮漕转运使等职。
《耕织图》分为耕图与织图两大部分,耕图21幅,织图24幅,共45幅。每幅配有五律诗1首。耕图自“浸种”至“入仓”,织图自“浴蚕”至“剪帛”,涉及各个生产环节。楼钥《耕织图后序》称其:“农桑之务,曲尽情状,虽四方习俗间有不同,其大略不外于此。”(《跋扬州伯父〈耕织图〉》)《耕织图》之所以能如此深入细致又兼有艺术性,有赖楼对农业生产的长期观察体验。他在任县令时,于潜一带的耕织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各地也有一些差异,技术水平的发展也不完全平衡,“慨念农夫蚕妇之劳苦”,遂发提炼技术、推广技术的想法。这时朝廷也屡下“劝课农桑”的诏令,浙西提举颜师鲁“以奉行劝课农桑勤怠为赏罚”,所以也是应时势所需。楼绘成《耕织图》,“劝课农桑”有成绩,得到封赏,迁邵州通判。高宗还专门召见他,并将其《耕织图》宣示后宫,书姓名屏间,一时朝野传诵几遍。
《耕织图》有两个版本,正本进献高宗,副本留于家中。后广泛流传于各地,元明清各代也广为描摹模仿。南宋时几乎各州、县府中均绘《耕织图》。元延祐五年(1318年),司农司苗好谦编写《栽桑图说》,将元初李声临摹的楼《耕织图》一同编为《农桑图说》,印发给百姓。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楼《耕织图》被引用编入《便民图纂》。清代又诏令推广普及楼《耕织图》。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令宫廷画师焦秉贞参照楼《耕织图》,以西画透视原理描摹绘成《御制耕织图》,并亲自为之作序。这个摹本耕图、织图各23幅,仍保留楼的配诗。后来雍正皇帝又命画师参照楼《耕织图》和《御制耕织图》绘制耕图、织图各23幅,并亲自各题五律诗1首。乾隆皇帝也命画师摹绘楼《耕织图》,亲自作序,并在保留楼原诗的同时,于每幅题七律及五律诗各1首。民间翻印的《耕织图》更多。另还有刻于瓷器、窗户或变为织造纹样等纹饰的不胜枚举。《幽风广义》、《蚕桑萃编》、《授时通考》等农书、历书也有翻刻。日本、朝鲜等地有多种临摹本流行。据日本东海大学文学部渡部武统计,他所研究过的《耕织图》版本即有56种之多。
楼《耕织图》原本已逸,目前可见的较近的本子是《四库全书》之《授时通考》中所保留的乾隆本《御制耕织图》。但该本耕图、织图各23幅,数量与楼本有差异。其中耕图有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初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舂碓、籭、簸扬、砻、入仓、祭神,较楼本增初秧、祭神两幅。织图有浴蚕、二眠、三眠、大起、捉绩、分箔、采桑、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练丝、蚕蛾、祀谢、纬、织、络丝、经、染色、攀花、剪帛、成衣,较楼本增染色、成衣两幅,而删下蚕、喂蚕、一眠三幅。另外,排序也有所不同,《御制耕织图》不及楼本符合生产实际。《御制耕织图》的五律配诗也有改动。楼《耕织图诗》原本现仅见于楼孙楼洪、楼深辑《于潜令楼公进耕织二图诗》。
楼《耕织图》极大地普及了耕织生产技术,其中记载的许多耕织知识和生产工具,一直沿用至现在。而所绘提花机及其操作方法比《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早400多年。由楼《耕织图》可以看出,宋代的耕织生产水平已相当高。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写的不错,希望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