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奉爱服务
1.阿周那问:哪种人更圆满,是那些恰当地为你做奉献服务的人,还是那些崇拜无形的非人格梵的人?
要旨
到此为止,克利须那已经解说了绝对真理的人格性、非人格性和遍在性,另外,对各种奉献者和瑜伽士,也做了描述。一般来说,超验主义者可分为两类,即非人格主义者和人格主义者。人格主义的奉献者全力以赴,服务至尊主。非人格主义者也身体力行,不过不是直接服务克利须那,而是静观非人格梵——无形者。
我们将于本章看到,在觉悟绝对真理的不同法门当中,巴克提瑜伽,也即奉爱服务,是最究竟的。若有人真的想亲近至上人格神,那他必须领受奉爱服务。
透过奉爱服务,直接崇拜至尊主的人,名为人格主义者。而那些修心养性,静观非人格梵的人,则名为非人格主义者。阿周那在此询问,何者地位较胜。觉悟绝对真理有不同的途径,但克利须那在本章明确指出,巴克提瑜伽,或说奉爱服务,是最高超的。这是最直截、最简易的通神之道。
至尊主在《薄伽梵歌》第二章诠述了,生命个体不是物质躯壳,而是灵性的火花。绝对真理则是灵性整体。在第七章,主指出,生命个体是至高整体的部分和微粒,生命个体应该把注意力转向整体。接着,第八章又说,谁在舍弃躯壳时想着克利须那,当下即可超转灵性天宇,往生克利须那的居所。在第六章的结尾,主明确说,所有瑜伽士当中,内心时时想着克利须那的,乃最完美者。因此,实际上每一章的结论都是,吾人当住心于克利须那的人形身相,这是最究竟的灵性觉悟。
尽管如此,仍有人并不关心克利须那的人形身相。他们的舍离之心如此牢固,甚至于在为《薄伽梵歌》做注释时,都想把其他人的注意力从克利须那身上拉开,转而全心奉献非人格性梵光。他们更愿意观想绝对真理的非人格之相,它超越感官,不显无形。
如此,实际说来,超验主义者分两类。阿周那想弄明白,究竟何种法门更简易,何类行者更完美。换言之,他想澄清自己的地位,因为他依恋克利须那的人形身相。他并不在意非人格梵。他想知道自己的地位是否牢固。无论是在物质世界还是在至尊主的灵性世界,观想非人格之相都是一个问题,实际上,吾人无法圆满冥思绝对真理的非人格体相。因此,阿周那其实是想说:“这样浪费时间有什么用?”在第十一章,阿周那已经体证到,心住克利须那的人形身相是最殊胜的,因为如此既能理解所有其他的身相,又不致扰乱他对克利须那的爱。阿周那向克利须那提出的这个重要问题,将澄清绝对真理之人格性和非人格性之间的分际。
2.至上人格神说:我认为,一心凝注于我的人形身相,怀着贞固、超绝的信念,不断崇拜我,这样的人最完美。
要旨
在回答阿周那的问题时,克利须那明确地说,全神贯注于他的人形身相,怀着贞固、超绝的信念和奉爱崇拜他的人,于瑜伽最称完美。对于住在这样的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人,不存在任何物质活动,因为一切都是为克利须那而做的。纯粹奉献者不断践履。他有时念诵,有时聆听或阅读有关克利须那的书籍;有时烹煮供品或到市场上为克利须那采购;有时则打扫神庙或洗刷碗碟——无论他做什么,都在侍奉克利须那,不让一分一秒虚度。如此践行即在圆满三昧中。
3/4.全心崇拜无形者——超越感官、周流遍入、不可思议、真常不变,如如不动的绝对本体的非人格之理,调伏诸根,以平等心对待一切有情,这样的人,造福众生,最终也能到达我。
要旨
那些不直下崇拜无上主神克利须那,而试图透过间接之法证入究竟的人,最终也能达到同一归趣——室利·克利须那。“经历过很多生世,智者证知华胥天人即是一切,于是到我这里寻求庇护。”当人经历许多生世,智慧达到圆满时,就会皈服主克利须那。若有人欲以此颂所说之法去契接主神,那他就必须收摄感官,服务众生,造福一切有情。由此可知,必须契接主克利须那,否则绝无圆满证悟。一个人在彻底皈服至尊主之前,通常要经历很多苦修。
欲觉知个体灵魂之内的超灵,必须停止视、听、尝、作等感官活动。之后,才能明白无上之灵无处不在。人觉悟到这一点,就不会再去嫉妒任何有情。他不会再以分别心看待动物和人,因为他只看灵魂,不看躯壳。然而,对于普通人,非人格觉悟之法极为艰难。
5.心念执著无上者之非人格体相的人,很难进升。对于躯体化的灵魂来说,修炼此法,困难重重。
要旨
抱持虚玄、无形的非人格之道的超验主义者,名为智瑜伽士,而心存圆满的克利须那觉性,献身为主做奉爱服务的人,名为巴克提瑜伽士。此处对智瑜伽和巴克提瑜伽做了明确的界分。智瑜伽之道虽说最终也能引领人至同一目标,但却极为烦难,而巴克提瑜伽之道,直下服务至上人格神,对躯体化的灵魂而言,更为简易、自然。个体灵魂自无始以来即已为躯体所同化。对他来说,很难从理上证悟自我并非躯壳。因此,巴克提瑜伽士崇拜克利须那的神像,让心智里固有的一些躯体化观念,可以得到利用。当然,在神庙里崇拜至上人格神的形体绝非偶像崇拜。据韦陀典,崇拜分saguna和nirguna,即有气性和无气性。神庙里的神像崇拜是有气性梵崇拜,因为在这里,主透过物质之性来表现自身。但主的形体,虽由木石、油彩等物质材料来表现,实际并非物质。此即至尊主之绝对性。
这里举一个粗浅的例子。我们上街找到一些邮筒,如果把信投进去,自会顺利投递到目的地。但若是报废的邮筒,或仿制的未经邮局认许的邮筒,便不起作用。同样,上帝有一个得到认许的、能代表他的神像身,名为arca-vigrah。这种神像身乃至尊主的化身。上帝会透过那样的形体接受服务。至尊主无所不能,因此,透过化身为神像身,他可以接受奉献者的服务,由此为受拘限的众生开了方便之门。
如是,对于奉献者,当下直截契接无上者,毫无困难。但对于那些修持非人格之法的人,修证之路极为艰难。他们必须依靠《奥义书》之类的韦陀典,去解悟无上者的无形之相,还得学习梵语,了解内观体验,修证各种法门。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绝非易事。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人,践履奉爱服务,只要得到正宗灵性上师的指引,只要按仪轨向神像顶礼,只要听闻主的荣光,只要吃供过主的祭余,便能轻易觉悟无上者。无疑,非人格主义者不必要地走上了一条艰难之路,而且还冒着到头来可能觉悟不到绝对真理的风险。然而,人格主义者,不必承受任何风险、烦难或艰困,直下即可契接无上者。《薄伽梵往世书》里有段类似的话。其中说道,倘使人到头来必须皈依至上人格神(这皈依的过程名为巴克提),那么浪费一生,去解悟何者为梵、何者非梵,不过是自寻烦恼而已。故此,这里劝世人不要走上这条布满荆棘的自觉之途,因为此道的最终结果并不确定。
有情恒为个体之灵,假若他意欲融入灵性整体,或许能证成其自性之真常、灵明一面,但极乐部分却未得觉证。这样的超验主义者,已然精通智瑜伽之道,依靠奉献者的慈悲,有可能转向巴克提瑜伽或奉爱服务。但即使到了那个时候,长期的非人格主义熏修也会成为烦恼魔障,因为他无法舍弃这种理念。是故,躯体化的灵魂,总是难以应付无形者,无论在修炼之时,抑或觉证之时。每个生灵皆具部分的独立性,应该清楚,这种对无形者的觉悟,与其极乐之灵明自性相悖。切不可以走上这条道路。对每一具有个体性的生命来说,克利须那觉性让人全心践履奉爱服务,乃是最殊胜之法。若忽视这种奉爱服务,就必有转向无神论的危险。如是,住心无形不显、希夷虚玄的修法,正如本颂所表明的,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提倡,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不是主克利须那所举扬的。
6/7.崇拜我,将一切活动奉献给我,忠贞不二;践履奉爱服务,冥思我,一心凝注于我,帕尔特呀,对于这样的人,我是迅速拯救他们脱离生死苦海的救主。
要旨
此颂揭示,奉献者极为幸运,将很快被主从物质存在里面解救出来。在精纯的奉爱服务中,人觉悟到上帝是伟大的,个体之灵臣属于他。个体之灵的职分是为主服务——若不为主服务,就会为摩耶(maya,幻)服务。
如前所论,至尊主只有透过奉爱服务才能被体认到。是故,吾人当彻底奉献。要证到克利须那,就必须一心凝注于他。只应该为克利须那而作工。做的是哪一种工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工只应为克利须那而作。这是奉爱服务的标准。除了取悦至上人格神之外,奉献者不会企求任何成就。他的人生使命就是取悦克利须那,为了克利须那的满足,他可以牺牲一切,正如阿周那在俱卢之战中所做的一样。修法很简易,可以一面投入事业,一面持诵:赫列 克利须那,赫列 克利须那,克利须那 克利须那,赫列 赫列;赫列 罗摩,赫列 罗摩,罗摩 罗摩,赫列 赫列。这样的超然念诵会把奉献者带向人格主神。
至尊主在此许诺,他会毫不耽搁地把如是践履的纯粹奉献者从物质存在中解救出来。那些瑜伽修为高深的人,能凭瑜伽之法随心所欲地将灵魂转移到他们所喜爱的星辰上去,其他人则以不同的方法争取这个机会,但是,就奉献者而言,这里明确指出,主本人亲自带他们走。奉献者无须等到修炼纯熟之后,再往生灵性天宇。
《筏罗诃往世书》有偈颂说,奉献者无须为往生灵界而修炼阿斯汤伽瑜伽。这个责任由至尊主亲自担负。他在此明示,他自己来做拯救者。孩子完全由父母照看,如是他的生存才得保障。同样,奉献者不必费力修炼瑜伽,把自己超转到其他星宿。相反,至尊主,以大恩慈,乘着大鹏鸟伽鲁达(Garuda),飞下来立即将奉献者救出物质存在。落入大海的人,尽管奋力挣扎,或精于泳技,但他救不了自己。然而,如果有人过来,把他从水中提起,那他就轻易得救了。同样,主将奉献者从物质存在里面救拔出来。吾人只须修持克利须那觉性之方便法,全心践履奉爱服务即可。较之其他法门,明智之人应该更愿意选择奉爱服务之法。《拿罗衍尼耶》(Narayaniya)有偈颂肯定了这一点,意谓世人不应致力各类果报活动,或以心智推比之法积累知识。侍奉至上之人的奉献者,能获取从瑜伽修持、玄思、践行、仪轨、献祭、布施等活动而来的全部好处。这就是奉爱服务的独到之处。
仅仅凭着持诵:赫列 克利须那,赫列 克利须那,克利须那 克利须那,赫列 赫列;赫列 罗摩,赫列 罗摩,罗摩 罗摩,赫列 赫列,主的奉献者便能轻松、快活地向至高彼岸迈进,而此彼岸非任何其他宗教之法门所能契证。
《薄伽梵歌》的结论在第十八章(18.66):
“舍弃其他各种宗教,只是皈依我。我会把你从所有罪恶报应里拯救出来,不要害怕。”
应当舍弃所有其他的法门,一心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奉爱服务。这能让人成就生命的最高圆满。这样的人,不必顾虑前世的恶行,因为至尊主已经完全接管了他。因而,在灵性觉悟方面,不必枉费心力,试图凭自力拯救自己。让我们每个人都托庇于无所不能的无上主神——克利须那吧!这才是生命的究竟圆满。
8.只要一心凝注于我——至上人格神,将你的全部智慧奉献给我,如此,你必常住于我。
要旨
献身于为主克利须那做奉爱服务的人,活在跟至尊主的直接的关系里面,因而,毫无疑问,他的地位自始就是超绝的。奉献者并不是活在物质层面之上,而是活在克利须那里面。主的圣名跟主无有分别;当奉献者唱颂Hare Krishna之时,克利须那和他的内在能力就在奉献者的舌头上跳舞。奉献者向克利须那供奉饮食,克利须那也直接受纳。奉献者吃下祭余,就变得克利须那化了。尽管此法为《薄伽梵歌》和其他韦陀经典所推崇,未曾践履过这类服务的人却无法明白其中的奥妙。
9.檀南遮耶呀!若你不能一心凝注于我,无有偏违,就持守巴克提瑜伽的戒律吧。如此,你会培养出想达到我的愿望。
要旨
此颂点出巴克提瑜伽的两种不同修法。第一种适用于那些凭借超越之爱,已经实际培养出对至上人格神克利须那的爱著心的人;第二种适用于那些尚未能以超越之爱,培养出对无上者的爱著心的人。针对第二类人,有各种规定的戒律,若能奉行,最终也会被提升至爱著克利须那的境界。
巴克提瑜伽即感官的净化。在现世的物质存在中,感官追逐感官之乐,总是不清净的。然而,透过修炼巴克提瑜伽,感官就可以受到净化,在清净的状态下,感官得以直接跟至尊主接触。在物质存在里面,我为雇主做一些服务,但实际上,我并不真的是出于爱而为雇主服务。我服务,只是为了赚钱。雇主也无爱心可言,他接受我的服务,然后给我酬劳。因此,其中并无爱的交流。但对于灵性生活来说,必须超拔到纯爱的境界。这种爱的境界可透过运用当前的感官修炼奉爱服务达到。
这种神爱当体潜伏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在那里,神爱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现出来,但却被物质熏习污染了。现在,心灵必须受到净化,必须清除物质熏习,潜伏的、对克利须那的天性之爱必须被唤醒。这就是全部的过程。
欲践行巴克提瑜伽的戒律,须在高明的灵性导师的指导下,持守某些清规,例如早起,洗沐,进庙,祷告,唱颂Hare Krishna,然后采花、烹调,供养神像,进用祭余,等等。有各种必须持守的戒律。此外,还应该不断从纯粹奉献者那里听闻《薄伽梵歌》和《薄伽梵往世书》。如此修持,能让任何人臻达神爱之境,然后向上帝之国迈进。在灵性导师的指导下,持守戒律,决定能把人带到神爱之境。
10.如果你不能修持巴克提瑜伽的戒律,那么,就努力为我作工,如此,你也能够达到圆满之境。
要旨
即便不能够在灵性导师的指导下,修持巴克提瑜伽的戒律,仍可透过为至尊主作工而被带到圆满之境。如何去作这种工,这在第十一章第五十五颂已有解说。吾人应当对弘扬克利须那觉性抱持同情心。有很多奉献者,献身于传布克利须那觉性,他们需要帮助。因此,即便人不能够直接修持巴克提瑜伽的戒律,他可以设法帮助那样的工作。每一项努力都需要土地、资金、组织、人手。这就像做生意,需要有营业的地方,需要资金周转,需要劳力、管理,才能做大,为克利须那服务也需要这些。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物质主义者为感官之乐而作。然而,同样的工,若为满足克利须那而作,就变为灵性活动了。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金钱,他可以帮助建造办事处或庙宇用以传布克利须那觉性。或者,他可以帮助出版书籍。活动领域有很多种,应该对这些活动有兴趣。若人不能牺牲业果,仍可牺牲业果的一部分,用来传布克利须那觉性。如此为克利须那觉性之故所做的自愿性服务,能帮助人升进至神爱的较高阶段,并随之变得圆满。
11.然而,若你不能在此觉性里面为我而作,那么,就舍弃一切业果,争取安处自我。
要旨
也许,由于社会、家庭或宗教的缘故,或者因为其他的障碍,一个人甚至无法支持克利须那觉性的活动。假若他直接参与克利须那觉性的活动,可能引起家人的反对,或面临很多其他的困难。对于这些有困难的人,建议他最好把累积下来的工作成果捐献出去做善事。这类做法在韦陀礼法里多有论述。其中包括很多献祭和善业(punya)。善业是指将一个人过去的业果加以利用的特殊活动。如是,人便能逐渐被提升至义理的层面。
也有这种情况,有些人对克利须那觉性的活动不感兴趣,却捐助医院或其他社会机构,如此,他舍弃了辛苦得来的业果。这里也提倡这种做法,因为透过舍弃业果的实践,肯定能逐渐洁净心意;而心意在净化的状态下,就能领悟克利须那觉性。当然,克利须那觉性并不依靠任何其他体验而生起,因为克利须那觉性本身足以洁净人心,不过,如果在信受克利须那觉性方面有阻碍,那或许可以尝试舍弃业果。就此而言,服务社会、服务群体、服务国家、为国牺牲等等,都可以为人所接受,这样终有一天,可以达到为至尊主做纯粹奉爱服务的阶段。《薄伽梵歌》(18.46)有句云:yatah pravrttir bhutanam(一切有情自我流生):决意为无上始源牺牲的人,即使并不知道无上始源就是克利须那,也可以透过牺牲的途径,逐渐明白克利须那才是无上始源。
12.如果你无法如此实践,那么,培养知识吧。然而,比知识更好的是观修;比观修更好的是舍离业果,透过舍离,便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要旨
正如前面偈颂所论,奉爱服务有两种:一是修持戒律,一是全心爱著至上人格神。对于那些不能实际奉行克利须那觉性之原则的人,最好去培养知识,因为凭借知识,就能解悟自我的真实地位。致知会逐渐发展到观修。透过观修,就能以渐进之法觉解至上人格神。有很多法门,能让人觉悟自我就是无上者,若人未能践履奉爱服务,这类观修也是胜选。若人不能如此观修,那么,还有赋定职分,韦陀典为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罗制定了各自的法(dharma),我们在本书最后一章将会看到。不过,在一切情况下,都应该舍弃辛苦工作的成果;意即拿业果用来行善。
概而言之,达到终极的目标——至上人格神,有两种修法:一者渐修,一者顿捷。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做奉爱服务是顿捷法。另一种修法则包括舍离业果,然后是致知阶段、观修阶段、解悟胜我的阶段,最后到服务至上人格神的阶段。可以持渐修之法,也可以走顿捷之路。顿捷法不是人人都可以修炼的。因此,渐修法也是好的。不过,要懂得,克利须那没有向阿周那推荐渐修法,因为他已经处在为至尊主做奉爱服务的阶段。那是为其他不在这个阶段的人而施设的。对于这些人,应该修持渐修法:舍离、致知、观修、体证梵和超灵。《薄伽梵歌》所强调的是顿捷法。建议每一个人都采用顿捷法,皈依至上人格神——克利须那。
13/14.不怀嫉妒,作众生的良友,不以所有者自居,远离我慢,苦乐如一,宽容安忍,克己知足,坚定地践履奉爱服务,心智凝注于我——这样的奉献者我很珍爱。
要旨
再次回到纯粹奉爱服务这一点上,主在这两首偈颂里描述了纯粹奉献者的超妙德性。纯粹奉献者在任何境况下都不会受困扰。他也不会嫉妒谁,不会成为反对他的人的敌人。他想:“由于我过去生中的恶业,此人把我当敌人对待。因此,承受比反抗好”。《薄伽梵往世书》云:tat te nukampam su-samiksamano bhunjana evatma-krtam vipakam,每当奉献者身陷苦难,或落入困境,他都认为那是主对他的恩慈,他思忖:“由于我过去生中的恶业,我本应承受比现在多得多的苦难。如今,我之所以没有得到所有应得的惩罚,是凭了至尊主的慈恩。我只受到一丁点惩罚,那是至上人格神的慈悲。”故此,他永远澹定、静默、安忍,尽管他也遇到很多令人苦恼的境况。
奉献者总是善待众生,即使对敌人也是如此。“无我所”(Nirmama),意指奉献者不太在意属身的苦痛和烦恼,因为他们已彻底证知,自我不是物质躯壳。他不会把自我当成躯壳。因此,他摆脱了我执之念,平静对待一切苦乐。他宽容安忍,满足于因至尊主的恩慈而来的一切。他不会为获得难得之物而费尽心机,故而自在快活。他是完美的通玄者,因为他严守灵性上师给他的训示。他决心贞固,因为他的感官已经得到调伏。谬论妄见不能动摇他,因为没有人能动摇他做奉爱服务的坚定决心。他彻底觉知到,克利须那是永恒的主,故此,谁也无法扰乱他。凡此德性,使他能将心智完全凝注于至尊主。奉爱服务到此地步,无疑非常稀有。但透过修持奉爱服务的戒律,奉献者乃得立身此境。此外,主说,这样的奉献者,为他所爱,因为他在圆满的克利须那觉性里所做的一切,总是让主欢喜。
15.不置人于困境,亦不为人所困扰,于苦乐、忧惧中均持心虚静,这样的人我很钟爱。
要旨
此颂进一步描述了奉献者的德性。奉献者绝不会置任何人于困苦、忧惧、烦恼之中。奉献者善待一切众生,他不会做让别人忧恼的事情。另一方面,若有人想要让他忧恼,他也不会被扰乱。由于主的恩慈,他修为如此纯熟,乃至能不为任何世间烦恼所乱。实际上,奉献者时时心存克利须那觉性,践履奉爱服务,一切世间尘境根本无法撼动他。一般来说,物质主义者有了一些让感官和身体得到满足的东西,会变得十分快乐,然而,当他们看到其他人有了这些东西而自己没有时,就会感到难受和嫉妒。当他预知对头要来报复时,就会感到恐惧;当他做事不利时,就会变得颓丧。始终超绝于这一切烦恼的奉献者,为克利须那所钟爱。
16.不落俗套,精纯,练达,无忧无虑,远离一切烦恼,不追逐业果,这样的奉献者,为我所爱。
要旨
奉献者也会得到钱,但他不应为钱拼命。如果由于无上者的恩慈,金钱自动来到他手里,他也不会不安。奉献者一天至少澡沐两次,而且清晨即起,践行奉爱服务。如是,无论外在内在,他自然都清净无染。奉献者明敏练达,因为他彻知一切生命活动之精蕴,信奉权威性的经典。奉献者绝不会加入任何党派,所以自由自在。他远离一切称谓名号,所以不染悲喜;他晓得,躯壳不过是名号而已,所以如果有身体上的痛苦,他并不在乎。纯粹奉献者不会去追逐任何违反奉爱服务原则的东西。例如,建造一座大的建筑物,需要很大的精力,如果不利于他在奉爱服务上的进步,他就不会去做。他会为主建造神庙,而且,他愿意为此操心焦虑。但是,他不会为自己的家人大兴土木。
17.无悲无喜,无悔无求,吉凶祸福,一概舍离,这样的奉献者,我分外钟爱。
要旨
纯粹奉献者对于世间的得失,不喜不忧。他不会热衷于收徒求子,也不会因求之不得而难过。如果失去了他所珍爱的东西,他也不会懊丧。同样,如果得不到他所想要的,他也不会烦恼。面对一切吉凶祸福,他都超然自若。他愿意为满足至尊主而冒尽风险。没有什么能阻碍他践履奉爱服务。这样的奉献者,克利须那分外钟爱。
18/19.平等对待敌友,对荣辱、冷热、苦乐、毁誉,皆无动于衷。不受世俗熏染,宁静玄默,知足少欲,随遇而安,心智贞定,践履奉爱服务,这样的人,为我所爱。
要旨
奉献者总是避免所有不良的交往。人有时受到称赞,有时又遭诽谤;这是人群的天性。但奉献者常自超绝一切造作的毁誉、苦乐。他很耐心。他不会谈论任何跟克利须那无关的话题。因此,他被形容为宁静玄默。玄默不是不说话,而是不说戏言废话。应该只说重要的话,对于奉献者来说,最重要的话是为至尊主而说的。奉献者在任何境况下都自在快活。有时他得到美味的食物,有时得不到,但他都一样满足。他也不计较住的条件。他有时睡在树下,有时晏息于豪宅华屋;但两者都吸引不了他。他被称为“贞定”,因为他坚处于知识和决心。我们可能发现,在描述奉献者的德性时,往往有重复的地方。不过,这只是为了强调,奉献者必须获得所有这些德性。没有好的德性,不能够成为纯粹奉献者。Harav abhaktasya kuto mahad-gunah:一个人若不是奉献者,必无美德。想成为受人称许的奉献者,应培养美德。当然,也不必去刻意追求,献身克利须那觉性、践履奉爱服务,会让人自动培养出这些德性。
20.遵行这不朽的奉爱之路,彻底投入,满怀信心,以我为最终极的目标,对这样的人,我非常、非常地钟爱。
要旨
在这一章,从第二颂到结尾,即从“一心凝注于我的人形身相”到“遵行这不朽的奉爱之路”,至尊主诠述了接近他的超越性服务之道。此道为主所珍爱,凡践履者皆为主所眷顾。践履非人格梵之途的人,以及为至上人格神做人格性服务的人,两者孰优?这个问题由阿周那提了出来。主的答复很明确,毫无疑问,为人格主神做奉爱服务,在一切灵修法门中,是最殊胜的。换言之,本章阐述了,透过好的熏染,人就会培养出对纯粹奉爱服务的乐著心,因之接受一位正宗的灵性导师,开始以信心、乐著心和奉爱之心,跟随灵性导师听闻、念诵并修持奉爱服务的戒律,如是乃得践履奉爱服务。这条灵性觉悟之途在本章得到了阐扬。是故,奉爱服务无疑乃觉悟自我、证得至上人格神之唯一、绝对之门径。
如本章所论,至高绝对本体之非人格理念,只在一个人彻底献身灵性觉悟之前适用,换句话说,只要人还没有机会亲近纯粹奉献者,非人格理念或许是有助益的。在绝对本体之非人格理念里面,人不为业果而作,观修、致知以解悟灵、物之分际。这对尚未亲近纯粹奉献者的人是有必要的。若有人幸运地培养出一种愿望,想直下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纯粹奉爱服务,那他就无须经历那种循序渐进的灵性觉悟之途了。诚如《薄伽梵歌》中间六章所论,奉爱服务更圆融。他无须操心生计俗务,因为由于主的恩慈,一切自会安排妥当。
巴克提韦檀多阐释圣典《薄伽梵歌》第十二章“奉爱服务”之终。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