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业瑜伽——在克利须那觉性中践履

  第五章

  业瑜伽——在克利须那觉性中践履

  1.阿周那说:克利须那呀!你先是要我舍离业行,后来又劝我以奉献精神践履。现在,请你明确地告诉我,两者之中,究竟何者较胜?

  要旨

  克利须那于本章里说,在奉爱服务中践履较枯燥的心智思辨为佳。奉爱服务比心智思辨更为易捷,因为其本性超越,能拔除人的业力。第二章已初步阐明了灵魂之理及其在物质躯壳中的缠绕。也解说了如何以奉爱服务冲出此物质之罗网。第三章则指出,处于义理层面的人再无任何职分必须履行。在第四章,主告诉阿周那,所有献祭造极于义理。然而,第四章的末尾,主又劝勉阿周那清醒过来,在圆满智慧之中去战斗。如此,克利须那一面强调在奉爱服务中践履的重要性,一面却又强调在义理中无为的重要性,这让阿周那大惑不解,搅乱了他的决心。阿周那懂得,在义理中舍离意味着终止一切感官活动,但若在奉爱服务中践履,那活动又如何能终止呢?换言之,他认为,Sannysa,即在义理中的舍离,应该彻底脱离所有业行,因为,在他看来,活动和舍离是互不相容的。他似乎不了解,在圆满智慧中的活动是无业报的,因此与不活动无异。所以,他询问主,他是该彻底终止活动,还是该以圆满的智慧去活动。

  2.薄伽梵克利须那说:业行之舍离和以奉献精神践履,皆有益于解脱。然而,两者之中,以奉献精神践履较业行之舍离为胜。

  要旨

  追逐感官享乐的果报活动是物质束缚的根源。只要人致力于旨在改善躯体安适程度的活动,就不可避免要流转于种种躯壳之中,相续不断地受物质之缠缚。《薄伽梵往世书》(5.54-6)有云:

  “人类疯狂求取感官享乐,却不晓得现时这诸苦充塞的躯壳,乃是他们过去果报活动的结果。躯壳虽然无常易逝,却时时给人带来种种烦恼。是故,为感官享乐而生活实不足取。只要人不去寻求自己的本来真性,他的人生终究失败。只要还没有觉悟到自我的真实身份,人就必然会为感官享乐而求取果报;只要人的心念还贯注于感官满足,他就不得不从一个躯壳转生到另一个躯壳。尽管心念可能依然耽执于果报活动,且受无明扰乱,但人还是必须培养出服务华胥天人的奉爱精神。惟其如此,人才有机会逃脱物质存在之桎梏。”

  所以,Jnana(即自我非物质躯壳而为灵魂之义理)还不足以让人得解脱。必须以灵魂之位份践履,否则,便无法逃脱物质的桎梏。不过,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行动并非在果报层面上的业行。在圆满智慧中的行动,能巩固人在真实学问上面的进步。仅仅舍离果报活动,而未具克利须那觉性,并不能真正净化受拘限灵魂的心灵。只要心灵未受净化,人就必定在果报层面上活动。但克利须那觉性中的活动,能自动助人脱离果报活动之业力,使人不必下堕入物质层面。所以,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行动,始终胜于舍离,因舍离之中往往隐藏着退堕的危险。不具足克利须那觉性的舍离是不圆满的。圣茹巴·哥史华米在《巴克提情味甘露海》(1.2.258)中有言:

  “渴望得解脱之人,若舍离与至上人格神相关联的事物,认为它们只是物质,此辈之舍离是不圆满的。”

  圆满的舍离是在义理中,觉悟存有中的一切本属于主,没有人可以要求对任何东西的所有权。人当懂得,事实上,没有一物属于任何人。如此又哪有舍离可言呢?了知一切皆归属于克利须那的人,自然常住舍离之中。因为一切皆归属于克利须那,所以,一切皆当被用于为克利须那服务。此种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之圆满形式,远较幻有宗出世者之做作舍离为殊胜。

  3.臂力强大的阿周那啊!对行动的结果,不厌憎,不渴求,即是长住舍离。如此,远离一切二元对待,便能轻易克服物质的束缚,达到彻底解脱。

  要旨

  具足圆满克利须那觉性的人总是一位弃绝者,因为他对行动的结果,既不厌憎,也不渴求。这样的弃绝者,献身为主做超越性爱心服务,在智慧上已完全合格,因为他了知自我在与克利须那的关系中所处的命定地位。他深知克利须那是整体,而自我是克利须那的部分和微粒。这种觉识圆满无漏,在质、量两方面俱正确。与克利须那合一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因为部分不等于整体。质上一体而量上相异的认识,才是正确的形而上义理,这样的智慧让人充实自足,无所求亦无所怨。只要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克利须那,他的心中就不存在二元对待。如此脱离二元对待层面,便得到了解脱——甚至就在此尘世之中。

  4.只有无知的人才认为,业瑜伽、奉献服务跟数论哲学不同。真正有学问的人说,致力于其中之一,便会取得两者的结果。

  要旨

  对物质世界之分解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存有之本体。物质世界之精神本体是毗湿努,或曰超灵。对主的奉爱服务涵盖了对超灵的服务。前者是寻找树根,后者是给树根浇水。数论哲学的真弟子找寻到物质世界之根——毗湿努;然后,在圆满的智慧中,致力于为主服务。是故,从根本上来说,二者并无分别,因为二者的究竟都是毗湿努。不了解此究竟的人说,僧佉(sankhya,即数论哲学)跟业瑜伽有异;但有学问的人知道两种不同法门之共同旨趣。

  5.认识到透过分解性研究之途上达的境地也可透过奉献服务获得,而且视僧佉跟瑜伽在同一层面,这样的人才算看到了实相。

  要旨

  哲学研究的真正目的,在于找到生命之究竟归趣。由于生命之究竟归趣乃是自我觉悟,所以,这两种法门所达致的究竟义谛并无差别。透过数论哲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生命个体并非物质世界之部分与微粒,而是至上精神大全之部分与微粒。因而,灵魂与物质世界无涉;他的活动必定跟无上者有某种关联。当他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时,实际已处于自我的命定地位之上了。修炼第一种法门,即数论之学,必须出离于物质,而修炼奉爱瑜伽之法,则必须执著克利须那觉性的践履。虽然表面上看来一者关乎出离,一者关乎执著,但实际上两种法门并无分别。出离于物质和执著克利须那为一体之两面。有见乎此者乃见实相。

  6.除非为我做奉献服务,单纯舍离业行,不会使人得乐。智者致力于奉献服务,便可快速无误地证入至上本体。

  要旨

  出世者(sannyasis),即在生命之出世期的人,可分两类:幻有宗(Mayavadi)出世者和奉爱宗(Vaishnava)出世者。前者致力于探究数论哲学,后者致力于研习《薄伽梵往世书》之哲学,此哲学为《韦檀多经》做了精当的阐释。幻有宗出世者也研习《韦檀多经》,但用的是本门的释论,名《舍利疏》(sariraka-bhasya),为商羯罗阿阇黎所撰。薄伽梵学派的弟子,则依据《五轨持》(Pancaratriki)之仪轨,致力为主做奉献活动,故此,奉爱宗出世者在对主的超越性服务方面多有妙用。奉爱宗出世者丝毫不涉足物质业行,但却在为主的奉献服务中践行各种活动。幻有宗出世者一味钻入僧佉、韦檀多之思辨里面,却无法受用对主的超越性服务。由于他们的研究冗长乏味,他们有时厌倦了对梵性的思辨,便会不求甚解地求救于《薄伽梵往世书》。自然,他们的《薄伽梵往世书》研究招人烦厌。枯燥的玄思和矫揉造作的非人格性释论,对此类幻有宗出世者毫无益处。致力于奉献服务的奉爱宗出世者,在践履超世职分之中得享妙乐,他们已有保障,最后可进人上帝之国。有时幻有宗出世者会从自觉之途上退堕下来,跌回物质业行之中,这些业行可能具有博爱或利他的性质,但无非还是物质俗事。所以,结论就是,致力于克利须那觉性之践履的人,其所处位置比单纯思辨何者为梵、何者非梵的出世者更为殊胜,虽然后者经历许多生世以后,也可复归克利须那觉性。

  7.以奉献精神践履,灵魂纯净,调伏心意和感官,这样的人为众生所爱,亦爱众生。他虽常有所为,却绝不受业力缠缚。

  要旨

  以克利须那觉性踏上解脱之途的人,深得众生之爱,也爱众生。这是由于他的克利须那觉性。这样的人不认为任何生命个体能与克利须那隔离,正如枝叶依树而存,无法彼此分离。他深知,给树根浇水,水便自动分布到枝枝叶叶上去;食物吞入胃里,能量自然输送全身。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的人,是众生的仆人,因此他深为众生所爱。他的工作让众生满意,所以觉性就清净。觉性清净,心念就得摄持。心念得摄持,感官也就得摄持。因为心念常专注于克利须那,他就不会背离克利须那,也没有机会运用感官去服务主以外的东西。除了跟克利须那有关的论题,他不喜欢听闻任何东西;除了供奉过给克利须那的食物,他不喜欢吃任何东西;不是跟克利须那有关的地方,他也不会想去。如此, 他的感官受到控制。一个能控制住感官的人不会冒犯任何人。也许有人会问: “为什么阿周那要在战场上攻击他人呢?难道他不在克利须那觉性中吗?”其实,阿周那只是表面上与人为敌,因为(如第二章所论述的)灵魂不能被杀,集结在战场上的人皆会各自继续活下去。所以从灵性的角度来看,俱卢之战无人被杀。死者不过是在亲临战场的克利须那的指令下,更换了外衣。是故,阿周那虽在俱卢之野杀伐,其实根本就未作战,他只是在圆满的克利须那觉性里面执行克利须那的指令而已。这样的人绝不受业报之缠缚。

  8/9.在神圣觉性里面的人,虽然视、听、触、嗅、食、走动、睡觉、呼吸,其内心却总是知道,实际上自我并没有做什么。他非常清楚,说话、排泄、摄食、开眼、闭眼的时候,只是物质感官在接触感官对象,而自我并未参与。

  要旨

  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人立身清净,因而,任何有赖于五种远近之因的活动,跟他全无关系。这五种远近之因是:作为者、作为、处境、手段和运气。这是由于他为克利须那做超越性爱心服务的缘故。他似乎也是以身体和感官活动,但他时时能够觉知到自己的真实地位。在物质知觉里,感官被用于感官享乐;但在克利须那觉性里,感官被用于满足克利须那的感官。是故,克利须那觉知者永远自在,虽然表面看来,他似乎也忙于感官事务。视、听等等,是知根的活动;至于走动、说话、排泄等等,则是作根的活动。克利须那觉知者绝不受感官活动的影响。除了为主服务之外,他不会做任何事情,因为他知道,他是主的永恒仆人。

  10.践履职分而无所执着,业果全奉献给至尊主,如此便不受罪业的影响,一如莲叶不沾水滴。

  要旨

  此处brahmani意指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物质世界是物质自然三极气性之总体表现,术语名为pradhana 。在韦陀唱赞例如《唵声奥义书》(Mandukya,2)有“Sarvam hy etad brahma”;《蒙查羯奥义书》(Mundaka,1.2.10) 有“tasmad etad brahma nama-rupam annam ca jayate”;《薄伽梵歌》(14.3)中亦有“mama yonir mahad brahma”,这些偈颂都指出,物质世界的一切全是梵的呈露;虽然果上之表现有异,但因上却无不同。《至尊奥义书》云,万物都与至上梵或克利须那相关联,是以万物皆归属于他。吾人若了知,万物皆归属于克利须那,是故克利须那是万物的所有者,万物皆应为主服务,自然跟业果无关——无论善恶。即便是主恩赐给人的用于执行某种活动的物质躯壳,也可被用于克利须那觉性之践履。如是,身体便不受罪业的染污,恰似莲叶出水,不受水滴。主在《薄伽梵歌》(3.30)里也说:mayi sarvani karmani sannyasa,“把一切活动奉献给我”。结论是:不具克利须那觉性的人,按照物质躯壳和感官的想法活动;但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人却根据义理践履,觉悟到躯壳本是克利须那的资产,因此,便该被用于服务克利须那。

  11.瑜伽士去除执着,以身、心、智,甚至感官活动,不过是为了净化自己。

  要旨

  无论是透过身、心、智,还是感官,为了满足克利须那的感官而在克利须那觉性之中践履,能够清除物质染污。克利须那觉知者的活动不会招致因果业报。因此,清净行,梵语谓sad-acara,透过在克利须那觉性之中践履可轻易办到。茹巴·哥史华米在《巴克提情味甘露海》中有云:“用身、心、智和言语,在克利须那觉性之中践履的人(即服务克利须那),即便未出世间,也是解脱之人,尽管他可能也做许多所谓的物质活动。”这样的人无我执,他相信他不是这具物质躯壳,也不拥有它。他深知自我归属于克利须那,躯壳亦是。当他把身体所带来的一切,心、智、言语、生命、财产等等,无论他拥有什么,都用来服务克利须那时,他当下即与克利须那相应。他与克利须那一体,不复生起那使人相信自己就是躯壳的我执。此即克利须那觉性之圆满境界。

  12.坚定奉献的灵魂,将一切业果供奉给我,因而得入清净安宁。另一方面,不与神性相应,贪求业果,必受物质缠缚。

  要旨

  在克利须那觉性里的人,跟在躯体化意识里的人不同:前者依附克利须那,后者依附业果。依附克利须那,只为克利须那而活动,必得解脱,这样的人不担心活动的结果。在《薄伽梵往世书》里解释,贪求业果缘于在二元对待观念之下行事,也就是说,是出于对绝对真理的无知。克利须那是至高绝对真理,人格主神。克利须那觉性里面不存在二元对待。凡存在的一切皆为克利须那之能力所造,并且克利须那尽善尽美。因而,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活动在绝对层面,具超越性,不落物质果报。所以人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就心生平安。然而,要是为了感官享乐而斤斤计较,就不会有那份安宁。这就是克利须那觉性之秘密义——除了克利须那之外,别无其他存有,由此种领悟乃开出清净无畏之境界。

  13.躯体化的生命,收摄气质之性,于心念舍离一切业行时,便快乐地居于九门之城(物质躯壳),不活动也不引发活动。

  要旨

  躯体化的灵魂居于九门之城。躯体的活动,在特定的物质气性的驱迫下,自动进行。灵魂虽然受到形体的拘限,但也能超越这拘限,如果他想要的话。只因遗忘了自己的高等本性,灵魂认同于物质躯壳,如是而受取诸苦。透过克利须那觉性,灵魂可以复归其真实地位,从而冲破肉体的樊笼。所以,人若承当了克利须那觉性,当下即能彻底超越躯体的活动。在克己自制的生活中,他的念头被改变了,开始在这九门之城中快活度日。九门之说如下有述:

  “至上人格神,居停于生命个体之躯壳内,乃是宇宙中一切有情之真宰。躯壳有九门:两眼、两鼻孔、两耳、一口、一肛门、一生殖器。在受拘限阶段的生命个体,以为躯壳就是自己;然而,一旦转身认同于心中之主,他就变得像主一样自在无碍,甚至当他还在躯壳里。”(《白净识奥义书》3.18)。

  所以,克利须那觉知者脱离了物质躯壳内外两面之活动。

  14.躯体化的灵魂——躯体之城的主人,不产生活动,不促使别人活动,也不产生活动的结果。这一切,全由物质气性造成。

  要旨

  如同第七章将会说明的,生命个体乃是至尊主的一种能力或自性,但却不同于主的另一种低等自性——物质。不知怎地,自无始以来,生命个体就接触到物质自然。无常的躯壳或曰物质居所,就是种种业行及其因果业报的根源。生活在这样一个受拘限的环境里,生命个体在无明之中认为躯壳就是自我,并为身体活动带来的业果而烦恼。正是从无始以来就沾染上的无明,为属身之烦恼、苦痛的根源。一旦生命个体脱开躯体之活动,也就脱离了诸般报应。只要他还粘附在躯体之城内,就自以为是这城的主子,其实,他既不是所有者,也不是其业行和业报的主宰者。他不过在茫茫红尘苦海中间,挣扎求存。海浪抛卷着他,他根本无法控制。要脱离苦海,最殊胜之法就是超绝的克利须那觉性。惟此才能救渡一切苦厄。

  15.至尊主也不为任何人的活动负责,无论罪恶的或虔诚的。然而,被躯体化的生命体对此感到迷惑,因为无明蔽覆了他们的真知。

  要旨

  梵语vibhu,意为至尊主,具足无限之觉明、吉祥、威能、声名、妙美、自在。他恒自足,不为恶业或善业所动。他不会为任何生命体造设一特殊之处境,但生命体为无明所惑,总是渴望进入某种生存状态,于是因果业报之链就此开始。生命个体,就其高等之性而言,具足灵明。然而,他力量有限,易受无明之影响。主无所不能,生命个体则不然。主是vibhu,无所不知,但生命个体是anu,原子而已。因为他是有生命的灵魂,所以能按其自由意志而生起欲望。这些欲望只有无所不能的主才能予以满足。如此,当生命个体于欲望之中起惑时,主便准许他实现那些欲望,不过,主绝不对由其欲念而生起的业行及业报负责。处此惑境之中,躯体化的生命个体便将自我认同于偶在的物质躯壳,因而受制于有生之无常苦乐。作为胜我(paramatma)或超灵,主时刻不离生命个体,因而他能够了解个体灵魂的欲望,就像靠近鲜花,必能闻到花的芬芳一样。欲望是拘限生命个体的精微形式。主根据生命个体所应得的,来满足其欲望,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故,生命个体在实现其欲望方面,并非无所不能。然而,主却能满足一切欲望,而且平等中立,不会干涉具微小独立性之生命个体的欲望。不过,当人欲求克利须那时,主便会对他特别关照,鼓励他去如此欲求,好让此人能亲近他,得享永恒之乐。韦陀唱赞如是宣称:

  “主使有情勤力善业,好让他升转天堂。主使有情肆行恶业,好让他沉沦地狱。”

  “有情于苦乐之间,全无自主。仰赖无上者的意志,他可往生天堂,也可堕人地狱,一如浮云为风所逐。”(《考史多启奥义书》,Kausitaki Upanisad,3.8)

  所以,躯体化的灵魂,由于意图逃避克利须那觉性之无始邪念,造成了自身的幻惑。故此,生命个体虽然于性分上为真常、极乐、灵明,但因为其存在之微细,忘记了为主服务的命定地位,遂为无明所困。而且,在无明之魅惑下,生命个体竟然要求主该当对他受拘限之存在负责。《韦檀多经》(2.1.34)有云:Vaisamya-nairghrnye na sapeksatvat thatha hi darsayati,“主无有好恶,虽然他看似有好有恶。”

  16.当人在知识的启明下,驱除了无明,一切便跃然于他的眼前,恰如白昼的太阳照亮天地万物。

  要旨

  那些遗忘了克利须那的人,必受幻惑,而那些在克利须那觉性之中的人,却丝毫不受幻惑。《薄伽梵歌》云:“一旦登上智慧之舟,就能渡越苦海”、“知识的火焰能把业报烧成灰烬”,又说:“人世间,形而上义理最崇高,最纯粹”。知识总是受到高度尊重,但那究竟是什么知识呢?圆满的知识只有当人彻底归命克利须那之后才能得到,如《薄伽梵歌》第七章第十九颂所云:“历经多次转生,真正有知识的人归命于我。”经历许多许多生世之后,知识圆满之人便归命于克利须那,或者说若人成就了克利须那觉性,一切就会被启明,就像昼日照破山河大地。生命个体受种种困惑。例如,当他荒唐地认为自己就是上帝的时候,实际已落入无明之最后圈套。假若生命个体是上帝的话,那他怎么会被无明所惑呢?难道上帝也会被无明所惑吗?若果真如此,那么无明,或撒旦,岂不比上帝更伟大?真正的知识,可从住于圆满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人身上获得。故此,吾人必须找到这样一位正宗的灵性导师,并在他的指导之下,修学克利须那觉性,因为克利须那觉性必能扫除一切无明,恰如太阳之驱散黑暗。就算一个人或许懂得自我并非躯壳,而是超越躯壳的;他仍可能无法分辨灵魂和超灵。然而,假若他诚心求教于正宗的、完美的克利须那觉知的灵性导师,他便能了知一切。只有实际遇上神的代表,才能了解神,体悟人与神的关系。一位神的代表从来就不会自诩为神,虽然,因为他认识神,他所得到的尊敬近乎世人对神的尊敬。人必须明了神与生命个体之分际。故此,主克利须那在第二章第十二颂说,有情众生是个体,主也是个体。过去,他们都是个体;现在,他们都是个体;将来,甚至解脱之后,还继续都是个体。夜里,我们所看到的无非是漆黑一片;白天,当太阳升起时,我们便看清楚了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契入灵性生命之个体性,才是真正的知识。

  17.心、智、信念、身家全交托给至尊主,如此证得圆满的知识,疑虑一空,便能在解脱之途上,勇往直前。

  要旨

  至高无上的形而上真理即主克利须那。整部《薄伽梵歌》的中心,就是宣布克利须那为至上人格神。这是所有韦陀经论的观点。para-tattva意谓无上真谛,被至上本体之觉悟者体认为梵、超灵和薄伽梵。薄伽梵,或至上人格神,乃是绝对本体之究竟。除此之外更无别物。主说:“mattah parataram nanyat kincid asti dhananjaya,“檀南遮耶,我是至高无上的真理。”非人格梵亦为克利须那所摄持:brahmano hi pratisthaham,“我就是非人格梵的根基。”故此,在各个方面,克利须那皆为无上真谛。心、智、信念、身家恒住克利须那里面的人,或者说彻底处于克利须那觉性之中的人,必然断除了一切疑惑,具足一切形而上的圆满智慧。一位克利须那觉知者能够圆满觉悟克利须那的不二性(即一即异)。具备了这种形而上义理,人便能在解脱之途上稳步迈进。

  18.谦恭的学者,凭着真知,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温雅的婆罗门、母牛、象、狗和吃狗者。

  要旨

  一位克利须那觉知者并不去区分物种或阶级。从阶级的观点来看,婆罗门与无种姓者或许有别;从物种的观点来看,狗、母牛和象大不相同,但这些躯体的差异,在有学识的超验主义者眼中,并无意义。这是由于他们跟无上者之关系。因为至尊主以超灵这一全权部分,临在于每个生命体心中。这样去理解无上者才是真正的智慧。就处在不同阶级或不同物种之中的躯体而言,主善待每一个人,不论生命个体的处境如何,他皆待之如友,而又不失其超灵之位份。作为超灵的主,同样存在于无种姓者和婆罗门的心中,尽管这两者的躯壳有异。躯壳乃物质气性之产物,但躯壳内的灵魂和超灵皆属灵性。尽管灵魂和超灵之本性接近,但这并不使得两者在量上等平,因为个体灵魂只居停于某一特殊的躯壳之内,而超灵则临在于每一躯壳之中。克利须那觉知者对此完全清楚,所以有真见地、有平等心。灵魂与超灵本性相近之处就在于两者皆具觉知力,且真常极乐。而其分际在于,个体灵魂之觉知仅局限于其所在的躯壳,而超灵则觉知到所有躯体。超灵一体临在于所有躯壳之内。

  19.住心澹定安宁者,已征服了生死。他们无瑕如梵,已然安住于大梵之中。

  要旨

  如上所论,心意安宁,乃自觉之象。真正能到此境界,可谓已经征服了自然局限,尤其生死。只要把自我认同于躯壳,便仍是受拘限的灵魂;然而一旦透过自我觉悟超入安和之境,就从受拘限的生命中解脱出来了。换言之,这样的人死后不必再投生于物质世界,而是进入灵性天宇。主清净无疵,因为他无有好恶。同样地,当生命个体能无好无恶时,他亦变得清净无疵,从而有资格升转灵性天宇。这样的人可谓已得解脱,他们的表现下面会有描述。

  20.遇乐不欣,逢悲不忧,有定慧,无困惑,了悟灵性的学问,此人可谓安住于超然境界。

  要旨

  这里讲到了自觉者的表现。首先就是不错把躯壳当作真我。自觉者彻底了悟他并不是这个躯壳,而是至上人格神的所属部分。如此,对于跟躯壳有关的事物,他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这种心意的坚稳称为“不动智”(sthira-buddhi)。自觉者绝不会受幻惑,错把粗浊的躯壳当做灵魂,也不会认为躯壳有常,而不去关心灵魂的存在。这知识把他提升到认识绝对真理之全体即梵、超灵、薄伽梵的阶段。他于是了知自己的命定地位,不会错误地力图从各方面与无上者合一。这称为觉悟梵或觉悟自我。此坚稳之觉性即克利须那觉性。

  21.如斯解脱之人,不受物质感官或外在对象引诱,常住神定,内心自在无碍。自觉者注心至上,受用无量福乐。

  要旨

  室利·阎牟那阿阇黎(Yamunacarya),一位在克利须那觉性中的伟大奉献者,说道:

  “因为我已经在为克利须那做超越性爱心服务,并从他那里领受到历久弥新的妙喜,所以,每当想起性享乐,我就会唾弃这些念头,厌恶之下,连连撇嘴。”

  与梵相应(brahma-yoga)或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人,因为专注于为主做奉爱服务,完全失去了物质感官享乐的胃口。物质方面的最高快乐是性享乐。整个世界都在这根魔棒下转动,没有这种动机,物质主义者根本就无法工作。但在克利须那觉性之中践履的人却能避开性享乐,以更大的热情工作。这便是对灵性觉悟的测试。灵性觉悟与性享乐相互排斥。一位克利须那觉知者已是解脱的灵魂,故不受任何感官快乐的吸引。

  22.感官与感官对象接触,物质之乐乃生,这实是诸苦之源。贡蒂之子呀!这些快乐有始有终,智者不以之为乐。

  要旨

  物质的感官快乐缘起于跟物质感官接触,因为躯壳本身无常,所以感官快乐亦无常。解脱的灵魂对任何无常之物皆无兴趣。既已洞悉超世之妙喜,解脱的灵魂岂会甘于享受虚浮的欲乐呢?《莲花往世书》》(Padma Purana)云:

  “通玄者从绝对真理处,领受到无量妙喜。是故,至高绝对真理,至上人格神,亦名罗摩(Rama)。”

  《薄伽梵往世书》(5.5.1)云:

  “我亲爱的儿子们,在这人体生命中,绝无理由为感官享乐而辛苦劳作;这种快乐,吃粪便的动物(猪)也可以得到。相反,你们此生应该去苦修,净化自己的存在,如此,便能受用无量之妙喜。”

  感官快乐引起相续不断的物质存在,因此,真正的瑜伽士或有学识的超验主义者,不会受其吸引。愈是纵情于物质欲乐,愈为尘世诸苦所困。

  23.离开躯壳之前,人若能抵受住物质感官的冲动,克制贪淫和嗔怒,便可泰然安住,快活处世。

  要旨

  若想在自觉之途上稳步精进,就必须控制住物质感官的冲动。有说话的冲动、嗔怒的冲动、心意的冲动、胃的冲动、生殖器的冲动以及口舌的冲动。能控制所有这些不同感官以及心意冲动的人被称为哥史华米(Goswami)或史华米(Swami) 。这样的哥史华米过着严格自律的生活,且完全摒弃了种种感官冲动。物质欲望若不得满足,便引发嗔怒,于是,心、眼、胸腔受到刺激。是故,在舍弃物质躯壳之前,必须修炼控制这些欲望。能够这样做的人可谓觉者,于自觉之境中,得享福乐。全力以赴降伏贪淫和嗔怒,乃是超验主义者的职分。

  24.内心自在活泼,不向外寻求快乐的人,实为完美的通玄者;他在至上处获得涅槃,最后与至上同在。

  要旨

  除非品尝到内在的法喜,又怎会停止向外求取虚浮的欲乐呢?解脱者能靠切实的体验受用法喜。因而,他能在任何地方冥坐,尽享内在的生命活动。这样的解脱者不再思慕外在的物质欲乐。此境界名为梵觉(brahma-bhuta),登临此境,必能回归主神,重返故乡。

  25.超越二元对待,全无怀疑,勤于内省,时时勤力造福有情众生,脱离一切罪恶,如是乃可在至上处获解脱。

  要旨

  只有彻底住于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人,才算得上是在为一切有情造福。当一个人真正了知克利须那就是万有之源,并以此种精神去践履时,便是在饶益一切众生。人类承受苦厄,乃是因为忘记了克利须那是至高无上的享用者、至高无上的所有者和至高无上的朋友。是故,为了让全体人类复归此觉性而采取的行动,就是最崇高的福利工作。若没有在无上者处获得解脱,便无法胜任这种一流的福利工作。一位克利须那觉知者对克利须那的无上地位深信不疑,因为他完全脱尽了一切罪恶。这就是神爱之境。

  单单推行社会物质福利,实际帮不了任何人。外在躯壳和心意的暂时调适并不会让人满足。人为生活辛苦拼斗,困难重重,究其真正的原因,乃是遗忘了自我跟至尊主的关系。当人彻底觉知到自我与克利须那的关系时,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解脱的灵魂,即便他仍可能还住在物质躯壳里面。

  26.远离嗔怒和贪淫,自觉自律,追求完美,必很快在至上处获得解脱。

  要旨

  在不断为救赎而奋斗的圣徒里面,处于克利须那觉性之中者最卓越。《薄伽梵往世书》(4.22.39)有言:

  “在奉爱服务之中,去崇拜华胥天人——至上人格神吧!即使伟大的圣徒,也不能够像那些透过服务主的莲花足而得享妙乐的人一样,有效地控制住感官的冲动,将根深蒂固的求取果报的欲望连根拔除。”

  对于受拘限的灵魂,享受业果的欲望是如此根深蒂固,甚至伟大的圣者,费尽心机,也难以降伏这些欲望。一位主的奉献者,在克利须那觉性中不断致力于奉爱服务,证入圆觉,很快就在至上之处,获得解脱。由于在自我觉悟方面智慧圆满,他始终处于神定之境。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仅凭视、思、触,鱼、龟、鸟就能养育后代。钵多摩遮呀!我亦如此。”

  鱼只靠看就能将后代养大;龟但凭冥思就能孵育。龟蛋生在陆地上,而龟则在水中想着龟蛋。同样,处于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奉献者,尽管远离主的居所,但只要不断地想着主——透过在克利须那觉性之中践履,便可提升自己到主那里。他不会感到物质烦恼;这种生命境界名为梵涅槃(brahma-nirvana),或冥迹至上,诸苦断除。

  27/28.寻求超生脱死的智者,摒除一切外在的感官对象,眼神集中在两眉之间,调气息于鼻端,调伏心、智、感官,远离畏怖、嗔怒。常住此境,必获解脱。

  要旨

  致力于克利须那觉性,可直下顿悟自己的灵性身份;然后,透过奉献服务之道,就能够认识至尊主。当吾人已安住奉献服务之中时,便到达了超越之境,有资格在自己的活动领域内觉受到主的临在。此特殊之境界名为“在至上处解脱”。

  解说过在至上处解脱的原则后,主接着开示阿周那,如何透过修炼玄通或曰八支瑜伽来达到此境界。八支瑜伽(astanga-yoga,即阿斯汤伽瑜伽)分持戒、精进、打坐、调息、撤回、把持、禅定、三昧八种行法。有关瑜伽的论题在第六章会有详尽的阐述,本章结尾部分对此只是做了初步的解说。首先得透过修炼撤回法以驱除色、声、香、味、触等感官对象,然后,半闭双眼,将眼神集中于两眉间的鼻尖上。两眼紧闭是无益的,因为随时会打瞌睡。两眼完全张开也不好,因为这会有被感官对象吸引的危险。透过中和体内的上行气和下行气,呼吸运动被收敛于鼻孔内。如此修炼瑜伽,便能控制住感官,戒绝外部的感官对象,从而为自己在至上处解脱做好准备。

  瑜伽行法能助人脱离一切畏怖和嗔怒,并在超越之境中觉受到超灵的临在。换言之,克利须那觉性是实践瑜伽原则最简易的法门。下一章将对此做全面的论述。一位克利须那觉知者因为总是践行奉爱服务,就不会放松感官,让它们去从事其它的活动。这比透过修炼阿斯汤伽瑜伽来收摄感官要好得多。

  29.一个完全觉知到我的人,知道我是一切献祭和苦行的最终受用者,一切星宿和天神的至尊主,一切有情的赐福者和祝愿者。这样的人,远离尘世诸苦,超入安和之境。

  要旨

  在幻力掌控下的受拘限的灵魂,无不渴望在这个物质世界里保有安宁。但他们却不晓得此处所说的和平公式。这最伟大的和平公式就是:克利须那乃一切人类实践的受益者。人类该奉献一切,为主做超越性服务,因为他是一切星宿以及天神的主人。没有谁比主更伟大。他比最伟大的天神如湿婆、梵天还要伟大。在《白净识奥义书》(6.7)》里,至尊主被描述为:tam isvaranam paramam mahesvaram,即主宰者之主宰。在幻觉的魅惑下,生命个体力图控制他们所看见的一切,但实际上,他们被主的物质能力所控制。主是物质自然的主人,而受拘限的灵魂则受制于严酷的物质自然法则。除非明白了这些无可遮掩的事实,人就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安宁,无论就个体还是团体而言。克利须那觉性之观念如是:克利须那乃至高无上的主宰,一切生命个体,包括伟大的天神,都是他的臣属。只有在圆满的克利须那觉性里面,才有可能获得圆满的安宁。

  本章阐释克利须那觉性之妙用,通常被称为业瑜伽。此处对业瑜伽如何能给人带来解脱这种思辨性问题给予了解答。在克利须那觉性中践履即在主是主宰者这种圆满知识下活动。此活动与形而上义理融摄不二。直下承当克利须那觉性即巴克提瑜伽(Bhakti-yoga),而智瑜伽(jnana-yoga)则是将人引向巴克提瑜伽的法门。克利须那觉性意味着在对自我与至上绝对者之关系的圆满觉悟中践履,而此觉性之圆成即圆满觉知克利须那、至上人格神。纯粹的灵魂,作为上帝的所属部分和微粒,本是上帝永恒的仆人。由于想操纵幻力(Maya)的欲望,他下来接触到假象,而这正是他饱受苦厄的根源。只要他跟物质接触,就得为物质所需而奔波。然而,尽管人在物质的境遇里,克利须那觉性却能将人带入灵性生命。因为,透过在尘世间的修炼,克利须那觉性唤醒了我们的灵性存在。越是精进,就越能摆脱物质的桎梏。主并不会偏向任何人。一切皆取决于个人在克利须那觉性中的实际践履,它有助于从各个方面控制住感官,克服贪淫和嗔怒的影响。安住于克利须那觉性,并降伏了上述情欲的人,实际已证入超越之境,亦即梵涅槃(brahma-nirvan)。玄秘的瑜伽八支在克利须那觉性中自动得到修炼,因为其最终的目的已经达成。八支瑜伽是渐修的过程,要经过持戒(yama)、精进(niyama)、打坐(asana)、调息(pranayama)、撤回(pratyahara)、把持(dharana)、禅定(dhyana)和三昧(samadhi)。但这些不过是给奉爱服务之圆成做了铺垫,只有圆满的奉爱服务才能赐人类以和平。那是生命最崇高的圆满境界。

  巴克提韦檀多阐释圣典《薄伽梵歌》第五章”业瑜伽—— 在克利须那觉性中践履”之终。

评论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