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业瑜伽
1.阿周那说:“瞻纳陀那啊!凯阇筏呀!你既认为智慧比果报活动好,又为什么力劝我参加这场可怕的战争呢?
要旨
至上人格神克利须那在上一章很详尽地阐述了灵魂的本性,以期将他的亲密朋友阿周那从物质苦海里救拔出来。解脱之途已被指出:菩提瑜伽(buddhi-yoga),或曰克利须那觉性。有时,克利须那觉性被误解为消极无为,有这类误解的人经常退隐山林,持诵克利须那的圣名,以求达到圆满的克利须那觉性。但是,倘若未经克利须那觉性之义理方面的训练,去幽僻之处念颂主的圣名并不可取,那只能赚取无知大众的廉价崇敬。阿周那也认为克利须那觉性,或说菩提瑜伽,即培养灵性的智慧,便是从现实生活中隐退下来,在幽僻之处修炼苦行和净行。换句话说,他想以克利须那觉性为借口,巧妙地逃避作战。不过,作为一位诚恳的弟子,他在上师面前陈述想法,询问主克利须那,他该怎样做才最好。在第三章里,主克利须那详细地解释了业瑜伽,即在克利须那觉性中践履。
2.你模棱两可的开示迷惑了我的智慧。因此,请明确地告诉我,什么对我最有益?
要旨
在前面一章里,作为《薄伽梵歌》的序言,阐述了许多不同的修炼途径,例如数论瑜伽(Sankya Yoga)、菩提瑜伽(Buddhi Yoga)、用心智调伏感官、作为而不求业果,以及初习者的地位。这些全都被不太系统地呈现出来。为了进一步的实践和理解,一个更为周密的修法大纲是必需的。所以,阿周那试图理清这些表面上令人困惑的说法,使普通人也能毫无偏差地加以领会。虽然克利须那无意用文字游戏让阿周那摸不着头脑,可阿周那却无法奉行克利须那觉性的法门——无论是走无为之路,还是透过积极的奉献。换句话说,透过他的问题,他为所有诚心想要领悟《薄伽梵歌》奥义的弟子,打通了克利须那觉性之路。
3.至上人格神说道:“无罪孽的阿周那呀!我已解释了,这世上,觉悟我的人分两类。有些倾向于通过经验和哲学思辨了解我;另一些则倾向于通过奉爱服务认识我。
要旨
在第二章偈颂三十九,主阐述了两种法门:即数论瑜伽和业瑜伽,或曰菩提瑜伽。在此颂中,主对此做了更清楚的诠解。僧佉瑜伽(sankhya-yoga),或者说数论瑜伽,是对精神及物质本性的分析性思索,是那些倾向于透过经验性知识和哲学来理解和思考事物的人所探究的主题。另一种是在克利须那觉性中践履,这在上一章的偈颂六十一里被论述到了。在同一章的偈颂三十九,主也解释了,透过在菩提瑜伽或曰克利须那觉性的原则下践履,人便能摆脱业报的枷锁,并且,整个修炼过程完美无暇。这同一的原则在偈颂六十一里被阐释得更加清楚:菩提瑜伽即彻底归命无上者(更特定地说,就是克利须那),如此,所有感官便能很轻松地被置于控制之下。所以,作为宗教和哲学,这两种瑜伽相辅相成。无哲学的宗教只是感情冲动,有时甚至是狂热;而无宗教的哲学不过是心识推比。但究竟真谛是克利须那,因为那些诚心探究绝对真理的哲学家最后也会回到克利须那觉性。这在《薄伽梵歌》里也得到了阐明。整个过程就是在与胜我的关系中觉解自我的真实地位。间接的法门是哲学思辨,透过它,可以渐进至克利须那觉性。另一种法门则是在克利须那觉性中直接将一切事物与克利须那关合起来。这两者之中,克利须那觉性之途更殊胜,因为它并不依赖透过哲学思辨来净化感官。克利须那觉性本身就是净化的过程,凭借奉爱服务的顿捷修法,它既简易,又崇高。
4. 单单终止活动,并不能免除业报;只靠出离,亦无法达到圆满。
要旨
透过践履用来净化物质主义者心灵的赋定职分而得到净化后,就可以进入生命之出世期。若未经净化,便不可能透过贸然进入生命之第四行期的生活(出世期,梵语sannyasa)而获得成就。根据经验论哲学家的说法,只要做了出世者,或放弃了果报活动,人便立时变得跟主拿罗衍那(Narayana)一样出色。但主克利须那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没有心灵的净化,出世为僧不过是对社会秩序的扰乱。另一方面,若人为主做超越性服务,即便不履行其赋定职分,无论他能够在灵修(菩提瑜伽)上获得多少进展,却都会被主所认可。Sv-alpam apy asya dhrmasya trayate mahato bhayat,即便稍许实践这个原则,也能帮助人克服巨大的困难。
5. 世人皆被逼以物质气性所赋予的本能造作。因此,谁也休想停止活动,哪怕一刻钟。
要旨
这与生命之躯体化无关,活泼勃动乃是灵魂的天性。若无灵魂临在,物质躯壳不能够活动。躯壳不过是一架被灵魂驾驭的没有生命的车,而灵魂永远活跃,无时或已。是故,灵魂必须在克利须那觉性的践履中生出妙用,否则便会受幻力的役使,被汩没于物质业行。一旦跟物质能量接触,灵魂便会受取物质气性。为了让灵魂从这种亲和关系中净化出来,就有必要践履圣典所赋定的职分。但是,假若灵魂被投入于其源出克利须那觉性的天生职能,那么无论他能够做什么,对他均有好处。《薄伽梵往世书》(1.5.17)如是说:
“信受克利须那觉性,即使不曾践履经典所赋定的职分,或未能恰当地执行奉爱服务,甚至可能产生退堕,也不会有损失和罪业。然而,假如奉行了经典里所有用来净化身心的训谕,却不是克利须那觉知的,则又有何益?”
所以,要到达克利须那觉性之境,净化过程是必需的。出世为僧,或任何净化之道,全在助人达到转变为克利须那觉知这个究竟归趣,没有这个,做任何事情都只能算是失败。
6.遏制感官和活动的器官,但心念不离感官对象,是为自欺。谁若如此,便是伪善者。
要旨
有很多伪善者,拒绝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虽然外表摆出冥想的架势,而内心却耽执感官享乐。这些伪善者,也会宣扬一些枯燥的哲学,用来唬住世故的追随者。但据此颂说来,他们乃是最大的骗子。为了获取感官享乐,人可以依凭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的任何能力进行活动,只要遵守他所处的特定社会阶层的规条和律法,便能逐步净化其存在。可是,那些伪装成瑜伽士的模样,而实际却在追逐感官享乐对象的人,绝对是最大的骗子,就算他有时讲讲哲学。他的知识毫无价值,因为这样一个罪恶之人的知识已经被主的虚幻能力夺走。这类伪装者的心始终不纯有染,所以他们所做的瑜伽冥想不过是装模作样,全无价值可言。
7.相反,谁以心念收摄感官,以诸作根践履奉爱活动,而且一无所执,便崇高得多了。
要旨
与其为了放荡的生活和感官享乐而变成一个虚假的神秘主义者,不如坚守自己的事业进而实践生命的意义更为殊胜,那样就能解脱于物质束缚,往生上帝之国。最首要的自我利益的目标(svartha-gati)是接近毗湿努。整个种姓-行期法体系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生命目标而设计的。一位家居者也可以透过克利须那觉性中的规范化服务达到这目标。为了自我觉悟,人可以过自律的生活,一如经典所开示的,继续坚守其事业而无所执著,如此也能有所进益。诚心持守这条原则的人,比起那些以灵性自诩、欺骗无知大众的伪善者,所处位置远为殊胜。一位马路上诚敬的清道夫,比仅为生计而装模作样观想的人要好得多。
8.履行赋定给你的职分,因为作为比不作为好。无所作为甚至不能维系物质躯体。
要旨
世上有许多诈称出身高贵的虚假的冥想者,以及装作为了灵性进步而不惜牺牲一切的职业宗教家。主克利须那并不想让阿周那变成伪善者。相反,他希望阿周那履行作为刹帝利的职分。阿周那是一位居士、将军,所以,他最好还是保持这个身份,履行赋定给刹帝利居士的宗教责任。这样的活动逐渐净化世俗之人的心灵,使他得以脱离物质的染污。为生计而行的所谓“出世”,无论是主,还是任何宗教经典,都永远不会接受。毕竟,人须以某些工作来维系自己的灵与肉。没有经历物质习气的净化过程,不该随意抛弃工作。物质世界里的任何一个人,都肯定有主宰物质世界、或者说获取感官满足的不洁习气。这些经过污染的习气必须被清除掉。没有透过赋定职分做到这一点,便永不该试图变成一个所谓的“神秘主义者”,放弃工作,去依赖别人过活。
9.工作必须作为祭祀,献给毗湿努,否则,工作只会将人束缚在物质世界。所以,贡蒂之子呀,为满足他,履行赋定给你的职分。如此,你便能常离束缚。
要旨
仅仅只是为了肉体的简单维持,人也必须工作。各特定社会阶层的职分和德性便是为此目的而设定的。“Yajna”,祭祀,意即毗湿努。一切祭祀都是为了主毗湿努的满足。韦陀诸经训谕:yajno vai visnu(祭祀即毗湿努)。换句话说,不管是举行指定的祭祀,还是直接为主毗湿努服务,皆能实现同样的目的。所以,按照本偈颂的说法,克利须那觉性即为祭祀之举行。种姓-行期法体制之目的也在于满足主毗湿努。Varnasramacaravata purusena parah puman/ visnur aradhyate(《毗湿努往世书》3.8.8)
是故,人必须为满足毗湿努而工作。物质世界里的任何其它工作都不过是造成束缚的原因,因为善业、恶业都有报应,而报应则束缚了作为者。所以,吾人应该在克利须那觉性里工作,以满足克利须那(或毗湿努)。当人践行这样的活动时,就是在解脱之境。这是工作的伟大艺术,在开始修炼阶段,须得到高明的指导。如此,在主克利须那奉献者的高明指导下,或在主克利须那的直接开示下(阿周那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人当努力精进。为满足感官,什么都不该做,但为满足克利须那,每一样事情都得去做。这样的修炼,不但使人摆脱工作的报应,而且还逐渐将人提升至为主做超越性爱心服务的层面,那是让人升入上帝之国的唯一途径。
10.创世之初,众生之主遣来一代一代的人类和天神,连带崇拜毗湿努的各类祭祀,并且祝福他们说:祭祀会给你们欢乐,举祭带来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还让人获得解脱。
要旨
造物主毗湿努所创造的物质世界是给受拘限的灵魂的一个机会,好让他们重返故乡——回归主神。物质创造里的所有生命个体都受到物质自然的拘制,这是因为他们遗忘了自己与至上人格神毗湿努或克利须那的关系。韦陀义理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明白这层永恒的关系,正如《薄伽梵歌》所说:vedais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h,主说韦陀经之宗旨就在于理解他。韦陀赞歌如是说:patim visvasyatmesvaram,生命个体的主人就是至上人格神——毗湿努。在《薄伽梵往世书》(2.4.20)里,室利罗·叔伽提婆·哥史华米(Srila Sukadeva Goswami)也从很多方面将主作为pati加以论说:
“主室利·克利须那呀!你是所有奉献者崇拜的主子、雅度王朝的所有国君如安诃伽、毗施尼之辈的祜主和荣光、所有吉祥天女的丈夫、所有祭祀的指导者、所有生命体的领袖、所有智慧的掌管者、所有灵性、物质星体的拥有者、在地上的至高化身(至高无上者),请对我慈悲!”
Praja-pati即主毗湿努,他是所有造物、所有世界、所有美善的主人,是每个人的护持者。主创造了这个物质世界,让受拘限的灵魂学会如何为了毗湿努的满足而举行祭祀,这样,当他们还在物质世界,能够十分舒适地生活,无忧无虑;当现存的物质躯体终结时,他们可以转生上帝之国。这便是为受拘限的灵魂而编制的整套程序。通过举行祭祀,受拘限的灵魂逐渐转变为克利须那觉知,并在各方面都变得虔敬。当此喀利纪,广诵祭(sankirtan-yajna)受到韦陀经典的推荐,这超妙的体系是主契檀尼耶为拯救这个时代的所有人而引介的。唱颂主的圣名与克利须那觉性相辅相成。《薄伽梵往世书》(11.5.32)讲到化身为奉献者形体(主契檀尼耶)的主克利须那,其中也特别提及了唱颂主的圣名:
“在喀利纪,慧根具足之人举行集体唱颂,崇拜那不断唱颂克利须那圣名的人格主神化身,虽然并非玄色皮肤,但他就是克利须那本人。他将与他的挚友、仆从、武器和秘密同伴一起降临。”
韦陀诸经所制定的其他祭祀在此喀利纪实行起来并不容易,但广诵祭却简易、崇高,《薄伽梵歌》(9.14)也是这样说的。
11.祭祀满足了天神,天神亦会满足你们。如此互惠,万物蕃庶竞滋。
要旨
天神是被授予力量的物质事务管理人。提供空气、光、水和其他恩惠,以维系每个生命体的灵与肉,这些职责全被交托给天神,他们是位于至上人格神身体的不同部位上的无数助手。他们好恶与否,取决于人类所举行的祭祀。有些祭祀只是用来满足某位天神,但即便如此,主毗湿努作为首要受益人在所有的祭祀中受到崇拜。《薄伽梵歌》也说,克利须那本人是所有种类祭祀的受益人:bhoktaram yajna-tapasam。是故,yajna-pati(祭祀之主)的最终满足是所有yajna(祭祀)的首要目的。当祭祀圆满举行,负责提供不同必需品的天神得到满足,自然物产的供应也就不虞匮乏了。
举行祭祀还有其他附带的好处,但最终导向自物质束缚的解脱。就像《韦陀经》所说的:ahara-suddhau sattva-suddhi sattva-suddhau dhruva smrtih smrti-lambhe sarva-granthinam vipramoksah,通过举行祭祀,人所吃的受到圣化,吃了经过圣化的食物,人的生存得到洁净;通过洁净生存,大脑的微细组织也被圣化;当记忆圣化后,人便能够思考解脱之道。这一切综合起来,导向克利须那觉性——当代社会最突出的必需品。
12.诸天神司掌生命各种需要。祭祀满足了他们,他们就会赐予人类各种祝福。享用诸神的恩惠而不答以祭祀,其行径与窃贼无异。
要旨
天神是经过授权的代表至上人格神毗湿努的供应代理人,因此,他们必须透过指定的祭祀得到取悦。韦陀诸经指定了针对不同天神的不同祭祀,但最终所有祭祀皆被奉献给至上人格神。对于不认识谁是至上人格神的人来说,祭祀天神受到推荐。按照人的不同物质品性,韦陀诸经推荐了不同种类的祭祀。对不同天神的崇拜也基于同一原则——也就是说,根据崇拜者的不同品性而举行不同的献祭。例如,肉食者被鼓励崇奉喀利女神——物质自然的可怕形体,在这位女神面前,以动物献祭受到赞许。然而,针对处于中和气极性里的人,对毗湿努的超越性崇拜受到推崇。不过,所有祭祀最终都是为了逐步向超越之境迈进。对于普通人,至少有五种祭祀,称为“五大祭”(panca-maha-yajna),是必需的。
须知,人类社会的一切生存必需品,全由作为主的代理人的天神提供。没有人能制造出任何东西。试以人类社会的食物为例,中和性之人的食物:五谷、水果、蔬菜、牛奶、糖等等,以及非素食者的食物,比如肉,没有一种可由人类制造出来。又如热、光、水、空气等等,全为生存所需,却没有一种能够被人类社会制造出来。没有至尊主,便没有充足的阳光,月光、雨水、微风等等。没有这些,谁也不能够活下去。很明显,我们的生活仰赖从主而来的供应。甚至我们的制造业,也需要很多原材料,例如金属、硫璜、汞、锰和其他重要物品,这一切全由主的代表供给,目的在让我们善加利用,维持健康,以追求自我觉悟,走向生命的终极目标,即从苦苦求生的物质挣扎下获得解脱。这生命的目标能够通过祭祀达成。如果我们忘记了人形生命的目的,只知为了感官享乐而从主的代理人那里不断索取,在物质存在中越陷越深,从而背离了创造的目的,我们肯定就成了窃贼,要受到自然律法的惩治。一个窃贼的社会绝不会幸福,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粗鄙的物质主义窃贼没有生命的终极目标。他们只是一味追逐感官享乐,对如何进行祭祀,根本一无所知。然而,主契檀尼耶发起了最简单易行的祭祀,即广诵祭,这是世上任何一个信受克利须那觉性原则的人都能奉行的。
13.奉献者吃先供奉给神的食物,便脱离一切罪业。为个人享受而吃,吃下去的,其实是罪业。
要旨
至尊主的奉献者,即安住克利须那觉性之人,被称为santas,他们总是处于神爱里面,就像《梵天本集》所描述:premanjana-cchurita-bhakti-vilocanena santah sadaiva hrdayesu vilokayanti,santas,由于深深地爱着至上人格神哥宾陀(所有欢乐的赐予者),或穆昆陀(解脱的赐予者),或克利须那(具足魅力者),若非先供养至尊主,这些人不会享用任何东西。如是,这些奉献者常以不同形式的奉爱服务,例如听闻(sravanam)、唱颂(kirtanam)、忆念(smaranam)、崇拜(arcanam)等等,来举行祭祀。这些祭祀的举行使他们免于物质世界一切邪恶的熏染。其他人,或为自身或为感官满足而制作食物,不单是窃贼,也是一切罪业的食用者。一个既是窃贼又是罪徒的人,怎么能够幸福呢?这绝无可能。所以,为了让人在各方面都变得安乐,一定要教导他们在圆满的克利须那觉性里面举行简单易行的广诵祭。否则,世上不会有和平,也不会有幸福。
14.众生吃五谷以活,五谷赖甘霖以长,甘霖俟祭祀以降,祭祀源于践履赋定职分。
要旨
室利罗·巴腊提婆•维狄耶布善那,《薄伽梵歌》的伟大注释家,曾经写道,至尊主,以yajna-purusa即“所有祭祀的受益人”之名著称,乃是所有天神的主子,他们之对主的服务,好比四肢为整个身体服务。天神如因陀罗、粲陀罗、筏楼拿等,都是经过钦点的管理物质事务的长官,韦陀诸经对祭祀进行指导,以满足这些天神,好让天神们受到取悦,为人类种植五谷供应充足的空气、阳光和水份。当主克利须那受到崇拜,作为主的肢体的天神自然也受到了崇拜,是故,不必特意单独崇拜天神。为此,主的奉献者,安住克利须那觉性之人,先将食物供奉给主,然后才自己吃——这是一个让身体获得精神滋养的过程。这样一来,不单消除了躯体里的过往罪业,而且以后亦可免受物质自然的一切染污。当疫症流行时,注射预防疫苗可保护人免受疫症的侵袭。同样,先供养主毗湿努,然后才自己吃的食物,能够让我们足以抵御物质情结。习惯这样做的人称为主的奉献者。所以,一个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人,一个只吃供养过克利须那的食物的人,能够抵消过往物质染污的所有报应,这些报应正是自我觉悟之路上的绊脚石。另一方面,未曾这样做的人,在继续增加罪恶活动的数量,这将为他下一世做猪做狗积下因缘,以此承受所有罪恶报应之苦。物质世界充满了染污,食用祭余(prasadam,给毗湿努供奉过的食物)的人可免受此类侵袭,而不这样做的人则必遭染污。
五谷和蔬菜才是真正的食物。人类食用不同种类的谷物、蔬菜、水果等等,畜生则吃败坏的粮食、蔬果以及草、植物等等。惯吃肉类的人也得依靠农作物的产出,才能获取肉食。因此,归根究底,我们必得依赖田地的出产,而不是大工厂的制造。田地的出产源于天上降下来的雨水,而雨水则归因陀罗、日、月之类的天神掌管,他们全是主的仆人。主可以通过祭祀受到取悦。不能举祭的人会遭遇贫乏——这是大自然的律法。祭祀,尤其是为这个时代而设定的广诵祭,必须举行,这样,至少可以使我们免于饥馑。
15.至上人格神启示韦陀诸经,而韦陀诸经划分赋定职分。因此,遍入万有的超越性永存于祭祀之中。
要旨
Yajnartha-karma,或只为克利须那的满足而工作,其必要性在这首偈颂里说得更加清楚。如果我们要为yajna-purusa即毗湿努的满足而工作,便必须在梵或超验的韦陀诸经中找到工作指南。是故韦陀诸经就是指导工作的法典。任何不按照韦陀诸经的指示而造作的活动,谓之妄作(vikarma),即未经准许的或罪恶的活动。因此,人该始终从韦陀诸经获取指示,以自救拔于工作的报应。就像在日常生活中,人必须依照国家的指令工作,同样,人也必须在上帝的至高指令下工作。韦陀诸经中的这类指示,是直接从至上人格神的呼吸中流布出来的。据说:“韦陀四明,即《梨俱》、《夜柔》、《三曼》、《阿闼婆》,皆流生自人格主神的呼吸”(《大林间奥义书》4.5.11)。全能的主能够用气息言语,这点在《梵天本集》里得到了肯认,主的任一感官都能做其他所有感官所做的工。换句话说,主能够用呼吸说话,用眼睛授孕。事实上,据说他只是瞥视物质自然,便在那里面种下了所有生命体。在物质自然的胎藏里创生下或孕育出受拘限的灵魂之后,他又在韦陀经典中留下开示,教导他们如何重返故乡,回归主神。我们该当时刻记住,受拘限的灵魂尽皆渴望物质享受。但韦陀诸经却被精心设计出来,让人满足其受到扭曲的欲望,在结束所谓的享受之后,再回归主神。对受拘限的灵魂来说,这是一个获得解脱的机缘。所以,受拘限的灵魂必须透过转入克利须那觉知来尽力遵行祭祀之道。即便那些不持守韦陀训谕的人也可以采用克利须那觉性的原则,这能替代韦陀祭祀,或业(karma)的施行。
16.亲爱的阿周那呀,不遵从韦陀祭祀所建立的天人循环,生命必然充满罪业。耽於感官享受者,只是虚耗生命而已。
要旨
拜金主义者“拚命工作,拼命享受”的哲学在这里受到主的谴责。所以,对于渴望享受物质世界的人而言,上述祭祀之天人循环绝对必要。不奉行这类仪轨的人,愈发受到天谴,过着极为凶险的生活。依照大自然的律法,人形生命特别是为自我觉悟而造的,应修炼下列三种法门:业瑜伽、智瑜伽以及巴克提瑜伽之中的任何一种法门。对于超越善恶的神秘主义者,无须严格奉行指定的祭祀;但耽执感官享乐的人则必须凭借上述祭祀之天人循环来净化自己。有不同种类的活动。不具克利须那觉知的人必定在肉欲情识中造作,因此,他们需要进行虔诚活动。祭祀体制被如此设计出来,好教在肉欲情识中的人可以满足欲望,但又不致陷入为感官享乐而造业所招来的报应的缠缚。世界的繁荣,并非源于我们的努力,而是依靠至上人格神的幕后安排,再通过天神直接达成。是故,祭祀被直接奉献给韦陀诸经所提及的特定的天神。而间接地,祭祀也是在修炼克利须那觉性,因为若要精通祭祀,就必得转变为克利须那觉知。但是,假若举祭而不转变为克利须那觉知,这种原则只能算是道德规条。所以,吾人不该自限于道德规条,而应超越它们,达到克利须那觉性。
17.然而,在自我中找到喜乐,在自我中找到启明,而且,仅在自我中,便找到欢喜和满足——完全的满足:这样的人,再无职责。
要旨
一个圆满地克利须那觉知的人,彻底满足于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再无任何职责需要履行。由于他是克利须那觉知的,心中所有不敬立即被清除,这是举行千万次祭祀才能得到的效果。透过如此净化觉性,此人对自己与至尊主之间的永恒地位,产生了完全的信心。如是,他的属灵责任在主的恩典下自动呈露出来,因而,他对韦陀诸经的训谕不再负有义务。这样的克利须那觉知者,对物质业行不复感兴趣,烟、酒、女人和类似的嗜好也不会再使他快乐。
18.自觉者践履赋定职分时,并无企图。他不会因任何理由而不践履职分,也无须依赖其他人。
要旨
自觉者除了在克利须那觉性中践履外,再不必履行任何赋定职分。克利须那觉性也并非无所事事,这在下面的偈颂里会得到阐释。一位克利须那觉知者,不会托庇于任何人——无论是人还是天神。他在克利须那觉性里所做的任何事情,足以抵得上他该履行的义务。
19.凡有所作为应该是履行职责,不可执著业果。作为而无所执著,便能接近无上者。
要旨
无上者对奉献者而言,是人格主神,而对非人格主义者来说,则是解脱。所以,一个人若为克利须那而工作,或者说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在正确的指导之下,并且不执著工作的结果,便肯定是在向人生至高无上的目标迈进。阿周那被告知,他应该为了克利须那的利益而在俱卢之野战斗,因为克利须那想要他战斗。想做好人,或反对暴力,都不过是一种个人的执著,为无上者而作才是不执著结果的活动。那才是高度完美的活动,受到至上人格神——室利·克利须那的推崇。
韦陀仪轨,跟经典规定的祭祀一样,其践行是为了净化由追逐感官享乐而造下的不敬之业。但在克利须那觉性中的活动却超越了善业或恶业的报应。一位克利须那觉知者,没有对业果的执著,而只是代表克利须那去行动。他做各种活动,但却毫不执著。
20.甚至君王,如禅那伽等,也是通过践履赋定的责任,始达圆满之境。因此,为了教化大众,你该积极有为。
要旨
如禅那伽一类的君王,全都是自觉的灵魂,因之并无义务履行韦陀典所赋定的职分。然而,为了给大众树立榜样,他们仍然践履所有的赋定职分。禅那伽是悉多的父亲,室利·罗摩的岳父。作为主的伟大奉献者,他超然独立。但由于他是米提拉(印度比哈省之一部)的国君,所以必须教导人民如何践履赋定职分。主克利须那和他的永恒密友阿周那,本来无须在俱卢之野兴师动众,但他们却奋勇而战,目的是为了教导大众一个道理:当良言劝说无效时,暴力也是必要的。在俱卢之战发生前,甚至至上人格神也亲自出面,尽力斡旋,以避免战争,但无奈对方决意一战。所以,为了这样一个正当的理由,战斗是必须的。尽管安住克利须那觉性之人对世间事务可能没有任何兴趣,可他仍然工作,以教导大众如何生活、如何行为。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富于经验的人能够以身作则,从而为世人所效法。下一颂会说到这点。
21.伟人一举一动,四方均起而踵武。他通过模范行为所设立的准则,整个世界遵行。
要旨
大众总是需要一个能够以身作则的领袖。如果领导人自身吸烟,便无法教育大众戒烟。主契檀尼耶曾说,老师在开始教育别人之前,首先自己要行为端正。如此施教的人,被称为阿阇黎(acarya),即理想的上师。是故,一位上师必须奉行经典(sastra)的原则,才能教育普通人。上师不能自创一套,背离启示经典的原则。启示经典,例如《摩奴法典》(Manu-samhita)之类,被公认为是人类社会应当遵从的经典。如是一位领导人的教导应该建基于这类标准的经典。想要提升自我的人必须恪守这些为伟大的阿阇黎所践履的准则。《薄伽梵往世书》也肯认,应当追随伟大奉献者的足迹,这就是在灵性觉悟之途上进步的要诀。国君或一国的首脑、为人父者、学校的老师都被认为是无知大众的天然领袖。这些天然领袖,对依赖他们的人,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他们必须熟谙有关道德、精神之理法的标准经籍。
22.帕尔特呀!三界之内,并无赋定给我的工作。我不想得到什么,也不需要得到什么,然而,我仍履行我的责任。
要旨
韦陀典如是描述至上人格神:
“至尊主是一切主宰的主宰,是众星体领袖中之最伟大者。每个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下。所有生命体都只是透过至尊主而被赋予了特定的力量,他们本身并非至高无上。他受到所有天神的崇拜,是所有领导人中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所以,他超越世间所有领袖和主宰,受到所有人的崇拜。再没有谁比他更伟大,他是一切因中之至上因。”
“他所拥有的形体和一般生命体的不同。他的形体与他的灵魂无有分别。他绝对不二。他的所有感官皆灵性超然。所以,没有谁比他伟大,也没有谁与他等平。他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故此他常无为而自然。”(《白净识奥义书》6.7-8)
因为在人格主神里的一切皆圆满美富、真实有常,所以,他无须履行任何职责。人若一心想享用工作的结果,就必定得有某些被委派的职责,但一个无须在三界内得到任何东西的人,当然没有任何职责。可是,主克利须那却在俱卢之野,作为刹帝利的领袖驰骋沙场,因为刹帝利之职在于扶弱济厄。虽然他超越了启示经典的律条,但他绝不会做任何触犯启示经典的事情。
23.因为,帕尔特啊,我若疏忽赋定职分,肯定所有人都会效仿。
要旨
为了维持社会安定和谐,推动精神演进,每个文明人都有传统的家庭惯例可循。尽管这些规条和律法是专为受拘限的灵魂、而非为主克利须那而设的,主还是遵奉既定的律法,因为他之所以降临世间,就是要建立宗教原则。否则,一般人便会起而效仿,因为他是最伟大的权威。从《薄伽梵往世书》可知,主无论在家或外出,都会履行一个居士该履行的所有宗教职责。
24.我若不履行赋定职分,所有世界便分崩离析。如此,我会招致劣种人口,摧毁有情众生的和平。
要旨
Varnam-sankara即不想要的劣种人口,会扰乱社会的安宁。为了防止社会动乱,便有了经典厘定的规条和律法,使人群自动趋于和平、有序,以图精神生命之演进。当主降临世间,自然也得持守这些规条和律法,以维持其执行的威慑力和必要性。主是所有生命体的父亲,假若生命个体误人歧途,他也负有间接的责任。所以,每当这些律则遭到普遍的漠视,主便亲临世间,救偏补弊。不过,应当注意,尽管我们该追随主的足迹,但切记千万不可模仿他。追随和模仿并不在同一层次。我们无法模仿主举起哥瓦丹拿山,就像主在孩提时所做的。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追随他的教诲,但任何时候都不该模仿他。《薄伽梵往世书》(10.33.30-31)如是说:
“我们只应受教于主或被主赋予力量的主的仆人。他们的教诲对我们大有好处,任何有智慧的人都会依教行事。不过,要严防试图模仿他们的行为。人不可模仿湿婆,妄想饮下一洋毒汁。”
我们该当时时思量isvara(自在主),或者说那些实际操控日月运行的主宰者的地位。没有这等大能,就不要去模仿那些力量超卓的自在主。湿婆饮下的毒汁汪洋犹如大海,而凡夫沾一点就会死去。有许多冒牌的湿婆信徒,沉迷于吸食大麻及类似的毒品,却忘记了如此模仿湿婆,不过是在提前召唤死神。同样,也有一帮冒牌的克利须那奉献者,只管模仿主大跳情爱之舞,却忘记了他们无法举起哥瓦丹拿山。所以,最好不要试图模仿有大能者,而应只是追随他们的教诲;更不可不顾资格,力图占据他们的地位。没有至高主神的力量,却自称为神的“化身”,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25.愚人履行职分时贪执业果;有学识的人也如是践履,但不执著结果,为的是引人走上正途。
要旨
在克利须那觉性中与不在克利须那觉性中的区别在于欲望不同。一位克利须那觉知者不会做任何对培养克利须那觉性没有帮助的事情。他行动起来,甚至可能就像那些过份执著物质活动的愚人。但后者为满足自己的感官而造作,前者则是为了满足克利须那。是故,克利须那觉知者须向世人示范如何作为、如何将行动的结果用于克利须那觉性的目的。
26.愚人贪执业果;博学之士不可劝诱他们停止工作,而应鼓励他们以奉献精神投入各种活动之中(以逐步存养克利须那觉性)。
要旨
Vedais ca sarvair aham eva vedyah(透过韦陀诸经可以知我),这是一切韦陀仪轨的究竟。所有仪轨、所有献祭、所有载入韦陀诸经的东西,包括对物质业行的指示,目的全在体悟生命的究竟真谛——克利须那。可是,由于受拘限的灵魂对感官享乐以外的东西茫无所知,所以他们才得透过诵习韦陀诸经以证入此究竟。透过果报活动和受韦陀仪轨范限的感官享乐,吾人可逐渐被提升至克利须那觉性。所以,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的已觉悟的灵魂不该搅乱他人的活动和见解,而应躬身实践,示范如何将工作的结果奉献给对克利须那的服务。博学而又具克利须那觉知的人应以此种方式行动,好让那些为感官享乐而工作的愚人,学会如何行事,如何做人。虽然不应去扰乱愚人的活动,但稍有克利须那觉知的人都可直接为主做服务,而无须等待其他韦陀仪法。如此有幸的人无须再去持循韦陀仪轨,因为践履赋定职分得到的所有结果,都可以直接透过克利须那觉性得到。
27.灵魂受了物质自然之三极气性的迷惑,误以为自已是业行的造作者。其实,业由物质自然之三极气性达成。
要旨
两个人——一个在克利须那觉性中,另一个则在物质情识中,处于同样的水平,而且看起来似乎在同一层面工作,但其实两人所处境界悬殊,不啻天壤之别。在物质情识中的人,信服于假我,以为自己是一切所作的作为者。殊不知躯体的活动机制原本为物质自然所创造,而物质自然则在主的监管之下。物质主义者不了解他最终受着克利须那的主宰。在我执里面的人以为一切均可自作主张,并为此洋洋自得,然而这正是他无知的表现。他不懂得这粗糙的和精微的躯体,是在至上人格神的指令下,为物质自然所造,因而他的躯体和心智活动应该被用于对克利须那的服务,即融入克利须那觉性里面。无知的人遗忘了至上人格神又被称为赫黎史基士(Hrsikesa),即诸根之主,只因长期将感官误用于感官满足,实际他已被我执所惑,故而遗忘了自己与克利须那的永恒关系。
28. 臂力强大的人哪!认知绝对真理,深明奉爱服务与果报活动的分别,便不会让自己放纵于感官以及感官满足。
要旨
知真者确然明了自己在与物质的往来中所处的尴尬地位。他晓得自己是至上人格神克利须那的部分和微粒,位置本不应在物质造化之中。他晓得自己的真实身份是永恒喜乐、无所不知的无上者的部分和微粒,而如今却不知怎地受制于物质化的生命理念。在无染的存在状态下,他本该以自己的作为契合对至上人格神克利须那的奉爱服务。如是,他投身于克利须那觉性的践履,自然而然地不再执著偶然而短暂的物质感官活动。他晓得自己生活的物质条件是在主至高无上的掌控之下,故此他不受各种物质报应的干扰,他认为这一切其实都是主的恩慈。根据《薄伽梵往世书》,证知绝对真理的三层不同体相——梵 、超灵和至上人格神的人被称为“知真者”(Tattva-vit),因为他已洞知自己在与无上者的关系中所处的真实地位。
29. 无知之徒受物质自然之三极气性的迷惑,完全投入物质业行,变得愚顽贪执。但智者不该惊动搅扰他们,虽然由于作为者知识贫乏,这些职责类属低等。
要旨
学识浅薄的人误将自己认同于粗俗的物质情识,满脑子装的都是物质称谓。身体是物质自然赐予的一件礼物。过份执著躯体化意识的人被称为manda,即不懂得灵魂的懒汉。无知者认为身体就是自我,因而把与他人的身体联系看成是亲眷关系,把出生地当作崇拜的对象,把宗教仪礼本身视为目的。于是,社会工作、国家主义、利他主义就成了这些受到物化之人的一部分活动。在这些称谓的蛊惑下,这些人整日在物质领域里忙得不可开交,在他们眼里,灵性自觉不过是神话而已,所以他们对此根本不感兴趣。然而,那些在灵性生活中获得启明的人,不应去刺激这些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人,最好默默地践行自己的灵修事业。这些受到迷惑的人或许也会奉行一些基本的人生道德准则,如不用暴力及类似的物质慈善工作。
无知者无法欣赏在克利须那觉性中的作为,因而主克利须那劝诫我们不要去惊扰他们,以免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但主的奉献者比主更慈悲,因为他们了解主的本愿。因此,他们冒着种种风险,甚而至于去接近无知之徒,力图让他们也来践履人类社会所绝对必须的克利须那觉性的活动。
30.是故,阿周那啊,你要将一切工作奉献给我,全然认识我,不求任何得益,不声称拥有什么,振作起来,作战吧!
要旨
此颂点明了《薄伽梵歌》的宗旨。主教导人要转变为彻底地克利须那觉知,去履行职责,就好象执行军令一般。这样的训谕可能让事情有点难度。但无论如何,职责必须完成,还得依靠克利须那,因为这是生命体的命定地位。自外于跟至尊主的合作,生命体不会幸福,因为生命体永恒的命定地位就是要服从主的愿望。阿周那受命于室利·克利须那去战斗,仿佛主是他的长官。人应为了至尊主的意旨而牺牲一切,同时,践履赋定职分,却不索取所有权。阿周那无须思考主的命令,他只要执行就是了。至尊主是一切灵魂的灵魂。彻底、唯一地依靠至尊灵魂而不顾私意我见,换句话说,就是彻底地克利须那觉知,这样的人堪称adhyatma-cetas(彻底了悟自我者)。Nirasih意思是必须按照主子的命令行事,但不应期望回报。当人在这样的克利须那觉性中行事,肯定不会要求对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这种意识被称为“nirmama”(无我所),意即“没有一样东西属于我”。执行这样一道严肃的命令是不容犹豫的,用不着考虑躯体关系中的所谓亲眷族人,这类犹豫必须被抛开,如此人就能变得警醒(vigata-jvara),也就是既不头脑发热也不无精打采。每一个人,根据其品性和地位,都有他所要做的特定种类的工作。所有这类职责,都可如上面所讲的一样,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这将把人引向解脱之途。
31. 按照我的训示,履行职责;忠于我的教诲,毫不妒忌;如此,便得解脱于果报活动的缠缚。
要旨
至上人格神克利须那的教导是一切韦陀智慧的精髓,因而是真实无妄的永恒真理。正如《韦陀经》是永恒的,克利须那觉性这一真理也是永恒不朽的。人应对此教导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嫉妒至尊主。世上有很多注释《薄伽梵歌》的哲学家,但他们对克利须那全无信仰。他们将永不能解脱于果报活动的缠缚。然而,一个普通人,即使不能够实践这些教导,但只要对主的永恒教导抱有坚定信念,也能解脱于业报定律的桎梏。修炼克利须那觉性之初,人可能无法完全执行主的教导,但若他对这原则,毫无不满,诚心践履,置失败与无望于度外,这样的人必定会被提升至纯粹的克利须那觉性之境。
32. 那些出于妒忌,对这些教导不予理会、不加遵行的人,可谓全无知识,受到愚弄,必毁灭于妄自追寻圆满境界的徒然劳苦中。
要旨
没有克利须那觉知的弊害在此得到清楚说明。就像违反最高行政长官的命令,必受制裁,同样,不顺服至上人格神的命令,也肯定有惩罚。忤逆之人,不管他有多伟大,由于心灵空虚,无从觉知自我、大梵、胜我、至上人格神。因此,生命的圆满对他来说是毫无希望的。
33.世人皆随顺从物质气性而来的天性作为,即使有学问的人也不例外,抑制又有何用?
要旨
除非已处于克利须那觉性的超然层面,否则无法摆脱物质自然之三极气性的影响,主在第七章里(7.14)就是这样断言的。因此,就算是世俗层面上最有教养的人,也不能光凭理论知识,对灵魂和肉体加以分辨,就能够摆脱摩耶的桎梏。有很多所谓的灵性主义者,表面上摆出一副对这门学问颇有研究的架式,而内心或私底下却完全受制于他们无法超越的某种物质气性。在学术上,他们可能很渊博。但因为长期与物质绞在一起,反受其缠缚。克利须那觉性能让人摆脱物质束缚,即使他可能为了物质生存而不得不履行其赋定职分也无妨。是故,若非彻底地处于克利须那觉性中,就不该放弃自己的职责。谁都不该突然抛下自己的赋定职分,人为地变成一位所谓的“瑜伽士”或“通玄者”。最好保持原位,接受高等的训练,努力证入克利须那觉性。如此,才有希望脱离克利须那的迷幻能力的钳制。
34. 感官对感官对象或好或恶、或迎或拒,应该有掌控的原则。这种好恶之情是自觉的障碍,所以不该受其支配。
要旨
安住克利须那觉性之人自然无意追逐物质的感官享乐,但还未在此觉性中的人则该奉行启示经典的规条和律法。无限制的感官享乐是陷身物质牢笼的原因,而奉行启示经典的规条和律法,就不会使人受到感官对象的缠缚。例如,性享乐是受拘限的灵魂所必需的,而在婚姻制度之下性享乐得到了许可。依据启示经典的训条,男子不得跟妻室以外的女子发生性关系。所有其他女子都应被视为自己的母亲。尽管训条如此,男子仍会想往与其他女子建立性关系,这类习性必须受到遏制,否则便会成为自觉之途上的绊脚石。只要物质躯体尚在,物质躯体的需要是容许的,但要在规条和律法的范围内。不过,我们也不该依赖这些特许的节制。应当持守这些规条和律法,但又不依赖它们,因为在律法的容许下推行感官享乐也会把人引入歧途——就像总是会有发生意外事故的机会,即便是在皇家大道上。虽然皇家大道受到小心养护,可没有人能够保证在这条最安全的路上就绝对不会有危险。由于与物质染触,感官享乐之心已作用了很久很久。所以,尽管感官享乐受到节制,仍随时会有堕落的可能。是故,对于受到节制的感官享乐的粘执,也应尽量避免。但执持克利须那觉性,或说始终为克利须那做爱心服务,却使人无所执于一切感官活动。因而,谁也不该在生命的任何阶段,试图逾越克利须那觉性。无所执于一切感官贪著的全部意义,即是在于最终能够处于克利须那觉性的层面之上。
35. 履行自己的赋定职分,即使有差错,也远较圆满地完成别人的责任为佳。即使在践履自己的职分时遭到毁灭,也强过履行别人的职分,因为越俎代庖是很危险的。
要旨
吾人应在圆满的克利须那觉性里面践履自己的赋定职分,而不是赋定给别人的职分。从物质层面上来说,赋定职分是根据人在物质气性影响下的心理状态而被指派的。属灵责任则是由灵性导师指定的对克利须那的超越性服务。但是,无论物质的还是灵性的,都应该坚守指定给自己的职责,死而后已,绝不可越俎代庖。属灵层面的责任与属世层面的职分可能有所不同,但跟随权威指导这条原则,对施行者总是有利的。若人还在物质自然之三级气性的影响下,就应该恪守为他的特殊处境而设定的规条,不可去模仿别人。例如,一位婆罗门,在中和气性下,是非暴力的;而一位刹帝利,在强阳气性下,准许使用暴力。如此,一位刹帝利宁愿坚持暴力原则而被消灭,也不会去模仿持守非暴力原则的婆罗门。每个人都得以渐进的过程净化他的心灵,不可鲁莽。然而,当人超越物质自然的气性,彻底处于克利须那觉性之时,便可以在正宗灵性导师的指引下,无所不为。在这克利须那觉性的圆满之境,刹帝利可以像婆罗门一样行事,婆罗门也可以像刹帝利一样行事。在超越之境,物质世界的分别不再适用。例如,毗史华弥陀原本是一位刹帝利,但后来却行婆罗门之事;而钵罗苏罗摩(Parasurama)原是婆罗门,后来却行刹帝利之事。处于超越之境,他们可以这样做。然而,只要人犹不离物质层面,就必须根据物质气性去践履职责。与此同时,他还必须具有对克利须那觉性的全面觉受。
36. 阿周那问道:毗施尼之华胄啊!人即使不愿为恶,却身不由己,是受了什么驱策呢?
要旨
生命个体,作为无上者的部分和微粒,原本是灵性的、纯粹的,全不受物质的染污。因此,本性上他不屈从于物质世界的罪恶。但当他接触物质自然时,却毫不犹豫地造作种种恶行,有时甚至违背自己的意愿。为此,阿周那之提问,就生命体被扭曲的自性而言,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尽管生命个体有时不愿为恶,但却身不由己。罪恶活动当然不是由生命体内中的超灵所驱使,而是另有原因。主在下一偈颂中将给予解答。
37. 至上人格神克利须那说:阿周那啊!那就是贪淫,就只是贪淫。贪淫是灵魂与物质自然之强阳气性染触而产生的,随后转为嗔怒。它吞噬一切,是世界的大敌。
要旨
当生命个体与物质造化接触,他对克利须那的永恒之爱,受染于强阳气性,转而为贪淫。或者,换句话说,对上帝的爱被转变成贪淫,就象牛奶碰到酸的罗望子,就变成了酸奶。接着,当贪淫不餍足,便转化为嗔怒;嗔怒又转化为幻妄,幻妄延续了物质存在。所以,贪淫是生命体的大敌,就是贪淫诱使纯粹的生命体继续纠缠于物质世界。嗔怒是浊阴气性的呈露;这些气性常常以嗔怒以及其它必然的结果呈现自身。倘若强阳气性不跌落至浊阴,而是透过规范化的生活、行为方式,被提升至中和气性,那么,便能凭着精神的坚守,不致堕入嗔怒。
独一的至上人格神为了他那不断增上的灵性喜乐将自身扩展为多,而生命个体都是这份灵性喜乐的部分和微粒。他们也有部份的独立性,但由于独立性的误用,当服务心态转变为感官享乐的习性,他们便落入贪淫之手。物质自然为主所造,就是为了方便受拘限的灵魂,以餍足他们的贪淫习性。当生命个体在漫长的贪淫之途中受到挫折之后,便会开始探询自己真实的地位。
这探询就在《韦檀多经》的开首:athato brahma jijnasa,“现在,询问至高的本体”。至高的本体在《薄伽梵往世书》里被定义为:janmady asya yato ’nvayad itaratas’ ca,也即“天地万物之始源乃是至上梵”。因而,贪淫也源出于至上梵,如此,假若贪淫被转化为对无上者的爱,或转化为克利须那觉性,换句话说,为克利须那而去欲求,那么,贪淫和嗔怒皆能被灵性化。哈努曼,主罗摩的伟大仆从,透过火烧罗波那的金城发泄其愤怒,可是此举却使他成了主最杰出的奉献者。这里,在《薄伽梵歌》中,主劝导阿周那为了主的满意而将愤怒投向敌人。故此,贪淫和嗔怒,当二者被运用于克利须那觉性之中,就成了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38: 烟蔽火,尘封镜,子宫覆盖胚胎,不同程度的贪淫笼罩生灵。
要旨
生命个体的纯粹觉性所受到的蔽覆有三种程度,它们其实就是在不同表现之下的贪淫,恰如火里的烟,镜上的尘,以及包裹胎儿的子宫。将贪淫比作烟,这表明生命的火花只可隐约察见。换句话说,当生命个体稍微显露出一点克利须那觉性时,他便被比作有烟笼罩着的火。尽管有火才有烟,但在最初的阶段,火并未明显地呈现出来。这一阶段就好象克利须那觉性的最初阶段。尘镜之喻指的是用种种灵性的方法擦拭我们心镜的过程,而最殊胜的方法就是唱颂主的圣名。子宫中的胎儿也是一个比喻,说明了一种无助的境况。子宫中的胎儿是全然无助的,甚至都动弹不得。这种生命境况可以与树木的生活状态相比。树木也是生命体,但由于其贪淫之表现太过,以至几乎没有了一切知觉,被迫处于这样的生活状态中。尘土覆盖着的镜子好比鸟兽,而被烟遮蔽的火则好比人类。在人类形体中,生命体可恢复一点点克利须那觉性。但是,假若他做进一步的存养,灵性生命的火花便能在人体生命形式中被点燃。只要小心处置好烟,火便能熊熊燃烧。因此,人体生命形式是生命体从物质存在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的大好机会。在精到的指导下,透过存养克利须那觉性,人便能战胜这个大敌——贪淫。
39. 如是,贡蒂之子啊,智慧具足的生命体的纯粹觉性为其永恒的敌人——贪淫所蔽覆。贪淫永无餍足,灼如烈火。
要旨
据《摩奴法典》(Manu-smrti)说,贪淫不能为任何份量的感官享乐所满足,就象火不会由于不断地加入燃料而熄灭一样。在物质世界,一切活动的中心是性,是以物质世界被称为maithunya-agara,即性生活所造的枷锁。在普通的监狱里,罪犯被囚于铁窗之内;同样,一个不服从主的律法的罪犯,就被用性生活桎梏起来。基于感官满足层面上的物质文明进步意味着延长生命个体物质存在的期限。所以,贪淫是无明的表现,让生命个体滞留在物质世界。当人享受感官满足,或许有些快感,但这所谓的快感其实是感官享乐者的死敌。
40. 贪淫盘踞在根、心、智,遮蔽了生命体的真正智慧,使他受到困惑。
要旨
在受拘限灵魂的身体里,敌人已经占据了不同的战略要点。因此,主克利须那提示了这些战略要点的位置,以便想要征服敌手的人可以知道敌手在哪里能够被找到。心是一切感官活动的中枢,因此,每当我们听到有关感官对象的描述时,心自然而然成了一切感官享乐念头的容器;结果,心和感官变成了贪淫的储藏所。下一步,智成了这些贪淫之念的首府。智是灵魂的近邻。贪淫邪慧影响了灵魂,使其受取我慢,并与物质认同,进而与心和感官认同。于是灵魂便沉醉于享受物质感官,误以此为真乐。《薄伽梵往世书》就灵魂之虚假认同有着非常精彩的阐释(10.84.13):
“一个人若将自我认同于由三种元素和合而成的身体,若认为身体的产出物是自己的亲人,若认为身体的出生之地值得崇拜,若去朝圣之地只是为了在那里澡身洗浴而非会晤有道之士,则他被认为与驴子、母牛无异。”
41. 是故,阿周那啊!婆罗多之华胄!首先节制感官,摧伏这凶恶的大敌(贪淫),然后铲除它,不让它蔽覆灵明。
要旨
主建议阿周那首先节制感官,然后才能摧伏这邪恶的死敌——贪淫,就是它销毁了对自我觉悟、明心见性的强烈追求。Jnana意指有别于外物的自性之理,也即分别灵肉之性理。Vijnana即命理,关涉灵魂之命定地位及其与超灵之关系。对此《薄伽梵往世书》(2.9.31)有说明:
“自我与胜我之理至为玄秘,不过,如果主亲自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这性命之理便可得到解悟。”
《薄伽梵歌》给我们开示了这自我的普遍性与个体性之理。生命个体是主的部分和微粒,因此,他们只该为主服务。此觉性被称为克利须那觉性。所以,从生命的起点开始,人就必须修炼克利须那觉性,这样才可能变得彻底地克利须那觉知,并以之相应行事。
贪淫只不过是神爱的扭曲反映,而神爱是每一生命个体的天性。可是,若人从一开始便受到克利须那觉性的教化,那么他对神的先天之爱就不会变质而堕为贪淫。一旦神爱堕落为贪淫后,要想再回到正常的状态就十分困难了。然而,克利须那觉性却具大力量,即使起步较晚的,也能透过持守奉爱服务的戒律而成为爱神之人。所以,从生命的任何阶段,或从体会到紧迫感时起,吾人都可以开始在克利须那觉性中修炼节制感官,为主做奉爱服务,将贪淫复转为神爱——人生最崇高的圆满境界。
42. 诸根高于物质,心高於根,智高于心,灵魂高于智。
要旨
诸根(感官)是贪淫宣泄的各个出口。贪淫藏于身体之内,通过感官发露。是故,感官高于整个身体。当高等的觉性,即克利须那觉性透显时,这些出口便没有用了。在克利须那觉性里面,灵魂与至上人格神建立了直接的关系,因此,身心功能的等序,如本颂所说的,最终止于超灵。身体上的活动意味着感官的作用,而停止感官作用便意味着中止身体的所有活动。然而,心是活跃的,因此,尽管身体可能处于休止的状态,心却仍在活动,就如其梦中之所为。但心之上,还有智的判断,而智之上则有灵魂本身。所以,如果灵魂直接服务无上者,自然所有其他的臣属,即心、智以及感官,也都会自动地得到运用。《羯陀奥义书》有一段类似的话,里面说感官满足的对象高于感官,而心则高于感官的对象。是故,如果心不断地被直接用于对主的奉爱服务,那么,感官就没有移作他用的机会。这种理念已被阐释过,param drstva nivartate。如果心被用于对主的超越性服务,那么,心便没有机会被移作他用了。在《羯陀奥义书》里,灵魂被说成是“伟大的”(mahan)。所以,灵魂高于一切——高于感官对象,高于感官,高于心,高于智。故此,直下体认灵魂的命定地位是解决全部问题的关键。
依靠智识,吾人当找出灵魂的命定地位,然后将心恒常投入克利须那觉性之中。这能解决全部问题。一位刚入门的灵性主义者通常被告诫应远离感官对象。但除此之外,吾人应运用智识以强化心意。如果凭借智慧,透过彻底归命至上人格神,在克利须那觉性之中妙用心意,那么,心意自然会变得更强大。这时,即使感官凶猛,一如毒蛇,也不会比断牙之蛇有更大的影响。但是,尽管灵魂是心、智以及感官的主人,除非透过在克利须那觉性中与克利须那相感通而得到强化,否则仍然随时会因为心意受刺激而堕落。
43. 了悟自性超越根、心、智,臂力强大的阿周那呀,人该以灵性之智(克利须那觉性)巩固心意,如是凭着灵性力量克服这永无餍足的敌人——贪淫。
要旨
《薄伽梵歌》第三章结论性地契入克利须那觉性,让人认取作为至上人格神之永恒仆从的自我,而不是把非人格性的空当作究竟。在生命的物质化存在中,生命个体必然受到贪淫之性以及支配物质自然资源之欲念的影响。主宰欲和享受欲是受拘限灵魂的最大敌人,然而,依靠克利须那觉性的力量,就能够控制住物质感官、心和智。不必突然一下子放弃工作和赋定职分;反之,透过逐渐存养克利须那觉性,便能够处于不受物质感官和心智影响的超越之境——凭借指向纯粹自我的坚定之智。这便是本章的大旨。在物质化存在犹未臻成熟的阶段,哲学思辨以及透过所谓
瑜伽体位修炼以图收摄感官的人为努力,都永远无法助人恢复灵性生命。他必须受到更高智慧的训练以自处于克利须那觉性之中。
巴克提韦檀多阐释圣典《薄伽梵歌》第三章“业瑜伽”之终。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