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终极智慧

  第十五章 终极智慧

  智慧之树

  在第十五章里,克利须那讲到一种特别的树,它被称为ashvatha树,也就是榕树,生长于亚洲的热带地区和太平洋岛上。榕树的形状非常特殊,它的根发于枝干,有些根又伸向地面,成了枝干。它形体硕大,有椭圆型的叶和樱桃状的果实,这些果实是鸟兽的最爱。

  一棵成熟的榕树根、干繁茂,覆盖了大片区域。多年之后,要从衍生的枝干里辨认出它们最初所从出的枝干已变得异常困难。榕树可以长到30米高。据报道最大的榕树长于印度德里,其主干的直径为30英尺,有230条大树干,3000条小树干。与榕树属于同一族系的Ficus religiousa,以菩提树之名著称于世,据说乔答摩.悉檀多就曾在这种树下开悟,成了佛陀。

  针对榕树的这种特征,克利须那告诉阿尊拿:“ashvatha树的真义——它的开始和结束,不为世人所知。对这棵的真实理解引人走向终极的智慧。”(15:1-4)至今还没有一种解释或说法能说明榕树对人类生活有何意义。克利须那在《薄伽梵歌》的对话中提到榕树,指出了这种特别的树具有令人着迷的形而上隐喻意味。

  在《美妙的薄伽梵歌》一书中,Chinmayananda Swami解释了榕树的形而上含义。梵文ashvatha意思是“不断变化的未来”。A意为“非”,shva意为“未来”,tha意为“持续、一贯”。榕树的主干是生命之源。从枝干上长出的根表示来自“上面”,也就是神圣的根源。向地面伸出的根意味着对大地的依恋。叶子是感官对象①。榕树的生理机制与其他植物相同:依靠光合作用,叶子从阳光中吸收光能;用根部吸收水分,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糖分和氧气。

  在领导力的语境了,榕树意味着什么呢?据我来看,榕树象征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介绍了这个概念。按照彼得.圣吉的观点,学习型组织是这样一类组织:其成员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能力,以创造出他们真正想要的结果;新的、开拓性的思维模式得到鼓励;集体的愿望得到自由释放;其成员不断地学习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一切②。

  从榕树枝干上长出的根又变成了新的枝干。与其他树相比,这具有特殊的隐喻。榕树结构的复杂性独具一格。根、干、叶的缠绕蔓延使它具有独木成林的能力。一般来说,大多数树木的枝叶都是从一组根系里得到水、养分的供应。然而,榕树却不断扩展其结构,形成新的根、枝干和叶子。这种扩张造成了枝叶总体领地的增加,从而有助于榕树从根部吸收更多的水和养分——这些都对光合作用有利。

  就像一棵榕树,学习型组织能不断地扩大其创造未来的能力③。彼得.圣吉进一步说:“通过学习,我们再造了自身;通过学习,我们能做到以前根本无法做到的事;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审视世界以及我们与它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延伸了我们的创造能力,成为生命自我学习过程的一部分......”④

  理解真正的自我

  在第7章里,克利须那建议我们在领导他人之前,先认识自己。在施展力量和纠正他人缺陷之前,我们要知道我们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第13章,克利须那强调我们要认识自身的身心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这一章里,他进一步强调了对真正自我的理解。他指出,理解我们真正的自我是探寻终极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克利须那说:“愚人看不到躯体中所居住的自我。他们看不到从感官中流衍、从品格中散射出来的自我。但是智者却能看到那个真正的自我”(15:10)。

  什么是自我?《美国遗产辞典》将“自我”定义为对自我身份或存在的觉知。换句话说,对自我身份或存在的觉知就是对自身身心状况的认知。我个子高,我个子矮,我是黑皮肤,我是白皮肤,我的眼睛是棕色或蓝色,我幸福或者悲哀,我聪明或愚笨,这些都是对自身身体或心理状态的认知。

  对身体或心理状况的认知来自感官的觉察。我的视觉告诉我,与其他人或物体相比,我的身体有多高,如此我就知道我是高还是矮。我将自己的皮肤与其他人或物体相比较,就知道自己的肤色是黑还是白。情感,例如幸福和悲伤,以及对其他心理能力例如智性的觉察,来自于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和释读。情感也是互相关联的,但我们通常不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人的情感相比较。我们经常说自己悲伤,但不会将自己的悲伤与他人的悲伤进行比较。

  当我们入睡的时候,感官就不像醒觉时那样活跃。因此,在睡眠的时候,我们对身心状态的觉知就减弱。有时候,尽管身体上有疼痛,但睡着时就感觉不到。假如睡眠时自我知觉降低。是否意味着自我在感官不复活跃的睡眠状态下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身份?辞典上对自我的定义只适用于我们醒觉之时。

  当我们处于睡眠或昏迷状态,我们所谓的知觉就是潜意识或半知觉。在睡眠或昏迷状态,我们的感官仍然正常运行,但认知的能力却下降了。因此,一般来说,我们的全意识、潜意识、半知觉状态取决于身体感官的认知能力。

  古老的韦陀智慧对知觉的定义不局限于我们对身心的认知。它告诉我们另外一种并不依赖感官的知觉层面。它认为对感官的过度依赖或专注会让我们远离对另一个更高知觉层面的探索。

  古老的智慧中描述了几种不同的知觉状态,其中多数还没有被科学所认知。这些知觉状态可以大致分类如下:

  醒觉状态:在这种知觉状态下,感官与大脑接触。通过感官和心意进行的自我认知基于对身心状态的觉知。这是人类知觉的基本状态。

  睡眠状态:入睡时,我们的感官对某些刺激产生反应,但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受到限制。做梦把我们带入下一个知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看到图像、听到声音,但是这些感知并非来自我们的身体感官。有时候,在梦中我们看到清晰的图画,听到清晰的声音,虽然不被感官认知,却以某种方式被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禅定状态:禅定是一种冥想状态。当我们进入冥想时,可以体验到来自内在自我的绝对平静。科学研究显示这种状态也与生理有关。在冥想状态,人们通常体验到压力的减缓和血压的改善。

  内在知觉:下一个知觉状态是最内在的知觉,它主宰了躯体的存在。很多人称之为灵魂。在这种状态,躯体的知觉变得不太重要。对这种状态的体验或认知引向开悟。克利须那、佛陀、耶稣都在对内在知觉的认知中生活。

  至高知觉:在最终的知觉状态,一切——包括物理的或非物理的——都融汇于绝对的“一”之中。知觉获得了宇宙性特征,这种至高无上的知觉弥漫一切存有。我们把这种知觉称为至高知觉。

  这古老的智慧指出,只有察识、了解知觉的所有层面,我们才能认识真正的自我。我们真正的自我遍透知觉各个层面。真我之存在超越于躯体生命的局限,因为知觉的较高层面不受物理存在的限制。

  对知觉各个层面的真实理解绝非易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理解它们呢?克利须那说:“那些献身于瑜伽之道的人能看见内在的自我,而不守纪律、心生怀疑的人无法看见内在的自我。”(15:11)。

  在第13章里,我们把瑜伽作为控制心意和躯体的修炼法门来讨论。要理解隐藏于多层知觉之中的真我,一个人必须修炼专注、自省和慈悲之道。

  真实理解自我对于想要达到高效领导力的领导者尤其重要。而对于那些不但自己想要觉悟,而且也想帮助他人觉悟的领导者,理解真实自我更为重要。通过理解真实的自我,领导者能够开发自身的潜力。通过帮助他人觉悟自我,领导者能使其组织成员得到最佳发挥。

  至高知觉

  克利须那说:“这世上有两类存在:会灭亡的和不会灭亡的。躯体的存在会灭亡,而高等的知觉却不会灭亡。”(15:16)。在知觉的各个层面里,我们可以发现从物质存在到非物质存在的递进。对于人类,躯体存在是有限的。我们有生,亦有死。然而,非物质存在却没有这种局限。非物质存在不受生死的制约。

  最高层面的知觉,也就是至高知觉,没有限制,具有绝对的能力。而且,它弥漫涵容宇宙一切存有。“至高知觉不可毁灭。至高知觉遍透一切”(15:17)。这对于领导力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克利须那要强调知觉的高等层面?

  看待不同层面知觉的方法之一是,认识到领导者应该努力运用不可摧毁的品质和价值——也就是来自知觉较高层面的品质和价值,来进行领导。什么是不可摧毁的品质和价值?什么是可以毁坏的品质和价值?克利须那在下一章对此做了描述。

  ①参考Srimad Bhagavad Gita by Swami Chinmayananda published by Central Chinmaya Mission Trust.

  ②Senge, Peter M..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NY: Currency Doubleday,1990.3.

  ③Ibid., 13

  ④Ibid.

  ⑤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4th Edition,2000

  第十五章 《薄伽梵歌》领导力开示

  。榕树的特殊性象征了一种学习型组织。一个学习型组织不断扩展自身的能力以创造其未来

  。只有当我们认知、理解了知觉的不同层面,才能觉悟真我

  。对于那些不但自己想要觉悟,而且也想帮助他人觉悟的领导者,理解真实自我更为重要

  。专注于会坏灭的或者说物质的存在限制了领导力的发挥。领导者应该专注于那些不可摧毁的、持久不变的品质和价值。

评论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