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领导力的凝聚

  第六章 领导力的凝聚

  行动和专注

  第六章的讲述都围绕着冥思的概念。冥思通常都在神秘主义以及身心灵关系的语境中被加以讨论。一般,当我们想到“冥思”这个词时,脑海里可能都会浮现出某个闭着眼睛,身体一动不动地打坐的人的形象。这是现在流行的修习冥思的方法。根据古老的韦陀灵知传统,冥思是一种与内在自我和外部宇宙保持和谐的状态,而不管我们的身体处于何种状态、境况或环境。在领导力的语境下,冥思是专注并保持向愿景、目标推进的能力。它是一种在完成必要的任务和行动的同时,专注于领导力之目的的能力。

  在《薄伽梵歌》里,克利须那强调了在进行无私行动时要保持专注,“那些活动而不求回报的人达到了冥思的目标”(6:1)。

  为什么达到冥思的目标对行动来说如此重要?当组织面临变动或需要变动时,领导力的凝聚是必要的。一个静态的组织不需要领导力。而当领导人推动其组织向前或向上迈进时,他们就需要采取适当的行动并一直专注于总体愿景和目标。这种专注帮助领导人确保其行动始终能带领组织向预定的目标前进。

  通观《薄伽梵歌》,克利须那强调了“karma”的重要性,这个梵文词的意思是“业”或“活动”。当一个人更关注结果而不是行动,那么他不必期望超优的结果。然而当他专注于每一个行动并且竭尽所能去完成时,超优的结果成了不可避免的产物。因此,专注的行动会产生富有意义的结果。

  与领导力相关的冥思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古代瑜伽修行者相信透过冥思得到的纯粹知觉的力量,比宇宙中任何能量都更强大。这可与自上个世纪以来不断发展的量子物理学相比较。当科学家能够在量子的层面上理解宇宙时,科学获得了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成就。人类存在的量子层面,韦陀灵知称其为纯粹、至高知觉,乃是真正力量的源泉。变革和转型,作为领导力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如果源出于纯粹知觉,就会变得更加深刻、意义重大。一种被称为“玄想”的冥思修炼,作为解决问题和激发创造性地工具,已经变得相当流行。有些传授这类修炼的大师会叫学习者在进入冥思之前先只是在头脑里把问题列出来。尽管他们并不宣称答案在冥思之后会马上出现,很多韦陀智者、心理学家和物理学家都一致相信这个基本的预设前提——即冥思能进入我们最深层的精神或知觉状态,因此具有解决一切无论是世间的还是超世的问题的力量。

  与意志力为友

  无论是领导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公司,领导人不断地面临挑战,而这需要他们保持对愿景和目标的专注。要维持一心不乱的境界需要坚强的决心和意志力。特别是要达到非同寻常的目标和愿景,普通的意志力是不够的。非凡的领导力呼唤非凡的意志力。领导一个国家走向独立和民主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促使国家或社会进行全面的变革也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将一家公司打造为市场的龙头企业也需要强大的意志力。不但领导一个庞大的像国家或公司一样的组织体需要意志里,要带动一个家庭或活跃的社团也需要意志力。

  在33岁时,一级警官保罗.雷.史密斯(Paul Ray Smith)离开了他的家,以及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执行一项“自由伊拉克行动”的任务。2003年4月4日,史密斯率领一个排的士兵,承担巡逻巴格达国际机场的任务。就在这一天,史密斯带领的排接到一项命令,在机场旁边为战俘修建一个住处。于是他们找到一个地方,开始修造监狱。不久,他们受到数百敌人的进攻。敌人开始向他们开枪、投掷火箭弹并发射迫击炮,好几个士兵受伤了。认识到他的士兵正面临严重的危险,史密斯警官跳上一辆装甲车顶,操起重机关枪。他开始向敌军扫射,同时命令他的士兵立即撤离。在这场小规模冲突之后,史密斯警官被敌军活力击中,受致命伤。然而,他已经成功地帮助他的士兵撤到了安全地带。

  他阵亡两年以后,史密斯警官被授予最高级的荣誉勋章。

  要让每个人都拥有像史密斯警官这样强大的意志力是困难的。也不是所有的领导境况都需要领导人牺牲其生命。然而,无私奉献确实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这是最终极的领导力挑战之一。

  讲到领导人需要意志力的必要性,克利须那告诉阿尊拿,“意志力乃与其为友者之友,也是不知其所在者之敌”(6:5-6)。

  透过专注培养意志力

  意志力不会自动到来。人并不是生来就拥有它,但有些人可能天生比别人强一些。那些生活中经历过相当艰辛的人,因为心意在艰难境况下得到磨炼,可能拥有更强的意志力。还有些人透过观察和训练得到了意志力。家人、朋友、顾问都可能成为意志力的源泉。不过,意志力总是要透过外在的因素才能获得吗?

  意志力的源泉就在我们自身里面。我们可能依靠外在因素得到意志力,但却是我们自己利用外在因素激发了自身的意志力。我们可能有最具同情心的家庭、朋友或者顾问,但却不一定能从与他们的接触中得到意志力。

  在《薄伽梵歌》里,克利须那说冥思之路是意志力最伟大的源泉。“意志力来自内在的自我,可以由冥思得到”(6:10)。最新的研究表明,冥思能大大改善个体的生理、心理状况。很多试验揭示,接受治疗的病人进行冥思修习,能比不做这种修习的病人更快痊愈。这些试验告诉我们,冥思能使我们的身心处于健康状态。当我们需要专注和宁定时,冥思产生的极积能量增强了心意的能力。

  透过把心念和信仰专注于自我,意志力得到增强。当我们拥有意志力时,我们已经赢得了一半的胜利。在《摩诃婆罗多》里面,般度兄弟的军队配备了强大的武士和武器。然而,他们需要意志力,特别是他们的领导人,例如阿尊拿,被自身的感情搞虚弱了。通过克服消极情绪、增强意志力,俱卢之战已经赢了一半。看到领导人意志坚强,下属也会得到激励。要激励般度兄弟的军队,像阿尊拿这样的领导人必须达到专注和意志力。

  “心意专注,就可以获得绝对真理”(6:21),克利须那进一步教导阿尊拿,“一旦自我与绝对真理相契合,就不受哀伤或痛苦的影响”(6:22)。在领导力语境下,“绝对真理”就是组织的愿景和目标。当领导人与其组织目的明确、心意专注时,他们就更容易达成其愿景和目标。前进的路上可能会有起伏,但只要目的明确、心意专注,所有障碍都不能阻挡领导人达到其目标。

  保持平衡

  除非领导人与其组织之间能达成平衡,否则领导力无法变得有效。一个组织和它的领导人是对称的。一位脆弱、不检点的领导人只会破坏他或她所领导的组织。一位缺乏自尊、自信的领导人则会危及到组织的生存。要让组织成长壮大,其领导人必须对自身的力量有自我认知,并且能运用这种力量使组织得益。同样,领导人的弱点必须不致阻碍组织的成长。

  很多组织常常投射出某种反映其领导人精神的形像。这些形像是从领导人与其组织的结合中被创造出来的:盖茨与微软,威尔奇与通用电气、曼德拉与南非、甘地与印度等等。非常重要的是,领导人应该认识到这种结合,并在自我与组织之间保持平衡。

  克利须那向阿尊拿谈到了这种平衡,以处理个人责任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克利须那说:“太多或太少从事世间活动都会破坏冥思”(6:16-18)。在领导力的语境下,单独把某些任务放在首位,可能会成为一种偏向,破坏推进组织愿景所需要的更宽泛的专注力。节制和平衡对于保持专注力是必需的。当今,很多领导人的活动模式都不平衡。他们为了组织的原因而牺牲了个人以及家庭的生活。他们睡得很少,常常为了开会而错过午餐。而另外一方面,有些领导人则利用权势追求个人享受。长此以往,这种不平衡会破坏专注力,最终损害了组织的整体表现。

  有时,个人或商业道德在维持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平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位领导人这样问自己:“我会做出对我自己有利的决策吗?”或者,我会做出对组织有利的决策吗?”

  有时,对权力、金钱、地位等等利益的冲动会使领导人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特别是在商界。许多决策是由经济利益推动的,有时,决策单凭经济导向,却对组织的总体利益不利。

  尽管经济驱动力主宰了商务决策,有些领导人却将慈悲和同情视为创造自我和组织之间平衡的工具。1995年12月11日,一场大火摧毁了麦尔登制造厂,这是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私人织布厂。数千职工立刻开始为工作担心,因为整座工厂全被焚毁了。工厂主阿伦.费尔斯汀(Aaron Feuerstein)决定使用数百万美金的保险赔偿金和其他数百万贷款重建厂房,同时照发职工薪水。他连一个职工都没有辞退。他本可以靠保险赔偿金过上轻松、富裕的退休生活。然而,他却透过把他的员工放在首位,强化了组织中坚毅、忍耐的文化。他对组织和员工的同情心使员工的风貌焕然一新,工厂重新开工后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1995年濒临破产的麦尔登制造厂,现在重振雄风。由于得到了大宗订单,它的前景看来一片光明。①

  修炼和自我克制

  冥思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也不是能很容易转化成习惯的事。只有很少人修炼冥思,而掌握冥思之道的人更少。在《薄伽梵歌》里,阿尊拿被这个话题困惑了。他问克利须那,“控制心意就好比控制狂风,冥思时怎样控制如同狂风一样的心意?”(6:33-34)。克利须那回答:“确实,控制心意就好比控制狂风,不过,通过修炼和自我克制,就可以控制心意。”(6:35)。

  这段话就如何通过修炼和自我克制达到专注提供了重要的教导。修炼指人不断练习,直至达到卓越,无论这种卓越的标准是什么。要达到非同一般的业绩,必须保持持续不断的专注力,这样心念就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指向愿景和目标。自我克制是达到专注的重要支柱。通过克制情感冲动,并且将之转化为极积能量,人就能在逆境中保持镇定、坚强。

  有效领导力需要更集中、更自觉的专注,同时保持纪律和自我克制。想象对某一个愿景保持数十年的专注,这正是曼德拉所做的。由于加入非洲民族代表大会(ANC)——南非黑人解放运动的基要组织——以及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运动,曼德拉被监禁了27年。在他被囚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只准每年见一个访客,每半年收发一次信件。然而,监狱的岁月却使他的专注力更加集中。

  有一次他的女儿泽尼.德拉米尼带着新出生的女儿去监狱探访曼德拉。曼德拉给他的孙女起名Zaziwe,他的本族语意为“希望”②。这个名字是他目标专一的象征,表现了他所坚持的自由南非的愿景。有时候,以持续不断的方式做微小而谦卑的修炼,能够让我们保持专注。

  ①Dutton, Jane et al.(January 2002). “Leading in Times of Traum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②Mandela, Nelson. (1995). Long Walk to Freedom: The Autobiography of Nelson Mandela. Boston, MA: Back Bay Books, 1995. Page 496

  第六章 《薄伽梵歌》领导力开示

  。冥思帮助领导人培养高层次的专注和潜能,特别是在面临变革和转型的时候。

  。由专注产生的行动给组织的愿景和目标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一位领导人的终极朋友是内在于自我的他或她自身的意志力。

  。领导人要在自我与组织之间找到平衡。不平衡会破坏导向愿景的专注力,最终损害到领

  导人和组织的总体表现。

评论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