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淳于氏

  鉴真,广陵江阳人,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即公元688年,广陵江阳即今天的扬州市。

  鉴真出生在扬州的一个淳于氏的家庭里,淳于这个姓虽然不多见,但鉴真的远祖淳于髡可不是个一般人物。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的辩士,以博闻强识和雄辩著称,淳于髡之所以得了“髡”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曾受过髡刑,髡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侮辱性惩罚,这种刑罚把人头顶的头发剃掉,对人的侮辱极深。淳于髡虽然出身卑微,还当过赘婿,但是他并没有甘于平庸,他比常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终于当上了齐威王帐下的大夫。他多次讽谏齐威王和相国邹忌,推动齐国改革内政,外交上又善于周转盘桓,当时齐国能够迅速强盛起来,与他的作为是密不可分的。

  齐威王当政初期,常常耽于淫乐,国政荒乱,所有的臣子明哲保身都不敢直谏。淳于髡不像别人,他深深为国家和社稷忧虑,他知道明里对齐王讲会使齐王下不了台,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在与齐王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发现齐王这个人喜欢打哑谜,淳于髡自己平时也喜欢钻研“隐语”,就是用一些暗示性的语言或者是寓言来揭示一些大道理,他可以在“隐语”上做做文章。

  这天淳于髡胸有成竹来到威王大殿之上,他对齐威王说:“我们国家有只鸟儿,它停在大王的庭院里,都三年了,也不飞走,也不鸣叫,不知道这只鸟它到底是怎么想的?”齐威王这个人也算雄才大略之人,他一下子理解了淳于髡的良苦用心,过了不多会儿就用隐语回答淳于髡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齐威王对淳于髡说了这席话,一是稳了稳淳于髡的心,就好像在说放心吧爱卿,孤王会振作起来的;而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给自己提了提气,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到就一定要做到。从此之后,齐威王用心朝政,锐意进取,终于使齐国强盛起来,雄列于七国。

  淳于氏的先祖是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丰碑立在那里,他的后世子孙一提起他们的远祖就会骄傲、自豪,就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他们与之看齐,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良好的血脉和基因是会得到传承的,淳于髡当年表现出的聪慧、睿智和胆识,自然也在他的后世子孙中得到传承。

  说到榜样的力量,还得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鉴真的父亲,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对鉴真产生了直接影响。鉴真的父亲本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商人,经商有道,所以家境非常富裕,一家人生活得十分美满幸福。但同时鉴真的父亲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认为他的富贵来源于佛祖的保佑,于是他很早就追随扬州大云寺的智满禅师学习佛法。平日在家里也是虔诚礼佛,他专门开辟了一个佛堂,供奉了一尊佛,佛前的油灯总是彻夜不寐。

  小鉴真要出生的那个晚上,淳于家上上下下忙得像开锅的粥,小鉴真的父亲在门外等候,手里攥了一把汗,来来回回踱个不停,他的心悬着,生怕夫人或者孩子有危险。于是他就一个人来到佛堂,虔心跪拜于地,祈祷母子的平安。这时候佛堂里的灯芯突然爆出灯花,展现出七彩荷花的样子,整个佛堂变得富丽堂皇。小鉴真的父亲料想是菩萨显灵,正在这时,仆人通知他说夫人生了,是个男孩。他赶忙跑回房中,看见母子平安,心里面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他抱起婴儿,沉浸在喜悦当中,口里连连念着多谢菩萨保佑,多谢菩萨保佑!

  自此之后,鉴真的父亲礼佛更加虔诚,他每日晨起总要吟诵佛经,饭前总要悉心为佛祖上香,每日都不敢懈怠。

  鉴真父亲的举止言行不仅影响到了其母亲,也同时影响到了小鉴真。幼年的鉴真每当看到父亲礼佛时那种虔敬和真诚,就会觉得父亲在那一刻变得神圣不可侵犯。父亲平日里对他宠爱有加,和他打闹嬉戏,他可以在父亲面前“放肆”,但是在礼佛那一刻,小鉴真会奇迹般地安静下来,静静守候在一旁,等待着父亲礼佛完毕。所有仪式完成之后,父亲那亲近的一面就变了回来,那么小鉴真活泼的一面也随之变了回来。

  有一次早上醒来,他听着父亲那悠扬绵远的诵经声从祠堂传来,仿佛听到了天籁之音,鉴真静静地聆听,仿佛进入化境。家里供奉着佛像,就显得比其他家庭清净许多,鉴真从小就比其他孩子更显安静,当然也更加睿智和成熟,他不常开口说话,但每有话出口,力道十分足,往往一针见血。鉴真的父亲也好结交文人,其中一个朋友留心观察了鉴真的言行举止,惊为异人,赐“总丱俊明,器度宏博”几个字。

  虽然鉴真的父亲笃信佛教,但是他并不打算让儿子也走上这一条路,他知道孩子的路要让他自己去寻找,大人不要给他过早地规划完毕。鉴真在三岁时候就聪慧过人,识文辨字的能力比同龄孩子强许多,所以鉴真的父亲很早就把他送进私塾,任其天性自然发展。

  说完了鉴真的家庭环境,我们再说说鉴真生长的地域环境。

  鉴真生长在扬州市,在盛唐时期,扬州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城市。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说的就是除了两个京城之外,扬州和益州乃是最大的城市。

  扬州的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在那时吟咏扬州的诗歌就不胜枚举,诗仙李白的“烟花三月”几乎成为扬州的代名词,比较著名的还有以下几首:

  徐凝《忆扬州》(全唐诗卷五一一)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独孤及《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全唐诗卷二四三)

  五两得便风,几日到扬州。莫贪扬州好,客行剩淹留。

  陈羽《广陵秋夜对月即事》(全唐诗卷二八三)

  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相看醉舞唱楼月,不觉隋家陵树秋。

  杜牧《赠别二首》(全唐诗卷三四八)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徐凝所见的扬州之月,要是天下的明月总共有三分,那么就有那可喜可爱的二分都被扬州占了去,可见扬州的月色之美。孤独及所见的扬州总是让他乡之客流连忘返。陈羽所见的扬州月夜,总有悠扬婉转的歌声飘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杜牧所见的扬州则是一片春光大好,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景象。

  有这么一个小少年,他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会像其他小孩子一样穿梭在扬州的大街小巷,或许他年少时还很懵懂,还没有明确的审美意识,但这些如画风景就像是人生的底子一样沉淀在他心田之中,陶冶他的情操,洗剂他的心灵,即便日后历尽艰辛坎坷,内心深处依然澄澈如故。这或许就是扬州风光对小鉴真的影响。

  当时的扬州不仅风景如画, 而且经济十分繁荣,是当时唐王朝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之一。扬州是连结江南和中原的水陆交通要道,一是因为有栈道直通扬州和其他城市,二是因为京杭大运河贯穿扬州。由于它是水陆交通的要塞,便实际成为长江流域物资的集散地。

  首先,扬州的盐市非常繁荣。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税收不外乎那么几种来源,而盐税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江淮以及沿海是重要的产盐区,淮盐要运往全国各地,就得经扬州,朝廷为此在扬州还专门设立了盐铁转运使。

  其次,扬州的药市也是驰名天下。著名诗人皎然有首诗叫《买药送杨山人》,最后两句是“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唐人的传奇小说比较兴盛,很多凡人仙化都与神药有关,吃了某味药,即可得道成仙。皎然这首诗写的就是扬州的药市大多生意兴隆,红红火火,有些终日耽于幻想的人动不动就碰到了狐仙,其实是文人巧借现实素材纳入了文学虚构,从侧面反映出扬州药市的繁荣。

  其三,扬州的珠宝市场十分发达。当时波斯人就主要从事珠宝买卖,唐朝的珠宝在波斯国受热捧。《太平广记》中记录了这么一件事:说有一个船夫,得了一枚珠宝,这枚珠宝非常光艳,照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船夫就想把它卖掉,他怕珠宝太闪亮被路人发现,就脱下了外套把它罩住,可是珠宝还是会透过外套发出光泽,于是他再脱下一层衣服,这才把珠宝的光泽给罩住了。他拿着珠宝去波斯人的店里,店主一看就被这光泽给震慑住了,开口价就是千缗铜钱,船夫哪料到会有这么贵。这个小事说明当时扬州的珠宝受到热烈追捧,尤其是受到波斯人的追捧。

  其四,就是扬州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江南人以桑蚕为业,自古以来精于绦丝织稠,丝织业一直很发达,江南的陶瓷器也有着非常深的积淀,到了唐朝已经在黑瓷和白瓷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黄瓷和花瓷。与此同时,江南的铸铜术也非常高明。古时候没有玻璃,可女人又天生爱美,除了在水里面照照自己还有其他办法吗?古人很早就发明出了铜镜,可是铜镜的效果往往不那么理想。这时候,扬州出产一种“水心镜”,它是一种在江心所铸的铜镜,千锤百炼而成,多一分力道就会碎掉,少一分力道就不够淬炼,工艺水准要求非常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工艺水准,才使得水心镜玲珑剔透,镜面非常光滑细腻,人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真真切切,估计比今天的玻璃镜面差不了多少,据说连唐玄宗看到了水心镜也爱不离手,不知道是爱镜子呢,还是爱看镜中的自己呢?水心镜名噪一时,但水心镜毕竟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准,因此价格也不菲,所以也只有王公贵族才会有,贵族们只要拥有一把水心镜就会产生极强的优越感。你看那些走在街上随身配着水心镜的,一般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身家地位。水心镜流到国外,外国人也惊叹不已。

  说到外国人,就要提到扬州的最后一点,那就是扬州是个国际贸易城市。当时,由于京杭大运河的修成,内河水陆畅通无阻。而唐王朝是一个很开放的王朝,很乐意和世界各国人民交往。当时的外国使节一般是从长江口进入扬州,然后从扬州才进入长安洛阳。外国的商客一般也是将货物运到扬州,先卖掉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才会流通到其他城市。这些客商有来自大食和波斯的,也有来自日本可菲律宾的。可见,当时的扬州是一个国际贸易的大都市,北方有出长安经河西走廊到中亚各国的一条国际贸易线路,南方则有出长江过南海到波斯湾这么一条海上国际贸易线路。从以上几点就可以一窥扬州的富庶程度,它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经济的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扬州的位置,当时全国各地的商人、旅人、迁客骚人、道士僧人,还有来自海外其他国家的使节、留学生、异地僧侣都纷纷云集此地。这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文化的多元和开放会让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会让他们的视域拓宽,会让他们的思考深刻。而鉴真从小就在这个地方长大,耳濡目染这里的一切,他走到大街上,看着各种各样的面孔,红胡子的、白头巾的、白皮肤蓝眼窝的、小个子大板牙的;听着四面八方的奇闻轶事,海上行船的、陆上走马的、客栈里面歇脚的、江湖义气的;也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风土民情,他们的装饰、礼仪、饮食等等。鉴真生活在这样一个繁华的、发达的、国际化的大都市,从小就受到这多元文化的熏陶,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这多元文化将在鉴真心里种下什么种子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猜测。

  扬州文化的繁荣,尤其表现在佛教文化之上。佛教从东汉时期就传入中国,东晋以后,江南一带的佛教氛围一直就很好。扬州佛教文化的繁荣与隋炀帝驻留不无关系,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受父亲隋文帝的影响,也是一位佛教徒,皇帝所在的地方自然相对安宁富庶,扬州在六朝时饱经战乱之苦,僧侣们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现在有皇帝坐镇,又推崇佛教,那佛教事业自然顺风顺水。几百年的积淀,扬州市里大小寺院不下四十多所,比较有名的就有大云寺、大明寺、光山寺、龙兴寺、既剂寺、天宁寺、无量寿寺等等,成为僧侣云集的城市之一。

  在这个城市当中,香客络绎不绝,踏破庙宇的门槛,无论红白喜事都会邀请法师去做场法事,白事超度亡灵,红事求福保安,在这些活动中,哪个小孩子不随着主流去凑凑热闹?他们挤过人缝,站在大人的膝盖下,往往是占据第一排,看着法师们庄重神圣的模样,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念想呢?

  鉴真就生活在这个淳于氏家庭里,生活在这个佛教文化气氛极浓,而且多元开放的扬州市里,星转斗移,时与事迁,咿咿呀呀就长到了十多岁。

评论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雷勇 作者

    回复 @食梦者: 已赞。小偷和女仆~底层人物


  • 赞个,能为他任编传者,必有大心境,大气魄的人。


    雷勇 作者

    回复 @麋鹿美丽: 谢谢~编撰过程,解读大师人生,受益匪浅,感觉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