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匪夷所思的调令
夕照山庄地处深山,虽然风景秀丽,清净幽雅,但比竟太偏僻,洪骐骧怎么会在这里盖庄园别墅呢?洪骐骧本是一介武夫,先是当土匪,后参加革命军,是在枪林弹雨和死人堆里滚爬出来的。而且成败胜负往往是一刹那间的事。今天你还在这里称王称霸,明天你就可能会败得一塌糊涂,成为人人追打的丧家犬。他把庄园修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就是防备战败后能有个藏身之处。没料到这小子运气好,一直青云直上,不但没落败,还捞到了税务总监这样人人眼馋的肥差。这座庄园就没派上用场。
庄园是一座世外桃源,近两丈的高墙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庄园里的设施都是当时大城市才有的时髦玩意儿,写字台、酒吧、沙发、席梦思、壁灯、壁炉、留声机、唱片……应有尽有。仆役、侍者、厨师……一应俱全,而且都是西洋打扮和做派。洪夫人还特意为洪家璧请来两个教师,一男一女,都留过洋,专门教洪家璧社交礼仪,尤其是西洋礼仪,还教洋文,音乐舞蹈、交际应酬……总之,混迹上层社会所需要的一切,都要教给洪家璧。
所有这一切的一切,对于生在穷渔民家庭的韦二海来说,简直是如同隔世。出了不少洋相,闹了不少笑话。就拿学跳舞来说吧,提直胳膊硬,动作蹩脚,样子滑稽可笑,急得满头大汗,但就是跳不好。他几次要打退堂鼓,但洪夫人临离开时给保镖留下话,不好好学就家法伺候,绝不能姑息宽容。保镖不敢不听,所以,洪家璧很是吃过几回苦头,再也不敢退缩懈怠。洪家璧虽然是苦孩子,但人很聪明,头脑很灵活,很快便进入状态。就拿跳舞来说,不但跳得非常流畅,而且极为飘逸潇洒。就连教他的时髦女郎,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洪家璧除了学这些交际本领外,知识学习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有专门的老师教他古文、常识、算学……
洪家璧在这对外绝对封闭的环境里,经过三年脱胎换骨的调教和改造,从外表到内在气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天上地下般的变化,没有了当年二海的任何痕迹和影子,完全变成了一位风度翩翩倜傥潇洒的公子哥。
洪家璧从深山庄园出来以后,随洪夫人暂时住在江南。他以洪家长子的身份,开始与江南的才俊精英们交往,很快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在众才子中,他与秦刚夫、沈子寒最要好。
在他们三人中,秦刚夫年龄最大,也最沉稳,很有老大哥的样子。沈子寒性格豪爽,磊落光明,敢作敢为,眼里不揉沙子。而洪家璧年纪最小,性情温柔,最风流潇洒,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弟弟。当时,正是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民族危机日重的时候,三人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洪流裹挟下,都表现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爱国热忱,表示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保卫祖国尊严,挽救民族危亡。为了表示的决心,三个人结为同生死共患难的异姓弟兄。
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梅雨天,三人相邀来地梅园。下了一夜的雨刚刚停息,梅树湿漉漉的,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他们学着《三国演义》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样子,在凉亭石桌上燃起三炷高香,青烟袅袅,凉亭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肃穆起来,三人很严肃地跪下。
秦刚夫年龄最大,首先说:“苍天在上,今天我们三人,秦刚夫……”
沈子寒接过说:“沈子寒。”
随后洪家璧也说:“洪家璧。”
三人同时说:“效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结为异姓兄弟。”
洪家璧插嘴说:“可惜这湖心梅园不是桃园。”
沈子寒说:“只要我们心中有弟兄情义,梅园何尝不就是桃园。
“对,子寒说得好。”秦刚夫说,“我们就把这梅园当作桃园。”他停顿了片刻,说,“眼下,时逢乱世,军阀混战,疮痍遍地,民不聊生。我们三个情同意和志趣相投,今日结拜金兰,如同亲生手足,日后更要相互照应,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沈子寒说:“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都是热血男儿,逢此乱世之秋,理当肩起救国重任,挽山河于即倒,拯黎民于水火,赴汤蹈火,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秦刚夫说:“子寒弟言之有理,大丈夫生天地间,理当干一番事业,光宗耀祖,不枉此生!”
洪家璧说:“两位大哥胸有大志,小弟也不甘人后,定当折节读书,干出个样儿来,为两位大哥争气!”
“好!家璧有志气!”
三双大手紧紧挽在一起。
洪家璧打开带来的女儿红酒瓶的盖子,在每个人的碗里斟满酒。
“来!干!”三人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秦刚夫很老成,一边往每个人的酒杯里倒酒,一边说:“我是大哥,在今天这个特殊日子里,要说几句不中听的话。”
沈子寒和洪家璧说:“大哥有话请讲。”
秦刚夫说:“我们既然结拜为兄弟,就当同心同德,相济相帮。若是……”
没等秦刚夫说完,爱抖机灵的洪家璧便抢话说:“我以后全听两位大哥的。”
沈子寒说:“如果我没有猜错,大哥的意思是,平常时候你好我好,相互帮助并不难。难的是遇到大危难大变故的时候,同样能同心同德,相济相帮……”
秦刚夫说:“即便不能相济相帮,起码也不能见死不救,更不能落井下石!”
洪家璧显得很激动,愤愤地说:“要是那样,简直猪狗不如!”
沈子寒喝干酒杯里的酒,举着杯子,说:“谁日后违背今日之誓,就如同此杯!”说着,将酒杯摔了个粉碎。
秦刚夫和洪家璧同时说:“对!如同此杯!”把各自手中的酒杯摔碎在地。
自这次结拜之后,秦刚夫去了北京,在国民政府当了一名小职员。
时隔不久,沈子寒接到教育部的一封公函,调他去教育部报到,而且时间很紧,必须在半个月之内赶到。
沈子寒和洪家璧都很纳闷,怎么突然调他去教育部呢?沈子寒在教育部并没有熟人,也想不出有谁会推荐他,如果是秦刚夫,一定会事先通知他的。
这位文笔犀利的江南才子并不知道,他已经裹进一个巨大阴谋中……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你好,我是编辑金龙成,请加我微信:txhj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