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中文专业的人来说,写作是最基本的素养。对于一个热爱文字的人来说,写作应是一种极其强烈的欲望。然而,这种欲望却往往被“失语”状态消弭,从而导致一种内在矛盾、纠结的窘境。
这里的“失语”不是生理意义上的失语症,而是表达的无力感。这种失语或者说表达无力不是外在的规约所限,因为个人还未达到受权威话语规训与惩戒的级别层次。因而,这种个人话语表达的受限完全是内在原由。
曾看过凤凰文化对以“新概念”所推的一批80后作家专访,张怡微表示:当新生代作家告别“书写自我”的青春文学而走向写作正规后,首先面对的就是鉴赏力与表达力的内在冲突。同样,作为一个中文专业科班出身的人,在大量的专业阅读训练后,鉴赏力已达到相应水平,但笔头上的功夫却非同步提升。自己写东西一提笔就有撕掉的冲动,如此一来,“失语”便成为一种惯常状态。
“失语”的另一个原因是个人知识积累的不自信。诚如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的越多,我就知道我知道的越少。很绕的一句话,却是所有读书人的终身所悟。之前时候知道的不多,倒也写的肆无忌惮,或矫情或调侃,有的没的都敢乱说一气。如今写文秉持“文章不著一字空”的学科操守,反而战战兢兢的不敢下笔。“恐将文章误苍生”,虽然可能永远都不够级别说这样的话,但个人以为任何一个写作者都应有如此情怀。
即便如此,写作决然不能终止。笔耕不像种田一样可以休耕,讲求厚积薄发的同时也得磨刀、砍柴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克服“失语”的最好方法便是不断地写,从写作中不断地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克服表达无力,步入书写正轨。不但要写,还要让所写之文介入公共评价空间,诚邀同仁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如此这般,以为是文章正道。
赋闲在家,翻弄之前的文章,不免感觉幼稚,但仍有几篇却也切中几分要领。比如,有一篇谈网络词汇屏蔽与言论自由的文章,文中问题自然很多,但却预测到了以惩治“网络大V”和所谓网络辟谣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对网络新媒体的一次全面清洗。比如另一篇戏说冯小刚作品题材流变的文章,其中虽不少取巧卖弄之处,却准确的预测了冯小刚对《私人定制》此种电影题材的回归。这样一说,虽有自夸之嫌,但的确提升了不少写下去的信心。
写作欲望需要以写作实践来克服失语窘境,笔耕不辍是一种极好的状态。
2014.1
还不错
好评给您,欢迎回访我的《神秘208》和《吹出生活的泡泡儿》
作品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指点我的作品《小城故事》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写的真好,已好评,希望看看《海螺里的天空》,给个好评~^-^
情深句美,已点好评!欢迎关注愚作《天云诗钞》及《天云诗钞》(第二辑)。梦中神话,与你万世相约!
已点好评 ,望去我的看看《足音在路上》谢谢,祝冬安!
有意思。
路过
真是一本好书,编辑部错过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