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飞:来到若木的大篷车

  认识若木,是因为她的文章。以前读过很多,有些内容印象深刻,有些内容在记忆中若隐若现,各种色彩深浅不一,但是有一个印象清晰地留了下来,就是这些文字后面的若木。有话说“见字如面”,放到这里,倒真是确实。

  通常文字就是文字,至于文字后面的人,常常被文字掩住,好似文字秀丽,带来的是一道风景,却也是一道帘子,掩住那后面不让你看到的,于是你只看文字本身。这是一种读书。

  而另一种,是一道声音,在文字里,从心而发,你若有心,就能听见。这样的文字有温度,有心跳,有眉头紧锁,有气喘吁吁,有时泪滂沱,有时笑声声,也有时是一串串的“为什么?”,你不用回答,只是听着。因为这个,读书是在听,写书的人就在那里,等待着你,即使隔过很多年,只要你拿起这本书,她也还是在那里,我肯定是喜欢这一种,我想你也一样。

  自然你知道我是在说若木,试图形容她的文字带给我的感受,如果必须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真诚”。

  在这本书中,若木收录的文章涉及话题极广,看得出若木本人也注意到这一点,故而分类三辑,评论、偶感或生活小记。但在我看来,很难以此区别,因为三类的文章有一个共同之处,即若木的随感而发,随时随地,随情随景,随想随说,我想这恰恰是她的文字特点,并不全在于她的文字本身,而是这个“随”字,其中是她的真实、率直和不掩饰,使得在我读着时,会不察觉地进入到那天她的心情当中,或是有同感,或是有质疑,但都是对着真真实实的她,于是这种读书就成为并不多见的体验。“我不为写作而写作。我内心是有着强烈的倾诉感的。” 若木在书中这样说,而有意思的是,注意到这句话竟是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重新回到前面,看到这一句,似乎看到若木在这里等着我,让我真是想说,“你的确是的”。

  若木为我带来的另一种读书体验,还在于感受到她对文字的一种依恋,那是一种近乎于亲情般的依恋,很难说是她依恋了文字,还是文字依恋着她,使得阅读成为有热度甚至有呼吸的感受,无论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话题,爱情、诗歌、男人、女人、人生的思考、青春的回忆,甚至政论或书评,都有着同样的感觉,因为这种作者与文字的“亲情”,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便更确切,甚至有时更迫切地来到我的面前,这也是为什么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心里呯然一动:“在这个独自的没有雨的黄昏里,我写点什么呐?”(《海洋般的眼睛》)

  我在读过这本书后得到的另一个印象,是若木的思考,“做事出于心,做人出于情”,这里有着若木的冷静。在她的随性故而感性中,在她的文字亲情故而表现出的强烈倾诉感中,她的理性却独挡一面,这表现在她的许多时评、书评、影评甚至对日常琐碎的思考中。我想女性作者通常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或理性十足而缺少温度,但二者兼有,我想只能是天成,因为这不是写作技巧可以实现的,也不是刻意的立题可以成就的,只不过人人都有着不同的侧面,而惟有当笔下绝对放松完全不是为了写而写时,才可流露不同时态下看似截然不同的自己,也就是说,仍是这种近乎于孩子一般在文字面前的率真,使得这种流露才成为可能,从而使读者在这里从不同角度见到若木,没有年龄感,没有时间感,只有真切感受着她的心灵四季,或是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或是简简单单的一把柴米油盐,不经意,却留下痕迹。

  那么,如果你现在看到这里,我只想说建议你亲自去读一读这本书,体验一种不多见的“见字如面”,感受在读到某一段话时随之进入某一个时空的经历,也许是你未曾见过的,也许是你熟悉的,也许是你想过但又没有再去想的,就像若木在书中告诉我们的:

  “于是,我想买辆大蓬车。我想在一个全世界都刮风的早晨上路。推开家门,道路两旁的树木,由黄变绿;我坐在车里,穿越无边的绿色。”(《我想买辆大蓬车》)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辆大蓬车。

  

  张鸿飞

  2015年3月22日于美国

评论
  •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 文笔里透着诗情画意,默读中渐渐地朗读起来,,,,,,,


    若木 作者

    回复 @居和丘: 谢谢先生的支持!


  • 一直都很喜欢读若木老师的文字,期待若木老师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若木 作者

    回复 @苍穹: 谢谢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