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之一。对象地点:上海,采访对象:男,师范大学博士生,30岁。
“我的老家在山东农村,那地方很苦。父母是农民,一年四季在地里种庄稼,平日刻苦耐劳省吃检用,供我上大学。虽然从很年轻起我就在城市里念书,但是我心里老是挂念着家乡的父母,想到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总是觉得对不住老人,将来毕业了参加工作一定要好好地待他们。曾经谈了一个女朋友,读硕士的时候,她也是个硕士生,交往了几年,两人感情应该是很好很合得来吧,思维方式很一致。已经开始谈论结婚的事了,要不是也许现在已经成家了,可最后还是分开了。至于为什么,我不想谈,大概两个人都有一点原因吧。反正有些是很客观的因素,我和她,应该来说对这一次感情都是很认真的。不过人大了,踏上社会,就会遇到一些事情的干扰,有时候好像自己都不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我想我这一生还是会结婚的,我的基本思想还是很传统,但是不是现在。我很重视缘分,对对方目前没有什么很具体的要求,两个人相互看得顺眼,合得来,就是说投缘就行。我等着,暂时还不急。”
采访扎记之二。地点:武汉,采访对象:女,经济师,五十二岁。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也就是人们所称为的‘老三届’,上山下乡,招工回城,提干读大学当官评职称,被单位重用或者不重用,直至退休(因为所属企业单位,女职员一律五十岁退休)。想想人一生混得真没意思。听听刚才我自报的简单履历,可以看出来我这人这一生也不是一个很没出息的不求上进的人。我们这一代人很多灾难,所谓生不逢时吧。这个牢骚我就不在这儿发了,不是有人说再也懒得听我们这些‘老三届’发牢骚了吗?我真是羡慕现在的年轻的小孩子,好像没生出来,世界的一切都为他们安排得好了,只等着他们来征服来享受。难道我们没有奋斗过吗?人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和社会,好像一条鱼,被一张结实的网网住,再怎么挣扎,也破不了那一张网。
我们这个年龄的单身的确是真正的单身,和宗教修行一个样,真正的身体禁欲。不是我的思想观念落后,其实我的思想意识还是很能跟上时代的,还是蛮前进的,但是在性这个问题上,即使不再畏惧社会的压力,也要畏惧发自自己内心的感受。在今天的社会,能够禁锢我的我想还是只有我自己。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婚姻?反正和国外的那些真正的意义上的单身贵族不一样,他们的单身生活是他们自愿的高兴的一个选择。而我当初一直都是想要婚姻的,一是因为当时社会习俗观念的界定;二是因为自己也有这样的感情的要求,我觉得,一个正常的男人和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有一种和异性相伴终身的愿望,当然我也回有,而且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从年轻到老,我曾经也选择过许多,但是终究没有寻找到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男人。就这么的耽搁了,现在当然是一条心地做一个‘单身贵族’。其实什么贵族呀,有钱都不敢随便花,留着防老。因为我没有子女,老来只能靠自己。
有人说我是否心理有问题,说爱情这东西,如果一旦降临到头上,怎么挡也挡不住,真到了那一步,人哪里会想着理智解决婚姻问题?他们说那时候嫁鸡嫁狗都会甘心情愿地跟了去,谁像你这么一生老是想着理智的选择?我想想也是,为什么我这一生都没遇见一次天崩地裂死去活来的爱情呢?我真的很希望,有时候觉得这一生活得很不值。也许,我们那一代人太天真,把情感的事看得过重,所以从年轻到现在,并不觉得有谁值得我轻易地付出,也许就这样才把自己给耽误了。后来年龄稍稍大了,我更是不敢轻易接触性这个问题,不是提倡什么贞洁,其实是我不愿意自己轻易地陷入某一个男人的感情圈子里去。连感情我都要求得这么苛刻,性对我来说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我读过许多小说,也看到太多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我实在不能忍受性轻易地付出后而一无所得的那种痛苦。我也懂得人的本能的需要,也很能够理解这种需要,但是放到我身上就不是那么容易办得到的了。
至于我对婚姻的看法,之前我认为这是人生必由之路,我没做到,是我没做好。现在观念开放了,我的想法自然也有了变化。现在我当然认为婚姻对一个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人活着所应该尽的义务是对整个社会,而不应该是对某一个人。如果成了家,人当然应该对家庭有义务,如果我不愿意成家呢?我想我这一生为这个社会还是做了一些事,应该算得上是有贡献了,没必要非得为这个社会生个孩子。中国的人口已经那么多?单身只要与这个社会无妨害,那么我有什么必要非得去组成一个家庭呢?我认为,多一个家庭就是多一点需要社会承受的负担,比如像孩子一生,抚育和教育,费用多高哇!国家那么穷,老百姓也只挣那么一点,养一个小孩子从小到大,想想都很可怕(指的是有了家庭和后代之后,个人所尽一切义务以及国家为一个社会人的所投入)!”
采访扎记之三:南京,男,四十岁,自由艺术家。
“很早就开始交女朋友,好多年了,身边的女人走了一个又来一个,多得我都记不清了,刚开始还是挺认真的,还是想好好地找一个女人过日子,后来不知道是怎么着了,也许是觉得女孩子来得太容易了吧,心想急什么?再等等看,兴许好的还在后面等着呢!那时年轻,挺自傲的,觉得自己凭长相、凭做的这一行事、凭经济条件等等都不错,再怎么也得找一个天仙似的美女在家搁着。看到一个女孩,心里老想着:怎么不如前边的那一个呢?田里挑瓜,越挑越差,就这么着一混十年过去了。
那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在我们那个城市里,搞艺术的,别提有多邪门了!走哪里,女孩子一拨一拨地苍蝇似的叮着,赶都赶不开——就这样给惯坏了,如今这样的好景不再有了。
后来几年,一块玩的朋友一个个结婚生子,别提有多热闹了,可是我如今还是光棍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想出门拎起行礼箱子就往外走,一回头连一个道别的人也没有。有时候觉得很孤独,譬如生了病,譬如遇上了连日的阴雨,狐朋狗友都忙自己的事去了,好大一个家冷冷清清的,成天也没有一声电话铃响。这时就开始胡思乱想,想着也该娶过老婆进门了,身边有个人知暖知热。但是一走到人家家里,看见小孩子又哭又闹,两口子一天到晚扯不清的皮,于是赶紧跑回家来自己对自己说:‘谢天谢地,幸好没结婚。瞧我现在这样多好!’”
采访扎记之四:北京,某高新技术开发中心工作,女,34岁,工程师。
“我希望找一个爱我的男人同时也是我爱的男人,但是至今没找到。年轻的时候读书,很用功,每次考试都力争第一,从小学到大学。读书的时候也不知道打扮,也没时间看时尚杂志。总之埋着头一条心学习,等到工作了年龄也大了。读研究生的时候谈过一个,也是一块的同学,挺帅的小伙子。有两个女孩都喜欢他,其中就有我一个。他就这一点不好,对谁都似乎有那意思,弄得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相互之间跟仇人似的。实在说那女孩比我漂亮一点,而我比她更聪明一点,最后他要了她,我痛苦了一阵子,到学校图书馆日夜看书,那一段时间我学习的效率特别高。我要求我自己一定要忘掉他,结果我以为我做到了。那男的后来出国,把那女的还是甩了。她和他几乎就差没拿结婚证了,校内校外谁都知道,那女同学几乎自杀。当时我有一点兴灾乐祸,心想幸亏当初他没要我,不然今天要死要活的人就会是我了。后来过了好些年,和几个朋友在三里屯的一间酒吧,猛抬头对面桌子上人堆里有一个人,白皮肤黑头发戴眼镜,心里猛地格登一下,像有东西扯着似的。我呆呆地看了半晌,其实不是,是一个气质和他有些相似的男孩,比他年轻多了,看着眼熟是因为我记忆最深的是他当年在大学读博的样子。你瞧瞧,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把这段经历给忘了,其实心里还是没忘。女人就是这样,爱上一个人得不到也可以在心里爱他一辈子,没法子的事。”
“宁缺勿滥”,是他们的口头禅。追求完美主义的单身者大抵受过较高的教育,职业状况及经济状况良好,有的人因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而追求完美的爱情,可以归纳为精神型;有的人因为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而追求完美的婚姻,可以归为精神物质综合型。他们几乎都有结婚的意愿但是又迟迟未婚,不过从未放弃过希望。自信而自负是他们共同的特征,凡事都期望获得理想的效果,有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不愿脚踏实地地依据主客观现实降低个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需求。其中有人因此而终身未婚,这一类人在单身者中占的比例不小,在我们的采访中已经注意到将他们和那些从心理到行为完全排斥婚姻的单身者区分开来。
葛老师的《金融大鳄》怎么看不到?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写得很好,已点好评,希望回访我的《今夜,我在梦里等你》,给个好评。
谢谢葛老师和疯筝,还有两部小说会在近两天分章节发上来,到时麻烦帮忙编辑校稿推出。辛苦了!
回复 @胡榴明: 期待,嘿嘿,也谢谢您!
谢谢老师,把她也带到了华文翼书,期待也愿您能您所有的书都带来这里,感动,感谢,感激!!!喜欢您文字的读者有福啦!嘿嘿,开森
回复 @疯筝: 少一个把字,呜呜,激动的不行啦,嘿嘿
欢迎
尽快贴完
回复 @华文翼书: 单身群落分章节全部贴完。麻烦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