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身只是一种选择
“单身”,这个词在日常用语中含义比较模糊,大意指的是处于婚姻之外的人——例如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但是尚未结婚的年轻人;例如曾经有过婚姻生活,但是又因为种种原因失去婚姻生活的独居者;例如过去没有婚姻将来也不准备结婚的单身主义者;还有目前脱离于婚姻状态之外,但是对于将来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还没有具体定规的单身独居者等等。
为了更进一步地认识“单身者”的概念,我们必须将它和“未婚者”、“独身者”两个概念比较。社会生活中的“单身者”和“未婚者”,概念很容易弄混淆,都含有“现在没有进入婚姻生活”的意思。其中“未婚者”是指此前没有结过婚,对婚姻生活没有直接经验和负面意识,尽管现在尚未结婚,但是将来有可能选择婚姻生活方式的人;而“单身者”这一个词多半指的是在目前一段时期内明确地选择了独身生活的人。
在我们这一本书里,将“未婚者”包含在“单身者”概念的之内,将单身者定义为达到法定婚龄而未选择结婚的人,所以下面涉及到的有关中国城市单身现象的采访,以及有关的评论和资料的引用,都以上述的定义为依据。
关于“法定婚龄”的界定,采自我国现行婚姻法(2001年颁布)规定,男年满二十二岁,女年满二十岁。在我们以下的所有采访调查之中,被采访者的年龄都在法定婚龄以上,这是一个严格的硬性指标。
单身者的人数在中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按1.016%0比例进行抽样调查,《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公布的数据,全国以及北京、上海、重庆三个大城市单身者的人数如下:
地区 抽样总数 未婚 占总数比例 男 女
全国 932395 182133 19.5% 108255 73878
北京 10730 2052 19.1% 1172 880
上海 12589 2004 15.9% 1183 821
重庆 23669 3050 12.9% 2412 1238
虽然上表“未婚”一项中的人数并不完全属于本书所界定的“单身者”,但是,从上表未婚者占成年男女总数的20%这个数据,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单身者的人数在中国实际上是相当庞大的。
这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的存在方式,内部结构,亚文化性状,它和主流社会的关系等等都具有社会学价值。单身者的存在已经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他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总体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过去我们对此不曾有明确的认识,那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忽视,对他们视而不见,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不重要——因为对于“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重要的。
第一节:瓶子里的世界——环境与现实
南京有一位女画家喜欢画瓶子,她画的瓶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体——奇妙而抽象的意境——其实,人世有哪一个人不是被包容在(或者说是被囚禁在)一只瓶子中呢?环境与现实就是我们人生的一只瓶子,人们一生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在它那有限的空间中演绎。
一、人生是一枚苦果子
冉佳,女,电视导演,广东省某市,三十六岁。住在市中心一个名叫单身香格里拉的高层住宅区,从十八层高处俯瞰浩若繁星的万家灯火,黑白相间的家装流露出几丝清冷的寂寞。黑色的枝形吊灯下,她燃起一只细长摩尔烟,说自己的情感经历,只能用“不堪回首”四个字。有过一次初恋,男方出国留学一去几年后再无音讯。在一个聚会上偶遇一位男士,海归,一家企业任告职,人生得帅,交往几次感觉非常好,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尤其是出手大方。当她全身心陷入后不久,知道对方有妻有子,但是依然不想回头,因为一句“我会离婚的”的承诺。就这样,一时吵一时好,断断续续,一拖三四年,看着这个已婚男人走入中年,自己的青春也随之而去。“鸡肋”,她说,“扔了吧,我不甘心,守着吧,不知哪天才是头?”去年两人大闹一场算是分了手。“太伤人的心了”,她说其实两个人还是蛮合得来的,只是他放不下儿子,儿子,则是他的妻子握在手中的一个“人质”。 她说她暂时坚守“单身”,“也算是一种疗伤”,“我想告诉女人的是,不要学我的傻,投身其中,如飞蛾扑火,伤得太深。”
傅奔腾,男,青岛人,艺术监理,四十五岁。年轻时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恋人是一位南方女子,当时两人感情非常好,彼此都不愿意分离。但是遭到女方家长坚决反对,女方家长坚持要女儿将生活选择在南方,家里仅只这么一个宝贝独生女儿。但此时傅已经在青岛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不愿意轻易地放弃;时间长了,那女孩抵挡不住父母的劝说和另外的诱惑而与他人结婚。傅奔腾直至今天还孑然一身,有钱有房有车,就是没有老婆。有朋友开玩笑说他是天下第一号情种,一次恋爱终身不娶。他苦笑说:“现代社会,哪里来的什么情种,只不过是一次长点时间的恋爱把年轻时候的激情给磨耗光了,如今爱也没有了,激情也没有了,也就不觉得有结婚的必要了。”
下面是对一个有婚史的女性单身者的采访对话:
林宁,39岁,任职于北京某事业机关,大专学历,离异有一女。问及离婚原因,她回答:“夫妻两地分居多年,双方在性格志趣和爱好产生极大的差异,最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她说:“我是一个比较重视精神需求的人,希望丈夫能够温柔的待我,两个人有共同的语言。但是不能办到。前些年还可以,一般说还可以合得来。自从九十年代初期他去南方的一个公司任职之后,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了,渐渐我们的感情就越来淡漠。我觉得他把他在工作部门当领导的作风带到了家里,这点我首先就不能接受,我觉得这样给人感觉很不舒服;他这人自尊心很强,觉得我对他冷漠,不善于体贴,这样我们开始发生口角。大概是因为我太敏感,对离家在外的男人缺乏信任,的确我很冷淡他。这样一来夫妻感情更加恶化,我提出了离婚申请,我们是协议离婚的,孩子归我。”
问:为什么没有看在孩子的份上维持这个家庭?
答:我觉得父母的长期不和给孩子各方面都可以造成伤害。这样的情况下离婚反而对孩子好一些。再说是现代社会了,女人除了考虑孩子之外,也应该考虑自己的需要,我的需要就是有一个清静的环境,让我能够安静地过我自己的生活。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在身边,看见了只有生气。
问:今后是否有再婚的可能?
答:决不。我对男人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这次离婚已经耗费了很多精力。我再也不会和一个男人组成家庭,我觉得就这样,我和我的孩子相依为命,挺好。结婚并比是生活的唯一方式,独身也可以维持,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
问:今后有没有可能找男朋友也就是情人或者是性伴侣?
答: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在我们婚姻出现问题的前前后后,我和他之中从来就没有出现第三者。我这人对精神需求太高,刚才也说过我这人特别敏感,容易看到对方的缺点,而且我也的确没有太广泛的社交,估计我不会轻易涉足此事。
恋爱的挫折和婚姻的失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改变了人们对婚姻、家庭的传统观念。其中,离婚是造成城市单身者人数增长的一个很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离婚率的逐年攀升,单身者逐年增多,他们的生存状况也逐渐引起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那种夫妻之间因为一方外遇或者是因为政治及其它等原因(例如另一方涉及刑事犯罪等原因)而提出离婚已经有所不同了,人们对于婚姻的要求从生活型变成了精神型,这就是说不仅要求婚姻成为生活的一种保障形式,而且要求婚姻成为精神的一种满足形式,因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性格不合、志趣相异为理由而离婚的个案逐渐增加,也就是说对于离婚,客观性的理由减少了,主观性理由增加了,这也是离婚率上涨的原因。有趣的是社会再婚率并没有随着社会离婚率的升高而升高而是相反——再婚率的下降只能说明社会单身者的数量的增多,其中原因和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一样——由于人们对婚姻生活的要求提高,所以对于婚姻的选择变得更为审慎和苛刻,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人(指离婚者)宁可选择单身生活方式,也不愿意草率再婚。在我们的调查采访中发现,有过破裂婚姻经历的单身者拒绝组建家庭的态度较未婚的单身者更为强硬,他们的理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既然已经尝够了婚姻的苦果,那么有什么必要让自己再去遭受这种身心兼俱的人生折磨呢?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往往将恋爱、婚姻、家庭这一类牵涉男女两性的社会问题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例如戏剧《美狄亚》和《奥赛罗》,歌剧《蝴蝶夫人》和《茶花女》,小说《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宁娜》——故事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失望,虽属艺术的虚构,但是也不能否认其中所具有的真实的生活依据。
故事中被动的一方总是认为自己是受害的一方,那么,他们会更为强烈地感受到爱情婚姻遭遇的挫折给他们带的打击,于是有可能从此对婚姻和家庭失去兴趣。他们中的多数,经历痛苦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有可能投入下一次的婚姻或是恋爱,但是,也许有一小部分人,就此永远或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选择单身生活的方式。
这个选择也许表示了他们对婚姻的失望,但是并不表示他们对生活的失望——将选择单身生活的人看作是对生活本身失去希望的人,这里就犯了一个沉腐的错误——单身者也可能拥有生活、拥有幸福,虽然是别一种可能――是和主流社会所注重的于家庭生活中寻求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方式不一样的一种方式。
葛老师的《金融大鳄》怎么看不到?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写得很好,已点好评,希望回访我的《今夜,我在梦里等你》,给个好评。
谢谢葛老师和疯筝,还有两部小说会在近两天分章节发上来,到时麻烦帮忙编辑校稿推出。辛苦了!
回复 @胡榴明: 期待,嘿嘿,也谢谢您!
谢谢老师,把她也带到了华文翼书,期待也愿您能您所有的书都带来这里,感动,感谢,感激!!!喜欢您文字的读者有福啦!嘿嘿,开森
回复 @疯筝: 少一个把字,呜呜,激动的不行啦,嘿嘿
欢迎
尽快贴完
回复 @华文翼书: 单身群落分章节全部贴完。麻烦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