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作报告一般的报告都分为这样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第二部分在这样的形势下取得的丰功伟绩,如果把国际国内的形势写得复杂一些更好,这样就显得领导取得丰功伟绩既有智慧又有能力。第三部分取得成就的经验总结,成就要讲足,成就达到五的一定要说成十,缺点错误的要把十说成一,最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写缺点不足最好的办法是假装看不见,或重要的缺点不重要的说,不重要的缺点重要的说。第四部分是要做的几件事,第五部分是得需要加强领导,第六部分就是表决心,即通过努力肯定能完成新的伟业。这是领导干部报告的基本形式,有的领导干部的报告,从网上一粘贴就行了,可以省心省力,需要做的就是把时间、地点、人物改一下。
领导干部报告的形式化、八股文倒也行得通、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大家都还忍受得了,只是报告的内容却苦了普通的公民,简直就是对普通民众的折磨。领导干部的报告就是受了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的人也不一定听得懂看得懂,还有那么多的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能听懂、能看懂恐怕真还有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领导的报告字都认识,读起来也符合国人的语法规范,把这些方块字放在一起也能读它个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可就是不懂。
领导的报告,就是我也经常听不懂看不懂,经常搞得我的思想抓狂,思绪漫天飞舞,各种理论如狂风灌耳。举以下几个理论可供证明。
中国传统的愚民论。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就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封建统治者是赤裸裸的愚民,不但对此没有愧疚之心,反而做得理直气壮。现代社会愚民就需要智慧和手段。把报告内容搞得云山雾罩从而让公民陷入云里雾里而不能自拔应该是一个政治成本低收益大的好方法,显示了愚民的政治智慧。
马克思的土豆论。马克思认为在农业社会,农民就象土地里的土豆,用麻袋装在一起,似乎就是一个整体,麻袋口一松一开,土豆就会四面八方滚动。农民自己不能代表自己,不能管理自己,他们需要高高在上的人支配他们,在上面赐给他们阳光、雨露、空气和水。深奥的报告,就象一个抽象的精神麻袋系住了农民思想的土豆。
孙中山的智者论。无论是孙中山的先知先觉、不知不觉和后知后觉还是他的军政、训政和宪政,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愚者被智者引导和教育的过程。报告的抽象性和正确性无疑是教育愚者的前提。
毛泽东的知识分子闭嘴论。建国后,有人问毛泽东假设鲁迅还活着,毛泽东的回答是鲁迅一是不说话,闭上嘴,另一个是在监狱呆着。毛泽东的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把知识分子整得就象没有脊梁骨头的狗、臭老九(看一看郭沫若就知道了)他还说自己就是马克思加秦始皇,没有人不知道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只要知识分子不说话,普通的民众又没有看懂报告的智商,权力不受限制的必须代表公民的精英政治就会呼之欲出。
奥维尔的群众愚氓论。在奥维尔的小说《一九八四》里说:无产者天生低劣,必须用几条简单的规定使他们处于从属地位,象牲口一样。只要无产者继续工作和繁殖,其它的活动就没有什么意义。无产者不需要强烈的见解,对他们的全部要求是最单纯的爱国心。无产者没有一般的抽象思想,他们只能小处着眼,对具体的事情感到不满,对抽象的东西不感兴趣。同理,报告的抽象使精英和普通公民之间划上了一个巨大的鸿沟。
勒宠的乌合之众论。勒庞认为:高深的观念只有被改造才能被群众所接受,他们不受理性的影响,只有十分低下的推理能力,只会形象思维,想象力是政客的权力基础,政客可以事实激发群体的想象力而不是理性力。
我的小人度腹论。小人度腹论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简称。普通公民看不懂报告是因为领导本身也不懂或是根本就不想让公民懂。是领导的傲慢自负、爱慕虚荣、高高在上、故做高深博学的心理在作祟。
除了本人的“小人度腹论”之外,其它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精英具有垄断舆论、理论、知识、占领道德制高点的本能倾向,进而可能会构成领导干部作报告普通公民看不懂的心理基础或理论来源。
只是随着民主时代的到来,精英垄断知识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知识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在相当程度上缩小了精英和大众在见识上的差距,无论精英还是大众的观点都无非来自通用和共享的知识库。”(赵汀阳:民主如何正当)制造赤裸裸的愚民政策已经不可能且不具备正当性,精英不得不有所改变和收敛以适应这个崭新的世界,获得新的合法性。领导报告专家解读似乎就是适应此变化的一种形式和做出的一种努力。
接下来的问题是公民看不懂领导干部的报告,专家对其解读之后就一定看得懂吗?其实未必。如果专家比领导水平低,让专家去解读是徒劳的。如果专家比领导水平高,领导的报告都看不懂,专家的解读就更看不懂。
再说:专家解读时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比如专家解读上的误导。比如财产申报,专家解读了二十多年也没写进重大报告当中,普通民众每次都是空欢喜。比如专家对报造靓点的解读会让人大胆猜测。有靓点就有暗点儿,灰点儿,污点儿,黑点,报告就讲靓点就行了,其余都是废话。讲靓点儿就会导致对其它点的批评与否定,这不是领导愿意看到的。比如对领导的胡乱猜测,感觉领导的报告是专家写的不是领导写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就是秘书的结晶。比如专家解读一个疑惑和制造了很多新的疑惑,还不如不解读。诸如此类猜想甚多,猜多了,领导的合法性就降低了,领导的威信就降低了。
领导干部的报告看不懂的严重后果是压缩了民众参与的政治空间,人为地制造官与民的矛盾、对抗甚至对立。民主政治就是人人都懂的政治,人人都懂的政治才能是人人参与的政治。领导干部的讲话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千家万户的讲话让民看不懂的实质是阻塞民主参与的通道,形成了民主参与的堰塞湖,把人民的参与拒绝于千里之外。
要使领导干部的报告让普通公民看得懂应当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这几个方面都不难,比搞民主政治本身要简单得多。
一是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动机为民效果也为民,出发点为民落脚点也为民,宣称为民实际上也为民,报告写的为民内容看得懂才是真正为民。让普通公民看得懂的报告才是真正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才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否则就是失去诚信,自欺欺人。
二是领导干部的报告更应该有人情味,更应该生活化。美国总统奥巴马给学生作的演讲是不是给我们一点启示呢?他说的其中一段话是:“今天是你们很多人开学的日子。对于进入小学预备班、初中或高中的学生,今天是你们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心里可能有点紧张,这是可以理解的。我能想象有些毕业班学生现在感觉很不错——(掌声)——还有一年就毕业了。不论在哪个年级,你们有些人可能希望暑假更长一点,今天早上还能多睡一小会儿。我了解这种感觉。我小时候,我们家生活在海外。我在印度尼西亚住了几年。我妈妈没有钱送我上其他美国孩子上的学校,但她认为必须让我接受美式教育。因此,她决定从周一到周五自己给我补课。不过她还要上班,所以只能在清晨四点半给我上课。你们可以想见,我不太情愿那么早起床。有很多次,我趴在餐桌上就睡着了。但每当我抱怨的时候,我妈妈都会那样地看我一眼,然后说:“小子,这对我也并不轻松。”奥巴马的演说很显然是通俗易懂且富有感染力。相比我们国家的领导干部的报告就显得枯燥、抽象、空洞、不知所云,使人昏昏欲睡,没有人情味,没体现以人为本。
三是建议报告至少应有三个版本,即领导版、专家版、公民版,所有人都看并都看得懂的报告才能形成政治的共识,才会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构筑牢固的民主参与的政治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