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四溢的诗篇

  酒香四溢的诗篇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读这首诗的时候,手边一定要有酒。一字一杯,只多不少。喝完后,再大声的朗诵出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反复二三,胜似癫狂……

  夏朝,杜康以小麦、高粱为原料,把水的灵气、泥的厚重、光的温暖混杂进时间的绵长里,酿成神品。纵然饮者无数,但它一直在等待一个能够识破天机的知音出现。只有他才能将神器隐藏着的力量,挥洒的随心所欲。跨过千年后,它终于等到了,一个名叫李白的山东汉子,用一篇惊骇人世的《将进酒》,和它签了生死契约。做为回报,它让李白成仙了。

  相传这首诗,作于开元年间李白第一次进长安的时候。当时李白正和朋友岑勋、元丹丘登高饮宴。朋友相聚总是件快事,尤其在古代,交通、命运和一些更为茫然的因素,往往让朋友们聚少离多。被杜甫称为酒中仙的李白,在这种时刻,借酒兴诗情,也就自然不过了。

  开篇在天上。“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在方寸之见的想象,就囊括了五千多公里长的河流和壶口瀑布的壮阔。诗句如河水般一泻千里,奔腾入海。前句刚刚还在说自然景观,紧接着,后句竟立刻说到人生悲苦。人生的短促,被李白放入运转极快的电影胶带里,早上还一头乌发,晚上就成了白发苍苍。连哀叹的时间都没有。

  同时,用黄河的奇伟,映衬出人生的须臾。用河水的奔流,比喻时间的流逝。这一前一后,仿佛盘古开天,抬手一伸,扶正了空间,回脚一踹,把时间也踢的熨帖了。刚好够巨人们打个呵欠,伸个懒腰。两句“君不见”又增加了诗歌的感情,恍惚间,李白那可爱的急切劲就在眼前栩栩如生了。

  歌德曾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这话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作家的性格、气度,决定了他作品的风格、气韵。李白在这里虽然开篇就写人生苦短,但绝对拒绝如阮籍《咏怀》里,“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式的一味感伤。在李白看来,只要人生得意,就要饮酒狂欢的,“莫使金樽空对月”,只有当美酒盛满金杯,豪饮而下的时候,才对的起朗朗明月。由悲到喜的转折是那么的急切,从苍茫的悲凉到似乎是及时行乐的放达的转变,几乎没留一点点空隙,是硬生生拗过来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力度,源于李白对自己的绝对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这句话在后世的流传之广、之深,早就到了妇幼皆知的地步,足见这句诗的妙绝。——即便现在被小人所排挤,但是李白依然相信“我辈岂是蓬蒿人”,依然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这种自信,已经成为一种豪爽之气,千金散尽又何足挂齿,只要“天生我才”肯定还会“还复来”的!唐初王梵志曾作《吾富有钱时》,从中可以看出唐朝嫌贫爱富之风,贪恋钱物之风非常严重。但是李白,根本不被俗物所困。豪情所至,又怎能不声势夺人、感人肺腑?这样的朋友相聚,最起码也要烹羊宰牛,倾杯三百才能刚刚进入状态吧!如同酒过三巡,刚上兴致,这诗的旋律也刚刚登上高峰,一股更为强劲的风暴已经蓄势待发了。

  李白在“与君歌一曲”的时候,怕是已经微醉了。提着酒壶,迈着八仙步,眺望远处的黄河,一阵微风迎面吹来,诗人慷慨而歌。这个时候的诗人其实无比清醒,借着酒力,心中的憋闷才能更好的抒发。

  诗人弱冠出川,长剑傍身,漫游华夏十年有余,处处投诗探路,历尽艰苦。天宝初年入京,本想能一展宏图,谁料,这个翰林学士被权贵小人打压的惨不忍睹,可谓英雄气短。诗人在此唱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更是一种反诘,一种激愤了。

  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不但把自己放到圣贤的高度,还带着一股藐视,高傲的冷眼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在众多青史留名的饮者中间,诗人想起了陈王曹植。曹植跨越时空的寂寞和才情深深打动了诗人。《名都篇》说“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正对李白的胃口。一股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悲壮,油然而生。当这股悲壮碰到李白的酒杯沿上,诗人和朋友的对饮,兴致就更高了。

  在李白的游历中,曾和贺知章结下深厚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两人的性格一拍即合。贺知章还有金龟换酒的佳话。李白在此想起那段美好的交往,化作手中的诗句,癫狂的让人莞尔了:钱少不要紧嘛,重要的是一定要喝个痛快!没钱了,唤你儿子出来,把五花马,千金裘之类的宝物再拿去换酒!

  真是性情中人啊,实在是可爱的紧,喝道高兴处,连主客身份都忘掉了。主人稍一犹豫,只见诗人再发惊世之语:与尔同销万古愁!感情在这一句中凝练到极致。呼应了开篇浩荡的悲凉,却没有开头两句那种绵延之感。仿佛一把天刀,横空把乾坤劈成两半。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在最紧要的关头嘎然而止。空留清音。让人肃然而立,手中的酒杯霎时间重若五岳。能和这样的朋友痛饮,就算是倾家荡产也愿意吧!

  是的,岑夫子、丹丘生,以及所有有幸读到这首诗的朋友们啊,听,有声音从天边传来,它纵横捭阖,奔流而下,它在你我每个人的耳边回响着,那就是:将进酒!杯——莫——停!

评论
  • 作品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指点我的作品《小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