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伏天,分管老龄的朱小菁老师提议去看看“地中海之恋”小区的袁阿婆。听小菁老师说,袁阿婆97岁高龄,现住长征镇“康乐福”敬老院,自己三个子女,最小的女儿都快八十了。他们已很难经常来敬老院看阿婆。于是,居委会的关心就是“兜底”的最后一站。
那天下午,书记、主任,小菁老师、“块长”袁国定老师,还有我——我们五个人,五辆自行车,出发前往敬老院。
五辆单车,冒着顶头的烈日,时而三两结对,窃窃私语,时而一字排开,越过小道。不知谁说:蛮像铁道游击队的!——我们都不禁笑起来,居委会“战斗”的气息透彻我们的心扉。
敬老院一尘不染。宽敞的走道,纵里是红灯笼,横里是三角旗,走到“钉”字结点,“二十四孝”的壁画欣然入目,使我这个后生晚辈不由得触景生情。接着,我们再穿过一条两边都是扶手的走廊,登上电梯,这才来到了袁阿婆的门前。
起初,我就对探望这位年近十旬的老人有着“好奇式”的期待。没想到,我们打开虚掩的房门,高声唤起“袁阿婆”,首先给我的第一个画面,乃是老人背对着我们,边摆弄篮子里的药水,边不时张望墙角花镜里的“自己”。
阿婆对我们的到来,对这么多人的到来,显然有些意外。她连忙转身,依靠着带有轮子的车拐,连声说:哎呀,没想到你们来啊。
我们簇拥着阿婆坐下。小菁老师还解释:“前面老早就跟侬儿子打了招呼,不过突然袭击也好,今朝区里的领导也来了(指我),给阿婆一个惊喜!”这时,袁国定老师,兴高采烈地拿出一个装满劳防用品的塑料袋,如数家珍般向老人一一汇报:
“阿婆,这个,是花露水,给你擦擦!
阿婆,这个是毛巾,给你洗洗!
阿婆,这个是麦片,给你吃吃!
……
最后,阿婆,小袁的“小袁”也结婚了,这个是喜糖,给阿婆尝尝!”
出发前,袁老师就在那里磨蹭个不停。原来准备了那么多东西。他每拿出一样东西,欢笑声就是一个小高潮。袁老师那样子,就像刚入伍的新兵向自己母亲的“撒娇”。
袁阿婆笑得合不拢嘴,连称:发财啦!发财啦!
阿婆精神矍铄,口齿清晰,花白的头发梳理整齐,衣着也朴素整洁。见我们来,还下意识用手指拨正拖沓的布鞋。从那双苍老的眼眸中,似乎能看到解放前“上海小姐”的几丝韵味。
交谈是热烈的。没想到,虽然我们也不时插话,但袁阿婆却成了对话的主导。我们一句问话,能牵出阿婆一个故事似的。
显然,敬老院的居住条件很优越。这里,一个老人一个月的花费,是8000块。如果一年一付,还可以打八折。一个房门里,灶间、浴室,床铺、电视等等一应俱全,而且24小时有人照顾。腿脚灵便的还可以到一楼的各种娱乐室去转转。只是阿婆喜欢静,再加上还要用车拐,也就不便去了。
最令阿婆有滋味的,竟然是在敬老院认识了一个“老朋友”。
起初,阿婆老是看到有个老人在走道里“哭”。一问才知道,家里的老伴去世后,唯一的女儿远在美国,只能把自己送来敬老院,一年才能来看他一两次,虽说家庭富足,可总觉得是个无依无靠的苦命人,有时甚至想想还是死了的好。阿婆真心地开导他,两人因此成了朋友,对方的心情也逐步好转。有时,这位老朋友还会用“绢头包”,包几个樱桃、荔枝来送给阿婆。两个人边吃边聊,像是在寂寞的黑暗中彼此点亮了一盏明灯。
最近,“老朋友”的女儿从美国回来,对阿婆的那个感谢简直难以形容。走之前,还热情地拥抱了阿婆,让阿婆感动不已。就像袁老师说得那样:“阿婆,你比医生还灵啊……”
欢笑间,时间匆匆过去。老人的孩子不远万里打来了电话。阿婆高兴地倾诉:今天,居委会来看我啦,还有区里的同志……
电话过后,老人还想遵照孩子的嘱托,叫护工拿出冰箱里的冷饮款待客人。我们则因为时间已经太久,趁势起身准备告别。没想到原本有着几分自信和满足的阿婆不安起来,试图再请我们“坐坐”。她马上用力站起身,一只手抓住书记,一只手抓住我,然后把我们的手拥向她的面颊,只听见因为障碍阻挡而使音波变形产生的沉闷声: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啊!
最后,老人还指着我说:你真像我的曾孙。
在回来的路上,小菁老师介绍,不定期地,阿婆还要叫家人带自己到老房子去看看,说是防止人不在了,别把那房给卖了。我则以为不是,或者不全是。因为,老房,有着老人的回忆……
望“瑞”之行,使我几次眼眶湿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孝敬长辈的优良传统。当前,我国正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所占到的实有人口比例高达30%,甚至超过这个数字。居民区党组织的老龄工作,既十分具有意义,也必将面临考验。
像袁阿婆这样的老人,工作还是比较好做的。而加强老龄工作仅靠居委会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我在部里工作时,很早就听说小区里有“读报组”之类的所谓群众自治活动。现在看来,是小看这些活动的功能了。因为老人聚会,那个也是寻求“老朋友”的一个渠道。
再者,有许多工作,其实群众要求并不高,甚至只是你能跟他说说话,就是“高看”他了,就说“发财了”,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很好的党性教育吗?今后要落实党员志愿服务行动,更应该把关心关怀老人,作为一个重要项目……
现实与忠诚,很有特色。赞一个。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很好,很有借鉴意义!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别具一格的形式,展现另一片生活,这样的题材不能有过激的矛盾冲突……
回复 @李幼谦: 谢谢您
王二小同志朝气蓬勃老练沉稳,一颗心两系党和人民,一支笔饱含民心民声,他把忠诚和朴实用踏踏实实的工作和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呈现,真的是我们年轻人的楷模!
回复 @ihuawen: 谢谢您。
终于成书了,恭喜!当初在“上海基层党建”里面零星地读过几篇,当时就期待成书,终于盼来了!这样的写实日记很难得,非常喜欢!
回复 @edenbahamut: 谢谢文友兄弟的支持和鼓励。
王书记辛苦了!😁
回复 @香港老头子: 小芳老师好。
王书记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