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佛说梵网经 十重戒

  第一杀戒

  佛说:佛弟子,若杀人(包括自杀),指使杀人,巧设方便,令其致死,鼓励杀,见作随喜,乃至以咒术杀生,以及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一一都为禁止;乃至一切有命者,俱不得故意杀害。

  是以菩萨应怀慈悲心、孝顺心,尽一切方便保护,救济一切众生。若不这样,反放纵自己,泄其怨恨,以杀为乐,杀害众生,则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二盗戒

  佛弟子,若自己行盗,指使他人行盗,乃设方便,窃取财物,用咒术盗取,以及盗因、盗缘、盗法、盗业,都得禁止;乃至供养鬼神的物品,劫贼盗回的物品,一切有主之财物,乃至一针一线,一草一木,都不得故意盗取。

  菩萨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犹如父母,亦如子女,故应生孝顺心、慈悲心,经常帮助他人使其幸福、快乐。若不是这样,反盗人财物,是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三淫戒

  佛弟子,若自己行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都不得故意与之行淫,以及淫因、淫缘、淫法、淫业,都为本戒所禁;亦不得与雌性动物,诸天鬼神女行淫。不得非道行淫,不得在不合礼俗、时间里同房。

  菩萨观一切众生皆是父母,故应生孝顺心、慈悲心,救度一切众生,且将净法传与他人,令其断淫欲。若不是这样,反教人起淫念淫行,不论对方是畜生,还是母女姊妹六亲等。菩萨若这样做,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四妄语戒

  佛弟子,若自说妄语,令他人传其美名而说妄语,以及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曾见说见,见说未见,身心妄语等都为本戒禁止。

  菩萨不仅自己说正语、持正见,而且亦应使一切众生都说正语、持正见。若不是这样,反使众生说邪语,持邪见,行邪业,是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水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五酤酒戒

  佛弟子,若自酤酒(即卖酒),指使他人为己卖,以及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都得禁止;一切酒都不可酿造、买卖,酒是起祸之因缘。

  菩萨度众生,应以开众生之智慧为己任。若不是这样,反酿造、买卖酒,使众生产生颠倒之心,则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六说四众过戒

  佛弟子,若自说出家、在家之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指使他人说彼罪过,以及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都得禁止。

  菩萨闻外道、恶人、二乘人,说大乘佛法为非法,大乘律为非律,应生慈悲心,教化外道、恶人、二乘人,使其舍邪归正,返妄归真,生起大乘善信之心。如若不是这样,而菩萨反随之说大乘罪过,是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七自赞毁他戒

  佛弟子,若自己赞颂自己,毁谤他人,说人之短;指使他人赞扬自己,毁谤他人,以及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都为本戒所禁。

  众生与菩萨本来一体,众生有过,菩萨代受;应把好事归于大众,坏事由自己承担,代众生受辱。只有这样,才能自度度他。如若不是这样,反宣扬自己德行,隐藏他人做的好事,使他人受毁谤,则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八悭惜加毁戒

  佛弟子,若吝啬,指使他人吝啬(以掩盖自己吝啬),以及悭因、悭缘、悭法、悭业,都为本戒所禁。

  菩萨见一切贫穷者来乞讨,应随其所求,供给一切。若因恶心、瞋心,对乞物者,不施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对乞法者不说一句、一偈,哪怕一微尘许佛法,反而辱骂来者。若这样,则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佛弟子,若自起瞋心,教他人瞋彼以泄己恨,以及瞋因、瞋缘、瞋法、瞋业,都为本戒所禁。

  菩萨度众生,应先令一切众生增长善根,而无讼诤之事,又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视一切众生如父母、似子女。若不能这样,反对一切众生,乃至非众生(主指幻化人),恶口辱骂,手打杖击,如此瞋心依然不息;所瞋之人,前来悔过,善言道歉,瞋犹不息,意欲报复,这岂为菩萨行。菩萨若如是做,是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第十谤三宝戒

  佛弟子,若自谤三宝,指使他人谤三宝,以及谤因、谤缘、谤法、谤业,都为本戒所禁。

  菩萨闻外道以及恶人,以一句半言谤三宝之声,其痛苦之情,犹如三百矛刺心,何况自谤三宝。菩萨见三宝不生正信之心、孝顺心,而反助恶人、邪见人谤三宝,是犯波罗夷罪。犯此罪者,永失妙因妙果,不得成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