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攸蔚 《给上海的情书》

  我出生,成长在上海。爷爷来自苏北农村,奶奶是常州人,爸爸是上海人,妈妈是河南人,是典型的移民家庭。爸爸参加过三线建设,常在忆往昔时对我说,“你差点户口就要报在安徽,就变成安徽人了”,语气中很有身为上海人的自豪。我从对上海的茫然无知,到一点一滴认识这个传奇都会,乡情越来越浓,想借此文道出我对上海的夜半私语。

  上幼儿园时去哥哥家玩,那时他们住在石库门里弄。第一次看到有弄堂,有天台的房子,不像我家住的楼房这么单调。爬高高的木楼梯上下阁楼玩耍,欢喜得不得了。我一直跟爸爸说我理想的房屋就是石库门,爸爸是不以为然的,他说石库门条件艰苦,怎么可以住。我想不舒适的生活设施是可以改善的,可是这么有特色的房屋和社区就不是哪里都有了。这是我对上海石库门的一见钟情。

  因为热爱中国文明和文化,展览中国古代文物的上海博物馆是我的心头好。大概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报上说上海博物馆新馆开放试运营,一看到这个消息,就央着妈妈带我去了。门票是十块钱,内部还没完工,好像只开放了一楼的展厅。印象最深的是看到那么多青铜器,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等到博物馆正式开放,学生票只要五块钱,比试运营还便宜,有特展就会来光顾。上班之后,不再享受学生票,觉得二十元的门票小贵。没多久博物馆开始免费开放了,对我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可以想去就去,觉得和上海博物馆更亲近了。

  初三时候,报纸上热情地推介陈丹燕的《上海的风花雪月》。与此同时另一本因为电视剧播出而广受关注的《林徽因文集》也很吸引我。当时这两本书我在文庙书市都看到了,不过那天钱没带够,思想斗争了半天,心想我是上海人,应该多了解上海,林徽因写得怎么样还不知道,于是选择了《上海的风花雪月》。当然后来我看了很多林徽因的作品,折服于她的惊世才情,很喜欢林徽因,当初的错过始终是我心中的小小遗憾。

  高中美术课上,老师讲到超现实主义派的达利,说上海美术馆正有达利的展览,让我们去观赏,那时我都不晓得上海美术馆在哪里,长什么样。走在南京西路上,循着门牌号一路寻找,走过熟悉的新世界百货,走过熟悉的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慢慢一座有着美丽钟楼的西洋建筑映入眼帘,原来这就是上海美术馆,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第二次来美术馆是上大学后看印象派画展,相比达利的展览是热门多了,排上长长的队才轮到进场。我想上海人对法国印象派是有天然好感的,所以去年莫奈画展在K11的火爆,除了主办方的卖力宣传,除了地理位置的优越,我想跟上海人对印象派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喜爱也有很大关系。

  后来我工作的大楼和上海美术馆比邻,美术馆免票之后,午休时间有空就来这边看展览,同时也亲近这个美丽建筑。随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拾级而上,品味精致的雕花楼梯、典雅的吊灯、气派的壁炉,不禁想象这从前的跑马总会大楼的衣香鬓影,浮华世界。我还发现美术馆四楼有个阅览室,中午时候都没什么人,地方不大但有好多大部头的文化书籍。于是没有新展的时候我就窝在这里,一边享受午后阳光,一边徜徉书中的上海往事,这里是我的上海秘境。

  2013年上海美术馆升格为中华艺术宫,搬到了浦东,这幢楼就空置了下来 。再也不能这么方便地看展、看书,还是觉得很惋惜。我希望这幢楼以后还是服务人民的文化设施,就像它曾经也是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一样。

  感谢网络科技的发达,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同时文化活动也越来越多,最近几年我看了很多关于上海的讲座和展览。我才知道上海虽不是出土文物大省,上海博物馆却因为藏品丰富而位列全国四大博物馆,其中很多藏品是来自民间人士的捐赠。跟我去过的一些文物大省的博物馆相比,明显上博的藏品门类和质量更胜一筹,我才体会到我们在上海看到这么多琳琅满目的藏品并不是理所当然,要感激并珍视前人的贡献。

  打开陈丹燕十五年前的书对照今天,华亭路市场老早没有了,华亭路,延庆路的老房子无声地、自在地展示着它们的雍容。武康路上罗密欧的阳台已经为更多人所知,是文艺青年探访的胜地。圆明园路经过搬迁改建,变成了外滩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绽昔日光彩,吸引游客及本地居民漫步此间,感受上海风情。摩登高楼是上海,石库门是上海,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上海。徐光启代表上海,董其昌陈继儒也代表上海。外滩风云是上海,衣被天下是上海,崧泽文化也是上海。因为先辈的努力,成就了今日的上海,愿在上海的我们一起,续写海上传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