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波《相濡以沫是主题,真情相待是永远》

  我和妻子蒋秦安结婚至今三十五年,一直相互关心,相互照顾,情投意合,其乐融融。

  这源自我们有着坚实的婚姻基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看中了青梅竹马和我一起长大、美丽可爱的蒋秦安,开始追求她。但我一无金钱,二无地位,月工资只比她多六元,我就向他展示我的才华。我创作了一篇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血与爱》,借给她看。她看完这本用土办法装订的书,归还时说:“不容易啊,你写得真好。”我听着她的赞美,看到了她眸子里的光,我觉得有苗头。我就又给她写了一首情诗《什么都比不上你》:黄莺的啼叫多婉转,比不上你的歌声动听;西子湖的水多清澈,比不上你的眼神明晶;十五的月亮多皎洁,比不上你的心灵纯净;凤凰的舞姿多曼妙,比不上你的体态轻盈。啊,姑娘,你吸住了我的心,牵走了我的魂,我要陪你度过今世和今生。她看了这首情诗,脸蛋绯红,但嘴角溢着笑意。她的表情鼓舞着我,我又为这首情诗谱了曲。在一个和她单独相处的时机,我给她唱了这首歌。我伸出双手,她投入了我的怀抱。但我俩的恋爱遭到她家庭坚决的反对。我们不气馁,偷寒送暖,传递着我们的爱情。经过六年的爱情长跑,“路漫漫兮其修远”,我和恋人风雨同舟,排除万难,终于冲破了她家的阻力,步入婚姻的殿堂。第二年,我们有了儿子。

  美满的婚姻生活是学习和事业的动力,我上了电大,取得大专文凭;我在单位里身兼数职,一一把它们做好,多次评为各级先进工作者;我入了党,提了干;我又搞起了文学创作,小说,故事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相继在各地报刊上发表,有的还得了奖。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伟大的女性。我算小成功,但我背后的蒋秦安,真的伟大。她支持我,鼓励我,她八小时工作之外,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使我在学习、事业、创作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孩子五岁那年,我和蒋秦安带了儿子到苏州、杭州旅游了一次。我之前已多次出差,跑过不少码头,算是开过眼界;蒋秦安到外省,饱览人间天堂的美景,却是第一次,算是我对他辛勤付出的奖赏。

  1991年,我到了深圳的中英街,为蒋秦安买了金手链、耳环、钻戒等饰品,弥补了结婚时限于财力只送一个金戒指的缺憾。

  人生中,不生病的极少,我和妻子大一点的病每人都有过一次。妻子40岁那年,患了输尿管结石,发作时剧烈呕吐,吐得翻肠倒胃,涕泪直流,而且每隔十天半月发作一次,痛苦不堪。我带她到新华医院去粉碎结石,没有成功。医生叫她多吃排石冲剂,多喝水,加点跳跃运动,让石子排下来。二十多天后的一个早上,妻子小便后跟我说:“刚才下面有点刺痛,手纸上有一点血迹。”我的眼前一亮:“说不定石子排下来了。你冲过马桶吗?”妻子说还没冲。我马上脱下棉袄和绒线衫,卷起棉毛衫的袖子,伸手往抽水马桶里掏。什么脏啊,冷啊,这时我全然不顾了。我掏啊掏,终于被我掏到了一粒狭长的石子。我俩的心放下了,此时的那颗害人的石子,竟有钻石般的意义。我52岁那年,患病住院治疗。出院那天,妻子叫了一辆出租车把我接回家。我走出出租车,刚上第一级楼梯,身子就晃了两下,妻子知道我腿还软,就背我上了四楼的家。她一百十斤的体重,背着我一百三十斤的个头,爬完48级台阶,我的眼眶里蓄满了泪,我的心里灌满了蜜。

  人生的历程如果内容丰富,经历奇特,肯定是笔精神财富。我有这笔财富,多年后,它在中央电视台闪光了。

  2011年7月,我和蒋秦安相恋,结婚及婚后的恩爱经历,被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栏目组选中,导演在具体了解我们的故事之后,有了她导演的构思,然后对我们进行导演。

  录制节目那天,我们进入中央台,化妆师为我俩化好妆。化妆后的蒋秦安,回到了二三十岁的年代,亮丽鲜艳。我先上台,接受当红主持人李咏和王冠的访谈,我还亮出了《血与爱》的自装本。这时蒋秦安也上台,李咏就把我写的情诗《什么都比不上你》朗诵了一遍。

  李咏问我们:“从导演处得知,你俩这次来北京,吃过晚饭后一块去散步,手拉手地一股亲热劲,你们在家里饭后出去散步也是这样的吗?”妻子回答说:“其实我们内心还是比较保守的,在家里饭后出去散步我们是不拉手的,熟人看见不好意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访谈结束,我就起身到乐队前唱了《什么都比不上你》。一遍结束后,我挥了一下手说:“我要再唱一遍。”我就坐到妻子旁边,再次唱起《什么都比不上你》,妻子笑容满面着对着我有节奏的拍手。

  几十年前,我在和蒋秦安的两人世界中,我唱这支歌,获取了蒋秦安的芳心;几十年后,我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再唱这支歌,蒋秦安在我心中,依然是“什么都比不上你”。

  节目录制到尾声,李咏深情的说:“池先生夫妇俩的恩爱,真令人羡慕。”(我的电视节目以《相濡以沫三十二年,你侬我侬情怀依旧》为题,于2011年12月1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专栏播出)

  在北京录制节目的间隙,我和妻子还游览了故宫、颐和园、长安街等景点,拍了好多照片。从2011年8月4日到北京,8月12日回家,这九天的北京之行,是我俩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感受到了莫大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夫妻的感情也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我们夫妻俩的人生历程,还闪光在《浦东时报》上。记者张匀初于2012年8月初对我们恩爱的全过程作了采访,写成报道《幸福就是你侬我侬你帮我助——记一对普通夫妻的恩爱故事》,他还写了记者手记《浪漫是开始,真诚是永恒》。(张记者的报道和手记发表在2012年8月23日的《浦东时报》A4版《浦东微感动》栏目上。)

  我和蒋秦安已退休多年,我们夫妻双双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大众服务出一份力。我俩参加的是设在惠南镇古钟园内的社会组织——惠南康乐为老服务中心。我在其中搞团队管理工作,安排文艺演出。蒋秦安在古钟园阅览室值班,她还参加文艺团队,不时排练或演出。我还担任居民小区的楼道组长,蒋秦安担任居民小组长。我俩这些志愿者性质的工作,都没有报酬,但我们把这些工作作为退休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夫妻志趣相投、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我们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2014年,我和蒋秦安家庭被评为惠南镇十大幸福家庭。

  当然,我们夫妻俩几十年来也板过脸,横过眼,斗过嘴,但那是牙齿和舌头的矛盾,过眼云烟,稍纵即逝。相濡以沫、你帮我助,你侬我侬,真情相待,是我们夫妻生活的主题,永远的主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