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悲观不被允许,乐观又太愚蠢。"----彼得.汉德克。
换言之,这是个平庸的时代。平庸到没有自己的语言。无论艺术还是文学,都在老调重弹,一片"和谐"。反而是恶俗的草根影像“亚文化”肆意泛滥,欣欣向荣。仿佛人们关闭了心智,用麻木表达绝望,疯狂表达失落。
看了今年的艺博会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象所有的“盛世”要彰显它的强大和压迫性的成功一样,展品似乎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但那只是表象。细细看去,只觉一股陈腐的霉味扑鼻而来,不光来自于那些“古董”,更多的是那些故弄玄虚又浅薄无力的“现代”作品。连符号化的象征都千篇一律,几年如一日。
特别反感那些需要看长篇大论似的“说明”才能理解,或假装理解的作品。艺术不该有它自身直白或婉转的语言吗?又不是工业产品,你要看了说明书才知道如何使用,何况连苹果手机也已摈弃了说明书,让消费者通过自己把玩摸索功能,可以说是“窃取”了本属于艺术的语言。也许这正是现代艺术的悲哀,抽离了灵性感性的灵魂,只留下可无限复制的理性几何空间。
但难说这是为了规避某种触及红线的风险,只好隐晦地表达不满。正如拿破仑、希特勒和斯大林时期的艺术语言退化至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一样,这些变了形的僵死碎片又在陈渣泛起。缪斯又被拴住手脚,被迫放弃她们自由奔放的舞步,只好瞪大迷惘张慌的双眼。
据说预展那夜仿佛名流巨贾的夜宴,觥筹交错,衣香鬓影。卖家曲意逢迎,阿谀奉承,求互刷微信;买家装腔作势,似懂非懂,求拍照合影。哈哈哈,一片繁荣,和谐了。空气中互动着叮当作响的碰杯声,不,铜钱声;流动着甘甜无比的甜品味儿,不,铜钱味儿。更有香车美女相伴,衣冠楚楚绅士作陪。缪斯们终于走下神坛,一脸“娼妓样”。
不要说触及灵魂,连令人产生生理冲动的作品也木有啦!这个平庸的时代!
支持!力顶!好看!已赞,欢迎回访我的作品《命运的樱花树》和《随笔★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