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

  小池这人一大特点是:非主流。而且从小就是。她长得不难看,但也不好看,却又非那种容易湮灭于茫茫人海的大众脸,只能说:有特点。因为她顶着个大脑门,将整只手并拢手指,横放于额头发际处,最下面小指距离眉毛还有空隙。自幼就有“冲额角”之称。这相若生在男子,便是天庭饱满,印堂发亮,智慧超群,福气过人;可偏偏扎在个女孩子头上,加上稀疏的眉毛,一双细眼,就不那么妙了。大人们讪讪一笑,咧着嘴从齿缝里挤出个词儿:聪明的。可眼神出卖了他们:明明是个小怪物!所以小池打小就知道,要低调做人,尽量别引起别人注意,省得尴尬,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做个非主流。

  虽说是个非主流,但小池的心窍比之他人只多不少。只不过都没用在正经学习上,喜欢胡思乱想。好奇心比谁都强。比如老师说天上的彩虹是由于光线在云层里的小水滴间相互折射引起的,她就会捧着一桶水,一本正经往上空泼洒,希望能遇见彩虹;看科普杂志上说太阳也会“地震”,叫“日震”,她就整日眯着眼睛盯着太阳使劲看,直到眼睛刺痛,眼皮颤抖,看上去太阳好像也在抖动,高兴地在日记里写道:我看到了日震,是真的!考试没达到父母标准,被罚站在门口,突见天边闪亮,雷声隆隆,竟联想到新闻里某国欲发射“人造月亮”,以后晚上也不用点灯云云……

  这么怪异的孩子自然也没有什么同伴。但有一阵子,邻座的一个“怪”男孩忽然跟她扯起了恐龙的故事,她竟一下子听入了迷,在课堂上窃窃私语,终于引起了老师和同学注意,男孩被罚站,小池也被点名批评。她低下头,羞愧极了,即使这样,她也能感觉到全班的眼睛都聚焦在她大脑门上,烧灼得她面红耳赤。更糟的是:关于她两的流言蜚语开始传播。她不知所措。老师找她谈话,希望成绩好的她,不要被“带坏”,继续帮助成绩落后的男孩。小池憋红了脸,只是摇头。虽然心里对此不以为然,却也不喜欢真被当作“异类”。老师无奈,但还是尊重了她的选择,把她的座位和他的调开了。从此,小池更沉默了。

  小池喜欢看书。因为看书是一个人能玩的游戏。看得多了,就开始鹦鹉学舌,写点小故事。这是些类似黑童话的故事,主人公总是个乖僻的男子,是个为人解忧的魔法师,他聪明无比,还会魔法变身为美丽的女孩,因为人们对男人的戒心总是比较重,对年轻漂亮的姑娘则不是;身边还有个脾气不太好的少女助手,虽然长相可爱,执行力超强,却常常自行其是,对男子若即若离,时常变身为一只蓝色蝴蝶,方便穿行于人所不及的阴暗角落。他们联手破获了很多疑难事件。这些稚嫩的故事被她唯一一个朋友看到了。这个朋友是她忠实的拥趸,用现在的话,就是“铁粉”,为什么呢?就因为小池所谓的“博览群书”,虽然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书。她把小池的黑故事传给了其他同学看。一时间竟然引起了小小的轰动,甚至传到了外面的班级,放到如今,就是“刷遍朋友圈”了吧!还有小朋友来追问:后来怎么样啦?连小池也觉得有些飘飘然了,这是她最接近“主流”的一次经验。

  那时,小池还有颗上进心,初一时就被政治老师催促写入团申请书,可惜她不会写“正经东西”,也无处问询;不像现在上网百度,成千上万现成的;这消极行为伤了“主流”的心,到后来,小池觉得不入也不错,每周要固定参加团活动,汇报思想,麻烦死了!每月还要交团费,对小池这样的财迷,简直是折磨。

  好在那时的老师对小池很好。她写的作文,屡次被当作范文,在整个年级被老师宣读。可这助长了她不按牌理出牌的心。老师布置“日出”的题目,她早上总也起不来,临了只好看月亮写“月出”。同学们写鸡写鸭,她偏偏写外婆家的猫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别人写某某湖流水账游记,她用自己也不知道叫“散文”的形式写风景。因为这个怪路子特长,她被老师推荐参加市里的什么作文比赛。她满怀信心去了,垂头丧气回了。一看到那题目:记一件令你深深感动的事,她就泄气了。写了啥,她竟然回想不起来。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枯燥乏味,她不知道什么事能深深感动。小池觉得自己真是无可救药,竟然没有感动的事,难道过年过节时,亲戚朋友送给她好吃的、好穿的,她不感激涕零吗?尽管压岁钱转眼就被妈妈没收了,还说:小孩子不能乱花钱,妈帮你存起来。小池敏锐地感觉到这些财物根本与己无关,她也无需“深深感动”。她渐渐明白,写作是需要生活历练的,真不是光光有想象力就能胜任。

  还有一次,有个老师自己也懒得写“主旋律”歌功颂德的文章,竟然把她叫去,扔给她一叠新闻材料,大致是救灾之类的,叫她按照这个路数写,要写得感人至深。又是感人!为什么大人们能有那么多“感人”的事?自己却只知道追逐有趣的事物。可当时小池还是觉得受宠若惊,居然有机会为老师写了。可是回家一看那些材料,她就气馁了。全是些千篇一律的文字和数字。怎么办呢?自己也没去过现场,怎么编才能“感人至深”呢?她不知道。最后,胡乱堆砌了一堆数据,码了一篇拼命想掐着人脸颊“催人泪下”的文章,交差了事。那个老师从此再没找她做类似的事。

  上高中时,小池的个子蹿上去了,细条高挑的身材好歹部分掩饰了那个大脑门的突出地位,少女的爱美之心膨胀起来,对自己的大脑门甚是苦恼,甚至偷偷去剪了前刘海,想遮掩一下。可是欲盖弥彰,风一来,吹乱刘海不说,还直接暴露“冲额角”。小池真想拥有自己笔下的主人公用魔法把风定住,或者多长点头发出来盖住光脑门。久而久之,她也只好听之任之,与她的大脑门和平共处。然而,她的“非主流”却日益根深蒂固。从前那些黑故事带给她“才女”的影响也渐渐淡去。只是依然沉浸于书中,书更像个避难所,好将她与本就格格不入的环境隔离开。同龄人听港台歌星,追“四大天王”,她对此不屑一顾,从不听流行音乐。因为她自幼就从广播里听惯了古典音乐,觉得比之如大餐般的古典音乐,流行歌曲简直就是鸡肋小菜,开胃都嫌差。后来年纪渐长时,她倒反而会听听流行歌曲,觉得自己过去的偏见也很可笑。那时却因此,变得更孤立了。幸好那时校园还比较纯净,没有现在流行的“霸凌”,否则她早被虐惨了。她开始接触真正的经典文籍。她喜欢上爱伦坡,与她内心不够光明的天性不谋而合。

  大学一年级,小池因为专业成绩突出,被提名一等奖学金。然而,班主任却私下找她谈心,大意是她只是成绩好,课外活动却不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也不行,总之,请她发扬风格,把一等奖名额让给更有威望的班长吧!她可以拿二等奖。这可差了几百块钱啊!小池心里想。但胳臂拧不过大腿,虽然自己非主流,总得给主流一点面子吧!小池虽迟钝,却并不傻。她知道进退。愤怒、轻蔑都被迫让位于现实,毕业分配工作的大权掌握在班主任手里啊!可是从此,某种重要的信念在她心里崩塌了。

  工作以后,国营单位每年搞笔会,主题可想而知,必须主旋律,正能量。对从小写黑故事的小池来说,简直如当年帮老师写“救灾”一样难受。被领导赶鸭子上架写过两次,每次她都尽心竭力,由着性子天马行空一番,最后再勉强拉回“歌功颂德”主题,但都铩羽而归。主流也不是傻子,哪那么好糊弄哟!这最后一次近乎强迫自己回归主流的努力,终于宣告彻底失败。小池平静地收起那些文章,从头至尾完全改写,彻底地沦为黑暗系。

  小池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专门发布这些描写人性阴暗面的小文,继续那些黑暗童话故事。世界固然需要太阳的正阳力量,也需要月亮的阴暗力量,因为人们亢奋久了,总需要躲进黑暗处休憩、沉睡。何况阴与阳,人性光辉与阴暗,本就是自然造化,没有绝对的对错。做个非主流,真没什么不好,并未妨碍到他人呀!

  如果说花园里只有一棵长歪了的苹果树,那一定是小池。可她与其他正直的苹果树一样,也结出甜美饱满的果子。

  

评论
  • 支持!力顶!好看!已赞,欢迎回访我的作品《命运的樱花树》和《随笔★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