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市“质量调研”的名次揭晓了,健泉的学校比上次下滑一位,得了第六。
女校长十分恼怒,原先精心提出的口号仿佛成了嘲笑自己的口实:非但没有“保四”,倒是确确实实“丢五”了。
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她在台上狠狠地批评张三批评李四,台下的老师却忍不住纷纷窃笑。坐在健泉旁边的一个教师暗暗捅了健泉一下,悄悄地说:“谁让她不听你的,这不,真的‘丢五’了。”
健泉对这种所谓的排名不以为然,本来这第五第六之间的差距微乎其微,任何一个偶然的因素都会导致两者之间排名的颠倒;而仅仅通过一张试卷的卷面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则更是一种并不科学的测试手段。再者,通常对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班级的教育质量的考量方法就是仅仅通过“人均分数”这么一个指标,而上级领导则就是根据这个指标来考核下级的工作状态。于是形成一个层层相逼的考核链:教育局长用这个来敦促校长,校长再用这个来规导教师,教师则再把这个压力转移到学生头上。各门学科都要从学生头上抓分数,最后千条线都从一个针眼过,怎么不叫如今的学生负重累累?
教育的现状就是这样,高考就是唯一的出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健泉知道目前是不可能改变这一现状的,因为至少考试还算是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途经。如果用像当初自己下乡那阵所谓的“推荐”方法,则更不知会有多少人间不合理的现象出现。
健泉想起了下乡那一年“被推荐”的情形,也正是因为那个“被推荐”,促使他的前女友和他分了手。
那时,前女友已被调入团部医院担任卫生员工作,健泉则还在和宏达一起在连队里牧马驯马,宏达的屁股被“棕发女郎”踢伤还让她给敷伤包扎过。事后宏达一个劲儿地向健泉表示她的手如何纤细柔软,屁股被她这么一触摸真是无比舒服,伤也好得快。看着宏达一副贼特兮兮的样子,健泉说,那么再让“棕发女郎”踢一下?
那年据说医院被分配到五个上学名额。经过层层推荐,她和其他四人被报送到团部审批。健泉也很为她高兴,终于可以脱离苦海,如她母亲所愿,回到城市生活。她向健泉表示,她一定会等他,希望他明年能“被推荐”。
事情似乎一切顺利,就等团部批复。岂料风云突变,两个星期后,团部批回的五人名单里,她的名字被换成了别人的名字。她找医院领导询问,领导称不知其详;追到团部,团部称无可奉告。遭此重创,她欲哭无泪,她让健泉帮她打听,可健泉无能为力,他最不愿意做的事就是低三下四地去找领导。眼看着最终别人用了她的名额上了大学,她彻底绝望。此时,母亲又来信催促她赶紧回城,那边已经帮她联系好落脚处。本来对于母亲的决定她不予理睬,她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眼下的处境。然而她的努力最终却功亏一篑,而且始终不知道这暗地里是从哪里射来的一箭。这种痛楚让她开始倾向于走母亲安排好的路,但她还是犹豫不决,毕竟和健泉这些年的感情让她割舍不下。她吞吞吐吐地征求健泉意见,健泉的态度却异常平静,他不置可否,说这是你的大事,你自己拿主意。其实健泉对她的动摇已经心生不满,如果说上大学导致两人分离,那是壮士断腕,健泉能忍痛;而因图一己之利,用这样方法来结束两人关系,那算什么事?他不能容忍,但表面上他无动于衷。看着健泉毫无表情的脸,她想靠向健泉,让他抱住自己,甚至任他做任何举动。可是健泉看着她靠将过来却向边上一闪让她扑了个空。这一闪让她知道事情已无可挽回,其实她原本假想健泉听了她的话会竭力阻止她答应母亲,那么她也会断了这个念头,结果她想借助的倚靠却让她一下子扑了个空而重重摔在地上。至此,她万念俱灰,三天后,她拿着“母亲病重”的电报向医院请了假,从此消失在广阔无垠的黑土地上。
健泉把这久已忘却的事情从脑海深处挖了出来,改头换面春秋一番,写成一篇小说,题为《黑土地的美丽传说》,发到了“黑土恋情”上。
在今天拜读,更有意义
回复 @心葵: 谢谢心葵!
今日拜读更有意义,期待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小说描写的故事和细节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影子吗?好丰富啊。赞一个。
今天一口气看完九章,文采奕奕!生动感人!怪不得会被首页推荐。期待后续。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简练的笔法,清晰的思路。确实好文章!赞!
又看到老同学的美文!谢谢你的精神食粮!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