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里召开大会,传达中央精神:干部知识化、年轻化。
阿潘开会时坐在耿嘉明边上,咬着耳朵对他说:“兄弟,你的机会来了。”
不久,科里的人事有了变动。科长取代了老汪哥哥的女婿;从别的科室调了一位副科长担任科长,耿嘉明被提升为副科长。
阿潘对耿嘉明仅提为副科长还觉得不满意,他对耿嘉明说:“嘿,真是的,局里怎么搞的,叫这个傻瓜来当科长。”
能当科长的当然不会是傻瓜。只不过这个科长身体不太好,三头两日要往医院跑。科里的事基本由耿嘉明操持。
其实组织处找耿嘉明谈话时暗示过他,副科长只是过渡。
但这样的位置并不好当。
老汪早已把每天泡开水的任务抢了过去,报纸也不再摊满一桌而不收拾。那摘录本打开亮在桌上,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比过去多了不少。而对耿嘉明,更加客气,也更加疏远。
胡圆圆仿佛刚刚知道科里新来了耿嘉明。她大惊小怪地对耿嘉明说:“哟,耿科长,您是什么时候到我们科里的呀?我以前怎么就没看到您呢?”
阿潘直截了当地向耿嘉明提出,请他帮着把他每周三个半天的学习时间调整为三个全天。
耿嘉明觉得为难,他说,这事他不好处理,还得请示科长。阿潘不高兴了,说科长不常上班,现在不是你管么?
耿嘉明把这事和科长说了。科长说,嘿,这点小事还和我商量什么?你处理就可以了。于是耿嘉明向阿潘表示,同意他每周三个全天的学习时间。
过了一个星期,老科长,就是现在的处长找耿嘉明,问他怎么没经科长同意就自作决定给阿潘三个全天的学习时间。耿嘉明一愣,说这事我向科长汇报过,他同意的。处长没再说什么,挥挥手让他走了。
下午,科长笑嘻嘻地对耿嘉明说:“小耿,阿潘学习的事,我是说由你处理啊。”他把“处理”两字加了重音。见耿嘉明愣着,科长又悄悄地告诉他:“这事,是老汪向处长汇报的,我在处长面前给你兜着了。你知道就行了。”
耿嘉明默不作声。他仿佛掉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
老母张罗着要给嘉明找对象。在人前她感觉十分风光,儿子大学毕业,现在又当了官,该娶媳妇儿了。有人介绍,她再三强调,人要漂亮贤惠,要配得上自己的儿子。
黎青就是这样走进了耿嘉明的世界。
头一眼见到耿嘉明,黎青心里对自己说,就是他了。虽然“大学毕业”“党员”“科长”的称谓当时响当当,但黎青并不看重。之前家里给她介绍的人中也不乏这些称谓,但接触后都被她回绝了。妈妈问她回绝人家的理由,她自己也说不明白。她只是凭感觉,没有感觉,也就没有办法。
耿嘉明之前还没有谈过恋爱。插队落户时,一户里全都是男生。中学同去的女同学被分在几十里山路外的地方,全然没有接触的条件。大学里,倒有一些年龄相仿的女同学,但他那时一心只读圣贤书,没顾得上心存旁骛。
见了黎青,他眼睛一亮。在和她的第一眼对视中,他便预知以后的结果。
结果是,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一年后,结婚。再一年后,生下了女儿耿枫。
在今天拜读,更有意义
回复 @心葵: 谢谢心葵!
今日拜读更有意义,期待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小说描写的故事和细节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影子吗?好丰富啊。赞一个。
今天一口气看完九章,文采奕奕!生动感人!怪不得会被首页推荐。期待后续。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简练的笔法,清晰的思路。确实好文章!赞!
又看到老同学的美文!谢谢你的精神食粮!赞!